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慈善”畫皮下的蓋茨基金會
葉勁松
6月27日,在美國華盛頓州雷德蒙德的微軟公司總部,美國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右)在員工送別自己的活動中講話。旁邊是微軟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當天,比爾·蓋茨度過了他在微軟最后一個全職工作日。 新華社/路透
這些天,蓋茨辭去微軟董事長,將主要管理蓋茨基金會一事,在我國被哈美派和媒體炒的沸沸揚揚。我國的不少媒體或個人,就蓋茨基金會一事做為證據,大談資產階級“仁慈”、“人道”。有人還把蓋茨主要管理蓋茨基金會,說成是“比爾蓋茨捐出了全部個人資產”。例如,一名網名一同天下的人,就在強國論壇深水區寫道:“比爾蓋茨捐出了全部個人資產,又給左派出難題了:如何證明資本家的罪惡本性?”另一篇深水區的文章則寫道:“印象中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有關資本主義國家發展方面教育,似乎除了赤裸裸、血淋淋的剩余價值榨取和資本家的貪婪吝嗇冷血無情外,幾乎沒有一點值得稱道的地方 。而蓋茨所為打破了人們這種思維定式!事實上不僅在美國,世界上諸如比爾的大大小小的慈善家很多。那么自始至終都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環境下成長的比爾們如此“大公無私”的壯舉覺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到底從何而來?”哈美的右派們企圖以 “慈善”的蓋茨基金會向關于資產階級剝削、貪婪、專制,資本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擇手段等觀點進行進攻、挑戰。他們企圖以此來證明馬克思主義不正確,企圖證明資本、資本主義的具有人道、合理性質。
但是,右派們大談的蓋茨用資金成立基金會就是“捐出了全部個人資產” ,是“大公無私”,基金會就是從事“慈善”等說法,都是歪曲事實之說,這些言論都不過是贊美資產階級的謊言。
2007年,許多網站曾刊登一篇名為《投資利益抵觸基金宗旨 蓋茨基金會擬調投資策略》的文章。文章實際指出蓋茨基金會在“慈善”名義下大肆賺錢贏利,與它表面宣稱的“公益慈善”相背離。文章引用美國資產階級報紙《洛杉磯時報》的話說,蓋茨基金會投入大量資金“持有一些企業的股票或債券,這些公司與蓋茨基金會所宣稱的促進健康、安居和社會福利問題等目標相抵觸”。
《洛杉磯時報》還說,“慈善”的蓋茨基金會每年從其盈利投資中獲得巨額收益,而這些投資實際與其冠冕堂皇宣稱的“社會公益活動相沖突”。根據《洛杉磯時報》資料,被某些人宣揚為主要從事社會慈善公益活動的蓋茨基金會,其“總資產的41%以上(約87億美元)被投資到了一些企業,這還不包括該基金會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和外國政府債券。”
根據文章引用的《福布斯》報道,據說主要從事社會慈善公益活動的的蓋茨基金會,“ 2003年以268億美元的資本獲得了高達39億美元的投資報酬。實際上,通過投資經營擴大慈善事業已經成為美國許多慈善基金會的基本運作模式。像多數慈善機構一樣,蓋茨基金會每年將總資產的5%用于捐贈以避免支付更多的稅收,另外95%的資產用于投資。2005年,蓋茨基金會捐獻了大約14億美元。”因此,被某些人宣揚為從事社會慈善公益活動的蓋茨基金會,2003年以268億美元的資本獲得了高達39億美元的投資報酬,其利潤率高達15%左右,比許多公開宣布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的利潤率還要高,賺錢還要兇狠。而右派們大肆宣揚蓋茨基金會的“慈善”假面具,卻避而不談蓋茨基金會在“慈善”畫皮下的兇狠賺錢的真實。
實際上,“慈善事業”幌子下通過投資經營來賺錢并增加自己的財富,已經成為美國許多資本家賺錢并增加自己的財富的經營模式之一。而右派卻硬要把資本家將資本從其他經營模式轉為基金會這種資本經營模式,美化為資本家“將資產全部捐獻出去了”。實際上,基金會這種資本經營模式會給殘酷剝削壓榨工人階級的資產階級披上仁慈的外裝,還能給資產階級帶來減免稅收的巨大經濟利益。像美國多數號稱從事慈善事業的基金會一樣,蓋茨基金會每年只要將總資產的5%用于捐贈,就可以使整個基金會獲得減免稅收好處。2005年,蓋茨基金會捐獻了大約14億美元,而這使蓋茨基金會另外95%的用于投資贏利資產獲得減免稅收好處。這個好處超過了它的14億美元捐贈。
而且據有關資料,2003年蓋茨基金會有268億美元的資產,2005年底蓋茨基金會共擁有350億美元資產。因此,2005年,被某些人宣揚成極其“仁慈”的蓋茨基金會,其捐獻14億美元,極可能還未達到其要求捐贈5%的百分比。
蓋茨將幾百億資產轉為自己名下的基金會去賺錢贏利,并且一年賺得幾十億美元。而我國哈美人士卻硬要把蓋茨將錢從左口袋放入右口袋的行為,說成是“比爾蓋茨捐出了全部個人資產”,蓋茨“裸捐”。似乎蓋茨已捐得赤身裸體、一絲不掛。另有哈美人士寫道:蓋茨將“財產全數捐給名下慈善基金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實際上,蓋茨是將原來在A處賺錢的資產,轉到B處——蓋茨基金會賺錢。這種左手轉右手,從左口袋取出放在右口袋,或者說資本經營模式的變化,怎能說是蓋茨將“財產全數捐”?有將自己的財產捐給自己的說法嗎?而央視4套卻在今天(29日)也跟風傳出哈美的聲音:蓋茨“完成了從企業家到慈善家的轉身”。我國的哈美人士及媒體大談美國基金會(包括蓋茨基金會)從事“慈善、公益”,而對西方媒體中講的美國的基金會(包括蓋茨基金會)精于賺錢,大肆贏利卻避而不談。即他們對蓋茨完成了從赤裸裸的資本家到戴著從事“慈善事業”假面具的資本家的轉身避而不談。
2006年6月16日,香港的星島環球網一文章寫道,“美國的大型慈善基金會素以投資精明著稱。以蓋茨基金會為例,其在美國以投資的‘多樣性’和‘保守性’而聞名。其慣用的手法就是簡單的‘低吸高拋’,借機獲利。除了股票之外,蓋茨基金會還大量投資于短期投資項目,包括美國政府債券、高等級商業票據及短期貼現債券,還有國內國際共同基金投資、高收益企業證券和國際企業和政府證券等。
據《福布斯》報道,蓋茨基金會2003年以268億美元的資本獲得了高達39億美元的投資回報,而2001年其平均投資報酬率為18%左右,……其高效的投資水平令人稱奇。因此有人認為,蓋茨大筆捐錢是為了逃避政府的高額財產稅。也有一些人認為,蓋茨這樣做是為了改善近年來因打官司而被損毀的公司形象”。
另一篇文章也根據《福布斯》數據,分析了蓋茨基金會到底是熱衷于慈善還是賺錢。“據《福布斯》報道,據其年報,該基金會2003年以268億美元的資本獲得了高達39億美元的投資報酬。這個總數是其財產轉讓所得的12億美元的3倍多。2001年蓋茨基金的平均投資報酬率為18%左右。……甚至當標準普爾500股指的股息下降12% 的時候,蓋茨基金年收益率還能達到7.8%。這些數字表明,這家慈善機構的工作重點似乎不是放在慈善事業而是其投資報酬上。”
蓋茨說他主要經營蓋茨基金會,哈美人士就大叫,“赤裸裸、血淋淋的剩余價值榨取和資本家的貪婪吝嗇冷血無情”是不存在的。他們硬說“比爾們如此‘大公無私’的壯舉覺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資產階級的真實。西方媒體透露的“美國的大型慈善基金會素以投資精明著稱”,“蓋茨大筆捐錢是為了逃避政府的高額財產稅……是為了改善近年來因打官司而被損毀的公司形象”,蓋茨基金會“ 工作重點似乎不是放在慈善事業而是其投資報酬上”這些表現資產階級趨利和虛偽、粉飾的真實情況,是不會從哈美人士口中說出來的。
蓋茨基金會不僅熱衷賺錢,并且為了賺錢不講道德,不擇手段——損壞環境,“阻止向貧窮國家提供低價藥品”等“仁慈”的事,蓋茨基金會也是會做的。慈善的假面具雖然戴著,唯利是圖的資本家的心還是沒有變。但它唯利是圖的行為,卻經常揭穿其“慈善”的畫皮。
2007年1月,我國的許多網站都刊登一篇名為《蓋茨基金會違背投資宗旨 破壞世界環境?》的文章,文章說,“有國外媒體報道,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的部分投資行為與其初衷相違背。據《洛杉磯時報》報道,蓋茨基金會將大筆資金投入到石油公司,這將給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帶來巨大的災難。這與基金會與貧窮和艾滋病作斗爭的宗旨相違背。
同時,蓋茨基金會所投資的一些醫藥公司還曾被指控阻止向貧窮國家提供低價藥品。另外,蓋茨基金會每年從其投資中獲得巨額收益,而這些投資可能與其宣稱的社會公益活動相沖突。”
蓋茨基金會為了賺錢不講道德,不擇手段的唯利是圖行為,不僅發生在國外,也發生在中國。被吹捧為“大公無私”、“ 高尚的道德情操”體現的蓋茨基金會早就在我國投資賺錢贏利,并使我國一些跟風投資的民眾損失慘重。這些事情也是大肆稱贊蓋茨基金會“慈善”、 “ 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哈美人士避而不談的。他們只談蓋茨基金會要來我國從事慈善活動。
2004年8月6日新浪刊登了名為《減持海域化工 蓋茨基金獲利就跑追漲股民遭套牢》的報道。報道說:“近日蓋茨基金在香港炒中國股票激起人們的無限激情,蓋茨概念股北人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600860)昨天再度漲停,然而,正當股民還在狂歡之時,一瓢冷水就當頭潑來:蓋茨基金開始出貨了!
蓋茨基金大賺43%
香港聯交所昨日公布的交易資料顯示,蓋茨基金在8月3日減持了278.8萬股海域化工股份,每股均價1.35元,持股量由5.38%降至4.8%。該基金當初買入的均價是0.94港元/股,此次賣出每股獲利0.41元,一個月的收益率達到43%。蓋茨基金初玩中國股票,就嘗到了甜頭。
追漲股民遭套牢
蓋茨基金是在7月5前買海域化工,8月2日公布消息,公布當天海域化工股價飆升36.7%,收于1.34港元,由于是跳空高開,大部分香港股民追漲的成本都在1.25港元以上。
蓋茨基金8月3日出貨,當天海域化工下跌11.85%,昨天在香港股市大漲的情況下該股再跌3.36%,報收1.15港元,8月3日追漲的股民普遍賬面虧損10%以上,慘被套牢。”
在中國股票市場上,蓋茨基金會一貫利用股票市場中它操縱炒作起來的“蓋茨概念”,誘使廣大股民跟風抬高蓋茨基金會購買的股票價格,然后蓋茨基金會拋出其股票獲利,同時“大公無私”、“ 高尚道德情操”地將使蓋茨基金會獲利的中國股民拋向虧損、套牢境地。“大公無私”、“ 高尚的道德情操”蓋茨基金會這種靠損害他人利益來獲利的貪婪冷血無情的真實面目,高歌蓋茨基金會慈悲的哈美人士是不會談及。
這方面例子太多,這兒再舉幾個例子。2005年01月31日新浪也講道:“在內地股市跌破1200點的“冰河期”,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基金突然殺入(是貪婪冷血無情的獲利殺手“殺入”,還是“大公無私”的天使飛入——筆者注)。
日前,南海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600323)公布的2004年年報顯示,蓋茨基金以約52萬股的持股數量,位列其十大流通股股東的第九位。
去年7月20日,蓋茨基金成為中國獲得第17家QFII(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資格的公司,成為第一家被允許投資內地股市的非金融機構。11月4日,蓋茨基金獲批1億美元的投資額度。
……它購入了北人印刷、海域化工、中國稀土等股票,不但使這些股票在短期內暴漲,還帶動了相關聯的A股上漲——這番小試身手在一個多月里獲利超過20%。”
“除了海域化工和北人印刷外,蓋茨基金會在7月5日還從瑞銀華寶手中購入了2755萬股中國稀土股份、1800萬股的安德利股份。香港媒體稱,7月5日后蓋茨基金會還在市場上直接增持中國稀土和安德利的股份,估計稍后便會因持股量增至5%以上而正式披露。
此消息一出,昨日中國稀土與安德利跳空高開,中國稀土最多時上漲了7%,但跟風者已較上次追高海域化工時大大減少”。
“《蓋茨基金會相中中國稀土 稀土高科聞風大漲5.8%》2004年08月06日新浪 昨日,“蓋茨概念”在香港股市的炒作已經有所降溫,但在滬深股市依然風光無限。北人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600860,昨收盤6.53元)昨日繼續漲停、稀土高科(資訊 行情 論壇)(600111,昨收盤6.57元)大漲5.8%,分別位列滬市漲幅榜第一、第二位,大漲全因沾上了“蓋茨基金會”概念。”
有個記者在其文章末寫道:“從目前情況看,蓋茨基金和一般的莊家沒有本質的差別,也是一個高水平的炒家,先悄悄建倉,再利用人們盲目崇拜的心理吸引跟風盤,投資者千萬不要上當。記者劉剛”。正如記者劉剛文章所說,“仁慈”、 “大公無私”的蓋茨基金會在中國股市就靠使廣大股民上當來獲利。這樣的蓋茨基金會到底是個“大公無私”的慈善組織,還是個唯利是圖,甚至不惜誘騙使人受騙上當的營利組織呢?對這,高歌蓋茨基金會慈悲的哈美人士也是不會談及的。
如前所述,理論上,美國的基金會捐出5%的資產,其整個基金會的資產都能得稅收的減免。捐出的5%資產叫“慈善”,又能使整個基金會的資產都能得稅收的減免,真是名利雙收。蓋茨基金會的資本運作沒有體現出右派吹噓的“‘大公無私’的壯舉覺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那捐出的5%資產是否會體現出右派所吹噓的“‘大公無私’的壯舉覺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呢?事實回答是否定的。
2007年2月上旬,我曾寫了一篇名為《美國資本家熱衷慈善:一個騙人的神話》的文章。文章指出,我國的媒體中,壟斷資本開辦的基金會被說成慈善機構。但這慈善不是什么救濟窮人的慈善,只是壟斷資本控制的媒體,硬要把壟斷資本為自己謀取利益的許多事都叫慈善。曾經獲得美國最高新聞獎——普利策新聞獎的美國學者巴格迪坎,在所著書中,就曾揭露了美國資本家怎樣在教育領域散發“自我吹噓的”、“從自己的利害出發作出的解答”的經濟學教材的事。這些按資產階級利益編寫的教材,要學生認同、遵守有利于資產階級的現存經濟秩序,不要造反。這種以捐助教育形式的思想控制被美國壟斷資本控制的媒體叫作慈善。壟斷資本以基金會名義用有利于資本利益的教材等多種方式資助大學,然后有權派人擔任大學理事會成員,這種對大學進行人事控制也被稱為資助教育,也叫慈善。基金會成立下屬“研究機構”,并以“研究機構”名義提出有利于壟斷資本利益的、引導政府政策的“科研成果”,敦促政府實行有利壟斷資本的政策,這稱為捐助科研,也被稱為慈善。基金會以下屬“研究機構”名義,派出其“研究機構”的“專家”(如基辛格等等)出任政府高官,為壟斷資本掌握控制政府部門,被美國壟斷資本控制的媒體叫作捐助人材,也叫慈善……。即不直接投資于經濟部門,投資于政治、教育等等以進行對社會各方面進行控制的,都稱為捐助、捐獻、慈善。被美國壟斷資本控判的媒體,力圖美化壟斷資本,把壟斷資本的許多利己丑惡行為都歸之為慈善。
而蓋茨基金會也如其他大資本家的基金會一樣,許多捐助也肯定用于為自己謀取利益的事上。網上一篇介紹蓋茨基金會的文章就寫道,“比爾·蓋茨把自己賺的錢花在慈善事業上,當然不只是為了做功德,成立基金會還可以減免稅賦、甚至是企業公關的重要環節。僅2001年,蓋茨夫婦就捐出20億美元給他們自己的基金會──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是當年全美捐款最多的人。……正如蓋茨的基金會,在硅谷,“投資慈善”(venturephilanthropy)是最新的風潮。根據《新聞周刊》的報導,在硅谷有83%的家庭捐錢做善事,高于全美國的69%,但是他們視之為“投資”,而非單純的“捐助”。尤有甚者,捐款的基金主會影響被資助對象的管理,他們會要求進入董事會,設定工作目標并要求達成,甚至辦公室租金多少、買什么樣的計算機,他們都會嚴格把關。”因此,如文章所述,蓋茨基金會的所謂捐助也如其他資本家的基金會捐助一樣,是“企業公關的”費用,是“‘投資’,而非單純的‘捐助’”,是“影響被資助對象的管理”并“ 要求進入董事會”,從而參與管理、乃至控制對方所需的費用或支出。所以,所謂的基金會“慈善捐贈”,不過是壟斷資本們為謀取更多私利,擴大影響、控制領域范圍所支出的費用。
2008年2日26日,《金融界》曾刊登一篇題為《蓋茨基金會被指專制》的文章。文章表明,蓋茨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等的捐助,并不是捐助后讓受捐助方自由從事科研或教育,而是在捐助幌子下對科研、教育等進行控制,要求按其意愿行事。文章講的案例可以使我們看到,包括蓋茨基金會的美國基金會的所謂捐助,本質不是慈善,而是控制、專制。
《金融界》的這篇文章,講述蓋茨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在捐助醫療科研的幌子下,參與衛生決策,而決策“考慮的對象永遠只是自己”,并且專制地要求醫療科研必須與蓋茨、洛克菲勒等捐助方的“意愿相一致”,“ 利益相一致”。如科研課題負責人不按捐助方的意愿行事,“仁慈”的基金會就會專制地要求受捐助方將科研課題負責人隔離、下崗。文章說:“近日,世界衛生組織負責瘧疾的官員抱怨,由于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瘧疾研究越來越廣,已處于支配該領域的程度。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蓋茨基金會的一家獨大將可能阻礙科學家們在該領域提出不同意見,使得在世界范圍內共同制定衛生決策的功能逐漸喪失。
獨大扼殺多元性
在一份諒解備忘錄中,世界衛生組織的瘧疾部主管阿拉塔·科崎博士向世界衛生組織的總干事陳馮富珍博士提出了自己的憂慮:蓋茨基金會捐給世界衛生組織的錢是‘關鍵的,但同時有著深遠的、意想不到的后果。’
‘由于研究經費的限制,世界上許多在瘧疾研究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科學家,在研究導向上都必須與支持自己研究的機構意愿相一致。’科崎博士說:‘如果每個在這個領域做研究的人都要與自己的集團利益相一致,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獨立性將會越來越難以保證。’
此外,科崎認為,基金會資助的研究方向往往都偏重自己的喜好,如果蓋茨基金會的決策足以對世界范圍內的機構有著舉足輕重的指導意義,這將對世界范圍政策的制定過程有著不良的影響,政策將不會估計到所有人的利益。
……科崎博士在世界衛生組織是一位性格剛直的官員,曾因為抗擊世界肺結核擴散而受到行內的尊敬。然而此次在抗擊瘧疾項目上,科崎被‘隔離’,其原因是他得罪了像洛克菲勒基金會、蓋茨基金會這樣的捐贈方。科崎認為這些基金會在參與世界性衛生決策時,如同一個封閉的內部工作程序,其考慮的對象永遠只是自己。他補充,基金會總是把其既得利益者所看到的數據融入到政策的制定中。”
世界衛生組織的瘧疾部主管阿拉塔·科崎博士這個案例,只是無數個資本家基金會用“慈善捐贈”來專制、霸道地控制受捐助方的案例之一。科崎博士這個案例之所以暴露出來,是因為“科崎博士在世界衛生組織是一位性格剛直的官員”,他不屈從資本壓力,他以為西方真的是“科研自由”,他以為西方真得“尊重”民主自由,“尊重人材”,而他是“受到行內的尊敬”的人材,所以認為他能按自己的科研方向行事。他沒明白壟斷資本基金會的“仁慈”只是騙人幌子,壟斷資本是社會的統治者,壟斷資本要求社會的一切人都服從自己的權力,即使在所謂“慈善捐贈”時也不例外。因此科崎博士“得罪了像洛克菲勒基金會、蓋茨基金會這樣的捐贈方”而被隔離。
其他受捐助方的部門負責人不象科崎博士那樣“性格剛直”,服從資本的專制權力,隨時保持與捐助方的“意愿相一致”,從而未使壟斷資本在所謂“慈善捐贈”時的專制霸道鬧出來。
通過以上關于捐助的文章和案例,我們知道,包括蓋茨基金會在內的美國基金會,在捐助教育、科研等“慈善”幌子下,仍然隱藏著資本自私、專制、極力擴大控制領域的本質屬性。
哈美的右派們企圖以 “慈善”的蓋茨基金會向關于資產階級剝削、貪婪、專制,資本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擇手段等觀點進行進攻、挑戰。并企圖以此將資本、資本主義的本質屬性改寫為“人道”、“無私”、“慈善”。但通過以上事實可以知道,基金會外和基金會的資本經營模式稍有不同,但資本貪婪、專制,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擇手段等本性沒有變化。哈美的右派們企圖以的蓋茨基金會的“慈善”畫皮來改寫資本本質屬性,從而改寫資本主義本質屬性的想法,卻被“慈善”畫皮下的蓋茨基金會的真實情況所粉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