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中國的國家戰略語言
張文木
現代國家的重要標志,是在各民族認同聯合建立國家后,從法理上講,族權就歸屬于國權,民族自決權就歸屬于國家主權,族群方言就讓位于國語。國語是公民通用的國家語言,方言則是國家內部不同民族和地區內各自通用的語言。公民語言從方言升華為國語,是一國主權存在的重要標志。
國家的命運決定民族的命運,而民族的命運就是語言的命運。歷史上已有很多語言都被埋在地下,如果我們語言研究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它的音素、音節等細節上,而不關心這種語言的生命及其相關政治因素,那研究就失去了真義。要讓世界認識和理解中國,我們必須在推進國家語言戰略中加大塑造并在世界上運用中國戰略語言的力度。
在此,筆者建議用“中國語”的概念替代“漢語”的概念,并以此為起點塑造其地位高于其他民族和地區方言的國家戰略語言。理由如下:
第一,中國語的使用有助于國家認同。這對處于國家轉型期的中國社會治理來說,有著特別迫切和重大的政治意義。中華民國時期國民政府曾推廣過“國語”,新中國建立后,中央政府推廣“普通話”,這些都是塑造國家戰略語言,提升全體公民的國家認同意識的有效實踐。“中國語”當然也是當代中國需要大力塑造的戰略語言。
第二,中國傳統的“漢語”概念突出的是民族認同,缺乏的是國家認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前,各地區的民族方言沒有必然的政治聯系;但在各民族認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后,不同族群間還應當有一個“書同文”的統一性國家語言。現在,有“漢語”的稱為,就得有“藏語”、“維語”等不勝枚舉的民族和地方語言與之平行。它有悖于多民族聯合建立國家之初共同達成的國家認同原則。在這些原則中,不統一的民族自決權、民族認同讓位于統一的國家主權與國家認同。基于“漢語”語系的“中國語”塑造成為在國內其地位高于族群“方言”,在國際體現中國全民認同的統一的國家戰略語言。
第三,國際社會早已為中國國家戰略語言的塑造預留了現成的良好語境。長期以來,英語中將中國百姓用“漢語”要想表達“中國語”的意思,更多地表述為“Chinese”。Chinese,英文解釋是“基于北京話的標準中國語”:而比較接近方言意義的“漢語”或“普通話”一詞,英文則用“Mandarin”,該詞的英文解釋是“大多數中國人說的主要方言”。為此,我們也應在對內對外主流電視報紙雜志中用“中國語”代替“漢語”的概念。
這里必須指出的是,塑造其地位高于方言的國家戰略語言,決不意味著要消滅方言。與此相應的語言政策應當是,保留和豐富方言的多樣性,維護和提升中國語的主體性。
國家建立后,塑造主體語言有利于防止國內民族的多樣性消解國家的統一性,這是西方發達國家在國內治理方面非常成功的重要經驗。與“美利堅合眾國”的概念的重點在“合眾”(united)而非“眾國”(states)的道理一樣,事實上,中國“民族區域自治”概念的重點也不在于“民族”而在于“區域”。現代國家理論表明,主權國家建成后,民族的多樣性只存在于文化層面而非政治層面,民族差異已歸屬于地理經濟學中的地區差異范疇;在政治學范疇內,這時的公民原則代替了民族原則,多樣性的民族身份轉化為無差異的公民身份。同樣的道理,在中國塑造戰略語言即無差異的“中國語”,更不意味著消滅國內多樣性的民族特征,而是意味著在保證和進一步豐富民族多樣特征的基礎上提升國家的統一性。▲(作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本文為上海外國語大學211三期項目《國家外語發展戰略研究》階段性成果。)
(刊于2010年10月27日《環球時報》第14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