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按:最高檢日前印發《關于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和改進金融檢察工作的通知》,要求堅決查處興風作浪的“金融大鱷”、搞權錢交易和利益輸送的“內鬼”;嚴厲打擊打著創新旗號大搞“龐氏騙局”等金融欺詐活動。很好,很及時,希望這類行動能往縱深發展,希望能觸及到超級大鱷。(中國走在正義大道,希望網管放行)
不久前,掌門人吳小暉因事暫離崗位。新聞一出,本人即寫了一篇公眾號文章,本人認為,如果不對《財新》披露的細節進行透明式公開處理,即使勸退了吳小暉,仍不能還迷惑者一個清醒,很可能會被理解為對吳小暉及其龐大帝國的保護。
從事件的進展來看,形勢越來越接近當初的預測,我雖然很相信我們國家的權威機關,但對一系列迷局的陽光化公示已經開始略感悲觀,除非有特殊意外,否則,所有關注這一“百年資本神話”的人恐怕都將要收獲失望。
下面,我想再次就“安邦”迷局提出一些新的疑問:
吳小暉退后無音,到底意味著什么?
一般情況下,一個龐大企業的掌門人突然被奪去領導權是很有文章可讀的,要么說明掌門人身上有問題,要么說明該企業有問題,如果二者都不是,那為何又要奪首之位呢?這一非同尋常的舉措到底意味著什么?難道真是為了保護吳先生?抑或是為了保護“安邦”?
吳小暉的正式繼任者是誰?
吳小暉不能履職,象這樣龐大的帝國式公司,按道理講,應該有一個非常公開的董事會會議召開并決定合法的新掌門。然而,好象沒有看到“安邦”傳出這樣的公司報道,仍是原來的那個“代行者”,并且可能是長期“代行”下去。一個資產近兩萬億人民幣的公司難道可以在沒有正式董事長的情況下運作下去?代理掌門人可以長期合法代職?如果都允許這樣操作,那么,“資本代理人模式”是不是可以全國通行?
大家要想清楚,這個“代職”與平時常見的“代理”是性質不同的,吳是非常規被下,且看不到短期再度履職的可能性,遲遲不上新人,與該帝國復雜的股權結構有多大關系?
“安邦”是否真的被披上了“民族資本”的外衣?
在吳先生暫時失權后,國內有相當一部分人為其搖旗吶喊,說“安邦”是被《財新》背后的洋奴所害,說“安邦”才是真正的民族資本。
就個人而言,我暫時絕不相信這種說法,如果有人認為《財新》披露吳小暉發跡史屬漢奸行為,其背后有西方資本的運作,那好,請大家亮出這背后的東家,哪怕是一小點蛛絲馬跡也行。現在,什么線索都沒有,就為了保護“安邦”,憑空整出一個“西方算計”來,恐怕沒有說服力。
我倒是想看到“安邦”擁有民族資本的痕跡,至少它里面裝了那么多的“紅色基因”。然而,我想問大家的是:“安邦”到底是代表“家族”還是代表“民族”?它能代表哪個民族?(肯定不能代表我)。這個問題必須搞清楚,不然的話,很多大資本家都會打著“民族資本”的幌子吸取人民的血汗。
“安邦”到底是靠做保險做大還是靠綠燈做大?
安邦,2004年才成立,至2014年之前,中國近乎百分百的人不知道有這么個公司,然而,《財新》一推出它,就是萬億身價了。這在古今中外,你能找到第二例?我可以講,前無古,后無來。
大家注意!2009年前,“安邦”的保險業務量在整個中國保險業務量中,幾乎連個零頭都沒有,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其資產總量也可以忽略不計。
然而,就這么個不靠業務成名的公司卻迎來了超級豪華的保監會領導集體到訪,2009年4月,當時的保監會主席吳定富率領保監會主要領導和各部門負責人造訪“安邦”總部,陣容之豪華堪稱罕見。一個正部級領導班子特意去造訪一個全國人民聞所未聞的公司,你能想清楚其中的原因?誰能有這種待遇?當時,“安邦”宣傳的年保費收入也就幾十億,“安邦”的總資產是200多億(保險資產有多少未做說明)。
在保監會主席“特訪”之后,“安邦”的發展形勢就發生了核變,威力巨大到骸人聽聞。經過五年“新思路”,2014年的時候,資產就暴增超過萬億。你能想象到這五年到底發生什么了嗎?誰能主導這一進程?是什么東西造就了這一進程?銀行充當了什么角色?保監會做了什么?各路部門集體是如何一路綠燈成就這一“偉業”的?
“安邦”之路到底是不是未來之路?
我一直認為,任何路,都不是書本文字,也不是口頭表述,它一定是現實操作。只有,也只可能用實踐來描述理論。“安邦”實踐的成功應該從某個角度闡釋了方向性,“安邦迷局”的無限期化意味著某種實踐的無限期性,“安邦”若是個謎,未來也將是個謎。
“安邦”的穩固給金融改革發出了什么訊號?
我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反腐要看兩個著力點:一是官場反腐,二是資本反腐。
現在,官場反腐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贏得了民心,繼續推進下去,會贏得越來越多的民心。但是,大家應該也要看到,資本反腐現在仍然處于真空狀態,甚至有可能走倒退之路。據說,部分人已經取得共識:淡化對資本原罪的追究。
小老百姓大道理不懂,有一個小道理是懂的:不管你什么人,只要是腐敗,只要你行賄得利,你們侵吞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對任何犯罪分子的寬待都是對人民權利的蔑視。
舉個小例子,貪官,他貪上一個億就是相當嚇人且震撼全國的大事,靠腐敗起家的大資本家,他一腐敗,賺得的可能是數十、數百、數千、數萬億。老百姓,對那個貪官恨之入骨,卻對那些吸血超數百倍的貪腐資本家卻無動于衷,奇怪不奇怪?是什么誤導了常人的思維?
貪官,要轉移一億資產出國,得費相當大的力氣,貪腐資本家,要轉出一百個億,那是輕而易舉的事。
證監會,抓個貪官,受賄幾千萬或上億,人民痛恨之。不過,那些行賄被抓貪官的上市公司憑添數億、數十億、數百億、財富卻安全無恙,是不是很難理解?
我并不是想為貪官解套,我只是想說明:蚊子吸血,該被拍死,直接用針管抽血的人不應該上絞刑架嗎?
未來的“財閥之憂”(先點論,擇機再詳論)
不管是哪家資本帝國,做大了,就安全了,沒有人動得了它,它是怎么做大的并不重要。百年前的軍閥混戰,小軍閥是不安全的,遲早都會被大軍閥給整合,最后,呈現給中華民國國民面前的是大軍閥之間的混戰。
我不知道當今大資本家(“財閥”)間的混戰象不象當年的軍閥混戰?法律法規是否給了他們混戰的空間和動力?國有資產和人民資產會不會成為財閥們的獵物?混戰的最后結果會是什么?
本人對“財閥肆虐”的非限制性局面是表示憂慮的,所以,我把“大資本家”界定為“財閥”,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這一問題的討論中,更希望有力量、有政策能阻止我們的空間進入“財閥社會”。
“安邦”身上的問號不明,“財閥”混戰的局面不改,現實與網絡金融市場的混亂恐怕仍將持續,這是我對未來做判斷的標志性視點,它既能檢驗金融反腐的成色,還能檢驗社會的顏色。
轉載文章的網站,如果不能控制極端評論,請求關閉評論區。
寫于2017年8月14日星期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