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進入“烏有之鄉”欄目——>“烏有之鄉書稿下載”一文中下載此文
地址:ShowArticle.asp?ArticleID=16594
“三五”至“五五”期間的水利建設經濟效益
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 徐海亮
提要:本文以水利建設統計資料和有關水利史志資料為準(全國、省市資料,包括部分地、縣區,乃至公社、生產隊),在建國40年的全過程中選出第三到第五個五年計劃時期的水利建設經濟效益進行分析,認為這一階段的農業水利建設,對于增強國家的總體減災抗災能力,改變落后的生產條件,鞏固國民經濟基礎,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也為以后的經濟政策調整、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物質基礎。從中國的傳統農業水利歷史的全過程看,這是最輝煌的一個階段。
關鍵詞: 水利建設 經濟效益 “三五”—“五五”
如何正確認識過去的水利建設的整體意義,對于客觀地總結經濟建設的全過程和生產斗爭的經驗、教訓,是非常重要的;也直接關系到認識我們曾經參與和創造的共和國水利歷史的科學性和嚴肅性。水利歷史的研究,應當首先重在歷史事實的尊重,從事實而不是從概念和所謂的“是非價值”評判出發,去實事求是地總結經驗,肯定成效,去愛護與珍視億萬人民平凡而又非凡地年年月月創造的歷史,她的物質和精神成果;同時以歷史主義的態度,從中國水利史的高度去研究傳統農業水利的局限性和歷史教訓,探討水利建設變革的方向。在古代,封建的、唯心主義的史學方法,在水利史研究上歷來表現為偏重和夸大政治派別、集團的斗爭和個別人物、集團的主觀意圖對于水利興衰的作用,嚴重地輕視和忽略千百萬普通人民群眾從事的生產斗爭、經濟建設的偉大活動。這種方法的重大局限,也在于它無視歷史上任何水利建設,都是當時自然環境與人類互動關系的產物,都是植根社會經濟需求的產物;在于無視人類的經濟建設和自然改造活動有其自身的規律性,有其客觀存在的歷史價值。鑒于此,本文從統計資料出發,分析第三個到第五個五年計劃期間以農業經濟為主體的水利建設的經濟效益,至于其整體社會效益及環境效益和實際的負面問題,留待今后進一步深入探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