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7日從突尼斯開始的中東大變局[1]已經兩年多了。無論從所波及的橫跨中東和北非的廣闊地域范圍,還是從沖擊到的近五億人的龐大人口規模,抑或從其對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造成的深遠戰略影響,這場大變局均堪稱冷戰結束以來世界范圍內最重要的地緣政治變動。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大變局已經把整個地區推上了動蕩、轉型和重塑的軌道。主要國家內政外交框架重新設定,地區政治版圖逐步被改變,多維度的力量聚散重組加劇,區域外力量的相關政策調整加快。這些因素在推動整個地區局勢不斷演進的同時,也增添了大國關系和國際形勢變動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
這場變局之所以從一國迅速擴展到整個地區,并引發一系列沖突,盡管相關國家各有不同的原因,但仍有許多相似之處。國內對此大致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是中東國家自身長期存在的問題使然,而非美國等西方國家推動演變的結果,變局屬內生性的;另一種則認為是美國長期推動的民主化進程發展的結果,變局屬外促型的。事實上,深究起來,這場變局是多種因素相互關聯、綜合作用的結果。概而言之,即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國際金融危機的傳導效應與這些國家長期積累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交織、共振、發酵,短時間內急劇迸發,并經新媒體等“大規模動員武器”(WMM)不斷擴散放大,加上區域外美歐俄政策調整等因素多種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卷入,最終導致整個地區震蕩不已。這可以說是一種系統性矛盾爆發導致的全局性變化。再具體而言,可以說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動因。
一、國際金融危機的傳導效應發酵
中東國家絕大多數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不同程度地參與全球經濟體系并成為其中一個環節。國際金融危機2008年從美國華爾街開始并迅速向全世界蔓延,在引發歐洲債務危機的同時也擴展到中東國家。中東國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實現民族獨立解放以來,大多始終沒有建立起比較完備的現代工業體系,經濟結構單一。大多海灣地區的國家產業結構以石油出口為支柱,石油生產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高達40.3%,對政府財政收入(不含援助收入)的貢獻率更是高達70.5%。[2]多數國家以畜牧業和手工業為主要收入來源,農業發展水平較低,糧食對外依存度高。民眾日常生活用品諸如面粉、食用油、糖和茶葉等大多依靠進口,政府為這種進口提供補貼。根據聯合國糧農計劃署(FAO)提供的數據,2010年,突尼斯、埃及、阿爾及利亞、也門、利比亞的綜合糧食進口依存度分別是10%、19%、20%、25%、12%。2007年爆發的世界糧食危機早已在中東多個國家引發大規模游行抗議示威。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特別是美國2010年實施的兩輪量化寬松(QE1和QE2)政策直接推動全球通貨膨脹。2007—2010年,中東地區的通貨膨脹率平均達到9.299%,其中六個國家超過10%,伊拉克更是高達22.73%。[3]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突出,2010年,小麥、玉米、大米的價格分別上漲100%、73%、70%,這進一步加劇了對外糧食依存度較高的埃及等中東國家的糧食危機。
與此同時,突尼斯和埃及等國非石油出口國國民收入長期對旅游和對外輸出勞務賺取僑匯的收入依賴較大,在歐洲游客受金融危機影響而明顯減少和壓縮外來人口就業的情況下,這使得這些國家減少為包括糧食在內的日常生活用品提供的補貼。埃及有40%(3200多萬)的人口日均生活費不足兩美元。加上金融危機進一步加重了中東地區多國早已十分嚴重的貧富分化,2011年中東國家的基尼系數均超過0.4這一警戒線,最低的巴林也達到0.58,其余國家都在0.65以上,黎巴嫩和埃及則超過了0.8。 [4]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突尼斯、埃及、也門和利比亞四國的經濟增速2012年分別約為2.2%、1.5%、-0.9%、76%,2013年可能分別為3.5%、3.3%、2.9%、2.1%。這些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仍然面臨重重困難,如何滿足廣大民眾的民生訴求依然是個考驗。所有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大幅增加了有關國家廣大普通民眾的生活困難,成為普通民眾走上街頭進行抗議示威游行的一個重要因素。從這個意義上,這場大變局可以說是一場“糧食暴動”。
二、長期積累的政治和社會問題急劇惡化發作
在金融危機的催化作用下,中東國家政治和社會領域長期存在的三個突出問題持續加劇。
一是年輕人失業問題極其嚴重。在中東國家,2010年的人口出生率高達2.8%,居世界首位;30歲以下的年輕人在整個地區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平均高達60%,在突尼斯、摩洛哥、埃及、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毛里塔尼亞、蘇丹、索馬里、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約旦、沙特阿拉伯、也門、巴林、阿曼、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巴勒斯坦地區、伊朗等國總人口中所占比例分別為52%、57%、61%、58%、58%、68%、67%、70%、65%、51%、68%、64%、60%、74%、54%、62%、44%、50%、49%、72%、58%;其中,15—29歲本應就學或就業卻沒有就學或就業的年輕人,在摩洛哥、埃及、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毛里塔尼亞、蘇丹、索馬里、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約旦、沙特阿拉伯、也門、巴林、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巴勒斯坦等國總人口中所占比例則分別為34%、37%、37%、29%、25%、36%、36%、32%、16%、43%、23%、25%、49%、24%、16%、13%、15%、37%;平均有30%的年輕人認為只要有可能就想永久離開自己的國家。[5]失業年輕人成為推動變局的主力軍,因此,這場變局可以稱為“年輕人的革命”。
二是腐敗問題嚴重,嚴重削弱執政基礎。例如,根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披露,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政府的官員極其腐敗,其所屬的民族民主黨的前組織秘書家產30億美元;政府前住房部長、旅游部長、商業部長、內政部長等人的家產分別為17億美元、22億美元、20億美元、14億美元;穆巴拉克的兩個兒子甚至對埃及所有重大工程項目都要抽取2%—5%的回扣和好處。根據“維基揭密”(Wikileaks)網站發布的材料顯示,突尼斯本·阿里家族利用特權大辦家族企業,瘋狂侵吞國有資產;第一夫人掌管的企業幾乎壟斷全國經濟,總統女婿控制著全國金融業和航運碼頭。美國外交官在秘密報告中形容該家族為“黑社會”和“腐敗核心”,估計其資產高達55億歐元。[6]這些問題在變局發生之前已被部分民眾所知,在變局期間被公布的“證據”“證實”之后,使得執政者的形象、合法性和基礎迅速被嚴重削弱,進而導致政府快速垮臺。
三是政治體制僵化,難以應對變局。截至2012年10月底,中東國家中實行君主專制(如沙特)或君主立憲制(如摩洛哥)的國家,國王出面通過解散內閣和重組政府而暫時渡過危機,之后再通過推行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來緩解矛盾和穩定局勢。在此過程中,國王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政治地位沒有發生變化,整個國家政治體系相應也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相比之下,實行共和制的突尼斯則由于總統任期和年齡限制被取消而變成總統終身制,埃及則由于穆巴拉克總統長期沒有任命副總統并力圖通過多種安排確保其子接任總統而演變成家族世襲制,這種政治體制發展的倒退使得執政體系內部軍隊與政府、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難以實現團結,進而在變局過程中被快速瓦解而崩潰。
三、互聯網的“大規模動員武器”作用推波助瀾,增大政府應對信息化條件下的新型政治運動的難度
與以往不同的是,在這場大變局中,“臉譜”(Facebook)、“推特”(Twitter)、“優兔”(Youtube)、“維基揭密”等視頻和圖片分享交換網站作為新型社交媒體以及“半島電視臺”等衛星電視頻道,作為信息化條件下進行大規模政治組織、動員、制造和影響輿論的工具,其作用得以充分發揮。近些年來,中東國家的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以埃及為例,其總人口約為8800萬,2010年“臉譜”網站的用戶增長了78%,從1190萬迅速增加為2130萬,“推特”用戶約200萬。與此同時,可以接入互聯網的手機在埃及人中也被普遍使用,截至2011年5月,其用戶達到7477萬,通過手機上網進入“臉譜”和“推特”網絡也已成為年輕人的“最愛”。[7]在整個中東地區,56%的年輕人每天都使用互聯網,54%的年輕人只相信衛星電視傳播的信息,而70%的衛星電視頻道又不在政府的控制之下。[8]游行抗議示威的組織者借助互聯網進行政治動員,不僅突破了多個國家長期實行的緊急狀態法的限制,而且能在很短時間內發動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參加的抗議示威游行,還能借助互聯網等技術的及時溝通作用不斷根據政府作出的反應調整行動方案,進而長期保持高壓態勢。即使在政府對互聯網絡進行封鎖之后,游行示威組織者和反對派還可憑借從西方國家等途徑獲取的“影子網絡”(Shadow Internet)技術和設備,建立自己的網絡,并超越政府的網絡控制。利用這些信息技術手段,游行的效率和規模遠遠大于傳統游行,“呈現出網絡結構,具有獨特的‘雪崩’特性”[9]。
互聯網的使用,加上“維基揭密”網站在變局過程中公布美國駐當地使領館發回華盛頓國務院的“密碼電報”,披露這些國家高層腐敗“實情”,起到了火上澆油和釜底抽薪的作用;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站在所有動蕩國家政府的對立面,維護民眾的利益,支持推進民主,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政治鼓動和輿論造勢支持的作用,這些技術因素使得整個游行抗議示威呈現無組織、無領導、無綱領的新特點,而且大規模人群能在很短時間和很大范圍內迅速聚散,造成巨大聲勢。政府進行應對的難度遠遠超過傳統形式的“街頭革命”,特別是使得政府若采取暴力手段加以彈壓,則會馬上面臨被游行示威者通過手機等手段向全世界現場直播,進而招致巨大道義和輿論壓力的危險,由此其應對變局的手段運用空間相應被壓縮。正由于此,穆巴拉克在下臺之后才感嘆自己是“被‘臉譜’暗殺”的,這場大變局才被稱為“第一次數字革命”和“首次維基革命”。
四、美國中東政策的調整作為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直接牽動局勢演變
美國是在中東地區戰略利益最大、卷入最深的外部力量,其有關政策的實施是影響中東變局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盡管從根本上看,這場大變局的發生,是全球金融危機的社會政治效應在中東國家發酵與這些國家固有社會政治矛盾長期累積這兩方面因素相互交織、強化和震蕩的結果,也就是說內生性因素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在此過程中,西方長期堅持推銷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和美國長期堅持“擴展民主”仍然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引導和促進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美國長期推動的結果。特別是2001年“9·11”事件后,布什政府綜合使用政治施壓、經貿援助、人文交流甚至軍事打擊等多種手段推行“民主改造大中東”的戰略,奧巴馬政府轉而采取柔性手段,通過倡導和對話繼續進行“民主改造”,更是對突尼斯、埃及、沙特等國的“民主化進程”起到了直接推動作用。例如,美國國際開發署2008年和2009年分別投入6650萬和7500萬美元,促進埃及的“民主”和“良政”發展;美國民主捐贈基金會(NED)和國際共和協會(IRI)等所謂“非政府組織”長期堅持為埃及的“公民團體”提供“民主政治”培訓。在埃及此次政局變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青年團體“四·六運動”,早在2008年就開始直接得到美國的多種支持和培訓。2009年以來,美國國務院資助前往美國留學的中東國家年輕人高達33萬。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等機構早已預見到埃及等國要變。因此,這場變局盡管發生的時間、形式及造成的現實利益損害等使美國的應對顯得局促,有“種瓜得豆”的無奈和苦澀,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可以說是美國長期推動的結果。
而且,在變局發生后,美國政策的變化更是直接影響中東有關國家局勢的走向,甚至成為起決定作用的最后因素。例如,對突尼斯,當奧巴馬明確宣布,“美國和突尼斯人民站在一起,支持全體民眾的民主訴求”[10]之后,本·阿里只有逃離本國,到沙特避難。對埃及,在美國感到自己可以憑借過去30年里對埃及軍方的長期援助而利用軍方影響埃及局勢走向,埃及國防部長和參謀長從華盛頓返回開羅之后,它決定放棄穆巴拉克,穆巴拉克便只剩下下臺的選擇了。之后,美國繼續通過軍事和經濟援助以及其他“民主項目”對埃及政治走向施加影響。2011年,美國宣布在繼續向埃及提供13億美元軍事援助之外,再提供至少1.5億美元經濟援助,未來還將對埃方需求作出響應。2012年6月,正是在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的推動下,民選產生的穆爾西總統才與軍方領導人國防部長坦塔維等達成政治妥協,使得埃及政局沒有再度發生嚴重動蕩。對也門,美國支持海灣合作委員會在也門政府與反對派之間進行斡旋,并在2011年繼續對也門提供7000萬美元的反恐援助,支持薩利赫政府反恐。當美國表示接受薩利赫本人到紐約治病,為其卸任后不被清算提供安全保障之后,薩利赫才與反對派簽署了由海合會斡旋提出的政治方案,使也門實現和平的權力過渡。對巴林,美國明確支持沙特和阿聯酋所代表的海灣合作委員會派兵幫助哈馬德國王穩定局勢,所以巴林政局在2011年上半年內就初步恢復穩定。對敘利亞,美國出于敘糾結著阿以沖突,波斯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庫爾德人之間的民族沖突,穆斯林什葉派與遜尼派之間的教派沖突,敘反對派尚未形成統一力量等多重顧慮,至今仍奉行以壓促變的政策,而未決定進行干預,所以敘國內局勢持續膠著。對沙特、阿爾及利亞、約旦、摩洛哥等其他阿拉伯國家,美國鼓勵加強政治對話和推進改革以爭取民眾支持。對伊朗,美國支持改革派與內賈德政府展開抗爭,在核問題上繼續推行通過全方位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以促使伊朗發生變化的政策。對利比亞,美國支持在聯合國授權以及歐盟和阿盟等地區力量支持下實施軍事打擊和建立禁飛區,進而幫助反政府武裝不斷壯大力量,212天之后致使卡扎菲斃命,政權實現更替。2012年11月,美國支持埃及穆爾西政府居中斡旋爆發武裝沖突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方面的“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所有這些均表明,美國的政策選擇仍是影響中東大變局發展的重要因素。
基于上述分析,從前瞻角度看,這些因素將繼續影響中東大變局的發展。如果中東國家長期存在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問題沒有得到比較明顯的解決,那就意味著變局將繼續演進,沖突和矛盾還可能爆發甚至激化。如果美國等區域外重要力量的有關政策發生重大調整,同樣很可能導致中東局勢進一步發生重要變化。
注釋:
[1]“中東”這個概念的含義在古今中外歷經演變,有所差異。十六、十七世紀,英、法列強在向東方擴張的過程中,以歐洲為中心,將東方國家和地區按距離西歐的遠近分別稱之為“遠東”和“近東”。據說,19世紀末英國人愛德華·戈登最早使用“中東”一詞,以區別于“近東”和“遠東”。到20世紀初,“中東”概念逐漸被廣泛使用。其間,“中東”與“近東”一直沒有明確的界限,人們經常把“中東”、“近東”、“波斯灣”、“海灣”、“西南亞”,甚至還有“北非”等概念交叉混用。傳統上,“中東”是一個地理、政治、歷史、文化的綜合概念,既被用來指一系列國家,也可用作“一種社會和文明的文化名稱”。從地域范圍看,中東最初是指現在海灣周圍的國家。在后來的演變過程中,其地域范圍向四周擴展,以阿拉伯世界為核心,以土耳其、伊朗、阿富汗等非阿拉伯國家和地區為邊緣的地理上相連的國家也逐漸被包括進來。“9·11”事件后,美國小布什政府提出的“大中東”概念,不僅包括西亞和北非地區,還把巴基斯坦也納入其中。中國學術界使用的“中東”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中東”,一般指西亞和北非地區,即歐、亞、非三大洲的結合部,包括土耳其、塞浦路斯、伊朗、阿富汗、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爾、阿聯酋、阿曼、也門、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毛里塔尼亞等24個國家或地區;狹義上的“中東”,一般局限于西亞。本文所使用的是廣義的“中東”概念。
[2] 張春宇、唐軍《中東政局動蕩的經濟影響》,載于《西亞非洲》2011年第6期。
[3] The World Bank, dataBank[DB], (2012-08-11), see 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dp/home.do?Step=3&id=4.
[4] Credit Suisse, Global Wealth Databook 2011[R], Credit Suisse Research Institute, pp. 87-89. (2012-08-11),see http://infocus.creditsuisse.com/data/_product_documents/_shop/324292/2011_global_wealth_report_databook.pdf.
[5][8] “Class of 2011”,in Time, February 28, 2011, pp.16-25.
[6][9] 馬曉霖主編《阿拉伯劇變:西亞、北非大動蕩深層觀察》新華出版社2012年版第6頁,第65頁。
[7] 李來房《社交媒體在埃及扮演重要政治角色》,載于2011年8月16日新華網http://finance.qq.com/a/20110816/004507.htm。
[10] “Remarks of President Barack Obama in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The White House, January 15, 2011.
(作者簡介:高祖貴,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