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的回歸
和新資本主義的蕭條
劉宏寶
西方經濟學一般均衡理論認為,當各種產品和生產要素既不存在過剩,也不存在短缺,整個經濟的價格體系恰好使所有的產品和生產要素供求都相等時,經濟就處于一般均衡狀態。當經濟處于一般均衡狀態時,資源便實現了最優配置或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實現了一般均衡的資源配置狀態也稱為帕累托最優境界。然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運行過程中總是伴隨著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失衡,總供給或者大于總需求,或者小于總需求。
首先,因為市場解決不了總量問題。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建立在各微觀經濟主體對自身經濟利益追求的基礎上,而這些市場活動的微觀經濟主體是不可能事先洞察國民經濟的全局,并根據社會總供求的數量比例關系來決策自身的生產經營行為的。在資本主義生產力的高度發展、資本利潤最大化與相對貧苦化群體兩者的兩極分化、社會有效需求不足情況下,社會總供給總是大于總需求,并積聚過剩而不是短缺。其次,市場競爭是不完全的,在現實中,完全競爭的市場是不存在的,只存在壟斷與競爭并存的不完全競爭市場,市場總是非出清。第三,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性使市場調節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滯后性。只有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中和一系列假定的條件下,經濟的一般均衡和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狀態才有可能實現。在現實生活中,當上述條件不具備時,市場機制不能有效地實現經濟的一般均衡和資源的最優配置,即為市場失靈。市場失靈總是醞釀危機。
正如馬克思指出:社會總產品的實現,要求種種復雜條件,“這些條件轉變為同樣多的造成過程失常的條件,轉變為同樣多的危機的可能性;因為在這種生產的自發形式中,平衡本來就是一種偶然現象”。(馬克思《資本論》第2卷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558頁)于是,市場修復——失靈、失靈——修復,繁榮——蕭條、蕭條——繁榮,伴隨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運行,呈現周期性的輪回,或長或短。基欽短周期約為40個月,朱格拉中周期為8~10年,康德拉耶夫長周期為50年左右。
自1825年英國爆發的第一次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經歷了經濟危機的周期和生產過剩的痛苦歷程,經濟周期性的波動總是與生產過剩相隨相伴。
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危機本質上是生產過剩,是實體經濟的生產過剩。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 技術革命直接推動美國經濟迅速發展,并創新出一套新的管理體制——福特制,即采用裝配線作業或流水線作業技術。這種技術在福特汽車公司采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汽車工業的發展又推動了鋼鐵、石油、化工、電氣工業、公路建設等一系列工業部門的發展。長達10年的“柯立芝繁榮”使美國生產能力迅速擴張。然而,生產能力迅速擴張的同時,消費需求能力并沒有跟上,新任總統胡佛堅決地阻止國家提供福利補償。呼吁勞資雙方在“自愿合作”的基礎上解決經濟問題。于是,一邊是嚴重的生產過剩,一邊卻是人們饑渴的需求,這個強烈的對比成了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一個獨特的畫面。“柯立芝繁榮”在創造財富的同時加劇了貧富的兩極分化,1923-1929年,美國公司利潤增長62%,股息增長65%,而工人的實際收人僅增長11%。其次,工人收人的增加同勞動強度的增強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頗不相稱。在20年代,工業產量增加了50%左右,工人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而工人收人的增長幅度遠遠落后于少數上層人物收入的增長幅度。“柯立芝繁榮”遠遠超過了消費需求能力。總供給的擴張發現總需求的嚴重不足。生產能力的過剩找不到有支付能力的消費者。市場失靈下的生產過剩帶來的是企業利潤下降、企業破產、信貸收不回來、壞賬增加。生產過剩之后銀行面臨虧損,并產生了大規模的銀行倒閉,繁榮的背后是蕭條,經濟危機爆發了。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先后經歷了三次較為嚴重的產能過剩。一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二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三是21世紀初期。1986-1987年和1991-1992年,美國工業產能利用率都曾下降到79%-80%,產能過剩主要集中在汽車、鋼鐵等傳統制造業。在美國21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造成的過度投資,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中,2000-2002年,工業產能利用率再次跌落到81%以下。到2001年,四個季度的GDP增長率分別為-0.6%,-1.6%,-0.3%,-2.7%。全年GDP增長率為0.3%,顯示美國二戰后的又一次經濟衰退。(李若愚 《中國治理“產能過剩”應借鑒美日經驗》)
周期性的生產過剩危機始終是套在美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繩索。經濟決策總是在現在做出并面向未來,面對未來的生產過剩,現在該如何做出經濟決策呢?美國經濟決策的戰略是:用過度信貸刺激過度消費,來消除未來的生產過剩;低端制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輸出生產過剩;貨幣資本從本國產業領域向虛擬經濟領域轉移。保持持續的經濟增長,擺脫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的繩索。
第一,用過度信貸刺激過度消費消除未來的生產過剩。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美國工人的實際工資幾乎沒有增加,國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續擴大,基尼系數從1980年的0.4左右上升到2006年的0.47;從1975年到2005年,美國最富有的1%的家庭實際收入增長了175%,最富有的25%的家庭實際收入增長超過70%,而其他家庭實際收入的增長都不足30%。實際工資增長的停頓和家庭實際收入增長的乏力,嚴重制約了對未來生產過剩的吸納。又要資本利潤最大化,繼續保持貧富兩極,又要推高美國的消費能力,兩全其美的方法是發行大量的消費信貸給相對貧苦化的群體,透支未來,積聚大量的有效需求,用信貸刺激消費,平衡總供給與總需求,避免生產過剩危機的出現。
為此,美聯儲大幅度減息。從2 0 01年至2 0 0 4 年聯邦基金利率從6.5%降低到過去近50年來的最低點1%,30年固定按揭貸款利率從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1年可調息按揭貸款利率從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美國的儲蓄率一直在下降,從1984年的10.08%到1995年的4.6%,2004年為1.8%,2005年為-0.4%,2006年為-1%,2007年為-1.7%
第二,低端制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輸出部分生產過剩。
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進入新世紀以來形成了高潮,美國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由資本和商品輸出國轉變為資本和商品的輸入國,把生產過剩的危機輸入實行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低端制造業在本國似乎開始呈現出生產不足的特征,(生產過剩具體表現的變化——輸出生產過剩)這是資本主義國家擺脫或者減輕實體經濟生產過剩危機的戰略轉移。因此,在本輪的美國經濟危機中,主流看到的是一場典型的“明斯基危機”。
第三,貨幣資本從本國產業領域向虛擬經濟領域轉移并產生衍生金融產品,支撐過度信貸。目前,美國走在了從傳統的產業資本時代向虛擬資本主義階段——新的資本主義發展階段邁進的前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使美圓取得了得天獨厚的霸權地位。為過度信貸刺激過度消費打下了基礎。為了規避過度信貸的金融市場風險,美國產生并發展了衍生金融產品。
美國經濟決策的戰略是高明的,然而,圍繞虛擬資本主義階段——新的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的這些經濟決策并沒有挽救美國經濟,雖然它改變了世界經濟繁榮與蕭條的機制,改變了生產過剩的具體表現,擴大和拉長了經濟繁榮期。
過度信貸刺激過度消費,格林斯潘深知非理性繁榮的背后是蕭條,從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聯儲改變其低利率政策,連續17次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升到5.25%,以阻擋樓市泡沫的產生,然而為時已晚。相反,在2 0 01年至2 0 0 4 年低利率情況下入市的次級貸款者,到了2004年6月以后,由于還款壓力增大,直接導致大批次級抵押貸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導致按揭違約的大量增加,釀成次級貸款危機。“格林斯潘雖然對‘非理性的繁榮’發出過警告,但他從來都沒有怎么干預過這種繁榮”,(保羅·克魯格曼 《經濟蕭條學的回歸和2008年經濟危機》第132頁)美聯儲經濟決策的失誤也使主流看到的是一場典型的“明斯基危機”。
當次貸危機爆發,本源是為了規避金融市場風險的衍生金融產品的風險反而被放到最大,這是哲學的辨證,也是美國衍生金融產品市場的現實。次債危機爆發的直接原因就是次級貸款者失去了償還能力,導致在其之上衍生出來的巨額金融商品失去了價值。根據有關統計,美國抵押債務與其相關的衍生金融產品的比例高達1:19。如果衍生金融產品的發展是一個貨幣創造過程和需求創造過程,則衍生金融泡沫的破滅就是一個消滅貨幣和購買力的過程,所以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一定會導致需求的萎縮與經濟衰退,并且會不斷向實體經濟擴散,從而產生比以往時期更嚴重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根據美國汽車業出版物《汽車新聞》提供的數據,2008年美國通用公司在美國市場銷售汽車295萬輛,比上一年下降了22.7%,銷量降至49年來的最低水平。福特公司在美國的銷售量為近200萬輛,比上一年下降了21.8%,銷量降至47年來新低。克萊斯勒公司全年銷量也比前一年劇降了30%,降至150萬輛以下。數據顯示,2008年美國汽車市場總銷量為1320萬輛,比2007年的1610萬輛減少300多萬輛,降幅達18%。預計2009年上半年美國汽車市場形勢依然嚴峻, 2009年4月30日 ,美國第三大汽車制造商克萊斯勒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繼次貸危機后的房地產業過剩,美國汽車制造業又步入生產過剩周期,至今仍未復蘇。
2009年7月2日 ,美國勞工部公布,失業率6月升至9.5%,達到26年來最高;與此同時,上班族的收入則下降至近一年來最低點。不少經濟學家預測,美國今年失業率將突破10%,而且在2010年還將繼續攀升。美聯社報道,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以來,就業崗位已總計減少650萬個。今年6月減少的工作崗位中,包括制造業13.6萬個,貿易和專業技術行業11.8萬個,建筑業7.9萬個,零售業2.1萬個,美國步入高失業率時期,虛擬經濟影響實體經濟。
衍生金融產品的膨脹終究是有限制的,這個限制就是衍生金融產品的本質,即對實物產品真實的供給與需求能力,脫離真實的社會總供給和有效的社會總需求,經濟運行就會發生危機。
資本主義必然要產生生產過剩,在世界一體化的今天,這個總規律沒有改變,變的是具體表現,例如,當前的美國經濟危機是用現在的過度信貸來刺激過度消費,目標是消除未來的生產過剩(資本主義必然要產生生產過剩——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已經證明)達到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均衡。只要過度信貸的資金鏈正常不斷裂,均衡就會保持。只要借貸者按期還貸,銀行就不會倒閉。信貸資金鏈斷裂,次貸危機爆發,就象 1929年10月24日 股票市場“黑色星期四”一樣,首先是表現在具體的金融領域。正是危機具體表現領域的變化,令主流看到的還是一場典型的“明斯基危機”。
傳統的產業資本主義逃不脫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新的虛擬資本主義同樣逃不脫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美國資本主義只能祈禱市場的有效和經濟決策的正確,擴大和拉長經濟繁榮期,而避免不了生產過剩危機的客觀規律。盡管新(虛擬)資本主義極力掩蓋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但是終究阻擋不了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的回歸和新(虛擬)資本主義的蕭條。
參考文章:
宋鴻兵:《金融危機本質是美國過度消費和中國生產過剩》 《第一財經日報》
王建:《新全球化時代與衍生金融產品風險》 《中國證券報》
馬也:《美國金融危機大事記》 馬也博客
2009-08-19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