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錫良:《“熱戰”時代》節選連載之一——導言
《“熱戰”時代》這本書于2009年12月結稿,2010年三月寄往出版社,2010年10月達成初步出版意向,11月底簽訂出版合同,2011年元月由出版社在全國書市上作首次海報推廣,后因某些原因被突然無限期擱置。本來不準備到網上發表,但有兩個因素促使我改變想法:一是國際形勢變化已經讓我書中很多內容被現實印證,再不推出就沒有任何意義;二是書稿經過的環節較多,看過書稿的人也較多,有些內容已經被引用,再不推出恐怕我就成了“抄襲者”。
在后期推出過程中,采用節選的方式,部分陳述性內容不推出,部分可能會影響到國家政策的內容也不推出,只把書的大致梗概介紹一下,以求給出一個基本脈絡(即便國際形勢發生變化,原文也不作更改),如有不對之處望大家批評指正!
今天推出第一部分:《導言》
中美“熱戰”導言
二十世紀,世界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冷戰”時期,這是兩個霸權國家主導下的兩大陣營間的全方位對抗,兩大陣營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全面冷卻。隨著上世紀末蘇聯的解體,“冷戰”徹底劃上句號。21世紀,唯一超級大國美國操縱著世界進入“熱戰”新時代,它的特點是國家關系形式上表現為熱情擁抱,實質上則呈現全方位對抗。美國的長期戰略目標是成為世界帝國,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世界各國都必須在確保自身主權和獨立的前提下尋找自己的角色。
二十一世紀的 “熱戰”時期將比“冷戰”更加漫長,世界各大國之間既保持接觸與對話,又表現高度的互不信任,對抗的形式由冷變熱,對抗的范圍由意識形態的斗爭轉變為全面斗爭,“熱點”變換頻繁,戰爭只是其中的選項之一。上世紀末,“冷戰”剛一結束,世界便轉入“熱戰”醞釀期。21世紀的第一場世界性經濟危機是“熱戰”成形和深入展開的直接導火索,也是標志性新起點,“熱戰”將主導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秩序,“熱戰”時代的世界秩序比“冷戰”時期更加混亂。2020年以前,世界仍處于制衡力量不足的階段,2020至2030年將走向相對平衡的階段,2030至2050年將進入群雄逐鹿的階段。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必須在“熱戰”深入開展的過程中重構世界“G6”體系,“G6”的成形將會讓人類轉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二元世界。二十世紀的中國,有二個政治人物毛澤東和鄧小平既影響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他們經受住了“冷戰”的考驗,讓中國度過了相當長不平凡的建設時期,“熱戰”時代,中國需要有新的偉大政治家的出現,“熱戰”時代注定是一個英雄畢出的時代。
中美“熱戰”不僅是一場有目標、有預備的正規戰爭,也是世界多極化發展過程中特殊力量的多方位對決,它是中國力量不斷強大的必然產物。中國的強大是連續的、是有步驟的,無論過去、現在抑或是將來,美國從來都沒有也不會放松對中國的警惕和演變。“冷戰”時期,美國對中國進行長期的“冷打壓”,幾乎所有領域都處于停滯狀態。“熱戰”時期,美國會始終對中國進行“熱打壓”,在保持與中國全面接觸的同時,將始終堅持“滲透-掠奪-侵略”多管齊下的政策。
中美之間的“熱戰”根源埋伏期是20世紀八十年代至21世紀初的前十年,21世紀的第一場經濟危機是中美之間爆發“熱戰”的直接導火索。中國為了自身的發展目標,用幾十年時間接近美國,但是,在美國看來,中國的崛起并不符合其遠期戰略,美國不愿意接受一個十多億中國人過上“美國式”生活的未來現實,美國對于中國深謀遠慮的布局為正在展開的“熱戰”埋下了眾多“熱點”,美國對中國的“熱戰”很大程度上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部分勝利,“滲透和掠奪”成果顯著。實際上,中國已經呈現出某些方面的被動地位。如何面對這種局面,如何做好對美國的反滲透和反侵略已經迫在眉睫,容不得任何猶豫和優柔寡斷,中國必須重新審視中美關系的現狀和未來走向,必須看清楚美國每一個“熱戰”布局中的陰謀,中國有句老話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讀懂了美國,才能明白中國戰略導向。認真審視中美關系過去幾十年的得失,我們還有未來幾十年“熱戰”勝利的可能性,后發制人未必不能一招制勝,如果中國人低估美國人的智慧和戰略意志,那么中國無疑將遭到徹底的失敗。
美國在全球“熱戰”規劃中,中國是其謀劃最久、用心最深、下手最狠的國家,曾經的“和平演變”策略只是未來中美“熱戰”的一部分,曾經擔當美國“和平演變”的部分親美人士在中國已經介入很深,勢力較大,除此之外,美國還繼續對中國國內采取第二輪“中國攻勢”,歸納起來講就是《新華盛頓五點共識》:
第一點共識:把中國人引進到美國來。美國持續加大對中國青年學生的接收培養力度,尤其是加大對中國非自然科學留學人員的培養,持續加大對中國中青年教師及事業單位中青年管理干部的再教育力度。這一過程是美國對中國進行大面積洗腦的過程。
第二點共識:教會中國人運用美國思想。美國全面排斥中國留美青年學生的自然科學研究,在高端科研領域,華人參與接觸的可能性越來越小。非自然科學領域,美國將會造就越來越多的“華裔名人”,為他們返回中國提供必要的“面子工程”。絕大部分留美的中國人,只要在美國生活幾年,都會有較強的心理優越感,一旦他們返回國內,始終會用美國眼光看中國現象,用美國標準改造中國,他們認為美國的標準一定適合中國,他們甚至會用美國思想鄙視自己的同胞。
第三點共識:安排赴美華人的反向流動。美國在21世紀以后,不再歡迎中國人長時間留在美國,即使中國人獲得美國長期居留權,也會盡可能安排他們到中國國內從事各方面工作,政治、經濟、法律和金融等專業的所謂人才將大部分會回到中國境內。未來二十年,主導中國經濟建設和政策謀劃的隊伍中,有留美背景的高層人員將會占相當高的比例,美國試圖讓中國未來的政治架構實質上演變為“美國架構”。
第四點共識:給中國帶上籠子。隨著中國社會模式的“美國化”,中美“共同語言”會越來越多,彼此間的政治需求也會越來越多,大量留美歸國人員會用美國“政治模式”要求中國的政治改革進程,一旦中國出現經濟模式的全面“美國化”,中國的政治進程肯定將無法擺脫美國的政治操弄。美國就像提著籠子的主人,它可以隨時打開籠子,當然也可以關上籠子,這將是很壞的結果。
第五點共識:顏色革命或者侵略戰爭。如果美國能夠一步步按計劃執行,中國的變化將是方向單一的,在不出現任何流血事件的情況下就自動變色,即使廣大中低層中國平民選擇反抗,后果也是很悲慘的,美國將聯合國內外的敵對勢力展開對中國共產黨的圍攻,展開對廣大中國人民的殘酷迫害。
多少年來,中國并沒有完全重視“新華盛頓五點共識”的深謀遠慮,一大批中國人仍在踐行美國路線,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無意的,有些是因為無知進入圈套的。當一個國家出現全面不尊重扎根祖國的本土人才的時候,它的基礎就開始動搖。像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如果治國的精英主導力量出現根本性轉換,不出問題倒顯得很奇怪。世界已經進入不可逆轉的“熱戰”時代,中國現在還并沒有完全走入死胡同,中國有足夠的時間反擊“新華盛頓五點共識”。華盛頓可以有它的共識,北京應當有自己的主張,甚至可以將計就計,因為“熱戰”期比“冷戰”期更為漫長。任何形式的戰爭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戰爭,中國要贏得勝利,育人、用人是重中之重,本土人才是中國未來變得強大的最可靠力量。不預測到“熱戰”時代的殘酷性,中國完全有可能吃二遍苦、受二遍罪,勝利和失敗往往在一念之間。要真正認清“熱戰”的復雜性和中國應戰的方法,我們必須看清楚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我們要清楚地知道中國在未來世界各大版塊該做出什么樣的努力,我們身邊的可能性戰場是什么?有沒有可以利用和依借的其它力量,中國的政治改革和社會變革如何適應“熱戰”時代的需要?我們的未來目標是什么?
華盛頓的政客們在極盡所能的布置世界,也在深思熟慮地設局中國,但是,他們未必就能主導世界未來的五十年,他們未必能夠統一世界,他們也未必能夠讓中國死于“熱戰”,中國的戰略不是跟美打贏一場特殊的戰爭,而是保證美國的戰略不被中國誤讀,中國只需要做世界大極中的一極,中國不需要做霸權中的一員,即使中國真的面臨與美國的現實戰爭,如果早在預備之中,也未必一敗涂地,未來五十年的變量由誰掌握是非常關鍵的,中國也許一百年也趕不上美國,但一定要做到五十年內不被美國蒸發掉。經濟的火熱和精神的荒漠往往會讓一個大國消彌于無形,中國不怕冷,就怕熱。
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國必須處理好大國情結與小家心態。一方面強調中國是“負責任大國”,另一方面又希望通過“韜光養晦”化解矛盾,結果總是難以兩全其美。縱觀每一次涉及到中國的國際爭端,件件都包含有中國的國內問題(西藏問題、臺灣問題、熱比亞問題、領海問題等),每次事件的結果都讓中國疲憊不堪,這說明什么?一個大國時刻都要生活在一種被反復折騰的地位,這不叫大國,只能稱之為“上升過程中的人口大國”,國與國的交往實質是人與人的交往,如果一個人現實生活中總是處在被大家同情的處境,他強大不到哪里去。在大多情況下,“國際同情”就意味著“國際受辱”,西方國家試圖侮辱的不僅僅是中國的國家形象,而且試圖侮辱全體中國人的自尊和人格,打擊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中國可以不強求大國的虛名,但不可以放棄做人的基本尊嚴,要做大國就做有尊嚴的大國,想做大國又委曲求全是完全矛盾的思維。
中美“熱戰“是一個長時間戰略較量的過程,短期看,中國不可能取得戰略優勢,能夠不被美國戰略壓制就是相對勝利,中長期看,中美之間能夠實現戰略平衡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也許世界的平衡力量是多元化的,但中國作為重要一極將是必然的選擇和決定性力量,如果面臨圍剿,恐怕打仗也要打出一個主導極。中國國際外交的大調整已經開始,開明的中國政府已經越來越多地采納民意,越來越重視民間外交的推動作用,這種歷史性轉變可以視為迎接挑戰的重大訊號——中華民族不會淹沒在“熱戰”的槍林彈雨之中。
——孫錫良(禁止轉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