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許玉杰:美國為什么會成為世界戰爭的最大策源地

許玉杰 · 2015-02-26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許玉杰:美國為什么會成為世界戰爭的最大策源地

  《美國很戰爭》(許玉杰著)前言(下)

  200多年來,美國為什么會成為世界戰爭的策源地,進行連綿不斷的戰爭。這主要由文化基因、歷史傳統和社會本性等因素決定的。

  把基督教文化片面化、極端化,是美國不斷發動戰爭的文化基因。

  基督教將猶太教從一種民族性宗教擴展為一種跨民族的宗教。在近2000年的發展中,基督教文化也有很大發展,既有其包容、進步和社會和諧的內容,但也有擴張性的理念。基督教的哲學觀念認為時間是有始有終的,而空間是無限可重復的,他們強調對世界及自然的管治。基督徒把說服全體人類信奉上帝作為自己的使命,他們要抓緊時間,在世界末日到來之前,讓全體人類成為上帝的子民,所以不斷地向其他民族派遣傳教士進行傳教活動。基督教原來主要局限于在羅馬帝國境內傳播,但隨著歐洲國家的殖民擴張,很快傳遍全世界,成為世界上信徒最多、影響最廣泛的宗教

  基督教文化中也有一種非理性的文化傳統,這種非理性文化傳統可以說是西方政治強權和霸權的根源。這種傳統可以追溯到基督教的前身—猶太教。猶太教特別強調個人的情感、意志、信仰和主觀體驗,盡管基督教在形成過程中曾成功地融入了希臘羅馬哲學中的一些理性主義成分,但猶太教中非理性成分在中世紀的基督教文化中得到保持和發揚,并演變成后來的基督教精神,即自以為基督教是唯一能體現神的意旨的宗教。它被賦予一種神圣的使命:感化天下所有的非基督徒。基督教文化中非理性因素最有代表性的是“使命觀”,“使命觀”又與“上帝選民觀”互為因果。基督教從猶太教那里繼承了“上帝選民”的觀念,猶太人認為上帝對猶太人特別眷顧,他們是上帝的特殊選民,上帝挑選他們承擔拯救世界的崇高使命,上帝賦予了他們優越的智慧和力量,使他們能夠說服或壓服全體人類信奉他們的上帝,使基督教世界以外的人民也成為上帝選民。這就難免使基督教文化中滋生出一種救世主觀念,這種“救世主”心態和使命感滲透到西方人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西方民族的一種集體意識和獨特的思維方式。

  伴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為了使資本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就利用基督教,把基督教教義片面化,把其中非理性的成分推到極端,用到極致。它使西方國家,特別是像美國這樣以基督教立國的國家,習慣性地對世界指手畫腳,認為自己有責任把自己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政治制度傳輸給其他國家,使其人民獲得他們認為的自由、美好、幸福的生活。

  為傳播基督信仰、征服異教,西方基督教國家曾進行為期近二百多年的對東歐和中東各國的軍事遠征和侵略擴張。基督教的這種好戰性和努力改變異端信仰的精神顯然是歐亞其他民族所缺乏的。與歐洲其他大宗教完全不同,基督教浸透了普濟主義、改變異端信仰的熱情和好戰精神。從一開始,基督教就強調四海一家,宣稱自己是世界宗教,從使徒時代到現在,積極傳教一直是基督教會的主要特點。而且,為了使異端和不信教的人皈依基督教,基督教會總是毫不猶豫地使用武力。在與歐洲殖民者相遇時,廣大亞非拉國家在社會發展程度上,是遠遠落后于西方的。在雙方力量對比極度懸殊的交往中,殖民者憑借政治革命和工業革命的原發優勢,以通商、傳教,或干脆以武力或武力威脅直接占領的方式對亞非拉國家實施殖民侵略。在這一過程中,基督教各教派的傳教士,和武裝的商人們一道,帶著基督教教義和當時西歐先進的科學技術,在新發現的天地里爭先恐后地劃分勢力范圍,把這些地方變成他們的殖民地。基督教文化以無法阻攔的態勢擠進廣大亞非拉地區。而對殖民地人們而言,基督教文化的進入,對他們的本土文化,甚至生存,都產生了顛覆性影響。不論是印度、中國這樣有著數千年傳統文化和文化抵御能力的國家,還是處在原始狀態下的非洲和美洲,無一幸免。

  美國是一個基督教國家,占總人口的86%都信基督教。美國44任總統除肯尼迪是天主教外,其他39位都是基督徒,還有四位和基督教也有關系。美國又是一個清教徒建立的國家,清教徒起源于卡爾文宗,清教徒承襲卡爾文宗的革命教義,強化了選民意識和救世的使命感,使得美國人的思想中具有了更為強烈的選民意識和救世思想。美國的軍隊中都配備牧師作為對士兵進行這種思想的灌輸者,他們以心理咨詢師的面目出現,然而給士兵的意見永遠是:“在戰場上堅持下去,替耶穌基督殺死那些異教徒”。

  這種要造福世界、光照人間的文化意識,讓美國人的對外政策帶來了更多的擴張性。

  從17世紀歐洲的清教徒移民美洲大陸開始,他們就以基督的名義進行掠奪。他們以“上帝的選民”自居,肩負著基督的使命來到新世界,要建立“山巔之城”。這本身就意味著對新世界的占領和掠奪。無怪乎印第安人后來講:白人給我們送來了圣經,卻奪走了我們的家園。

  在基督教文化的熏陶下,美國建國以后,為了擴張領土,就杜撰出了一個“天定命運”的侵略理論。

  《美國雜志和民主評論》的編輯約翰·奧沙利文在1845年7/8月號《民主評論》上發表的關于得克薩斯問題的社論中首次提出“天定命運”這個概念,他把美國兼并墨西哥的得克薩斯說成是上天的安排,即所謂的“天定命運說”。1846年初,美國國會在辯論俄勒岡問題的時候,馬薩諸塞州共和黨參議員羅伯特·C.溫羅普在國會講壇上正式使用“天定命運”這個名詞。“天定命運說”從此成為美國政府進行領土擴張的一面堂而皇之的旗幟。

  美國擴張主義的另一個理論就是種族優越論。他們認為盎格魯-撒克遜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是上帝的寵兒。在殖民地初期,英國負責組織移民的官員理查德.黑克路易特就斷言:盎格魯-撒克遜人注定要占領和發展新大陸。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可以承擔如此巨大的任務。美國會議員阿爾伯特-貝弗里奇在鼓動向菲律賓開戰前就公開講:“上帝選我們做他的子民,難道就是希望看著我們無所事事地坐在這里沉思和自戀嗎?絕對不是!他希望我們能成為世界的主人,在哪些統治混亂的地方建立起新的秩序”。老羅斯福在1897年就寫到:講英語的種族應該統治南非。美國應該統治西半球。歷代美國政府就是仗著所謂種族高貴的血統論,肆無忌憚地進行侵略擴張。

  在把基督教文化片面化、極端化的情況下,美國成了一個崇尚暴力的國家。以暴制暴是美國文化的主旋律。在解決爭端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單方面訴諸武力。在美國,軍火生產商和銷售商是最賺錢和最有影響力的行業。據美國資料統計,在美國從事軍火生意的人超過30萬人,分布在全國的槍械專賣店有17萬家之多,每年的槍械交易量達500萬支。盡管槍殺案、搶劫案和謀殺案連年不斷,但美國人持槍的數量在連年增加。美國有3億多一點人口,持有槍支近3億支,不少人持槍在1支以上,平均每年美國人購買子彈達70億發,2008年上升到90億發。也就在這一年,死于槍殺案的美國人14180個。美國的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第二十任總統詹姆斯·加菲爾德、第二十五任總統威廉·麥金利和第三十五任總統約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都遇刺身亡。第四十任總統羅納德·威爾遜·里根也遇刺受傷。著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也是死于槍擊。致人死傷的槍擊案在美國各地頻繁不斷。2012年12月14日,發生在美國康涅狄格胡克小學校園的造成28人死亡、其中包括20名兒童的槍擊慘案,震驚全世界。然而奧巴馬的控槍提議卻遭到了軍火商的強烈反對。他們的理論是:只有擁有更多的槍,才能防止槍擊案發生!這是多么滑稽和可怕的謬論啊!聯想到上面提到的發動戰爭多的總統容易連選連任的現象,就足以說明美國人骨子里有著根深蒂固的戰爭基因。

  利用戰爭的捷徑可以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是美國不斷發動戰爭的歷史和經濟原因

  美國人自建國到現在,一路走到今天,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經濟和軍事強國,最大的秘訣是戰爭。戰爭使美國人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而且這是一種用時最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發展經濟的捷徑。正可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遙想當年,一群又一群的歐洲人,萬里迢迢到美洲,憑著船堅炮利,殺害了數以億計的土著人,搶占了別人的土地,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又用戰爭搶占了北美大片土地,使自己的領土范圍從建國時的幾十萬平方公里擴展到近千萬平方公里,成為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利用出售軍火和在最后的時機參戰,大發戰爭財,獲得巨大的利益。從債務國一躍成為債權國。華爾街取代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美國成為世界上頭號經濟和軍事強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在國際政治中發揮領導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又故伎重演。打著中立的幌子,對交戰雙方都進行軍火貿易,在經濟上又大撈了一把。如果不是珍珠港事件,美國是否參戰都很難說。如果參戰,也是等到兩敗俱傷時出手,搶奪勝利果實。戰后美國掌握著全世界50%的財富和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力量。靠著經濟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美國才能夠推動聯合國的建立并牢牢地控制它,確立自己的政治霸權。召開布雷頓森林會議,讓全世界的貨幣與美元掛鉤,使美元成為國際主要支付手段,建立起了美元霸權,讓美元成為戰后美國謀求世界霸權,推行干涉主義的有力工具。

  既然戰爭能給美國創造財富,所以美國就把戰爭當作經濟工作來搞了。美國對外發動戰爭就像內投資修路一樣自然而且必需。戰爭經濟是美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在世界軍工企業100強中,美國就占了38家,總數超過三分之一,而前十名中,美國就占了七個,由此可見,美國軍工企業規模是多么龐大。這些龐大軍工企業所帶動的產業鏈規模更是大的驚人,幾乎涉及到美國的所有行業。如果沒有戰爭,美國軍工企業一旦停產,那么美國的整個經濟也就跟癱瘓差不多了。既然美國發動戰爭是它的經濟投資,那么,是投資當然就要求有回報,所以伊拉克戰爭后,伊拉克的石油收入被美軍牢牢掌握著。

  戰爭的實踐使美國人認識到,戰爭能夠致富,戰爭能夠快富,戰爭還能擺脫經濟危機,所以在一切美國認為有利可圖或利益受到傷害的時候,美國人習慣性的第一選項就是戰爭。

  帝國主義就要爭奪世界霸權,這是美國不斷發動戰爭的社會和階級本質。

  美國人爭奪霸權,是從美洲開始的。在英國人來到美洲以前和以后。先后有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瑞典和荷蘭等國。

  從英屬13個殖民地獨立建立美國開始,美國的擴張主義就開始泛濫。在19世紀中葉,美國在從法國人手中奪得路易斯安那,從西班牙手中搶占了東西佛羅里達,又兼并了墨西哥一大半領土之后,美國把目光又瞄向了整個美洲。企圖把其他列強趕走,獨自稱雄美洲。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歐洲各國一方面被拿破侖攪得天翻地覆,其他各國結成神圣同盟,共同抗衡法國軍隊;另一方面,在法國大革命的鼓舞下,歐洲各國相繼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在這種形勢下,拉丁美洲的一些歐洲殖民地國家趁機相繼開展了反對殖民主義爭取獨立的革命運動。阿根廷、智利、大哥倫比亞、墨西哥、秘魯和巴西等國家先后獨立。歐洲各國不甘心殖民地丟失,企圖干涉拉丁美洲,英國為了保住它在美洲的利益,企圖聯合美國共同對付歐洲的同盟各國。美國人為了獨占美洲,把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列強擠出美洲,決不同英國合作。時任美國總統門羅發表了后來成為“門羅主義”的門羅宣言。門羅主義的主要內容就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美洲的事務不允許歐洲插手。雖然門羅主義提出后,由于美國當時的實力還遠遠不能和歐洲列強抗衡,沒有起多大作用。但隨著美國實力的增強,門羅主義成為了美國獨霸美洲、干涉美洲國家事務的理論基礎和戰略方針。

  19世紀80年代,為排擠英國,美國又鼓吹建立泛美組織。1889年,美國在華盛頓召集了有18個國家參加的美洲國家會議,提出了“美洲人民利益一致”的欺騙性口號,并建立了“美洲共和國國家聯盟”(1901年改稱泛美聯盟)。這是美國為稱霸西半球邁出的關鍵一步。

  1898年,美國為了奪取正在衰落的老牌殖民國家西班牙的殖民地,乘古巴、菲律賓獨立戰爭勝利在望之機,借口軍艦被炸,挑起了美西戰爭。結果,美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波多黎各、關島和菲律賓,古巴在事實上也淪為美國的“保護國”。美西戰爭是第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國主義戰爭。

  美西戰爭后,美國對拉丁美洲交替推行“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它是在保護美國公司利益和預防其他列強可能干涉拉美事務的借口下,以先發制人的手段干涉拉美各國內政的帝國主義政策。霸占巴拿馬運河區就是推行“大棒政策”的突出事例。“金元外交”使美國資本大量滲入拉美,奴役和剝削當地人民,把整個拉美變成了美國的“后院。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發展到了帝國主義階段,為了獲得更多的市場和原料,美國把擴張的目光又瞄向了世界。但是,放眼望去,世界已瓜分完畢。從1884年到1900年,英國奪取了370萬平方英里的領土,法國和德國分別奪得360萬平方英里和80萬平方英里領土。整個非洲大陸,除利比亞和埃塞俄比亞外,都已變成歐洲列強的殖民地。亞洲面積為1681萬平方英里,至少有944萬平方英里的土地由歐洲列強統治,其中:649.6萬平方英里的土地在俄國的殖民統治下,199.8萬平方英里的土地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58.7萬平方英里和24.8萬平方英里的土地在荷蘭和法國的殖民統治下,11.4萬平方英里的土地在美國的殖民統治下。

  要想從別的列強嘴里奪肉吃,只有戰爭。美國通過對西班牙戰爭,將領土擴大到亞洲之后。又于1898年7月吞并了夏威夷,1899年,美國占領威克島,與德國瓜分了薩摩亞群島,得到具有主要軍事戰略地位的東薩摩亞的伊拉島及位于該島的帕果-帕果港。

  在20世紀初,中國、土耳其、波斯、阿富汗、尼泊爾等國,雖然名義上是獨立的,實際上都淪為半殖民地。西方列強正加緊瓜分的步伐。

  當時美國駐中國公使田貝認為,如果容忍列強瓜分中國的勢頭蔓延下去,美國就會失去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市場”。

  于是,美國國務卿約翰·海于1899年9月6日和1900年7月3日,兩次向英、德、俄、日、意、法諸國發出“門戶開放”照會,打著“保全中國領土及行政的完整”的幌子,提出“世界各國可以獲得同等和公正的條件,在清帝國從事貿易等等。”這就是有名的“門戶開放”政策,“門戶開放”政策的實施標志著美國對華政策的新階段,即從長期以來跟在英國炮艦后面“分一杯羹”的傳統政策,轉變為奉行獨立的帝國主義大國政策。

  1911年4月,美、英、法、德組成的四國銀行團與中國簽訂幣值貸款協定,同年5月,簽訂了湖廣貸款協定。開始加入了瓜分、殖民中國的行列。

  接著美國利用兩次世界大戰,通過向雙方出售軍火和在交戰雙方筋疲力盡、兩敗俱傷的情況下再參戰的做法,獲得了在世界范圍內的政治、經濟以及軍事利益。在兩次史無前例的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是世界大國中唯一的、最大的受益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8月4日全面爆發后,美國同交戰雙方進行貿易。從1914年到1916年,美國對歐洲的出口由15億美元猛增到55億美元。戰爭期間,歐洲各國對外輸出減少,美國迅速填補這個市場的真空,出口也從25億激增為55億。一戰期間,美國接受各國的大批訂單。從1914年6月到1917年6月,美國外貿順差從4.3億美元增加到35.6億美元。戰前經濟十分蕭條的美國從1915年起,經濟進入了為期五年的“戰爭繁榮”期。

  由于美國截獲密電得知德國答應幫助墨西哥奪回新墨西哥等三州,1917年4月6日美國才正式對德宣戰。美國不僅參戰晚,國內生產能力未遭受破壞,而且軍費也比其他參戰大國低。英國的戰爭費用占本國國民財富的32%,法國占30%,德國占22%,美國僅占9%。損失較少,獲利最大。到1919年,世界上有20多個國家向美國借債,“協約國”向美國借債100億美元,其中英國和法國分別向美國借債40億美元和30億美元。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和最大的資本輸出國。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13年的7億美元增加到1930年的45億美元,占世界黃金儲備的40%,世界金融中心開始從倫敦向華爾街轉移。

  從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拉開序幕。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開始。這是一次規模空前的戰爭,它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先后參戰的國家和地區達61個,占世界人口的80%,即17億人口卷入了這場戰爭,其中參戰軍隊達1.1億人,死亡人數約6000萬;直接軍費開支達13520億美元,占各交戰國國民收入總和的60%至70%;經濟損失超過4萬億美元。美國卻又一次成為最大受益國。1935年8月31日,美國國會雖然通過了中立法。在很長時期內,美國同交戰雙方做生意。同年10月3日,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亞,10月間美國對意大利的石油出口比平時增加了1倍,11月增加2倍。美國是日本侵華戰爭所需戰略物資的主要供應國。1937年,美國對日出口約28900萬美元,其中石油、精煉油廢鋼鐵、原棉4種戰略物資為14200萬美元,約占出口總額的1/2。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對珍珠港發動突襲,在港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幾乎覆沒,第二天美國才對日宣戰。從1941年3月起到1945年8月,美國通過實施租借法,共提供租借物資(包括運送這些物資的勞務)約400億美元,從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國獲取的各種戰略物資、原料和勞務共約73億美元。羅斯福總統總結說:租借法帶給美國的好處,“不能用多少美元來評價,因為計算既要計算人的生命,也要包括物資資源”。杜魯門總統認為:“用在租借上的錢,無疑拯救了許多美國人的生命。每一個通過租借法得到裝備去參戰的俄國、英國或澳大利亞的士兵,都減少了我國青年的戰爭危險性。”

  在戰爭需求的刺激下,美國生產迅猛上升,再次出現了戰時經濟繁榮。1938~1943年,美國工業生產年均增長率高達12.7%。經過“二戰”,美國工業產值占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產值的比重,從1937年的42%上升到1945年的60%;對外貿易額所占比重,從13%上升到32%;美國掌握了世界黃金儲備的2/3,美元與黃金掛鉤,美國成為“金元帝國”。美國奪取和壟斷了世界上重要的原料資源。1945年,美國控制了資本主義世界(不包括美國)石油資源的46.3%,銅礦的50%~60%,鈾的絕大部分,鋁、錳、錫等占亞、非、拉地區生產的22種重要礦產的1/4~1/2。美國在全球建立了近500個軍事基地。1946年4月6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在一次演講中宣稱:“美國今天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沒有一個國家比它更強大……這意味著,我們擁有這樣的力量,就得挑起領導的擔子,并承擔責任。”

  戰后,成立了以美國為主導的聯合國,美國實現了在世界范圍的政治霸權。但是,面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崛起。美國人怕的要死,生怕給資本主義帶來滅頂之災,于是當起了帶頭大哥,企圖遏制和撲滅社會主義的烈火。所用的方法依然是戰爭和軍事干預。為對抗“共產主義的嚴重威脅”,插手希臘內戰,干涉土耳其軍隊改組,撲滅了希臘人民革命,控制了土耳其政府。違反開羅宣言,獨占日本,不清算日本的戰爭罪行,把日本培養成對抗共產主義世界的同盟軍。出兵侵略朝鮮,大規模進軍越南,企圖阻止共產黨掌權,圍堵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等。

  在和蘇聯爭奪世界霸權中,美蘇兩國針鋒相對,極力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繼古巴導彈危機之后,1983年3月23日,里根總統根據蘇聯的弱點,提出并實施“戰略防御計劃”,即“星球大戰”計劃。進行大規模的武器軍備競賽。到1992年,美國和蘇聯分別擁有9862枚和10909枚核彈頭。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認為,里根“抓住蘇聯當時集中精力發展軍事力量,而其他方面物質基礎薄弱的弱點,通過堅決發展戰略防御計劃,最終拖垮了蘇聯。”

  冷戰結束后,美國成了唯一的超級大國,實現了經濟政治和軍事霸權。2000年,美國GDP占世界GDP的比重從1990年的24.5%上升到31.5%;美國研究與開發投資占世界研發投資的45%,相當于西方其他幾個大國研發投資之和;美國軍費開支占世界軍費總開支的41%,相當于其他大國軍費開支之和;美國的國際競爭力已連續9年居世界第一位。德國《明鏡》周刊認為:“在人類的整個歷史上,肯定沒有一個國家像當今美國那樣,通過其政治、坦克和產品牢牢地控制著世界。”

  在世界上處于獨一無二的位置上,美國更是為所欲為。充當世界警察,為強化自己的霸權地位,在處理國際關系中動輒使用武力。侵略巴拿馬,把諾列加總統擄到美國。發動海灣戰爭,轟炸南聯盟,入侵海地,侵略阿富汗,重兵占領伊拉克。用兵的頻率前所未有,把一場場戰爭的災難帶給受害國人民。從而在中東、中亞和巴爾干地區建立起了新的基地。

  進入21世紀,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危機不斷,經濟每況日下,窮兵黷武的美國已經力不從心,不得不進行戰略收縮。但擴張主義的傳統和稱霸世界的本性沒有改變。隨著中國和一批新興國家的崛起,擔心自己霸權不保的美國,又把戰略中心轉到亞太,一邊以美元為武器,打貨幣戰爭,占有別國的財富;一邊在中國周邊部署軍事包圍圈,拉攏和中國有領土有爭議的國家,頻繁不斷進行針對中國的軍事演習,企圖分散中國的注意力,遏制中國的發展。妄想日不落美,永遠稱霸世界。

  本書擷取的近100場戰爭,都是美國出兵、出軍艦和出戰機參與的。它只是美國200多年來進行戰爭的一部分。盡管如此,讀者不難看出,美國是一個以戰爭為伴的帝國,一個綁在戰車上的國家。它靠戰爭建立了一個國家,靠戰爭發財致富,靠戰爭奪得霸權,靠戰爭控制世界。戰爭是美國的興奮劑,是美國的搖頭丸,美國是戰爭的代名詞,沒有戰爭,美國就無法生存。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2.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5. 一個王朝是怎樣崩潰的?
  6. 近20年中國社會分層劇變的特征與趨勢: 一位清華教授的直言不諱
  7.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8. 就算明著不要臉,你又能怎么辦呢?
  9. 中日合作:是該扒扒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軍美化師了
  10.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8.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9.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0.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6.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