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沖突與自閉癥
今天阿富汗南部某地街頭數千人游行示威,抗議美國某牧師焚燒《古蘭經》的褻瀆行為??棺h過程中,軍民發生沖突,死亡5人以上。這樁事美國當然不會以“保護平民不受屠殺”為由,突然對阿富汗親美政府發動軍事攻擊,不過,如果民憤一旦擴大,隨時可能波及整個伊斯蘭教世界。
前此不久,北歐也發生過以低俗漫畫侮辱穆罕默德事件;天主教教宗本篤也曾一度跳將出來,指控“穆罕默德一生沒給世界帶來什么好事”;以及,遍及全歐洲層出不窮的“禁止旅歐伊斯蘭教婦女戴頭巾、圍面紗”和阻止其教徒建造清真寺的事件。
諸如此類的“文化沖突”還不止于針對伊斯蘭教。最近一個月之內,德國影響力最大的雜志《明鏡》便指名道姓地刊登胡錦濤的照片,并以“暴君”稱呼之。昨日也刊登其自由黨魁與毛澤東畫像的合影,而其旁白便注明“指日可數”,意指Westerwelle外長的政治生涯即將追隨毛主席而壽終正寢。
每當這類事件發生,西方政府多以“言論自由”、“開放社會”自我辯護。實際上,這一切不過是冷戰結束以來的時代現象,而且大可視為新十字軍東征的組成部分。
首先,國家領袖與宗教領袖都屬一個文化圈、國家、民族、群體的人格化代表。如果民眾對其喪失信仰與尊重,自會重新調適,甚至加以推翻或唾棄。然而只要是涉及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自古以來除非刻意挑釁、制造爭端,就沒有肆意羞辱他國領袖的道理。
每當伊斯蘭教社會為了此類褻瀆宗教、教主事件而提出抗議,西方政府便抬出“言論自由”招牌。言下之意,違背文明原則的反倒是文化價值受到傷害的伊斯蘭教一方。實際上,所有西方國家對其媒體、新聞機構都有“不得傳播引起公憤或擾亂社會治安言論與信息”的要求。當這些媒體機構對本身的文化價值、社會規范懂得如何自律之時,對境外的文化傳統卻呲之以鼻。這種事體,既然在兩軍對壘的冷戰時期不敢輕舉妄動,冷戰結束后的頻頻擦槍“走火”,只能說明西方社會自認為占據一切優勢,便肆無忌憚地對其他文化圈進行聲討,甚至借此制造爭端,以便達到同仇敵愾、巧取豪奪對方資源與市場的目的。
至于伊斯蘭教移民的衣飾打扮,嚴格說來也均屬個人自由。既然天主教社會對修女頭戴發蓋的習俗已容忍了數千年,為何突然對伊斯蘭教的服飾覺得孰不可忍?難道歷史上修女的長袍之下就不曾暗藏過槍支,而只有伊斯蘭教婦女個個是涉嫌恐怖分子嗎?
總而言之,西方社會經過20多年的新保守主義反恐政策洗腦,已退化到3歲孩童的自閉時期。也就是說,已喪失了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簡單道理的能力。更為愚昧的是,甚至還不斷采用野蠻的手段去對待自以為“不文明”的對手,并洋洋自得。2011/04/02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