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1月29日再度較中間價逼近“跌停”。盡管人民幣兩日較中間價都接近“跌停”,但由于央行下調了中間價,人民幣匯率較28日有所下跌。
而之前的1月26日,人民幣兌美元現匯收跌0.43%至6.2556,延續前一周的跌勢,創下了2008年12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人民幣匯率為何暴跌?專家、學者們普遍認為是歐元區量化寬松政策“惹的禍”。
而在此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歐版量化寬松(QE)或會對人民幣匯率形成下行壓力,但中國央行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這暗示著人民幣在完成短期貶值后可能會升值,波動性增強。
不過,專家、學者們卻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即人民幣近幾天出現的暴跌,雖然與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有關,或把人民幣暴跌說成中央搞的一場“壓力測試”,但這些都不是主要的,實際上是中國不斷減持美國國債以及人民幣國際化,挑戰美元霸權惹的禍。
以下兩組數據或許能支持這個觀點。
一是中國持續減持美國國債。
美國財政部1月17日公布的最新“月度資本流動報告”顯示,中國在2014年11月減持了23億美元規模的美國國債,這也是中國連續第三個月減持美國國債。
在連續三個月進行減持操作后,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為1.25萬億美元,與美國國債第二大海外持有國——日本1.24萬億美元的數額接近。
二是人民幣國際化明顯增強。
1月18日,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公布,人民幣于2014年11月取代加元和澳元,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僅次于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
12月,人民幣付款價值的全球占有率為2.17%,2013年11月僅0.63%。過去一年,人民幣支付價值總額上漲102%,同期所有貨幣僅增長4.4%。
英國《金融時報》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些信息,該報1月20日以《中國甩開美元》為題發表的文章強調,中國對美國債券的胃口變小了,而過去十多年來美聯儲債券一直是全球經濟的基石。
中國逐漸停止增持美國國債,并加快海外基礎設施投資等步伐,人民幣的迅速崛起挑戰了美元霸權,將深刻地改變世界金融結構。
的確,中國正在強化外儲多元化投資策略。過去6個月來,中國建立了3個國際性金融開發機構:總部設在上海的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總部設在北京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及絲路基金。
還有一種早就使用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人民幣國際化的動力在于,中國希望從美國所主宰的國際金融體系中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但中國這些做法顯然是美國不能接受的,因為這涉及到美元霸權的問題。從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一舉確立美元絕對霸權至今,美元主宰全球經濟70年。
憑借“美元—石油美元—商品美元”的三角關系,美國牢牢地將全球供需和分工體系維系在美元體系上,位于經濟金字塔的頂端。
想想看,一旦美元霸權消失,意味著美國控制世界財富資源的能力消失。這對于經濟已經虛擬化,高度美元化的美國經濟來說簡直是比釜底抽薪還更致命。而且美元霸權消失,將使美國在全球的霸權不保。
所以,為了阻止中國對美元霸權的撼動,美國是不惜代價的,包括促使人民幣持續暴跌,甚至阻撓人民幣國際化等。
事實上,此次人民幣匯率暴跌,是美國推手俄羅斯盧布暴跌以后,走出的第二步,即把矛頭對準了人民幣。
只不過是美國與歐盟唱了一個雙簧:即美國加息增大與歐洲量化寬松(QE)實施,從而加劇資金從新興市場流向發達經濟體,而這一切都必然帶來美元強勢及人民幣等非美貨幣的弱勢。
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曾經說過,美元的支配性地位是導致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根源。林毅夫的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種支配性的背后正是以美國強大的國力作支撐。貨幣主導權的競爭,體現的是貨幣發行國的綜合實力。
不可否定,如今美元的霸權地位正在逐年下降,然而,無論是歐元、日元還是人民幣,都還無法與美元分庭抗禮。
從這個意義上說,盡管挑戰美元霸權是中國的既定方針,但太過激進的人民幣國際化熱情也是弊大于利的。
在“去美元化”的長期任務中,人民幣國際化可以大有作為,一方面以此減少過度依賴美元的風險與成本,另一方面構建與經濟相應的金融影響力,從而努力成為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角之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