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月27日,發改委網站刊文:“(2014年)推動外債管理由金融危機時期防范風險為主,轉向經濟轉型升級時期提高經濟金融運行效率為主要目標”。在全球投資界已普遍達成美元(兌人民幣)將進入升值周期共識背景下,此導向潛伏重大隱患,不僅客觀上將幫助離境熱錢收益最大化,未來還將加重中國央行遭遇缺乏足夠美元兌付出境資金,人民幣價格雪崩的風險。最危險的是,這將為外資未來全面廉價收購中國金融和實業企業股權,徹底控制中國金融和經濟主權創造了不可逆轉的客觀條件。
鼓勵借美元債潛伏重大隱患
此后僅一天,1月2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發表2014年國情咨文時信心十足地宣稱:“十年來,全球商業領袖首次宣布,美國已經超越中國,成為世界首選投資目的地”,此話可以看作他發出了國際熱錢從中國回流美國的信號彈。這也反映了國際投資界已達成的共識——隨著美國經濟強勁復蘇,美元將進入一個升值周期。而美聯儲近二個月已連續兩次收縮QE(量化寬松)的額度,由原來每個月印鈔850億美元已經縮減到650億美元。
受到美聯儲收縮QE影響,2013年6月和2014年1月,新興市場國家遭遇了兩輪熱錢回流美元導致當地貨幣貶值的危機,分別因為美聯儲下半年開始退出QE預期和正式收縮QE。其中,2013年5-8月,印度盧兌美元最大跌幅達21.99%;去年12月19日美聯儲開始縮減QE后,土耳其里拉最大跌幅已達11.77%。
在這兩輪新型市場危機中,中國金融系統也受到一定沖擊。2013年6-7月,中國出現了資本凈外流106億美元,由于熱錢外流導致國內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短缺,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6月20日創出13.44%的歷史最高,隔夜回購最高成交利率竟一度達到30%。在12月19日美聯儲正式宣布縮減QE后,23日一周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再度升至8.84 %。
盡管中國金融系統二度遭遇熱錢外流的影響,但2013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近3%,與其它新興市場國家普遍貶值形成鮮明對比。這是由中國央行強行推高人民幣升值所至。自2005年7月以來,人民幣在國際上對美元升值了36%。而在國內由于8年來樓價大漲了近3倍,人民幣國內購買力貶值了超過50%。人民幣對外升值和對內貶值越來越嚴重背離,隱患在新型市場國家中是最大的。這使得人民幣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后最突出的匯率泡沫。
一個國家熱錢外流貨幣貶值并不可怕,就像潮漲潮落。可怕的是,由于央行維持人民幣升值,使得國際熱錢以最大化收益離境,一旦中國央行無法提供足夠美元現金支付外流熱錢本金及利潤,人民幣對美元則將出現斷崖式暴貶,跌至原來的1/2甚至1/10,中國人民幣甚至會喪失國際信譽。
一個國家出現金融經濟危機也不可怕,最怕的是危機使國內中資企業股權極為廉價,由于人民幣大幅貶值,流出境外的美元熱錢比人民幣貴了2倍甚至10倍的美元,再以不可逆轉的態勢回流全面收購中國資產,徹底控制中國金融和經濟主權,架空中國政治和軍事主權,進而顛覆現政權,分裂國家民族。
要達成上述中國危機最嚴重、美元外資收益最大化的局面,這需要中國出臺如下政策配合:1,在美元熱錢不斷外流的情況下,維持人民幣不貶值甚至繼續升值,以使得外流美元獲得最大化匯率投機利潤(假如熱錢是以人民幣對美元1:8流入,1:6.2流出,則匯率收益獲利達29%)。早在2011年12月本人就警告并預計中國央行很可能采取這種最危險的匯率政策(見附件);2,推動國際熱錢大規模外流合法化,方便其以利潤最大化安全離場,上海自貿區所推行的資本項目自由化實際在落實它;3,推動美元外資不受限制、不可逆轉地收購中資資產,特別是骨干型國企和國有金融機構的股權,目前有關部門在加速推進的中美(歐)投資協定,其客觀上正為外資乘中國危機廉價收購中資創造條件。
上述三個目標想要同時實現是很難的。因為如果熱錢大量外流,中國央行和商業銀行缺乏足夠的美元現金支付,則人民幣勢必轉入貶值;而如果國際熱錢大規模外逃,國內資產價格大幅貶值,中國也可以選擇極端手段,禁止熱錢重新回流購買中資。
但是如果中國企業現在大規模借入美元債務,則上述三重目標將會同時實現。一,中資企業現在借入廉價美元,將為國際熱錢的高價人民幣變現離境提供美元現金,同時繼續推動人民幣升值;二,由于中資企業借入美元,維持了人民幣繼續升值的假象,延滯了中國金融經濟危機的到來,則為親美勢力加速推進資本項目自由化贏得時間;三,雖然此前的歐美危機中,國家可以破產撇掉壞賬,但是,如果中資企業大規模借入美元債,而將來美元升值2倍以上甚至10倍,中資企業必然到時無法還本付息,借款人完全有理由按照屆時人民幣極低價重新評估中資企業價格,并實現美元債對中資股權的轉變。即從中資企業借入美元債的那一刻起,就不可逆轉地鎖定了其將來以非常優惠的價格收購中資股權的悲劇。
在現在熱錢不斷外流,央行偏緊的貨幣政策下,錢荒已經成為商業銀行的常態,余額寶已經將活期存款利率實際推高到6.5%左右,能以10%的利率從國內銀行借到人民幣貸款已很不易,而且很難借到長期貸款,而美元的長期借款利率大約在3%左右。面對嚴重流動資金短缺,一旦發改委和央行放開海外美元借債,將會有大量中資企業不計后果地借入美元債。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這種對中資企業的債轉股式的收購,完全符合國際商業規范,即使是中國政府也無法干預違約。1998年,廣東粵海負外債46億美元,引發舉世矚目的廣東金融危機,王岐山周旋兩年,承受了來自海外的巨大壓力,不得不選擇讓其主要子公司廣國投破產,并對粵海集團進行重組,注入了最優質資產——廣東對香港供水項目,借組新一輪的發展周期,才得以解決。
如果未來1-3年發生外債危機,則中國面對的挑戰將比當年粵海事件嚴重的多:1,在發改委和央行的推動下,此輪中資企業借美元債務的規模將遠遠大于粵海規模,而且將是遍布全國;2,當年粵海事件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穩定。而未來3年內人民幣很可能對美元大幅貶值,以人民幣計價的美元債務很可能翻2倍甚至10倍;3,未來幾年中國經濟結構將面臨調整,經濟增速勢必下滑,經濟環境將繼續緊縮,很難通過新的快速增長消化債務。
簡言之,一個旨在未來廉價收購中國的“黑色三角”已初步形成:人民幣繼續升值——資本項目加速可兌換——清除外資收購中國資產的障礙。而推動中資企業借入美元債務,最終將使這個“黑三角”變成“鐵三角”,從而使中國徹底喪失“亡羊補牢”的可能——屆時中國將面臨兩難選擇:A,如果中國默認中資履約,被外資廉價收購,則中國執政黨將徹底喪失國有資本和民族資本的經濟基礎;B,如果中國政府強行干預,支持中資企業違約,歐美國家勢必以此為理由,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甚至借機支持日本對中國開戰。
針對這一未來很可能對中國貨幣、金融和經濟領域的最大國家安全挑戰,建議國家安全委員會給予高度重視,并采取如下針對性舉措,從而將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要求央行放棄強行推動人民幣升值的策略,參照過去一年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幅度,放任人民幣貶值。
——對中美(歐)投資協議采取拖延策略,實際中止給予外資在中國更優惠投資權。
——限制中資企業海外借入美元債,鼓勵中資企業在當前人民幣國際幣值高峰對海外投資(規避日本,對美謹慎),實現海外美元資產(未來升值)對國內人民幣資產(未來貶值)的對沖。同時采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
——放緩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將此項探索僅限在上海自貿區。中止審批其它自貿區。
(張庭賓為中華元國際金融智庫創辦人 余云輝為余云輝為中華能源基金會顧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