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七成電子垃圾傾倒到中國,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電子垃圾場!在全國八大電子洋垃圾集散地中,廣東汕頭貴嶼鎮、清遠龍塘鎮、南海大瀝鎮名列前茅,占全國電子洋垃圾進口市場的半壁江山!電子洋垃圾所含的有毒物質在經過簡單拆解后,產生的廢水廢氣及二次廢物給環境造成的污染,是“100年也恢復不了的”!對人體的危害雖然并不顯見,但其毒質將對兒童的腦發育造成嚴重影響!
雖然國家明令禁止進口電子洋垃圾,但在高利潤的驅動下,不法分子不惜鋌而走險。一些地方政府更將處理電子洋垃圾當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對其產生的污染問題視而不見。
今天,電子洋垃圾已成為了我國環保治理的重大難題。作為電子洋垃圾的重鎮廣東,治理洋垃圾污染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本報從今日起將推出系列報道,關注廣東電子洋垃圾產業鏈的形成及其原因,并探討治理這一環保難題的方法。
電子洋垃圾是電子固體廢物的俗稱,包括各種廢舊電腦、通信設備、電視機、電
冰箱、空調以及被淘汰的精密電子儀器儀表等。目前全球每年產生約5億噸電子洋垃圾,主要產于發達國家。
記者了解到,涌入中國的電子洋垃圾大量流入到了非法廢物處理廠。在廣東,拆解重鎮汕頭貴嶼鎮前些年在遭到政府嚴厲打擊后,清遠龍塘鎮這個有著30多年電子洋垃圾廢物處理經驗的小鎮開始扮演起拆解中心的角色。
龍塘鎮位于清遠市區東面,距市中心20公里路程。這個只有10萬人的小鎮,目前竟有超過1000家非法拆解廠,超過5萬人的拆解隊伍每天在不停地勞作,每年拆解的電子洋垃圾近百萬噸之巨!
記者在龍塘鎮看到,這里幾乎所有的農家小院都是各類電子廢物的回收作坊,而在這些作坊中,不乏婦女和兒童的身影。
“他們大多是赤手空拳地拆解,用錘子和煤爐解體電腦、復印機,根本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當地一位村民告訴記者,處理電子廢物的平均工資為每天約20元。為了微薄的薪水,來自湖南、湖北等地的農民工與本地人一起,加入了這個原始的拆解行業。由于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很多人皮膚潰爛,并患了呼吸道疾病、腎結石等。
近三年來,隨著銅、鋁等金屬價格的飛漲,龍塘鎮每月處理的電子洋垃圾達到2000個標準集裝箱,有時甚至超過3000個,每個集裝箱重達25噸!拆解處理電子洋垃圾已成為當地的一大主要產業和收入來源。
“洋垃圾村”日日濃煙滾滾
6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距龍塘鎮鎮中心2公里處的定安村。路人告訴記者,“這里是全鎮洋垃圾處理廠最多的一個村,全村人干的都是這個行當。”
還未進村,記者遠遠就看到黑色濃煙滾滾地冒出,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刺鼻的味道。路邊一座座民房大院里,幾乎都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廢舊電器,其中大部分已拆解成塊。當地村民告訴記者,當地的廢舊電子產品處理廠一焚燒電器配件就會產生大量濃煙,“白天還收斂點,晚上就肆無忌憚了”。
車駛進定安村后,記者看到,路邊大大小小的處理廠一個緊挨著一個,一眾男女正圍著一大堆廢舊電器,聚精會神地拆解零配件。當天氣溫高達35℃,每個院子里幾乎都有男工人赤膊站在火堆邊,翻弄正在燃燒的配件。
“現在整個定安村都變成‘洋垃圾村’了,大小工廠至少有200家,而且每天還在增加!”村里一位老人對記者說,“這個生意有錢賺!我們家幾個原本在外打工的孩子現在都回來做這一行了。”他告訴記者,這些廢舊的洋電器都是大老板從南海一帶用集裝箱運來的,然后分銷給村里的各個大小工廠或作坊。“上面標的全是看不懂的文字,工人只要識別什么是銅和鋁,什么是鐵和塑料就行了”。
在定安村山腳下,記者看到,大批山林被毀,全部建成了處理洋垃圾的廠房。
千家處理廠形成產業鏈
在定安村,本地人開的洋垃圾處理廠并不太多,大部分處理廠都是湖南邵陽人開的。
邵陽人劉老板來到定安村已經有5年的時間了。5年前,他隨同鄉來到定安,花了兩萬多元租了200多平方米的廠房,做起了電子洋垃圾的處理生意。現在,他已經是有車有房的百萬富翁了。
“這生意好做,只要有工人,就能賺大錢。”劉老板告訴記者,“這里200多家處理廠,沒有一家有工商營業執照,但生意還是照樣做。”在記者的追問下,劉老板才透露,“其實我們每個月還是要向有關部門繳納一些費用的,我們工廠10個工人,每個月繳的費用超過1萬元。不過即使交了這些錢,我們還是有得賺。”記者隨后的調查證實劉老板所言非虛,隨機抽查的10多家加工廠均無工商執照。而據另一家處理廠老板梁先生透露,當地政府早已將該產業當成支柱產業之一,僅此一項定安村每年的產值就達七八億元,而整個鎮就有超過30億元的產值。
據當地一家處理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介紹,整個龍塘鎮的電子洋垃圾廠至少有1000家,并已形成了產、銷、運、加工的產業鏈。
據該老板稱,每月至少有2000多個集裝箱的電子洋垃圾運到定安村,每年年底和年初國外廢舊電器淘汰高峰期,運來的洋垃圾更是平時的兩三倍。按這樣計算,每月運到定安村的電子洋垃圾至少達5萬噸之巨!由于貨源充足,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金屬回收商前來洽談生意,“有時這里的金屬回收價格甚至成為了全國各地的標桿!”
大量二次廢物露天傾倒
據環保專家介紹,電子洋垃圾被非法小作坊以落后工藝拆解,會給當地的環境和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損害。據了解,制造一臺個人電腦所需要使用的700種化學原料中,一半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假如把電腦器件燒化處理,會釋放出大量有害有毒氣體,對空氣造成污染,最終形成酸雨。鉛如果進入土壤就將污染水源,危害人類、植物和微生物。
據綠色和平組織統計,在電子垃圾污染嚴重的地區,當地兒童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比率是正常地區兒童的3倍。
記者在龍塘鎮調查了解到,當地處理廠和小作坊每處理1噸電子洋垃圾,就有超過一半的配件在多重處理后成為毫無用處的污染垃圾,大量的電子廢物材料和處理殘渣并沒有被回收,而只是簡單地傾倒在露天田地里、河岸旁、水塘里、濕地里、河流和灌溉渠里。
記者同時還了解到另外一個事實:很多長期從事拆解工作的人,他們的雙手幾乎都變了樣,或紅或腫,但不知道是什么毛病。在當地打工的一名湖南姑娘告訴記者,“我們知道做這個對健康不好,一般都不敢干太久,做幾年就回家。有一些人干久了,也就莫名其妙地害病,最后也只能回家。”
龍塘鎮李副鎮長
回收處理洋垃圾完全出于經濟考慮
6月1日晚8時,記者在龍塘鎮鎮政府采訪了李副鎮長。
李副鎮長坦承,該鎮目前至少有1000家大小工廠正在從事電子洋垃圾的處理工作,而且均未辦理工商營業執照,“這些都是從上世紀70年代末就開始建廠的,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一時也難以全部取締。”
李副鎮長表示,處理電子洋垃圾已成為解決當地農民經濟來源的一個重要渠道,并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既然國家已嚴令禁止進口加工電子洋垃圾,為何當地政府還任其隨意發展呢?李副鎮長表示,回收處理這些洋垃圾完全是出于經濟考慮,這個產業每年都給國家帶來了大量的金屬原料,“現在擺在政府面前的問題是如何規范、統一經營的問題”。
對電子洋垃圾的污染問題,李副鎮長表示:“目前龍塘鎮鎮政府已對全鎮20多家規模較大的處理廠全部進行了環保登記,由環保辦人員24小時對剩余垃圾進行跟蹤,并要求處理廠將垃圾運到統一的垃圾填埋廠進行處理。”而對其他眾多的小處理廠的管理,“則會對違反者進行處罰和取締”。
在采訪中,李副鎮長和到場的清遠市清城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冼副局長一致向記者表示:“為了規范電子洋垃圾處理產業,目前該鎮征得上級政府同意,在龍塘鎮建立了兩個專屬區,擬將全鎮現有的1000多家電子洋垃圾處理廠全部納入規范化經營,該項目已獲得清遠市環保局的批準。”
對有處理廠老板透露“每月要向政府繳納超過1萬元的工商、稅務、環保等費用”一事,李副鎮長斬釘截鐵地表示:“政府絕對沒有收他們一分錢!但工商、稅務部門是否收了錢我們就不知道了。”
環保專家
不及時治理,將危害廣東水土
“被污染的土地和水100年都恢復不了。”說起電子洋垃圾,同濟大學固體廢棄物研究所所長何品晶教授非常激動,“我們國家處理自己的垃圾已經夠頭疼的了,哪里還消受得起洋垃圾!”
何品晶分析到,垃圾產生的二次污染物處理成本很高,垃圾分類回收只有在二次污染控制不嚴格的前提下才有利可圖。而垃圾在存放過程中一定會產生廢水、廢氣、殘余物等污染物,這種污染有的看得見,有的看不見,甚至會隨著空氣和水的流動擴散,“遺害無窮”。此外,用于清洗垃圾的水和到處殘留的二次垃圾,不但對表面水體造成了污染,還會進入地下,污染飲用水。
據環保專家介紹,電子產品中含有鉛、水銀、溴化阻燃劑等有毒有害物質。與其他垃圾相比,電子垃圾的危害性極大,具有污染時間長、污染危害大等特點。一節用過的五號電池埋在土壤里,可使數平方米范圍的土地在數年內寸草不生,并且對整塊土壤的影響將持續半個世紀之久。如果處理不當,電子垃圾中的有害有毒物質便會進入土壤,將嚴重污染水源,最終危害到人類、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存。尤其值得擔憂的是,電子垃圾還會對兒童的腦發育造成嚴重影響。
環保專家告誡:“如果這種現象無法在短期內得到整治,危害的不僅是清遠,而是給整個廣東的水資源及土地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新快報記者 王華平 實習生 唐杜斌 張振鋒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