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又發生軍事政變了。”2014年5月22日,當這樣的消息通過媒體傳播開來,許多國際學者紛紛搖頭,普遍認為泰國的政局又進入了一個無解的歷史輪回。
曾與日軍結盟的泰國
泰國軍事力量在國際軍事競爭中從未引起過注意,盡管現今其也不斷參加一些聯合國組織的國際維和行動,但是外界對其印象更多是來自于泰緬邊境及金三角地區的那些小規模戰斗,雖然斷斷續續打了許多年,但泰國軍隊對當地的毒梟武裝并沒有起到多大的震懾效果。
當然,泰國軍隊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出名方式,那就是軍事政變。5月22日的事件已經是其自1932年以來的第19次政變,上一次則發生在2006年9月19日,英拉的哥哥、前任總理他信被迫下臺并流亡海外。
在曼谷市中心的一處街邊,有一個圓形的巨大花園和一塊矗立的紀念碑,是為紀念泰國軍隊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得勝而建,當地人都會向外來朋友主動介紹。
一戰期間,泰國加入了協約國陣營,派出遠征軍開赴歐洲與德國和奧地利軍隊作戰,“由于當時泰國國旗上的白象圖案被法國人嘲笑為小動物,所以引起了泰國對法國的長期怨恨”。有歷史學者揭密,本來泰國是很想同德國、奧地利等國結盟,但德國在歐洲的戰勢不容樂觀,加上泰國本身國力太弱,泰國人遂改變了主意,最后卻幸運地成為了勝利者。
1932年,一批開明軍官和知識分子發動政變,使泰國從絕對君主制轉向了立憲君主制,從此軍隊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參與泰國政治,并繼續與保皇派針鋒相對,甚至兵戎相見,最終成為國家政治中的一支重要的支配性力量,后來還在曼谷市中心修建了一座“民主紀念碑”。
近代史上,東亞大部分國家都曾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但中國、日本和泰國卻幸存,原因是“中國太大、日本太強、泰國太巧”。泰國的政治智慧使其在那個弱肉強食的年代里,依然能夠成為英法兩大殖民大國的緩沖區。二戰爆發后,泰國更是直接加入了德意日的軸心國集團,成了亞洲僅次于日本的另一個戰爭發動國。
目前,在日本有不少軍事研究機構,不斷圖文并茂地公開介紹泰國軍隊在二戰期間的一些作為,其中泰軍曾涉足中國土地的內容是大多數人以前所不知道的。
1939年二戰爆發前,泰國軍隊已經與日本和意大利軍隊有了多重聯系。戰爭正式爆發后,時任泰國首相披汶•頌堪也搖身成為法西斯首領,并動員全泰國積極投入戰爭。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泰國正式與日本結盟,后者隨即向泰國派遣不少軍事顧問。泰國海軍在二戰前已從日本購入了數艘潛水艇,成為繼日本之后第二個擁有潛水艇類水下作戰工具的亞洲國家。
1939年,泰國軍隊與法國軍隊在印度支那半島交火,泰國海軍在暹羅灣附近使用魚雷快艇攻擊法國軍艦;隨后,泰國海軍的潛水艇更不斷出港襲擊盟軍的海上運輸線。1941年,泰軍的沙立元帥還遠赴日本參觀軍演,而為了體現“日泰軸心”,日本陸軍守屋精爾中將甚至穿上泰國軍服指揮日泰緬聯軍對盟軍的作戰。當時,泰國軍隊主要是配合日軍行動,在印緬中三國交叉的地區與盟軍作戰,其中還與歷史上著名的“中國遠征軍”有過幾次交手。在緬甸景棟戰役中,機尾上繪著白象記號的泰國空軍攻擊機不斷空襲在景棟的中國軍隊陣地。在這些戰斗中,泰軍在叢林密布的緬甸境內還使用了戰象為前線運送補給。
除了緬甸戰場,泰國軍隊還隨日軍侵入了別國。1942年,泰軍的坦克部隊與一支單車旅侵入至馬來西亞;1943年,一個擁有意制坦克、拖拉機和篷車的泰國機械化師從緬甸東北部入侵至中國云南西部邊境。更為特別的是,當時泰國陸海軍軍服和不少裝備也都參照了日軍樣式。
在這些過程中,由于陸海空各軍種俱全的泰軍是主權國家的正規軍隊,所以日本一直比較重視其在東南亞的綜合影響。1944年,日本印緬方面軍總司令牟田口也廉大將還在泰國檢閱了泰國陸軍精銳部隊。為了穩住泰國,日本在財政、軍備、技術上對泰國進行了支援。歷史資料記載,二戰前泰國國王拉瑪八世訪問日本時,日皇裕仁還要與之平起平坐一起去參拜日本的鐮倉大佛。
由于作戰能力偏弱的原因,加上日軍的暗中壓制,事實上泰國軍隊在二戰期間一直沒有什么大的作為。有學者研究后認為,二戰時的泰國是想借德意日的勢力,把法國和英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勢力趕走,然后自己在本地區坐大成為霸主,但想不到二戰卻以軸心國失敗而告終。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泰國、老撾16度緯線以北的日軍,由中國陸軍93師呂國權部負責在萬象受降。由于泰軍沒有什么“戰績”,所以盟軍統帥部當時并沒有用對待日本天皇、日本軍隊或德國軍隊的方式來處理泰國,即沒有解散或重組其軍隊,使其實力基本上沒有受到損失。當時中國政府甚至表示“希望泰國恢復戰前固有的獨立平等地位,與中華民國重建正常友好的關系”。
盡管由于以披汶為首的軍人專制政府采取了親日政策,導致了二戰后一段時間內軍人在國家政治中的失勢。但戰后的泰國文官政府軟弱低效,加上隨后冷戰反共的政治契機,很快又被軍事政變推翻,軍人專制再度上演。事實上,太平洋戰爭中泰國軍隊形象所受到的損害是有限的,因為反對親日政策的“自由泰運動”中也有許多軍人、將領。與日本軍隊不一樣的是,后者因曾從事侵略戰爭而在戰后被徹底排斥在國家政治之外。
1977年后,泰國軍隊依靠支持王室重新掌握了國家權力,但也一直遭到其他政治力量的攻擊;1992年之后,軍人直接干政模式又受到否定,內閣首相必須由民選的下議員出任。自那以后,泰國政治進入了文官主導時代,軍隊不再直接干涉國家政治,但在政治僵局出現或軍隊利益受到嚴重威脅時,軍隊也可能短期地、臨時性地直接干政,例如2006年推翻他信總理的軍事政變。
“一句話,泰王不是虛君”
在泰國,王室一直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并且泰王始終擁有政治權威。泰國歷史上的許多危機關頭,都是由泰王出面調停化解矛盾,自拉瑪四世至拉瑪六世的3位泰王,是泰國近代化運動的主要推動者,也是公認的開明君主,他們為后來的泰王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政治遺產。
泰國的近代政治轉型過程不是通過大革命來實現的,而是泰王們主動或被動與其他主要力量(中等階層、軍隊)協商、交易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泰王保留了一些實質性的政治權力,其作為國家元首對重要人事、重要政策有最后的決定權,包括擁有否決國會議案的權力。雖然泰國憲法經常修改,但當中有一條是不變的,即國王有不受批評的特權,泰國國旗的紅、白、藍三色中,居中的藍色即代表國王的崇高地位。
曼谷的一位華人學者表示,泰王曾于上世紀70年代兩度干政,以及1992年下令軍方停止血腥鎮壓抗議者,“在反他信的示威運動中,反對派一直利用泰王名義打‘皇家牌’,使泰王淪為政治斗爭磨心,令朝野深感無奈”。有西方學者評價:“泰國反對派最大的特點就是絲毫不遵守法律和政治選舉規則,而政府卻對此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國家屢屢陷入動亂。”
縱觀歷史,泰國軍人常借助崇拜泰王來強化自己的干政合法性,所以他們對泰王的效忠甚于對民選政府的效忠,“軍隊與民選政府之間的矛盾也使國王成為位置有利的第三方”。直到現在,不僅僅是總理任命需要泰王簽署,軍方的高級軍官任免也要經過泰王,同時泰王身邊還有樞密院提供決策咨詢,“一句話,泰王不是虛君”。
二戰結束后,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軍方領袖始終對泰王保持著極大的尊重與順從,因此有學者認為泰國軍隊其實不是政府能夠調動的,而是色彩明顯的“皇家軍”。
泰國軍隊干政與一個希望保留政治權力的王室體制有關,與不成熟的政黨政治和不成熟的市民社會有關。泰國軍隊受到了王室的倚重,同時也被認為是一支能對國家進行有效治理的力量。而軍方與泰國王室的合力事實上真正控制著國家的性質與走向,泰國政府也不得不隨時聽候他們的差遣,充其量只能算“第三等政治力量”。換言之,如果把泰王與軍隊關系完全割裂,那么泰國的政治格局肯定不是現在的模樣了。
2006年初,針對時任總理他信“濫用職權”的大型抗議活動在曼谷街頭持續,為了重新獲得民眾的支持,他信宣布于4月2日進行大選,比預定時間提早了3年。接下來就發生了時任陸軍總司令頌提領導的軍事政變,借口是有人向王室告密他信有“推翻王室的陰謀”,而他信的確在那之前提拔了不少親信軍官,并且有調動非正式部隊到曼谷的企圖。
2010年,時任陸軍總司令阿努蓬正式退休,由曾參與2006年推翻他信,并隨后武力鎮壓“紅衫軍”的巴育接任。由于他信的妹妹英拉在2011年成為總理,同時“黃衫軍”與“紅衫軍”的爭斗已經波及軍隊內部,自然令巴育處境尷尬。自2013年11月底,泰國政治進入新的動蕩期,甚至陷入了“無政府”狀態,雖然巴育曾多次表示不干預政事,但最終他還是出手了。不過,巴育此番能否徹底瓦解他信家族的勢力,似乎還是個未知數,同時也是個巨大的風險數。
2014年5月25日,巴育領導的“國家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發布新命令:所有冒犯君主、危害安全及違抗軍政府命令者將面臨軍事法庭的審判。從歷史上來看,如果泰王事后不表態支持政變,那么發動政變的軍方高官就必須流亡國外,最終宣告政變失敗。而美國、德國、法國、英國以及歐洲聯盟分別發表聲明譴責泰國軍事政變,尤其美國聲稱“正在考慮取消對泰援助以及軍事合作”。雖然國際社會紛紛呼吁巴育領導的軍政府盡快還政于民,但后者一再強調何時舉行大選得“視情況而定”,并提出軍政府的“治國三部曲”方案,預示著泰國短期內不可能舉行大選。
一名泰國華裔學者表示,起政治裁判作用,決定政黨命運的泰國憲法法庭,往往被視為“王室代言”機制;即使在位多年從未掌握實權,泰王普密蓬仍是受全民愛戴的最高元首,常在政治緊急時刻起關鍵作用。
而通過他信、頌猜、沙馬和英拉等“他信派系總理”相繼失敗的事例可以發現,泰國軍方和泰國憲法法院總是在政治權力爭奪中一前一后,一般情況是憲法法院出手,再不行就由軍方發力,所以無往不勝。無論期間有多么復雜的博弈過程,軍方基本上都能在最緊要的關頭掌握乾坤。
2008年12月,《經濟學人》雜志曾經刊登了有關泰王的文章,隨即在泰國國內遭到禁售,因為該文章不但討論了生于美國馬薩諸塞、精通西方政治學、在位60余年、已經80高齡泰王普密蓬的政治角色,甚至談及泰王在數次政權更迭中所起的作用。泰國媒體批評這些內容觸犯了泰國“對君主不敬”的禁忌,還“極大地傷害了泰國人民的感情”。而《經濟學人》在此輪政變發生后繼續發聲,認為“不管最終結果如何,軍方將領幾乎無疑是代表王室及強大的樞密院在行事”。
另外,一度有消息傳出他信等原政府成員考慮在柬埔寨成立流亡政府,但立即遭到柬埔寨首相洪森的否認,“柬埔寨不能干預泰國的內政,希望他信和英拉能夠諒解”。
泰國軍方的偏袒
2008年末,阿披實成為了泰國新一任總理。與對待前總理頌猜和沙馬的若即若離,甚至直接推翻他信的情況非常不一樣的是,泰國軍方對阿披實表示了明顯的支持態度,反對派甚至指責阿披實的當選是軍方策劃的又一次“靜悄悄的政變”。
從表象而言,自2006年以來的泰國政局動蕩似乎都在于“他信因素”,深層次實則是泰國的新興資本集團希望獲得足夠的政治話語權,而他信便是最典型的代言人及實施者。自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由泰國軍人主導的威權體制已經向多元化政治體制轉變,資產階級與地方勢力不斷向軍方勢力發起挑釁并屢屢得逞。
2001年他信通過選舉成為泰國總理,并在2005年贏得連任,其所代表的“新資本集團”依靠雄厚的政治資金和中下層民眾的支持,因為數量占絕大多數,因此在選舉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但他信的利益分配方式嚴重傷害了軍人集團、保皇派、城市中產階級和地方政客,他們最終聯起手來,促成了2006年的軍事政變,不但他信被迫流亡,而且其政黨力量被憲法法院持續打壓。
2010年,泰國軍隊對支持他信勢力的“紅衫軍”進行了武力鎮壓,造成近百人死亡,近2000人受傷,與對之前同樣長期街頭抗議的“黃衫軍”的默許態度截然不同。這些現實情況都預示了泰國國內政治矛盾依然尖銳,無論任何黨派上臺執政都將面臨嚴峻挑戰。
前牛津大學訪問學者邵新民以“香蕉共和國”來比喻目前泰國的狀況,而泰國學者巴溫則把自己的祖國稱作“失敗國家”。按照不少學者的研究,泰國當今的動蕩局勢恰恰是由于不民主或者說民主化的不徹底所造成的。
而泰國軍隊不斷插手政府事務,甚至直接顛覆政府取而代之,似乎都在證明這些猜測與觀察。如今西方對泰國軍事政變的容忍度很低,不排除有深層次的歷史原因。尤其泰國軍方在二戰中的作為,介于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權和法國維希政權之間,與東歐被納粹德國染指后的仆從國地位類似,屬于脅從性質。但與上述歐洲國家戰后都由文官政府掌權不同,泰國戰后共發生了19次政變(其中14次政變成功),軍隊勢力依然跋扈,至今尾大不掉。
2014年5月27日,泰王普密蓬在政變后第5天決定委任巴育為全國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主席,理由是“為了恢復國家和平與秩序和為了團結”。泰國媒體稱,“巴育接旨和向泰王肖像跪拜后,就正式掌權”。
可以說,泰國軍方最近的幾次成功政變,實則來源于泰王拉瑪九世普密蓬所提供的合法性授權。倘若以后出現新的王位繼任者,而其不具有普密蓬那樣的德高望重與政治權威,那么泰國軍方的政治博弈力量或許將被弱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