毛澤東軍事思想雄踞人類軍事思想高峰
謝德
中國自古以來軍事典籍浩如煙海,軍事思想博大精深。圍繞如何認識中國軍事學在世界軍事中的獨特地位,梳理與傳承其思想精華,展望未來軍事學的發展,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4周年之際,本報記者專訪了軍事科學院原院長劉精松上將。
雄踞人類軍事思想高峰的有兩個頂級人物
《中國社會科學報》:1990年6月國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兵書總目》一書,計收上古至1911年的兵書4221種。而由解放軍出版社與遼沈書社聯合出版的《中國兵書集成》,選刊中國兵書要籍計50冊,約1800萬字。從這個數量規模來看,中國古代軍事典籍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嗎?中國軍事學在世界上應當占有什么樣的位置?
劉精松: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我認為在世界上都是獨占鰲頭的。根據現有資料來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都沒有我們這么多的軍事典籍。其中有精華也有糟粕,當然更多的是精華,是軍事思想的精華。從這些古代軍事典籍中,我們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到中國軍事學發展的歷史脈絡。
《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軍事學發展的高峰,或者說中國軍事思想的精華,您認為最集中體現在哪里?
劉精松:無疑雄踞人類軍事思想高峰的有兩個頂級人物,一個是孫子,一個是毛澤東。《孫子兵法》我們都不知道學了多少遍了?!秾O子兵法》雖然只有6000多字,但是它把軍事學說的精粹、戰爭的基本規律,解釋得清清楚楚。世界上所有國家,無論是學者還是將軍,都奉之為圭臬、兵經。迄今,《孫子兵法》早已經翻譯成不下30種文字流傳海外,久盛不衰。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來,我們中國的軍事思想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
再說毛澤東軍事思想。這里我要強調指出的是,毛澤東軍事思想不僅指引我們黨、人民解放軍打敗了國內外一切強大敵人,毛澤東軍事思想也是我們今后建軍、指揮作戰不可替代的法寶。毛澤東之所以能夠率領共產黨、解放軍打敗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取得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根本原因就是毛澤東打的是人民戰爭,以人民為核心;而蔣介石恰恰是背離人民,所以注定是要失敗的。
毛澤東軍事思想深深根植于人民當中
《中國社會科學報》: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力量源泉就在于其深深植根于人民當中。
劉精松:正是。毛澤東一輩子只有兩次出訪蘇聯,并沒有到其他國家去過。這恰恰是毛澤東的優勢所在。他是深深地扎根于中國這塊土地上,深深地扎根于中華民族的土壤中,深深地扎根于中國人民之中,他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兒子!他把古往今來人民的向往、人民的渴求研究得最透;把中國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怎樣才能求得解放研究得最透。毛澤東有一篇文章,叫《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講的就是這個問題:其一,紅色政權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紅色政權的根基在于人民,紅色政權的力量源泉來源于人民。可以說只要人民存在,紅色政權就能存在,這是一個閃光點。其二,紅色政權充分利用了反動力量軍閥割據、各自為政的形勢,積極發展革命力量。毛澤東軍事思想有三個重要組成部分:人民軍隊、人民戰爭、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其產生、運用與發展,是以人民為核心的,是為了人民的利益創建軍隊,為了人民的利益指揮我軍戰爭實踐,是充分地動員人民、依靠人民、組織人民、武裝人民來從事戰爭的。毛澤東戰略戰術的基礎就在于人民,毛澤東軍事思想深深植根于人民當中,其力量源泉在于人民,所以是永遠戰無不勝的。
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靈魂——“活”
《中國社會科學報》:從您講話中,我能感覺到您對毛澤東軍事思想情有獨鐘。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靈魂,您能用一句話概括嗎?
劉精松:我的成長應該說最得益于毛澤東軍事思想。過去,毛澤東軍事文選,包括他指揮打仗的那幾百篇電報,我幾乎都背得下來。我反復地學,深入地研究,從字里行間探索領會毛澤東軍事思想、指揮藝術。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靈魂,可以概括為一個字——“活”!
毛澤東指揮打仗從來不拘泥于條條框框,他最大的優點就在于從實際出發。他指揮中國革命戰爭,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等等,一切都是從實際出發,從不墨守成規。他講究的是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比如紅軍長征前,他曾成功地組織過四次反“圍剿”;長征的時候,又成功地指揮了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等。這些都可以看出他用兵藝術的高妙所在。
要堅持前瞻性、實踐性和理論性
《中國社會科學報》:軍事學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劉精松:在中國軍事學的發展中,我們既要反對厚古薄今,又要反對厚今薄古,特別要反對崇洋媚外。外國的軍事學術都是好的和先進的嗎?我不這么看。揚我軍事文化,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戰爭觀,宣傳毛澤東的軍事思想,永遠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綜合國力的強盛、軍事文化的繁榮發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是常說在提高國家硬實力的同時,要注重提高國家軟實力嗎?其中軍事學術的發展是題中應有之義。怎樣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的軍事學說,我提三點建議。
一是要堅持前瞻性。要將中國軍事學術發揚光大,就必須具有世界眼光和體系思維。掌握世界軍事發展的趨勢特別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一定要有前瞻性,準確把握學術動向,要以敏銳眼光捕捉到影響軍事學術發展的新的技術、新的觀點、新的思想體系。如果把握不住前瞻性,那是不會有光明前景的。
二是要堅持實踐性。軍事學說的實踐性非常強。軍事學說的發展,來源于實踐,軍事學也是用來指導實踐、接受實踐檢驗、接受血與火檢驗的學科。通過實踐檢驗來不斷地修整和揚棄軍事學說。所以,軍事學要反對空談,反對把軍事學說束之高閣,反對紙上談兵。今天也要防止“網上談兵”,誤了軍事理論發展的實踐性問題。
三是要堅持理論性。軍事學說不上升到理論,不會有恒久的生命力。軍事學說,包括我們的戰爭經驗、實踐經驗,都必須上升到理論高度方能傳承和弘揚。我們在軍事學說研究當中,既要反對機械論、經驗主義、教條主義,也要反對浮躁,特別要反對崇洋媚外?,F在一談到現代軍事學說、現代軍事思想,必談美國。美國是有些東西值得參考,但是不能將其看成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更不能讓美國的軍事思想束縛我們的軍事思維。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對中國未來軍事學發展有何冀望?
劉精松:探討未來軍事學發展,毛澤東同志有句箴言: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歷史。這句箴言可以作為我們預測未來的一把鑰匙。我想這中間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堅持歷史地、辯證地、唯物地看問題。中國的軍事典籍浩如煙海,而中國的軍事學必然要經歷一個傳承、創新的過程。我希望我們的有志青年以及關心國防建設的仁人志士,都來關心軍事學的發展,把中國軍事學發展好,運用好,使其在實踐領域更加方興未艾,越來越強盛。
東西方戰爭觀存在巨大差異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對于《孫子兵法》推崇有加,是否也可以簡單概括《孫子兵法》的靈魂?
劉精松:《孫子兵法》的靈魂在于它能夠辯證地看問題,辯證地審視戰爭。如奇正、虛實、分合、疾緩等等,孫武自覺運用對立統一的方法來全面分析研究戰爭,強調從辯證當中抓住戰爭命脈。如《孫子•虛實篇》提出“善戰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唐李問對》說:“千章萬句,無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可見,力爭主動、力避被動,即爭取戰爭主動權,實為歷代作戰思想的核心。
《中國社會科學報》: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東方兵學,與以《戰爭論》為代表的西方戰爭理論,根本的不同在什么地方?從這些不同,能否折射出東西方戰爭觀存在著巨大差異?
劉精松:反觀西方的一些軍事理論著作,像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其與東方兵學最大的不同點在哪?西方兵學是以暴力對付暴力,就是暴力至上;以暴制暴,其戰爭是以殺戮為目的,要置對手于死地。而我們東方兵學,首先是講究戰爭的正義性,道義居首;講究以柔克剛,上兵伐謀,盡可能地“不戰而屈人之兵”,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從這種人本思想出發,其戰爭目的就僅僅是讓對手屈服于我的意志而已。所以,這反映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戰爭觀。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389期,摘自2011年8月11日《中國社會科學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