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經濟患上了大危機的“后遺癥”: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甚囂塵上;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動蕩;西方經濟低迷,債務、貨幣、銀行等問題叢生。為擺脫困境,發達國家利用主導或優勢地位,通過低利率、弱貨幣、“量化寬松”等政策轉嫁危機;新興經濟體總體經濟增長態勢穩定,但遭遇國際熱錢狙擊,貨幣升值和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之間冷熱不均、冰火兩重天,導致國際經濟合作與政策協調更加困難。這些于2010年集中呈現的經濟亂象,在2011年仍將持續。
美國經濟去虛擬化
經濟虛擬化主要是指經濟金融化。所謂經濟金融化,是指包括銀行、證券、保險、房地產信貸等廣義的金融業在一個經濟體中的比重不斷上升,并對該經濟體的經濟、政治等產生深刻影響。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金融化日益明顯,經濟關系日益金融關系化(如債權與債務),社會資產日益金融化,尤其是融資非中介化、證券化。80年代初,發達國家的股市市值與其GDP基本相當,而如今其股市市值已普遍是GDP的3倍以上。最近20年來全球GDP增長速度平均不到4%,全球貿易的增速平均為6%,但是全球資本的增速是14%。
在日趨虛擬化的世界經濟中,美國的虛擬程度更加嚴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制造業創造的產值占美國GDP的27%以上,到次貸危機暴發前的2007年,這一比例已經下降到11.68%,對美國GDP貢獻最大的行業已是金融、房地產服務業(不包括住宅建筑業)為代表的虛擬經濟。次貸危機前,美國金融、房地產服務業的利潤總額占美國企業利潤總額的40%以上。
過度依賴虛擬經濟的美國在次貸危機中受到沉重打擊。金融危機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紛紛回歸實體經濟。奧巴馬政府2010年9月公布《國家出口計劃》,計劃在5年內實現出口翻番戰略。美國以“量化寬松”為名,全速開動印鈔機,為美國的“再工業化”提供無窮的資金支持。
國際金融去杠桿化
所謂金融杠桿,是指經濟主體通過負債實現以較小的資本金控制較大的資產規模,從而擴大盈利能力或購買力。次貸危機前,不受監管的金融創新使美英等國的金融杠桿化愈演愈烈,直至登峰造極,平均杠桿率在30倍左右。杠桿促進了經濟繁榮,助長了金融泡沫。
金融危機暴發后,美歐等都紛紛通過金融監管改革法案,強化金融監管,約束金融機構肆意投機與擴張。2010年9月,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通過了加強銀行體系資本要求的改革方案,要求全球各商業銀行進一步提高一級資本充足率(其下限將從現行的4%上調至6%),建立新的普通股“資本留存緩沖”與“逆周期資本緩沖”。隨著美歐監管改革法案與“巴塞爾協議III”的落實,國際金融去杠桿化進程有望加快。
如今,狂風暴雨的危機漸行漸遠,但金融產品、金融機構、投資機構、消費者的“去杠桿化”依然在延續。金融活動萎縮,投資、生產與消費等正常經濟活動持續受到影響。
世界經濟去全球化
全球化一定意義上令經濟疆界日趨模糊,人流、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使資源要素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跨國資本與發達國家政府積極推進全球化、新興市場熱烈擁抱全球化。在此過程中,世界反全球化的聲浪從未停息。
世紀金融海嘯生成后,為應對經濟惡化,多國政府紛紛出臺經濟刺激方案。然而,全球化使刺激效應通過進口或資本跨國流動而“漏出”,肥水流到外人田,本國經濟受益不能最大化。這就為貿易或市場保護提供了堂而皇之的理由。
一貫高舉經濟自由主義大旗的美國,率先祭出貿易保護主義旗幟,要求購買本國制造的產品。其他國家紛紛效仿,民族主義普遍抬頭,發達國家政府正由“釋放市場”向“保護社會”轉變。如此一來,經濟摩擦與國際合作齟齬成為2010年低迷的世界經濟的基本色調。
在2010年10月于上海召開的高級研討會上,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一反昔日的金融自由化主張,反而建議亞洲在必要時,實行資本控制以預防金融危機的發生。今日世界不太可能再次進入“閉關鎖國時代”,但是全球化速度放緩、經濟壁壘增加難以避免。(《半月談內部版》2011年第2期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 江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