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經濟視點

周新城:駁《財經》雜志修憲搞私有化主張

周新城 · 2015-03-26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憲法基本經濟制度的表述已經成為妄圖搞徹底私有化的資改精英的桎梏

  編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了我國的政體、國體,以及基本經濟制度,即“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條內容已經成為那些妄圖搞徹底私有化、把中國往資本主義邪路上引的資改精英的桎梏,他們急于“擺脫所有制束縛”,淡化“主體”或“主導”的提法,周新城同志的這篇文章有力地批駁了這種私有化修憲主張,應網友要求本站重新發表周新城同志的這篇文章。以下是全文內容,后面附上《財經》雜志的相關文章。

  近來看到《財經》雜志上接連發表幾篇文章,建議修改憲法關于基本經濟制度的規定,核心是“擺脫所有制束縛”,淡化“主體”或“主導”的提法,建議把基本經濟制度的表述改為:“我國實行多種所有制經濟形式,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和混合經濟,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是一個關系國家前途命運的原則問題,必須討論清楚。

  生產資料所有制是全部社會關系的基礎,擺脫所有制束縛是妄想

  我們要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道理說起。

  人們要生活,就必須進行物質生產。物質生產是每一個人乃至整個社會得以存在的前提。而要進行生產,人與人之間必須結成一定的社會關系,這就是生產關系。脫離社會關系的、孤立的個人是不可能進行生產,從而也不可能生存的。在整個生產關系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決定性的關系,誰占有生產資料,他在社會關系中就占有優勢,他就可以憑借占有的生產資料來支配別的人。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其他經濟關系,決定了生產的目的。在一部分人占有生產資料、另一部分人喪失生產資料的社會里,人類就劃分為階級,整個物質生產就是為占有生產資料的階級服務的,喪失生產資料的階級只能忍受剝削和壓迫。如果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整個社會經濟關系就會發生根本的變化,就可以消滅剝削和壓迫,物質生產就可以用來滿足全體勞動人民的需要。由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整個社會的上層建筑,從根本上說,都是為占有生產資料的人服務的。可見,生產資料所有制是全部社會關系的基礎。一個社會的性質,從經濟上說,正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的。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道理。

  恩格斯總結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指出社會革命雖然是政治行動,但歸根到底是為了改變生產資料所有制。他說:“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為了保護一種所有制以反對另一種所有制的革命。它們如果不侵犯另一種所有制,便不能保護這一種所有制。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是犧牲封建的所有制以拯救資產階級的所有制”。“的確,一切所謂政治革命,從頭一個起到末一個止,都是為了保護一種財產而實行的,都是通過沒收(或者也叫作盜竊)另一種財產而進行的。”

  所以,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里強調,所有制問題是共產主義運動的“基本問題”。“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實行徹底的決裂”。他們提出,“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他們在考察、研究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獲得解放的途徑時,始終把所有制問題放到首位。

  所有制在社會經濟關系體系中處于決定性的地位,這是客觀的存在,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擺脫所有制束縛”,只是主觀的臆想,在實際生活中是辦不到的。

  憲法規定的基本經濟制度是我們黨幾代領導集體艱苦探索的成果,不能否定

  我們先來看一下憲法對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是怎么規定的。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憲法第六條規定:“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七條規定:“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國家保障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

  我們是怎樣確定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呢?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正確地分析國情,作出了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論斷包括兩層含義。

  第一,我國社會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這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長期革命斗爭取得的偉大成果,也是中國人民的歷史性選擇。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背離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是公有制,堅持社會主義,就必須堅持公有制。

  我們強調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并不是出于主觀的臆想,也不是像空想社會主義者那樣出于某種善良的愿望,而是反映了社會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性質,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規律。生產力是生產的物質內容,生產關系是生產的社會形式。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是在生產力的影響下形成和改變的,它必須與生產力的性質相適應。一定的生產力總是要求有與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而一定的生產關系只有依賴一定的生產力的狀況才能建立起來。馬克思指出:“人們在發展生產力時,即在生活時,也發展著一定的相互關系;這些關系的性質必然隨著這些生產力的改變和發展而改變。”人們在物質生產中采用什么樣的生產關系,并不是人們主觀的選擇,而是由生產力的性質客觀地決定。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的積聚和集中使得生產越來越具有社會的性質,許多分散的生產過程融合成為社會的生產過程,整個國民經濟越來越成為一個各種生產密切聯系、相互依賴的整體。生產力的這種性質客觀上要求由社會來占有生產資料和調節國民經濟。然而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資料是歸資本家私人占有的,生產經營是由資本家自行決定的,以他的意愿為轉移,社會產品也歸資本家個人所有。于是,生產形式就與占有形式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生產形式起來反抗占有形式,生產社會性與生產資料私人資本主義占有之間的矛盾構成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這一矛盾在資本主義制度范圍內是無法解決的。解決這一矛盾的唯一辦法是使占有形式適應生產形式,按照生產力的社會性質的客觀要求,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社會主義公有制是與生產力的社會性質相適應的。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下,建立公有制、用社會主義公有制取代資本主義私有制,是符合社會發展的歷史趨勢的,是一種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正是依據這一規律,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會主義革命,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然后“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所以,他們理解的社會主義社會,雖然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但是有一點是不會變的,即它是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組織生產的,也就是說,它的經濟基礎是生產資料公有制,這一點正是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根據這一基本原理,我國憲法規定“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私有制(不管是私營經濟還是外資經濟)是不能成為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的。

  我們既然已經進入社會主義,那就必須堅持公有制,決不能搞私有化。取消公有制、實行私有化,那就挖掉了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社會主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好比一顆大樹,你把樹根子刨掉了,那樹不就死了嗎!然而改革開放以來,有人常常忘記這個簡單的道理,以為沒有公有制也可以搞社會主義,掀起一股又一股的私有化浪潮。按照這個思路搞下去,社會主義事業是會被是葬送掉的。

  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

  我們的社會主義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生產力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經歷一個很長時間的初級階段,去實現別的許多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化、現代化。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很不平衡,社會化的、依靠機械和科學技術進行的生產,同廣大農村的、基本上還是用手工工具搞飯吃的自給半自給生產,同時存在;一部分現代化工業,同大量的落后于現代水平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業,同時存在;一部分經濟水平比較發達的地區,同廣大不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同時存在;少量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同普遍的科學技術水平不高,同時存在。多層次的生產力水平,客觀上要求有多種所有制與之相適應。因此,我們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保證我國社會的社會主義性質的前提下,還需要有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企業等各種非公有制經濟作為補充。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由于“左”傾錯誤的影響,我們曾經急于求成,盲目求純,以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公越好,超越了生產力水平,造成了一定的損失。這是個教訓。此外,某些生產部門的特殊性,消費結構的復雜性,特別是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勞動就業的壓力大等因素,也使得公有制經濟、特別是國有經濟難以包攬一切。只有發展多種經濟成分,才能適應多層次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有利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開就業門路,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從我國上述實際情況出發,鄧小平總結了過去的經驗教訓,認為我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但不可能搞得那么純,只要公有制占主體就可以了。他指出:“我們允許個體經濟發展,還允許中外合資經營和外資獨營的企業發展”,這些都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

  1987年,黨的十三大根據鄧小平發展多種經濟成分的思想,同時總結了改革以來的新鮮經驗,進一步提出了發展私營經濟問題。十三大報告指出:“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經濟成分,不是發展得太多了,而是還不夠。對于城鄉合作經濟、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都要繼續鼓勵它們發展。”“實踐證明,私營經濟一定程度的發展,有利于促進生產,活躍市場,擴大就業,更好地滿足了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因而也是“公有制經濟必要和有益的補充。”這樣,我國的所有制格局,除了作為主體的多種形式的公有制經濟以外,還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中外合資經濟和外資獨營經濟等等,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20多年所有制形式過于單一的局面。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并存這種所有制結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都應該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種基本經濟制度。只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沒有發生變化,我們就不能改變這個基本經濟制度,既不能搞單一公有制,也不能否定公有制為主體,搞私有化。

  必須指出,我們之所以還需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包括私營、外資等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并不是因為私有制符合人的自私本性,因而是永恒的(這種“經濟人假設”是反科學的歷史唯心主義觀點),也不是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私營經濟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因而是最好的經濟成分(在當前條件下這種看法是不符合實際的),我們不贊成“私有制萬歲”,而是因為我國生產力落后,還需要有非公有制經濟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我們最終是要徹底消滅私有制的。我們是在生產力不夠發達的條件下,利用私有制,發展生產力,為最終消滅私有制創造物質條件。這是歷史的辯證法。我們的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那時是沒有私有制的。忘記了這一點,就是忘記了根本,而忘記了根本,就不能說是合格的共產黨員。我們不能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凝固化、永恒化,仿佛永遠要有多種所有制經濟似的,仿佛沒有私有制就不行似的。應該看到,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一種歷史現象,將來隨著社會主義進入更高級的階段,我們是要逐步消滅私有制的,這一點無須隱諱。當然這是未來的事。

  必須準確把握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含義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包含三方面的意思。

  第一,它明確規定了各種所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都應該得到發展,這叫做“共同發展”。這是因為,無論公有制經濟還是非公有制經濟,在當前生產力水平的條件下,都是有利于經濟發展、有利于滿足人民多方面需要的。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能只發展某一種所有制經濟,排斥另一種所有制經濟。從原則上說,沒有“國退民進”、“國進民退”這一類問題,“國”與“民”都要“進”。前一陣輿論界熱炒“國進民退”,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它不僅不符合黨的政策,而且也不符合客觀實際。近年來私營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不僅沒有“退”,而且發展速度還快于國有經濟,根本就不存在“國進民退”的問題。然而“國進民退”的話說多了,而且是由一些頭面人物出面說的,眾口爍金,仿佛我們真的犯了什么大錯了。毫無根據地炒作這個問題,目的是為迫使國有企業退出競爭性領域、甚至退出壟斷性領域,以便使私營經濟能夠進而占據國民經濟的主體地位制造輿論,這一點,其實大家是心知肚明的。

  第二,更重要的是,它還明確規定了不同所有制在所有制結構中的地位:公有制經濟占主體地位,非公有制經濟起輔助作用。哪種所有制占主體地位,哪種所有制處于輔助地位,這個問題不能忽視,更不能顛倒,因為它涉及我國社會制度的根本性質。

  鄧小平多次強調公有制占主體的重要性。他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提出我國還需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成分,但他始終堅持,我國必須以公有制為主體,這一點絲毫不能動搖。他指出:“在改革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社會主義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公有制為主體,二是不搞兩極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這是他一貫的思想,例如他在另一個地方講:“一個公有制為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他明確指出:我們允許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但是始終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非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只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

  鄧小平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看作是我國社會能夠保持社會主義性質的根本原則,這是有道理的。從原始社會瓦解以來,迄今為止,人類社會一直是幾種經濟成分并存的,都不是單一所有制的社會。那么,怎么判斷一種社會的性質呢?從經濟上說,就看哪種所有制形式是主體。辯證法告訴我們,在存在多種矛盾的綜合體里,事物的性質就取決于主要矛盾的性質。比如,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不僅有資產階級私有制,而且還有大量的小農經濟以及少量的地主經濟,之所以這個社會是資本主義性質的,原因就在于資產階級私有制占主體地位,它決定著、制約著其他經濟成分的存在和發展。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不僅有公有制經濟,還有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成分。正是由于公有制占主體地位,我們才能說我們是社會主義社會。有人提出,公有制與私有制應該并起并坐,“不要分老大老二”,這等于說要放棄我國社會的社會主義性質。可以說,越是多種經濟成分并存,越要強調公有制為主體,這是關乎我國社會性質的大問題。

  應該把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同它們在所有制結構中的地位區分開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中,不管是什么所有制的企業,地位應該是平等的,市場規則適用于一切企業,一視同仁。競爭沒有例外,不能對某種所有制實行一種規則,對另一種所有制實行另一種規則。但是,談到在所有制結構中的地位,在不同社會制度下,不同所有制的地位總是不一樣的,客觀上總是有一種所有制形式占主體地位,其他所有制形式則處于補充地位,不可能“不分老大老二”。在所有制結構中區分“主體”與“補充”是十分重要的,它決定著社會制度的性質。

  順便要說一個問題。有人提出,鄧小平晚年對社會主義的看法改變了,不再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了。理由是:鄧小平在1992年視察南方的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一論斷中沒有出現公有制、公有制為主體等字眼。于是他們要求“從公有制的框框中解放出來”,聲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需要以公有制為主體,只要實現共同富裕就可以了。他們提出,應該“用價值目標(共同富裕)界定社會主義取代用經濟制度(公有制)界定社會主義”。這種說法相當流行,值得分析一下。

  毫無疑問,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的這個表述,字面上的確沒有提到公有制,但是公有制是這一表述題中應有之義。首先,正如上面講過的,在生產力的社會化程度達到今天這樣的水平的條件下,從總體上講,只有公有制才適合生產力的性質。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道理,適合生產力性質的生產關系才能夠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正是由于生產力具有社會的性質,資本主義私有制已經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我們才需要、也才能夠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廣闊的場所。再次,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人剝削人和兩極分化的現象是隨著私有制的產生而出現的,并隨著私有制的發展而不斷擴大。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條件下,人們在生產資料面前是平等的,沒有人能夠憑借生產資料來無償地占有他人的勞動成果,這就有可能實行按勞分配原則,從而消除產生剝削和兩極分化的根源。公有制是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的基礎。正如鄧小平指出的:“只要我國經濟中公有制占主體地位,就可以避免兩極分化。”第三,怎樣才能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并不是簡單地說普遍改善生活,它是指這樣一種分配關系,即所有的人都按照同一標準參與分配(例如都按照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參與分配,而不是有的人憑借資本、有的人憑借勞動來參與分配),從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可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實現共同富裕與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是同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存在剝削、兩極分化現象,就談不上共同富裕。所以,與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一樣,共同富裕只有在公有制基礎上才能做到。在私有制基礎上發展生產力,盡管在一定條件下勞動人民的生活也會得到某種程度的改善,但同時會導致財富集中在少數剝削者手里,導致兩極分化,而不可能做到共同富裕。

  從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五句話”推論出鄧小平晚年不再堅持公有制為主體這一論斷的人,忘記了就在同一個視察南方的談話(而且在同一個第二部分)里,鄧小平指出特區姓“社”不姓“資”,理由是“公有制是主體”。鄧小平是把公有制是否占主體地位作為判斷特區是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標準的。這不就直接打了那些認為鄧小平晚年不再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人一記耳光嗎?我們要全面準確地理解鄧小平思想,把特區姓“社”不姓“資”的論斷與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五句話”統一起來,而不要把兩者對立起來,用后者否定前者。你不贊成公有制為主體,就說自己不贊成,但不要說這是鄧小平的觀點。拉大旗當虎皮的做法,是為學術界所不齒的。

  第三,它還規定了不同所有制經濟之間的關系: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十五大指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主導作用、包括它對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控制力和影響力,以及它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起鼓勵、支持和引導作用,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關鍵內容。沒有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公有制為主體就成為一句空話,我們的基本經濟制度也就難以存在。

  然而改革開放以來,恰恰在國有經濟的地位和作用的問題上學術界存在激烈的爭論,要不要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成為圍繞基本經濟制度的斗爭的核心。一些“著名經濟學家”集中力量攻擊國有經濟,竭力把它妖魔化,把它稱之為“權貴資本主義”。吳敬璉就是一個典型,他對國有經濟是最反感的了,只要還有一點點國有經濟,他就認為改革不徹底。他的本事還在于,公然造謠說鄧小平就不贊成要國有經濟。他在2013年10月16日接受鳳凰網記者采訪時說,“社會主義與否跟國有不國有沒什么關系。為此我去查過《鄧小平文選》,《鄧小平文選》里就沒有國有這個詞。” 然而我們隨便翻一下《鄧小平文選》、《鄧小平年譜》,就可以看到他是在信口開河。再舉一個例子。我們的某個經濟領導機關根據外國人的建議擬定的改革方案,居然提出要仿照美國的樣子,把國有經濟降低到10%以下,而只字不提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類似的輿論一度沸沸揚揚,鬧得人們不知所措。

  通過否定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來架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進而改變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種種言論,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進行批判。國有經濟是共產黨執政的經濟基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柱。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國有經濟為主導,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會垮塌的。

  不同所有制之間的關系還有另一個方面,即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必須全面理解如何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問題。現在有一種傾向,對非公有制經濟只講鼓勵、支持,而不講引導。這是不全面的。問題在于,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在生產力落后的情況下,非公有制經濟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我們必須鼓勵和支持它們發展;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經濟的基礎是私有制,它的主要組成部分——私營經濟、外資經濟——還存在雇傭和剝削關系,生產的目的是追逐剩余價值,這同社會主義的本質是有矛盾的,因而必須加以引導,以便使它的發展能夠符合社會主義社會的需要。這就是我們對待非公有制經濟不僅要鼓勵、支持,更要注意引導的道理。正確對待和處理非公有制經濟作用的兩重性,是一項重要而又復雜的任務。如果只講鼓勵、支持,忽視引導,會使得非公有制經濟同社會主義的矛盾激化,從而不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不是危言聳聽,現實生活中已經有所表現,不能不警惕。

  進一步的問題是,誰來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呢?除了政治上黨和人民政府進行有效的工作外,從經濟上說,就要靠國有經濟來執行這一職能了。沒有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是無法實現對非公有制經濟的鼓勵、支持和引導的。

  十八屆三中全會再一次強調:“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全會明確規定“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同時“從多個層面提出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的改革措施。”這就全面地規定了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以及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主要措施。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憲法規定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是完全正確的,它既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又符合我國具體國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事實證明,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是適合生產力發展需要的。

  那些想修改憲法,改變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人,說到底是想取消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實行私有化,最終由私有制取代公有制占國民經濟的主體地位。然而由私有制占主體,我國的社會性質就會發生根本的變化,就不會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了,而必然變成資本主義社會,甚至變成西方國家的附庸。千百萬先烈的鮮血換來的紅色江山,就會改變顏色。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蘇聯東歐國家的現實教訓。這種景象,我們決不允許在中國重演的。我們必須堅決捍衛憲法規定的基本經濟制度,任何修改憲法中關于基本經濟制度規定的企圖都將碰得頭破血流,永遠不能得逞。

附:財經雜志文章

  標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表述

  (編者注:本文原載《財經》2012年第22期,作者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研究員陳永杰,同期發表的封面文章有《吳敬璉:重啟改革議程》:中國欲克服社會弊病、避免歷史悲劇重演,當務之急是重啟改革議程,推進市場化的經濟改革和法治化、民主化的政治改革;《中國經濟社會矛盾幾乎到了臨界點》當前社會上存在的種種丑惡現象,從根本上說是緣于經濟改革沒有完全到位、政治改革嚴重滯后、行政權力變本加厲地壓制和干預民間正當經濟活動,造成廣泛尋租活動的結果)

  摘要:可以考慮擺脫所有制束縛,淡化“主體”或“主導”的提法,提出“我國實行多種所有制經濟形式,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和混合經濟,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隨著中國所有制經濟理論、政策和法律的變化,所有制結構已發生根本變化。1978年,除14萬個體戶從業人員,公有制經濟一統天下。目前,公有制經濟占五分之二,非公有制經濟占五分之三;國有經濟占三分之一,非國有的民營經濟占三分之二。與此相適應,國有、集體、私營等經濟被賦予新的內涵、新的形式,已與過去有非常巨大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制度的表述先后經歷了四次變化:個體經濟是補充;私營經濟是補充;非公有制經濟是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新格局。

  當前,所有制結構已經發生巨變,應改進相關表述,有四種表述可供選擇:繼續提公有制經濟為主體,重新解釋公有制經濟內涵與外延;以國有經濟為主導,民營經濟為主體;以公有制經濟為主導;借鑒1954年憲法,并列描述各類經濟。

  所有制結構比重逆轉

  民營經濟已占全國企業法人的90%以上。2010年,全國企業法人單位數為651.77萬個,其中國有企業15.38萬個,占2.4%;集體企業19.23萬個,占3.0%;公司89.25萬個,占13.7%;私營企業468.39萬個,占71.9%;外商企業21.72萬個,占3.3%。

  需要指出的是,統計中的公司包括國有法人控股、集體法人控股、私營法人控股和這三類企業聯營法人控股等四類公司;統計中的私營企業,是由自然人控股的私營企業,不包括私營法人控股的公司。據此推算統計中的公司數據,國有控股占10%多,私營控股約占80%,其余為集體和聯營控股。

  總體看,企業法人單位中,公有企業占10%多,非公企業占近90%;非公企業加集體企業,民營企業占到90%以上。

  民營經濟已占全國就業的85%以上。2010年,全國城鎮就業人員34687萬人,其中國有單位6516萬人,占18.78%;集體單位597萬人,占1.72%;公司3637萬人,占10.5%;私營企業6071萬人,占17.5%;外商企業1823萬人,占5.3%;個體4467萬人,占12.9%。

  需要指出的是,統計中的十類就業人員的數據總和只占城鎮就業人員的三分之二,另有三分之一即1.1億多人未列入。實際上,這三分之一的人員多數都在個體私營經濟中就業。因此,從城鎮就業看,公有制經濟人數占20%左右,非公有制經濟占80%左右。加上農村中的非農就業人員,民營經濟就業占全國非農就業的85%以上。

  民間資本已占全國企業資本60%以上。據經濟普查數據,2008年全國各經濟類型的實收資本總額為34萬億元,其中國家資本為11.4萬億元,占33.5%;集體資本為1萬億元,占2.94%;法人資本為8.7萬億元,占25.6%;個人資本為7.8萬億元,占22.9%;外商資本為5.2萬億元,占25.3%。法人資本中大約40%為國家資本,60%為民營資本。

  因此,全國各經濟類型中,國有資本占40%以上,非國有的民營資本占近60%;公有資本占45%左右,非公有資本占近55%左右。加上非法人單位的個體戶資本,民營資本占全國的60%以上。近三年這一比例又有相當提高。

  民間投資已占全國投資的60%以上。2011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01933億元,其中國有及控股投資為107486億元,占35.6%;其余為非國有的民間投資,占64%。2011年,各類企業投資中,國有企業投資82299億元,占27.3%;集體企業投資10296億元,占3.6%;公司投資104469億元,占33. 1%;私營企業投資71839億元,占22.2%;外商投資18798億元,占6.7%。

  從數據中可推算出,公司投資中,國有控股25187億元,占公司的24%;其余絕大多數投資為私營控股。因此,私營及私營控股投資占全國的近50%。

  民營企業銷售收入已占全國的75%以上。2011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84.33萬億元,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為22.83萬億元,占27.0%;其余為非國有的民營企業,占73.0%。加上以私營企業為主的規模以下工業企業,民營工業銷售收入占全國的比重可達近80%。需要指出的是,2011年國家統計局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標準由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調整為2000萬元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比上年減少了約15萬家,減少了約三分之一。因此,規模以下工業企業比過去更多,銷售收入也更多。2008年,規模以下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35609億元,占全國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71238億元的6.2%。因此,總體看,全國工業銷售收入中,私營企業占50%以上,非國有的民營企業占75%以上。

  民營企業利潤已占全國的70%以上。2011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為54544億元,其中國有及控股14989億元,占27.5%;其余為非國有的民營企業利潤,占70%以上。如果加上規模以下工業企業,民營企業利潤占全國工業企業利潤的75%以上。2008年,規模以下工業企業營業利潤3292億元,占全國工業企業營業利潤39476億元的8.3%。

  民營經濟已占全國企業稅收的60%以上。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快報數據,2012年1月至4月,全國各經濟類型稅收合計為38650億元,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12200億元,占31.6%,其余為非國有的民營經濟稅收。各經濟類型中,國有企業5388億元,占13.9%;集體和股份合作企業601億元,占1.5%;股份公司17861億元,占46.2%;私營企業3696億元,占9.6%;涉外企業7748億元,占20%;個體經營1626億元,占4.2%;其他企業1729億元,占4.5%。因此,全國稅收收入中,國有及控股企業加上集體企業、股份合作企業和集體控股的股份公司,公有經濟占不到40%;私營經濟占30%以上,加上外資,非公經濟占50%以上,加上集體經濟,民營經濟占60%以上。

  民營經濟已占全國GDP的約三分之二。2011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47萬億元,一、二、三產業分別占10.1%、46.8%和43.1%。根據相關數據推算,第一產業增加值的95%以上為土地為農民家庭創造,國有農業比重很小;第二產業增加值的約30%為國有經濟創造,約70%為非國有的民營經濟創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約40%為國有經濟創造,約60%為非國有的民營經濟創造。總體看,目前國民經濟的所有制結構比重大致為,國有經濟約占三分之一,民營經濟約占三分之二;公有制經濟約占五分之二,非公有制經濟約占五分之三。

  各種所有制經濟新內涵、新形式

  傳統的國有經濟,是完全國有國營,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一,財產所有權完全為國家單一所有,企業完全按政府自上而下的經濟計劃進行經營管理。經過30多年改革,國有企業一是實行了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企業擁有了完全的經營自主權;二是已經將工廠制改為公司制,企業從過去計劃管理下的單純生產者,變為市場經濟中獨立的商品生產者;三是推行了股份制改革,多數企業產權已多元化,企業變成國有控股的多元股權企業;四是產權多元化中,特別是企業在國內外上市后,已經有大量的私人、外商資本和非國有非集體的社會資本。

  據經濟普查數據,2008年規模以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收資本43976億元中,國家資本占50.6%,集體資本占0.41%,法人資本占42.2%,個人占2.7%,外商資本占4%。其中法人資本多為混合所有制企業法人。我國大型國有上市公司,普遍有20%-30%的股份為非國有的各類中外投資者所有。總之,國有經濟的內涵和形式已經發生根本變化,大部分已經變為國有控股和參股的混合經濟。

  中國的集體經濟主要有三類,農業集體經濟、農村集體企業和城鎮集體企業。農業集體經濟,實行土地承包制后,除土地仍為集體所有外,經營權已經完全私人家庭化。農村集體企業,過去是集體所有、集體經營,目前多半企業已經改為私營企業,其余多數已改為股份合作制企業或私人參股企業,產權已多元化,經營已獨立化、市場化和非集體化,相當大部分已經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城鎮集體企業,過去實行財產權為本集體成員共同共有,目前多數企業已經改制為私營企業,其余大都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或私人參股企業,產權由共同共有改為按份共有,大部分已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如由城鎮集體企業發展而來的海爾集團,現在已經是公眾公司,原有集體資本只占很小比例。總之,城鄉集體經濟的性質、內涵和形式已經發生根本變化。

  私營經濟主要包括個體經濟、私營企業和私營控股的公司。目前的個體經濟與傳統意義的個體經濟沒有多少變化,仍為個人所有、個人經營。私營企業,指工商注冊登記為私人的企業,特點是投資者為自然人。這類私營企業與傳統的私營企業沒有多大區別,為一人或少數幾個人所有和經營。但這類私營企業中的大中型企業,已經成為私人公司,股權已經多元化,有的甚至有國有、集體、外資參股,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混合所有制經濟,與傳統私營企業有很大區別。還有一類私營公司,主要投資人不是自然人,而是作為法人的私營企業。這類私營公司,股權是多元化的,許多也有國有、集體、外資、公眾和社會機構參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混合所有制經濟。

  據經濟普查數據,2008年,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實收資本為16883億元,其中個人資本占67%,國家資本占0.3%,集體資本占0.8%,法人資本占31%,外商資本占0.9%。法人資本多為以私營企業為主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如華為公司已經成為一個由6萬多員工持股、企業主要經營者個人持股比例很低的股份制企業。

  我國外資經濟,除外商獨資企業外,外商合資與合作企業中的中方合資合作人,既有國有、集體,也有私人、社會機構。這類外資經濟也是一種混合所有制經濟,并非單純的國外私人經濟。另外,外商企業中的外資,許多也不是純私營機構,而是國外的社會公眾機構如養老金機構等,是該國的一種社會公眾資本。據經濟普查數據,外商投資工業企業實收資本為34470億元,其中外商資本占76%,國家資本占3.9%,集體資本占0.7%,法人資本占16%,個人資本占3.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現了大量由社會團體、中介組織、基金公司、投資機構投資舉辦或參與組建經營的經濟組織。這類組織既非國有,也非集體,既非外資,也非私營,它們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如目前全國有70多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著1000多支基金,基金投資人達4000多萬,基金份額近3萬億份,擁有的證券市值達2萬多億元,已經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投資主體。這類經濟組織,產權是多元的、公眾的,管理是社會的、獨立自主的,是一種新興的社會經濟、公眾經濟。它具有公有制性質,其公有程度超過集體經濟和地方國有經濟;它也具有私有性質,其經營目的是為個人投資者或參與者謀利益。可以將這類組織的經濟屬性確認為社會所有制或公眾所有制,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是公有經濟,是一種新興的和新型的公有經濟。

  總的來看,過去人們理解的各種所有制經濟的真實內涵和實現形式已經發生重大甚至根本性變化。絕不能再用傳統的公有私有劃分觀念來看待當今中國經濟,必須樹立全新的所有制經濟觀念。并且,各種所有制經濟在相互關系上也已發生重大變化。除個體經濟、以自然人控股的私營企業外,新型的國有經濟、新型的集體合作經濟、私營法人控股公司和外資經濟,正在以各自的混合所有經濟為紐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相互支持關系。

  中國的各種所有制經濟,一頭是新型的國有經濟、集體合作經濟,中間是各類混合所有經濟、社會公眾經濟,另一頭是外資經濟和私營個體經濟,它們各自在相應的產業和產品領域、行業和服務領域發揮作用、平等競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完善基本經濟制度表述的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關于所有制制度的每一次新表述,都經歷了不少爭議。每次爭議,都給非公經濟人士帶來某些擔心和憂慮,但中央對每次爭議的解決,都給非公經濟發展帶來更大推動。

  當前,對于民營經濟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一些人抱以懷疑和批評態度,指責其違背了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要求,提出要控制民營經濟的領域和比重。面對各類所有制經濟的發展現實和趨勢,面對一些人的懷疑,我們要繼續與時俱進,實事求是,重新界定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與外延,做出符合實際的新表述。有四種表述選擇建議:

  選擇建議之一:繼續提“堅持公有制經濟為主體”,重新解釋公有制經濟內涵與外延,使其與發展現實及未來趨勢相適應。

  我國多數國有企業已進行公司化改革,股權已多元化、社會化;農村集體經濟實行土地承包和家庭經營,農村集體企業多數已改為股份合作制和私營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多數已改為股權多元化和個人化的企業;因此,我國公有制經濟內涵和形式已經與過去發生根本變化。

  相當部分私營企業已變成股權多元化、社會化的公司,不少公司家族持股比重已經低于50%,甚至在30%、20%以下,普遍實行產權與經營權分離,已經與傳統私營企業有重大區別,其產權社會化程度已超過集體企業和許多地方國有企業,很難再簡單地將其稱之為非公經濟,它已成為一種“準公有”企業。

  目前經濟中大量存在的由社會團體、中介組織、基金公司等建立的經濟組織,產權是多元的、公眾的,經營是獨立的、自主的。它具有公有性質,其公有程度超過集體經濟和地方國有經濟;它也具有私有性質,經營目的是為個人服務。這類企業的經濟屬性是社會所有制或公眾所有制,是一種新興的公有經濟。

  上述四種經濟,前兩類是公有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后兩類是新興的公有經濟。這四類經濟目前占國民經濟的比重不下60%,今后相當長時期內其比重也不會有多大變化。

  因此,如果我們解放思想,將公有制經濟的內涵與外延加以完善,由僅限于國有及控股、集體及控股的經濟,拓展為包括前述的新興的公有經濟,那么,繼續提“堅持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在理論、政策、法律和實踐上,目前與將來都不會出現大的矛盾。

  選擇建議之二:保持國有經濟內涵,適應民營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提出:“以國有經濟為主導,民營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國有經濟內涵主要指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目前國有經濟占GDP大約三分之一,在數量上已不是主體,但它控制了經濟主要命脈,在經濟中發揮著主導與骨干作用。民營經濟是與國有經濟相比較而言的經濟,它包括集體經濟和各類非公經濟,還包括前述各類社會組織建立的非公非私的經濟。民營經濟已占GDP的三分之二,數量上已是主體,今后比重還會上升。這些客觀現實,應當承認并順應。

  因此,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提出:“以國有經濟為主導,民營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選擇建議之三:保持公有制經濟的原有內涵,提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導,多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公有制經濟內涵指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和集體及集體控股企業經濟,目前占國民經濟的約五分之二,數量上已經不是主體。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核心內容,公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必須而且將必然長期堅持。與公有經濟相對應的各類非公有經濟,以及前述的由各類社會組織建立的非公非私經濟,目前約占國民經濟的五分之三,數量上已經是主體,今后比重還會提升。這些客觀現實,同樣應當承認和順應。因此,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提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導,多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選擇建議之四:借鑒1954年憲法,提出:“我國實行多種所有制經濟形式,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和混合經濟,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建國初至社會主義改造之前,我國經濟成分結構為國有經濟、合作經濟、個體經濟和民族資本經濟。當時,國有經濟控制著經濟命脈,合作經濟規模較小,個體經濟和民族資本占60%以上。為長期推行新民主主義經濟方針政策,1954年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現在主要有下列各種:國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個體勞動者所有制;資本家所有制。”當前我國所有制結構狀況,除外商經濟外,各類經濟的比重基本與建國初期差不多。

  目前,我國各類所有制經濟內涵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外商經濟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有大量混合經濟。這些客觀現實,應當承認和順應。因此,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提出:“我國實行多種所有制經濟形式,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和混合經濟,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2.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5. 一個王朝是怎樣崩潰的?
  6. 近20年中國社會分層劇變的特征與趨勢: 一位清華教授的直言不諱
  7.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8. 就算明著不要臉,你又能怎么辦呢?
  9. 中日合作:是該扒扒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軍美化師了
  10.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8.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9.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0.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6.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