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編纂出版啟動儀式暨座談會在京舉行
本報記者 潘衍習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10月26日 第 11 版)
10月24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編纂出版啟動儀式暨座談會在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臨瓊樓舉行。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將由國家圖書館和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編纂出版,是東京審判相關整理與研究成果出版計劃的一部分,它的整理出版,將展現東京審判的全過程,這是充分認知了解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消除歧見與爭論的有效途徑,也是駁斥“東京審判史觀”、“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非法論”等日本右翼保守勢力歪曲和否認侵華史實言論的強有力的武器與佐證,將有助于在保護珍貴歷史文獻、推動對東京審判的關注與研究的基礎上,為解決現實爭端提供歷史依據與法理依據。
儀式上,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和平、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分別講話,教育部、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領導以及國內多位近代史、中日關系、抗日戰爭研究專家也出席了啟動儀式。啟動儀式后,與會嘉賓還就《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編纂出版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座談。
在啟動儀式現場,國家圖書館還舉辦了“歷史的審判——館藏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歷史文獻展”,主要展出包括館藏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原件縮微品、民國時期記錄日本侵華罪行的珍貴期刊報紙原件、世界各國對二戰日本戰爭罪行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研究文獻等在內的館藏歷史文獻400余件。此外,中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曾親身參加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審判工作的倪征燠先生的后人還在現場展示了所藏部分庭審記錄及判決書原件。這些珍貴歷史文獻充分展示了日本軍國主義意圖奴役中國人民、掠奪中國資源的狼子野心和滔天罪行,直接駁斥了現今日本右翼保守勢力歪曲和否認侵華史實的囂張惡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自1946年5月3日始,由中國、蘇聯、美國、英國、法國等11國提名的11名法官組成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開庭對日本首要戰犯進行了國際審判(俗稱東京審判)。審判至1948年11月宣判終結,其間共開庭818次,庭審記錄長達約5萬頁,文字達1000萬,出庭作證的證人達419人,出示法庭證據4336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審判吸引了20萬旁聽者,其規模超過了紐倫堡審判,堪稱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國際審判。東京審判確認了日本侵略戰爭的犯罪性質,裁定了日本的戰爭責任。它作為二戰后重大的歷史事件,決定了日本戰后的政治格局,影響了整個東亞的歷史進程,是戰后日本和遠東國際關系新格局的起點,在現代國際法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東亞國際關系中的一些重大戰爭遺留問題都可以追溯至此。研究東京審判,對發展國際關系和維護世界和平都有深遠的意義。因此,盡管東京審判已過去了60余年,東京審判一直受到學術界的關注。
中國作為日本侵略戰爭的最大受害國、東京審判的主要參加國,在東京審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設立之前,作為日本侵略戰爭最大受害國和反法西斯盟國的重要成員,中國參與了幾乎所有的國際懲治戰犯的協議,為戰后審判戰爭罪犯工作的順利進行做出了重要貢獻。長期以來,由于我國對關于東京審判第一手資料的收集、整理不足,尚不具備系統完整的文獻研究基礎,使得我國對東京審判的研究力度不盡如人意。
今年是抗戰全面爆發75周年,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開庭66周年,世界和中國的形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開展“東京審判”文獻史料的征集、整理與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今年3月,國家圖書館和上海交通大學在已有合作的基礎上,發揮各自優勢,共建“東京審判研究中心”,并向全球征集文獻。雙方專業人員反復閱讀相關文獻,逐頁檢查了近5萬頁館藏庭審記錄;2011年7月和2012年4月,國圖先后派員專赴臺灣地區和美國調研,經多方努力搜尋補得7000余頁缺藏文獻,基本補齊庭審記錄的原始文獻,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的編纂出版奠定了基礎。該書的出版啟動,在國內尚屬首次,將為研究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提供第一手文獻資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