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21日,美軍對巴格達實施首輪突襲之后,巴格達上空硝煙彌漫
至今,美國為石油而發動的阿富汗戰爭已整整打了十年
1991年2月,伊拉克撤離科威特前點燃了1100多口油井,并向海中傾倒原油
【美】威廉·恩道爾
翻譯戴健李峰顧秀林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基辛格
到2011年,華盛頓的戰略已經明白無誤,控制中國及其在歐亞大陸的朋友才是戰略要義。 ———威廉·恩道爾
那些看似互不聯系的偶發事件,卻總能從地緣政治中找到答案。從石油資源的獨特視覺看國際戰略博弈,這是一個“老美”的“憂患意識”,信不信由你。中國有句格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少將羅援
1
從香料戰爭到石油戰爭
哲人喬治·桑塔亞納曾言:“忘記歷史,必將重蹈覆轍。”
9·11之后,小布什發動反恐戰爭,“要么是朋友,要么是敵人”,儼然是一場正義與邪惡的對決,而“新十字軍東征”的說法更是意味深長,讓各國尤其是中東國家不禁回想起“十字軍東征”。
這一歷史的比照發人深省,以至于小布什在其幕僚建議下迅速改口,再也不提“東征”二字。但作為一次以石油為核心的戰爭,確是與中世紀“香料戰爭”異曲同工。
自從德國工程師魯道夫·迪塞爾于19世紀90年代發明了使用汽油的內燃機,不到20年,世界強國的海軍和陸軍紛紛采用內燃機,世界進入石油時代。
正如香料戰爭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黑暗的一頁,石油時代的歷史同樣伴隨著刀光劍影,充斥著欺詐與謊言。
從冷戰一直到近來中東等地的局部戰爭,其實都是為了石油,尤其是控制石油交易及隨之產生的石油美元資金再循環。
20世紀80年代末,一種新的金融工具“石油期貨”大行其道,開啟了美英合伙控制石油的新套路。這種機制拋開了傳統的石油供需法則,可以在關鍵時期控制石油價格,為他們利用石油發動經濟戰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9·11之后,紐約世貿大廈轟然倒塌的場景被反復播放,本·拉登的形象也一再刺激人們的神經,讓美國人倍感無助,但這一恐怖襲擊事件也為華盛頓發動戰爭賺足了吆喝。民眾對反恐近乎宗教般的狂熱讓事實上的能源戰爭師出有名。
從喀布爾到巴格達,從達爾富爾到開羅、的黎波里,美國操縱的戰爭一輪接著一輪,輿論更是鋪天蓋地。人們被告知戰爭是為了“自由與民主”,但實際目的是為了控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石油,可謂逢油必奪。
2003年初,小布什和切尼決定入侵伊拉克,這其實與9·11恐怖襲擊以及本·拉登毫無關系,后來的事實已經證實了這一點。此舉只是華盛頓宏大的地緣戰略的一個棋子。
這一戰略涵蓋地域極廣,從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到利比亞,經波斯灣到伊朗、阿富汗,最終直抵中國的家門口,目的是要徹底實現對伊斯蘭世界石油資源的軍事控制。
2005年5月,美軍轟炸巴格達的硝煙尚未散去,小布什就宣布要在整個中東地區“傳播民主”,明確表示要“在10年內建立美國-中東自由貿易區”。不過可笑的是,在世人眼中這位總統的所作所為卻總是與民主背道而馳。
2
利比亞,北約動武在所難免
當阿爾及利亞、也門、巴林等伊斯蘭國家動蕩不堪甚至政權不保時,利比亞看上去卻紋絲不動。無論華盛頓采取何種政變措施,卡扎菲就是不肯拱手交權。
說突尼斯和埃及的民眾備受物價飛漲和貧富差距的影響,大致還有幾分道理。但利比亞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利比亞的人均生活水平居非洲大陸之冠,民眾在醫療、教育和能源方面都享有政府補貼。卡扎菲執政42年間,也并非都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卡扎菲從伊德里斯國王手中奪取政權時,利比亞人的識字率僅為10%,現在超過90%,這似乎與暴君的典型形象不太相符。在非洲大陸,利比亞的嬰兒死亡率最低,人均壽命最高;營養不良的人口不到5%,比美國還少;貧困人口的比例比荷蘭還要低。針對近期糧食價格上漲,卡扎菲甚至取消了相關的課稅。
問題的關鍵是,卡扎菲始終不肯把本國豐富的石油資源交由美英石油公司開采,而是把非洲最大的油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有選擇地與外國公司簽訂長期特許協議,中國就是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的大客戶之一。
阿拉伯聯盟秘書長穆薩發表聲明,聲稱卡扎菲下令向手無寸鐵的平民開槍,呼吁對利比亞局勢進行軍事干預。為了褒獎穆薩此舉,美國暗中首肯他取代穆巴拉克擔任埃及總統。
有了阿拉伯聯盟聲明這個借口,美國迫不及待地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多國部隊對利比亞進行軍事干預,提案獲得通過,但作為常任理事國的中國和俄羅斯投了棄權票。薩科奇在軍事行動中一馬當先,幻想能幫法國石油公司奪取利比亞豐富的石油資源。
3
石油巨頭操縱“國家安全”
美國參議院小企業委員會在1952年發表了一份報告,名為《國際石油卡特爾》。報告指出:
七家大公司控制著蘇聯以外88%的石油產量,它們是———盎格魯-波斯石油(BP)、皇家荷蘭殼牌石油、新澤西標準石油(埃克森)、紐約標準石油(美孚)、海灣石油、德士古、加州標準石油(雪佛龍).
這些石油巨頭在沙特的開采成本每桶不到20美分,運到歐美煉油廠卻賣3美元多,再加上華盛頓給予中東石油的優惠關稅,中間就是12倍的利潤。唯一可以與之相比的就是老撾和緬甸的毒品買賣。
但運輸花的還是美國納稅人的錢,當然這沒人知道,因為這項支出打的旗號是資助越戰期間中情局名下的美洲航空公司。
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美國石油供給從立足國內轉為依賴進口,進入60年代更是愈演愈烈,與此同時,美國在中東的駐軍也不斷增加。
與50年代初的審慎政策相比,洛克菲勒帝國在政府內部強大的勢力把持著政策的制定,把控制中東油田定義為所謂的“國家安全”,這一改變意義深遠。
20世紀70年代初,中東石油對美國經濟和西方世界的戰略重要性達到頂峰,而哈伯特對美國國內石油在1970年達到峰值的預測也同時出爐。二者配合得天衣無縫。
伊拉克原油儲量世界第二,僅次于沙特,這一點美國在出兵之前就已確認無疑。而且伊拉克的開采成本極低,每桶還不到1美元。
到20世紀90年代末,薩達姆為緩解財政拮據,與不少外國公司達成了合作開發油田的協議,尤以俄、法、中三國為主。
伊拉克早在1972年就將石油公司國有化,并以法律形式規定,禁止美英石油公司在伊拉克做生意,這也是美國和石油大亨們想把薩達姆除掉的另一個原因。
4
不惜代價阻止歐亞出現大國
1997年,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前洛克菲勒三邊委員會執行主席布熱津斯基曾透露,蘇聯解體后,美國的全球戰略就是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歐亞大陸再出現一個大國,以確保美國的霸權地位。
在伊拉克戰爭基本達到目的后,控制俄羅斯油氣及能源管線就成為華盛頓的當務之急。
阿塞拜疆位于南高加索地區,戰略位置極為關鍵,它北靠俄羅斯、西臨亞美尼亞、南接伊朗、西北是格魯吉亞,是西歐和西亞接壤的十字路口。蘇聯解體后,這里自然成為華盛頓關心的重中之重。
阿塞拜疆坐擁巨型油田。據美國國務院1998年的數據,里海地區的油氣儲量高達1780億桶甚至更多,可與波斯灣相提并論。布熱津斯基出面游說,力勸美國投資從阿塞拜疆到格魯吉亞,再到北約盟國土耳其的管線,也就是巴庫-第比利斯-杰伊漢線(巴杰線).
與格魯吉亞相比,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戰略意義至關重要。幾個世紀以來,俄烏雙方在歷史、文化和語言上息息相關,基輔羅斯古國被公認為現代俄羅斯的誕生之地。
西伯利亞通往德國等西歐國家的天然氣管線大多經過烏克蘭,當時普京政府非常依賴這些管線來換取急需的外匯。如果能對烏克蘭發號施令,就能卡住俄羅斯的脖子。
從哈薩克斯坦到阿塞拜疆,里海沿岸的大型油田幾乎都被美英石油公司所控制。BP與俄羅斯第二大石油公司盧克石油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于2003年成立了秋明英國石油(TNK-BP),位列世界十大私營石油公司。
埃克森美孚和皇家殼牌獲得了開發俄羅斯遠東薩哈林島油氣的授權。莫斯科竭力對抗華盛頓的能源布局,但從戰略層面來看,到2004年時莫斯科仍處于下風。
5
下一個目標:圍堵中國
在伊拉克和俄羅斯之后,美國馬上將目光轉向中國。阻止石油流向這個正在崛起的大國,早已是美國之前的棋中之意,在打擊了歐亞大陸最有可能崛起的對手俄羅斯后,終于可以將精力放在中國。
美國一占領伊拉克,就馬上廢除了中石油和伊拉克的石油開采合同;中國剛剛與蘇丹簽署在達爾富爾開采石油協議后,美國就挑唆當地內戰全面爆發;美國還干擾中緬油氣管道和在建港口等等。
美國占領伊拉克,主要不是為了自己獲得廉價石油,真正的目的是阻止石油流向正在崛起的對手,尤其是中國。當然,這些想法是說不出口的。中東石油原本就屬于美英勢力范圍,發動這場先發制人的戰爭,就是讓中國在那里無立錐之地。
2003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美國之后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并在一年后成為第二大石油進口國。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內中產階層不斷擴大,對私家車的需求節節攀升,石油產品的消費也大幅增加,進口石油增幅達年均10%至15%。據總部在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估計,2002年到2030年,中國進口石油將增加5倍,從每天200萬桶升至1100萬桶。
為確保能源供應,中國的石油公司開始涉足波斯灣,尤其是伊朗和沙特。到2009年,沙特出口中國的石油比出口美國的還要多。
中國找油的足跡不但涉及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還有俄羅斯,以及委內瑞拉和巴西等拉美國家。
就尋求石油和礦產資源而言,中國在非洲的行動最為積極,而非洲國家中最歡迎中國的是蘇丹。
6
中國與非洲建立的友誼
美國對中國崛起的遏制態勢日趨明顯,北京對此審時度勢,花大力氣增進與非洲國家的友誼。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因為外債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種種限制,很多非洲國家在財政和經濟上遭受重創。
1999年,中國和非洲的貿易額僅60億美元。中非合作論壇于2000年創立后,雙邊貿易額到2004年就增至300億美元,并以每年約50%的速度遞增,照此下去,將很快超過美國與非洲的貿易額(2004年為590億美元).
中國在非洲提供無息貸款,建設當地急需的水利設施、公路、學校、醫院,與非洲國家確立了穩固的經貿聯系。這些援助沒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苛刻條件,非洲自然對中國張開了友好的雙臂。
從2004年開始,中國在非洲展開了前所未有的外交活動,與多個資源豐富的國家簽訂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合作協議。美英等國對非洲不屑一顧,而中國當年與非洲的高層黨政互訪就有十多次,胡錦濤主席訪問了阿爾及利亞、加蓬、尼日利亞這三個石油生產大國。
北京給安哥拉20億美元的貸款,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安哥拉則每天向中國提供1萬桶原油。2005年,中石油與尼日利亞國家石油公司簽訂了8億美元的合同,每天從尼進口3萬桶石油,為期一年。
2006年11月,北京召開了史無前例的中非峰會,邀請到48個非洲國家,其中包括43位國家元首,給予非洲領導人極高的禮遇。峰會后不久,外交部長李肇星訪問了非洲七國———貝寧、赤道幾內亞、幾內亞比紹、乍得、中非、厄立特里亞、博茨瓦納。
此訪同樣是為了加深與非洲的友誼,增進經濟合作,加強人才培養,推動醫療、教育、農業等領域的發展。中國十分關注非洲長期以來所忽略的問題,像鐵路和公路建設、通訊設施建設等,受到了衷心的歡迎。
7
小布什簽署命令劍指非洲
看到中國在非洲的經濟活動如火如荼,小布什政府和五角大樓很快便決定對此采取行動。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結束后不久,小布什便簽署命令,組建美軍非洲司令部,負責在非洲的軍事行動。
非洲司令部的使命包括:“以軍事行動確保非洲的穩定與安全,為美國的對外政策提供支持。”美軍劍指非洲,其意就在中國。
2002年到2003年,中非貿易額翻了一番,到2005年又翻了一番……而且勢頭不減。中國目前是非洲的第三大貿易伙伴,超過了老牌殖民強國英國,僅次于美國和法國。
小布什任職末期,針對中國在全球的能源舉措,華盛頓展開了一系列的反制行動。破壞中緬能源合作,干擾中緬油氣管道和在建港口。美國和印度建立軍事聯盟,是為了對付中國。
奧巴馬總統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加強軍事行動,目的也是防止中國獲得歐亞油氣資源。
2007年,美國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其自身經濟和財政狀況也困頓不堪,因而迫切需要一個新戰略,以控制中國、俄羅斯、巴西等迅速崛起的新興經濟體。
早在2003年,五角大樓頗具神秘色彩的凈評估辦公室就出爐了一份戰略評估,準備以新的方式來控制世界能源消費的增長。這一工具被稱作“溫室效應”,是由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所致,石油和天然氣就是“罪魁禍首”。
華盛頓的“石油峰值論”早已破滅,“全球變暖”卻再擂戰鼓,但其目的始終一成不變,那就是幫助美國獨霸世界。
威廉·恩道爾,旅德美籍學者,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學家。代表作有《石油戰爭》、《糧食危機》等。本文摘自其新作《石油大棋局:下一個目標中國》,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