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最近遭遇一系列襲擊事件讓法國社會深為震驚,把這些襲擊定義為恐怖主義襲擊,迄今似乎并無多大疑義。但對襲擊事件發生的深層次原因上,卻是不能簡單作結。
比如,由于之前遭遇襲擊的雜志社刊物曾經有過諷刺、侮辱穆斯林先知等宗教教義的內容,因此有些論者很自然地想到了所謂“文明沖突論”,認為襲擊事件也可稱之為“文明沖突”,這就是值得商榷的。
亨廷頓的“文明沖突”流傳很廣,在已經習慣于搬弄西方社科名詞以體現自己的“新銳”、“國際化”的中國學者界,“文明沖突”更已經被一些學者自然而然地用于分析紛紜復雜的國際關系,一旦涉及到東西方之間的紛爭,他們言必稱“文明沖突”。但實際上,“文明沖突論”是從西方的視野來立論的,它得到了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官方的默許,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它本質上有利于西方的戰略需要。
當年冷戰,西方就是以意識形態之爭為旗幟,把本質上是美蘇爭霸、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想要主導全球政治經濟秩序、鞏固其戰略利益的圖謀,美化為“自由世界”與“共產世界”,即兩種人類制度文明的對決。在蘇聯垮臺后,“文明沖突論”其實是西方戰略學者苦心孤詣尋找到的又一面意識形態旗幟,它打著“文明”的幌子,來掩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試圖在冷戰后進一步擴大戰果、壓榨非西方的欠發達國家、掠奪戰略資源利益的圖謀。
說直白一點就是:明明是要欺負人家、搶人家的東西、遏制人家的發展機會,表面上卻說沒關系,我們并不存在根本的利益沖突,而只是“對世界和事情在看法上存在不同”(即所謂文明上的差異),而你們的看法是錯的!
顯然,這樣的“文明沖突論”具有非常大的迷惑性,在一方面把一切歸結于“文明差異和沖突”、另一方面又憑借西方超強的文化傳播和滲透能力來凸顯西方文明優越性的情況下,那些成為西方目標的國家和地區的民眾,很容易喪失警惕心,他們絲毫不察美歐等西方發達國家的真實圖謀,而只是對其實質是建立在雄厚物質基礎和霸權利益上的現代文明欣羨不已,乃至以為只要自己改進甚至放棄自己傳統的文明、處處擁抱西方文明,接受所謂“普世價值”,就可以消弭與西方之間的差異、獲得西方的認同、和西方分享“現代文明”的蜂蜜。
在這方面最大的前車之鑒,當然就是俄羅斯人。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當年可以說就是這樣想的,他們狂熱地擁抱西方文明、按照美歐等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提供的“建議”去徹底改造自己的國家,換來的卻是北約無休止地東擴、對俄羅斯沒完沒了的圍堵。
歷經漫長的發展,人類文明具有了多樣性,多樣性意味著豐富性,因此這本是人類之幸。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某種程度下,它們確實還可能帶來誤會乃至沖突,但所謂的“文明沖突”絕對不是東西方之間沖突的根本原因。比如,當初西方人到達美洲幾乎徹底滅絕印第安原住民,根本原因就絕不是因為他們要捍衛自己的所謂文明,而是他們想要得到印第安人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所有財富;當初歐洲人叩開東方“天朝上國”的大門,根本原因也絕不是因為他們不滿清朝的專制制度,而是他們想要獲得在中國銷售鴉片的暴利,乃至更多的殖民利益;甚至歐洲歷史上的一些打著宗教旗號進行的戰爭,本質上也不過是基于對土地、財富、權勢、資源等的掠奪欲望。
回到現實來說,時下一些發生在西方社會的恐怖襲擊,表面看是由于恐怖分子被極端宗教意識所驅使、對西方“文明世界”充滿仇恨,因此很容易被解讀為“文明沖突”,但深層次的原因,其實也絕非如此。
可以列出的邏輯鏈條是:如果現在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和秩序,不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主導設計、有利于維護它們的利益的,而是包括中東國家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權益能夠獲得充分保障,在國際話語體系中獲得真正公平、平等、受尊重的地位,讓發展中國家經濟能夠快速平穩發展、民眾生活能夠日益富足,從而使得這些國家的民眾“衣食足而知榮辱”、獲得更高水平的教育等社會保障、逐步過上和歐美民眾相同水準的生活,那么,西方文明和東方伊斯蘭文明、儒教文明之間,還會有所謂不可調和的“沖突”嗎?極端宗教意識還會有如此之厚的滋生土壤嗎?
以平民為目標的恐怖襲擊毫無疑問是邪惡的、不可原諒的。但是,“文明沖突論”揭示不了以極端宗教意識支配的恐怖主義產生的根源,所以也絕對無法解決恐怖主義問題。發生在巴黎的恐怖襲擊,究竟是純粹因為恐怖分子的“文明差異”,還是因為他們和他們所來自的那些人群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上,與西方主流社會存在巨大差距?如果純粹是因為“文明差異”,那如何解釋,就連法國的穆斯林群體也表達了對恐怖分子的譴責?
中國本身也面臨著恐怖主義的威脅。學者需要警惕的是,如果人云亦云地用所謂“文明沖突論”的視角來觀察、分析恐怖主義犯罪,那就會緣木求魚,不但無法找到解決恐怖主義問題的根本途徑,而且會進一步誤入歧途。比如,東突分子之前在中國境內發起的一些恐怖襲擊犯罪,就絕不是“文明的沖突”,不是因為宗教問題、民族問題。如果把這歸結為發生在中國境內的“文明沖突”,那不僅與事實相去甚遠,而且會火上澆油、使問題變得更加渾濁不清。
從歷史來看,“文明沖突”原本就不是中國人的傳統,中國歷史上雖然是“禮儀之邦”,但很少基于所謂“文明沖突”去發動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戰爭,相反中華文明總是能夠包容、吸納其他文明,獲得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從現實來看,中國其實原本有自己的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視角。比如,借助階級分析的智慧,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外富有侵略性的政策,歸因于這些國家壟斷資本家們的利益驅使,又把國際社會劃分為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從而更好地洞察不同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找到和平與發展這兩個當前人類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根本所在。
顯然,從這樣的視角去看,人們會得出的結論,就是改革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賦予包括中東國家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更多更公平的發展利益,堅持用和平手段而不是武力威脅來解決問題,讓包括穆斯林群眾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都獲得更受尊重及更加廣闊的發展權益等等,才是從根本上遏制恐怖主義思潮滋生蔓延的途徑。
恐怖主義是人類公敵。但不管恐怖主義危害多重,用這種“階級分析學說”來剖析恐怖主義,毫無疑問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避之唯恐不及的。畢竟,“文明沖突論”才能為他們遮羞,而且還能讓包括中國在內的那些“非西方文明世界”的學者們乖乖把話語權拱手相讓。
作者是中國時事評論人、輿情研究工作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