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
劉日新
第三講 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
第一部分 蘇聯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及其取得的偉大成就
蘇聯歷史的劃分,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嚴格的說,從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算起,應當截至斯大林時期為止。赫魯曉夫上臺后,執行修正主義路線,社會主義已經變質,徒有其名,實際上是社會帝國主義。到戈爾巴喬夫時期,徹底背叛了馬列主義,導致亡黨亡國,蘇聯解體。因此,研究蘇聯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主要研究列寧斯大林領導蘇聯的時期,這段時間蘇聯許多成功的經驗,是載入國際共運的史冊的,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但應當指出,這以后蘇聯經濟有進一步的發展,是以這段時期打下的底子為基礎的。
列寧領導蘇聯的時間,一共只有七年(1917年十月革命至1924年逝世),包括前三年反對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戰爭,后四年進行和平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參見(《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但列寧在幾年的實踐中作出了開創性貢獻,影響深遠。我認為,在政治經濟學方面突出的貢獻,主要有:
(一)首先肯定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社會主義社會,仍然需要商品生產。馬克思主義曾經設想,共產主義將取消商品生產和貨幣流通。列寧在十月革命后,在外國武裝干涉的條件下,搞過余糧收集制、戰時共產主義。經過四年實踐,認為還需要發展商品生產,通過貨幣交換,用工業品去換取農民的農產品,才能正常地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因此,在1921年決定征收糧食稅,實行新經濟政策。農民可以支配剩余糧食,實行貿易自由,允許私營小工商業發展。這同戰時共產主義直接進攻資本主義比較,是一種暫時退卻,但這是為以后消滅資本主義作準備。
從理論上說,這就是認為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同資本主義一樣仍然是商品經濟,當然這是沒有資本家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此時仍然需要商品交換,貨幣流通。列寧說社會主義階段要特別愛惜黃金,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第二階段,再用黃金到大街上去修幾個公共廁所。這是列寧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在政治經濟學方面的一個重大理論貢獻,對蘇聯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參見《列寧選集》第四卷《論糧食稅》,第503-540頁;《在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上關于俄共的策略的報告提綱》,第543-552頁,聯共(布)《關于實行實行新經濟政策的決定》等。)
(二)列寧通過對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擴大再生產的公式的研究,把技術進步、有機構成提高的情況考慮進去,指出兩大部類(生產資料的生產和消費資料的生產)在下一年不是平行(等速)發展,而是“生產資料比消費品增長得更快?!薄霸鲩L最快的是制造生產資料的生產資料的生產,其次是制造消費資料的生產資料的生產,最慢的是消費資料生產?!保ā读袑幦返谝痪怼罢撍^市場問題”,中文最初譯載于《經濟譯叢》1955年第五期)這里列寧根據馬克思擴大再生產的公式的研究,得出第一部類生產資料生產增長更快,這是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一些規律性的認識,事實上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大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莫不如此。這就為社會主義社會優先發展重工業,提供了的理論根據,對蘇聯及以后中國等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有莫大的指導意義。
(三)在逝世的前一年(1923年),以口授的方式寫成“論合作制”(《列寧選集》第四卷第681-688頁)一文,提出用合作社吸引農民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文章指出,在無產階級專政的條件下,建立工農聯盟,讓千百萬農民群眾參加合作社,是建成完全社會主義的手段。這對以后蘇聯實行農業集體化,對中國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指明了方向。
斯大林領導蘇聯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三十年,主要抓了兩件大事:即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關于國家工業化問題。
沙皇俄國原來是一個落后的資本主義國家。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四年,十月革命勝利后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戰爭三年,經濟被破壞得一塌糊涂。經過恢復時期(1921-1925年),首先恢復農業,有了糧食和原料,再恢復輕工業?;謴推谀まr業接近戰前1913年水平。但仍然是個落后國家,在工農業總產值中,農業占三分之二,工業只占三分之一。斯大林當時提出:“把我國由農業國變成為能夠自力生產必需裝備品的工業國—這就是我們總路線的實質和基礎?!保ā堵摴玻ú迹h史簡明教程》1949年莫斯科中文版第339頁)
蘇聯進入國家工業化時期,用國民經濟計劃安排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事業。馬克思主義曾科學地預言,社會主義將實行計劃經濟。馬克思說:“生產資料的全國性集中將成為自由平等的生產者聯合體所構成的社會的全國性基礎,這些生產者將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計劃自覺從事社會勞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454頁)恩格斯也指出,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實行計劃經濟,人類才在一定意義上脫離了動物界,“人們才完全自覺地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這是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飛躍。(同上第三卷第323頁)
現在蘇聯完全有條件把這些科學預言付諸實踐了。1926-1928年,蘇聯搞了三個“年度控制數字”,實際上是簡易的年度計劃。從1929-1933年,蘇聯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實際上到1932年,五年計劃四年完成了。“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是變依賴外國的貧弱的農業國,為技術進步的完全獨立的富強的工業國。其理由是蘇維埃政權不能長久建立在兩個對立的經濟基礎上,一方面建立在消滅資本主義分子的社會主義大工業基礎上,另一方面建立在產生資本主義分子的個體小農經濟上。蘇聯必須如列寧所說,從窮苦莊稼漢的馬上,跨到機器大工業的馬上去。
蘇聯實現國家工業化,有以下具有歷史意義的三點特別值得重視:
1、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重工業建設需要大量資金,蘇聯不能像資本主義國家那樣靠借外債,也不能對外掠奪,只能靠自己積累,嚴格節約。從1926-1930年,工業基本建設共投入資金60億盧布。由于工人階級和勞動者的奮發努力,蘇聯在四年內建立了冶金工業、汽車拖拉機制造業、機器制造業、現代化學工業、航空工業、電力工業、煤炭石油工業等新的工業部門,還擴建了紡織工業。為了應對遠東等國際局勢的緊張,突擊把一部分重工業工廠改組為國防工廠,創立了新的國防工業。
“一五”期間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取得了明顯成效。重工業投資占工業總投資的84.2%。四年間,工業總產值完成五年計劃的93.7%,而重工業產值完成原定計劃的108%。重工業平均每年增長27.1%,輕工業平均每年增長12.9%;因而重工業所占比重由1928年的39.5%,提高到1932年的53.4%。蘇聯的鋼產量由1928年的425萬噸,增加到1932年的593萬噸,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的1390萬噸,超過了法國的564萬噸,德國的562萬噸,英國的535萬噸,大大加強了蘇聯的經濟實力和國防實力。總之,到1932年,蘇聯工業的規模已經超過了歐洲資本主義國家,說明工業化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
2、工業發展實行“最高速度”的政策。列寧曾經指出:“戰爭是鐵面無情的,它用毫不容情的嚴厲方式提出問題:或是滅亡,或是在經濟方面也趕上并超過先進國家…或是滅亡,或是開足馬力向前猛進。歷史就是這樣提出問題的。”(轉引自斯大林著《列寧主義問題》,1949年莫斯科中文版第496頁)
斯大林在論證采取這種“最高速度”是不是正確時說,“是的,是絕對正確的”。因為我國是落后一百年有滅亡危險的國家,我們不知道帝國主義者會在那一天進攻蘇聯,不盡快克服國防方面的弱點,就不能維護國家的獨立。我們首先依靠原有的工廠進行擴建,這些工廠的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業務熟悉發揮重要作用,新建工廠的勞動英雄和突擊隊員的忘我勞動的熱情,能保證洶涌澎湃的速度。(參見《列寧主義問題》,第505-506頁)蘇聯有一本著名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英雄形象,就是當時蘇聯工人階級奮不顧身地勞動的縮影。
蘇聯“一五”時期工業平均每年增長22%,而同期資本主義世界正爆發經濟大危機,美國工業下降了44%(只有原來的56%),英國下降了20%,德國下降了45%。這充分表明社會主義會主義制度優越于資本主義制度。
3、蘇聯實現工業化的標準。蘇聯實現工業化,以什么為標志?在“一五”時期建立了許多新的工業部門之后,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28年的48%,提高到1932年的70%,奠定了工業化的基礎,蘇聯宣布由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斯大林著《列寧主義問題》“第一個五年計劃總結”第502頁)
關于農業集體化。
經過恢復時期,工農業都超過戰前1913年水平。特別是工業中的社會主義部分增長更快,1927年增長18%,這是打破紀錄的速度,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大工業也望塵莫及。但農業中的糧食生產則大為遜色,雖然整個農業已超過戰前水平,但糧食總產量只相當戰前的91%,其商品糧只相當戰前的37%。而且農業中的大商品經濟單位正在分化為愈來愈小的個體小農,變成半自給經濟,商品糧有進一步減少的危險。如果這樣下去,蘇聯的軍隊和城市居民會處于挨餓的境地。
出路何在呢?就農民來說,“靠小農經濟是擺脫不了貧困境遇的。”(《列寧全集》第24 卷第540頁)就國家來說,“如果我們仍舊依靠小農莊來生活,那怕是以自由土地上的自由公民資格來生活,那也是不免要滅亡的。”(同上第20卷第417頁)“只有采用共同的,勞動組合制的,共耕制的勞動,才可逃出帝國主義戰爭把我們逼進去了的那種絕境?!保ㄍ?,第537頁)于是聯共(布)作出了農業集體化的決議。經過努力,不過三年,便組織了20多萬個集體農莊和近5000個蘇維埃農莊。經過1929年大轉變的一年,農村不是一家一戶,而是整村、整鄉、整區、整州加入集體農莊。三年內加入的農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60%以上,其播種面積占全國總數的70%以上,超過原定五年計劃的二倍?,F在每年可采購商品糧12-14億普特(合393-459億公斤),而個體農業時只能采購5-6億普特(合164-197億公斤)。此時資本主義國家農業正遭受嚴重經濟危機,如美國農業1932年比1929年減產50%以上,糧食減產68%以上,棉花減產70%以上。這些事實說明社會主義農業制度優勝于資本主義農業制度,集體農莊優勝于個體農業。
總之,列寧斯大林時期蘇聯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偉大成就,使社會主義的光芒吸引全世界的勞動人民,證明共產主義具有無限的生命力。但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經過黨內兩條路線的斗爭,經過社會上兩個階級的斗爭,是粉碎托洛斯基、布哈林等反黨集團,才取得社會主義建設的勝利的。斯大林逝世后,1956年蘇共二十大赫魯曉夫作秘密報告,大反斯大林。從此篡黨奪權,推行修正主義路線,一步一步把蘇聯拖向災難的深淵。戈爾巴喬夫爬上蘇共總書記的位置后,代表敵對階級勢力,搞什么改革新思維,適應美帝國主義和平演變的需要,終于使資本主義全面復辟,蘇聯亡黨亡國了。我國的西化改革派說,蘇聯消亡,是經濟沒有搞上去,這根本上不符合實際。據蘇聯最后一本統計年鑒資料,從1981-1989年蘇聯的國民生總值平均每年增長3.6%以上,而美國不到2.9%。1989年,蘇聯許久重要工農業產品產量超過美國,如石油為6.07億噸/3.85億噸,天然氣為7420億立方米/4900立方米,鋼16000萬噸/9500萬噸,化肥3430萬噸/2500萬噸,金屬切削機床14.3萬臺/10.5萬臺(1988年數),拖拉機53.2萬臺/8.6萬臺,水泥14000萬噸/7500萬噸,棉織品81億平方米/39億平方米,毛織品7.21億平方米/1.57億平方米,牛奶10850萬噸/6540萬噸,砂糖880萬噸/600萬噸,動物油180.8萬噸/57.2萬噸,水產品1130萬噸/570萬噸(1987年數)。(摘自《蘇聯1989年統計年鑒,俄文版第688-691頁)
第二部分 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了,社會主義各方面建設的成就都很大,“經濟建設是我們建設的主要方面”(周總理語)。我在《新中國經濟建設簡史》(《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對我國的經濟建設作了比較全面的系統的介紹,總的情況和分時期的成績,在不同章節中作了敘述。這里擬從另一個角度,突出以下幾點介紹這些成績。
1、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問題。
這是許多經濟學家都搞不清、不會計算的一個問題。因為建國60年來,我國使用過兩種國民經濟核算制度:物質生產體系(MPS)和國民核算體系(SNA)。前者建立在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的基礎上,主要指標有社會總產品(值)、國民收入、工業總產值、農業總產值等指標。后者建立在薩伊的庸俗經濟學的基礎上,主要指標有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農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等指標。我國的核算制度是1985年改制的,大體前30年計劃經濟時期使用MPS,后30年市場經濟時期使用SNA。許多精英學者不會計算同一時期的經濟發展速度;更不會對兩個時期的指標進行換算對比。有的官員學者在大報上發表文章和答記者問時一再鬧笑話,提出了一些錯誤的數字。
下面提供幾個大家關心的經濟發展速度數字:
建國60周年了,我國經濟增長了多少倍,平均每年增長多少?國家統計局沒有發表這方面的現成數字。我在《新中國經濟建設簡史》(第20頁)計算了建國后到2003年的速度,在此基礎上再續上近5年的速度(根據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摘要2009》第23頁);這樣,就算出從1949-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增為123倍,平均每年增長8.5%。其中前29年(1949-1978年)平均每年增長7.4%,后30年(1978-2008年)平均每年增長9.8%。應當指出,前29年是我國經濟的開創時期,古話說“創業維艱”,盡管這幾十年有些波折,包括帝國主義強加給我們的戰爭,但發展總的比較平穩。后30年速度比較快,但爆發過四次通貨膨脹(參見劉日新著《中國通貨膨脹論文集》,中國展望出版社,2007年),危害不淺。
特別是文革期間,我國經濟還有增長嗎?國內的西化派和國外的敵對勢力都污蔑這段時間中國的經濟瀕臨崩潰,或已經崩潰,這符合實際嗎?大家記得,文革期間毛主席一再發出“抓革命,促生產”的指示,周總理和國務院業務組廢寢忘餐地抓生產建設,全國億萬勞動者仍然在工廠田間勞動。經濟雖然呈“三起三落”的態勢,但總的仍是波浪式地前進。我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按照物質生產體系(MPS)計算,這十年工農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8%,工業平均每年增長9.5%,農業平均每年增長3.6%,國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長6%,這在世界上也是一個不算慢的速度了。按照國民核算體系(SNA)計算,國內生產總值(GDP)平均每年增長5.7%。(根據國家統計局1999年《資料篇》第536頁計算)這比西方發達國家的速度快一兩倍,他們的速度算正常,而中國的經濟卻說是崩潰,真是豈有此理?
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說什么文革期間國民收入損失5000億元,這也是以訛傳訛。歷史數據顯示,文革期間國民收入大體每年生產1600億元,如果說國民收入損失5000億元,那就是等于三年多沒有生產,那當時七八億人口靠什么生活?馬克思說:“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一個小孩都知道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368頁)。所以,這些污蔑不實的數字,都是潑向毛主席、潑向中國人民的臟水,都將被歷史的巨風吹掉。
2、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特點。
我在紀念毛主席誕辰110周年時,寫了一篇文章《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工業化》,發表在教委《高校理論戰線》上。文章首先駁斥了“告別革命論”,污蔑共產黨鬧革命,破壞生產力的發展,延緩了工業化的實現;也駁斥了所謂前清洋務派在腐朽的封建制度下,開礦山,辦工廠,“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也是搞工業化。根據毛澤東思想,中國要工業化,首先要進行社會革命,推翻阻礙生產力發展的舊的社會制度。中國工業化,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夢昧以求的愿望。毛主席1945年在《論聯合政府》中說:“沒有工業,便沒有鞏固的國防,便沒有人民的福利,便沒有國家的富強?!毙轮袊闪⒑?,黨和人民即致力于中國的工業化?!耙晃濉庇媱澋幕救蝿帐菍嵭小耙换摹?,即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國工業化的特點是,比蘇聯更加優先發展重工業,比蘇聯工業化的標準更高—建立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根據中國的國情,重工業的的基礎特別薄弱,而輕工業還有潛力,還有手工業作補充,所以中國重工業的實際投資在工業總投資中所占比重,從“一五”至“四五”計劃,均高于蘇聯同期的比重。如中國“一五”重工業投資占85.1%,而蘇聯為84.2%。中國“四五”占89.5%,而蘇聯為87.8%。
中國工業化標準,不像蘇聯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70%,不是提變農業國為工業國,而是建立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什么叫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毛主席指出:“國家工業化的任務,根據我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的情況,要求我們建設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對內能夠依靠它滿足社會主義擴大再生產和技術改造的需要,對外也可以在社會主義陣營各國之間發展充分有效的國際協作,并且只要有可能,就發展同世界上任何愿意同我們往來的國家的通商貿易關系?!保ā督▏詠砻珴蓶|文稿》第六冊第150頁)
什么叫國民經濟體系?周總理說:“國民經濟體系不僅包括工業,而且包括農業、商業、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國防各個方面。工業國的提法不完全,提建立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比只提建立獨立的工業體系更完整,蘇聯就是光提工業化,把農業丟了?!保ā吨芏鱽斫洕倪x》第519頁)
中國是什么時候提出、什么時候建成兩個體系的?中國最早是國家計委1959年根據毛主席的思想,在搞八年規劃(1960-1967年)時,就提出要建成獨立的完整的經濟體系和和基本實現四個現代化。后來周總理先在1964年三屆人大、后在1975年四屆人大宣布:“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三屆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曾經提出,從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按兩步來設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時間,即在一九八0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周恩來經濟文選》第652頁)到1980年,“五五”計劃完成,兩個體系建成。當年鋼產量達到3712萬噸,相當于兩個1940年蘇聯的鋼產量(1832萬噸)。當年蘇聯憑借這些鋼,打敗了一個武裝到牙齒的法西斯德國。從我國1980年的鋼產量,可以看到我國工業的實力。1980年我國糧食產量達到6411億斤,人均656斤,基本解決了一個近十億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1949年曾揚言,中國歷代政府都不曾解決中國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共產黨也不見得能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我們靠毛主席的“革命加生產”的辦法,終于解決了這個大問題。
中國實現工業化,正確處理了工業和農業的關系,提出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總方針,走中國自己工業化的道路。1959年毛主席又提出,計劃工作要反對蘇聯按重工業、輕工業、農業的次序安排計劃,提出按農輕重次序安排計劃。對此陳云予以高度評價,說“‘農輕重’的排列,就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陳云文選》第三卷第246頁)此后幾十年,國家計委就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從事計劃工作,促進了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毛主席在總結我國工業化的經驗時說:“在處理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上,我們沒有犯原則性的錯誤。我們比蘇聯和東歐國家作得好些。像蘇聯的糧食產量長期達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問題,像東歐國家由于輕重工業發展太不平衡而產生的嚴重問題,我們這里是不存在的。他們片面注重重工業,忽視農業和輕工業,因而市場上貨物不夠,貨幣不穩定。我們對于農業和輕工業是比較注重的。我們一直抓了農業,發展了農業,相當地保證了發展工業所需的糧食和原料。我們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較豐富,物價和貨幣是穩定的?!保ā睹珴蓶|選集》第五卷第268頁)
3、中國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問題。
中國在恢復時期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后,農村是小農經濟的汪洋大海。分散的個體的小農經濟的落后性,同社會主義工業化對商品糧和工業原料需要的迫切性,形成尖銳的矛盾。馬克思恩格斯《法德農民問題》的光輝思想,蘇聯農業集體化的榜樣,中國革命根據地-解放區領導農民搞互助合作的實踐,啟迪我們盡快完成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955年,毛主席作《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指出:“蘇聯建成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經驗,它使得我國人民對于在我國建成社會主義充滿了信心。可是,就在這個國際經驗上,也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些同志不贊成我黨中央關于我國農業合作化的步驟應當和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步驟相適應的方針,而這種方針,曾經在蘇聯證明是正確的。他們認為在工業化問題上可以采取現在規定的速度,而在農業合作化問題上則不必同工業化的步驟相適應,而應當采取特別遲緩的速度。這就忽視了蘇聯的經驗。這些同志不知道社會主義工業化是不能離開農業合作化而孤立地去進行的?!保ā睹珴蓶|選集》第五卷第181頁)接著,報告講了工業化需要商品糧、工業原料,工業品包括農業機器需要農村市場,工業要通過輕工業品同農民交換從農業積累資金等理由,說明工業化迫切需要加速農業合作化。由于報告有很大的說服力,經過大力宣傳,1956年全國就掀起農業合作化的高潮。當年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96.3%,其中加入高級社的占87.8%;1957年比重進一步分別上升至97.5%和96.2%。在世界上,幾億農民走上社會主義的光明大道,不但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壯舉,也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了不起的大事。有些人看不清這一成就的偉大意義,吹毛求疵,大談什么合作化運動中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這是對共產主義事業缺乏熱情的表現。
農業合作化把農民的個體小私有制,改造成集體所有制,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成果。在走了一段人民公社化搞大集體,刮共產風的彎路以后,在1962年經濟困難時期,農村刮起單干風,實際上是恢復小私有制,甚至得到中央一些領導同志的支持。毛主席堅決頂住,說“隊為基礎”,不能再退了,保存了集體所有制的根基。在此基礎上,經過兩三年時間,農業獲得恢復和發展。1965年,國民經濟全面好轉,社會主義建設再度走向輝煌。
(2009/6/25)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