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涌
中國如今在“美元陷阱”中越陷越深,在美國經濟尤其是外匯儲備政策上已經出現一系列誤判。例如一直認定美國有能力、有意愿實行“強勢美元”,執著堅持“黃金無用論”,而且在每盎司500-600美元時就認定“黃金泡沫”;經常聽信美國自由主義學者、金融家、政治家的建議。
當然,有可能出現的最大戰略誤判,是與美國一起“同舟共濟”。春秋時期,吳越爭強,一度吳強越弱,越國實施臥薪嘗膽的哀兵策略,以所謂“同舟共濟”來誤導吳國,吳國誠心實意與越國同舟共濟,而越國暗中積極厲兵秣馬,待羽翼豐滿后,一舉消滅吳國。2008年,美國在危機漩渦中提出與中國同舟共濟,中國欣然接受。問題是,中國與美國共濟之舟,不知是諾亞方舟,還是泰坦尼克。近現代史上,試圖與美國霸權同舟共濟的英國、蘇聯、日本(都曾是世界老二)無一善終:英國沒落、蘇聯解體、日本一蹶不振二十余年。
中國若繼續同舟共濟,放任美國以救急之名而行賴賬之實,中國的美元資產絕對不只是40%的縮水(日本接受《廣場協議》后其持有的美元資產縮水幅度),極可能在60%以上。中國與美國商談,要求美國保護中國的美元資產安全,這無異于與虎謀皮。美國一貫毫不猶豫、毫不吝嗇地答應中國“還本付息”。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說:“美國絕對不會違約,因為美國可以無限印制美元。”這話雖然無賴,但是句實話。中國絕對不可以“很傻,很天真”地把自己的資產安全寄托在美國這種口頭保證上。
國家外匯儲備第一就是尋求安全性,而不是營利性,這是我們的又一個政策誤判。中國資產放在美國手里,本質上不可能保證安全。多年來,西方國家可以任意尋找一個借口,凍結甚至沒收他國在本國的外匯資產,利比亞就是最新一例。堅決不增持而且還要大規模減持美國國債、美元債券,是中國為維護外匯儲備安全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中國不斷增持美元債券,一個似乎很充分的理由就是“減不動”,因為中美間形成“危險的恐怖平衡”,中國沒有選擇。其實,只要拋棄部門利益、集團利益、個人利益,把國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重新審視對美戰略與策略,中國外匯儲備依舊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在次貸危機爆發后,美國政府通過“私人債務國家化”,持有大量美國企業的股票。中國可以要求“債轉股”,將所持美元債券“置換”美國政府手中持有的援救企業股票,進而“置換”為波音、微軟等美國500強企業的優先股。美國國內基礎設施老化,公共交通不足,中國或可將部分美國國債轉換成為這些基礎設施的投資股份。當然,長期以來,美國一直追求國土的絕對安全,想必不會爽快答應中國的“債轉股”。問題是,不能把中國的安全寄托在美國身上,猶如不能把中國的利益寄托在美國身上一樣。
美國長期經濟趨勢研究所所長邁克爾·赫德森曾建議“用手里的美元買在中國的美國公司”。這可看做是中國用持有的美元債券“置換”美國政府手中持有的援救企業股票的合理延伸。相關專家因此神情驚訝:“這不是國有化嗎?”但是,“國有化”有什么不對?不比咱們資產美國化、泡沫化、稀釋化好嗎?一向宣揚自由經濟的英美等國,在危機到來時,不都是重拳出擊,實施國有化嗎?
當然,若懼怕“國有化”,還可通過民營企業間接“贖買”美國及其他西方在華企業股份,即“民族化”。然后,中資民企以利潤回流等形式交給國家人民幣資金。這樣,外匯美元的“海水”就可轉化為人民幣資金的“淡水”,以此解決養老、社保等資金虧空問題。目前,外資企業在華投資“利滾利”加總大約3萬億美元,若能置換1萬億-1.5萬億美元的股權,即可顯著降低外匯儲備縮水以及外資未來大規模從中國撤離的風險。如此,不僅可有效防范外匯儲備被美國稀釋的風險,還可極大改善中資企業經營環境,壯大民族經濟,提升國家安全?!?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