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國際人士對當前世界金融危機的評述
作者:高長武 楊明偉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8年夏末以來,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很快波及全球。危機發生后,許多國際人士,特別是國外政治經濟界人士和一些國際組織負責人,在不同場合、以不同形式對此次金融危機的成因和影響紛紛發表看法,并就如何應對這場危機提出措施和建議,不少人還開始重新反思資本主義制度。以下是他們的部分評述摘編。
一、當前世界金融危機的成因
對當前這場世界性金融危機源自美國的事實,幾乎是國際上各方人士的共識。正如俄羅斯總理普京在一次政府工作會議上指出的:“目前在經濟和金融領域發生的一切都源自美國。這是一場我們所有人都必須面對的真正的危機。”但對于為什么美國會爆發金融危機,則有多種分析。綜合起來看,有如下幾個方面:
1.美國次貸危機不斷惡化,擴散到整個金融領域。美國前總統里根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兼國家經濟研究局局長馬丁·費爾德斯坦認為,這場危機是由對所有風險的嚴重性估計不足和美國在這10年的前5年中所產生的房地產泡沫的崩潰造成的。住房問題導致金融危機愈演愈烈,而危機又使維持經濟活動所需的信貸供應不斷減少。日本東京大學經濟系教授巖井克人在《朝日新聞》上撰文分析了次貸危機擴散到整個金融領域的原因。他認為:“引發金融危機的次貸,是一種向信用度低的人提供高風險的房貸。假如只是一筆房貸,哪個金融機構也不會放貸。但若將大量放貸捆綁起來并實現證券化,那么看上去降低了風險,進而與眾多金融商品組合起來,出售到世界各地。這樣—來,從表面上就看不出存在風險。”
2.受享樂主義的影響,追求過度消費的生活方式。許多國際知名人士認為,美國消費主義盛行、大規模借貸、瘋狂冒險的生活方式是引發此次金融危機的重要因素。古巴前國務委員會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早在危機發生之前就發現了問題所在,他撰文指出:美國自身體制的弊病和難以為繼的消費主義,將無法實現其經濟持續增長、充分就業和零通貨膨脹等發展目標。并預言美國經濟衰退將引發全球危機。事實證明了卡斯特羅的預見。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主席斯蒂芬·羅奇撰文批評美國過度消費和舉債經營的做法:“美國消費者是世界上購買力最強、消費最過度的消費者,14年來,美國消費者的實際支出以年均4%的速度增長。他們的個人儲蓄率近乎于零,負債卻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這樣一來,美國用舉債經營的方式把資產泡沫放大到了極限。”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認為,美國的消費比它的生產多,以致“我們享受了超過我們財力所能承受的生活”,這是金融危機發生的重要因素。同為美國前國務卿的舒爾茨也持類似觀點:“美國國內市場是這場危機的罪魁禍首一消費過度,存款過少。”德國社民黨國際部副部長恩格斯,在分析金融危機對德國的沖擊相對較小的原因時,著重提到了德國與英美在消費方式上的不同:德國保留了保守和傳統的銀行體系,監管制度較為健全;德國在信用卡發放方面采取謹慎和嚴格管理的做法,信用卡惡性透支比例極低;德國居民儲蓄率高達10%-15%,這相對美國近乎于零的儲蓄率而言高多了。
3.在利潤至上原則的驅使下,脫離實體經濟的過度金融創新及金融投機行為盛行。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在稱贊金融創新“能帶來資產的流動性和其他很多好處”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金融過度創新是有害的,是不負責任的行為。”韓國財長姜萬洙說:“美國需要承擔更多責任。美國幾乎強迫其他國家開放金融市場,一直吹噓它的金融產品是天才發明的先進東西”,“美國樹立的金融樣板、金融衍生品和對沖基金就像在賭博”。一些歐洲政界人士認為,美國發明了“虛擬經濟”,虛構了無需商品、投資、工廠、工人,只需通過金融資本象征性地無限流動便可創造巨大財富的神話,造成了巨大泡沫。美國金融資本主義奉行利潤至上的原則,追求資金規模無限擴大,逃避監管和規則,其中蘊藏了巨大的金融風險,為金融危機的爆發埋下了種子。美國金融資本主義還創造了一批貪婪、愚蠢、爾虞我詐、道德墮落的“掠食者階級”,依靠垃圾抵押貸款和金融衍生品,以犧牲多數人的利益為代價牟取暴利。這些金融業高管階層一方面親手制造了危機,另一方面卻享有“金色降落傘”保護,在危機爆發后得到保障,逃避責任。巴西總統盧拉一語中的:“市場投機者破壞金融秩序釀成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和民眾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危害。”
4.金融監管機制存在漏洞,金融監管跟不上金融業務的發展速度。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在2008年10月23日舉行的美國國會聽證會上,承認自己擔任美聯儲主席期間反對監管金融衍生品的做法“存在部分錯誤”。一些國際政治經濟界人士對這種錯誤進行了分析。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認為:“近些年,美國發明了很多金融衍生產品,在尚未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健全監管手段之前,就將這些產品散播到世界各地從而導致金融危機,危機源于金融監管落后于金融創新和全球化發展。”紐約證券交易所CEO鄧肯·尼德奧爾認為:“此次金融危機暴露出的,不僅是表面看到的這些問題,而在于導致這些問題的基礎,即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未受監管,并且有些部分不透明。”圭亞那總統賈格德奧認為:“當前的金融危機再次表明有關國家在國內金融市場的監管方面存在漏洞,同時也表明國際金融管理體系存在根本性缺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行董事多米尼克·斯特勞斯一卡恩指出:“危機顯然是由發達國家的重大監管失誤引發的,是市場原則機制方面的失誤。這次危機從根本上說是監管危機,是因為監管沒能防止金融系統尤其是美國的金融系統過度承擔風險造成的。”
5.奉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相信“市場萬能”,幻想放任市場去解決一切問題。一些國際人士指出,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是導致這場世界性危機的禍根。許多人士分析了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具體表現:新自由主義主張解除管制,相信“市場萬能”,讓市場自身去解決一切問題。并進一步認為,這種政策,片面強調經濟領域的自由,忽視社會領域的自由;片面強調資產階級或少數對沖基金管理者的自由,而不是廣大公民的自由。新自由主義導致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和金融危機的發生。瑞士社民黨主席勒夫拉特嚴厲批評了自由市場經濟理論,認為這次金融危機的根源,是一些國家政府過度迷信市場,放棄政府對金融機構的有效監管。韓國大國家黨國會議員、前最高委員元喜龍認為,此次金融危機是美國實施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導致的惡果。羅馬尼亞籍歐洲議會議員博什蒂納魯說:“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之大、發展速度之快,表明布什政府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徹底失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德爾維什說,過分自由的市場經濟導致了輕率的冒險,這些冒險最終擾亂了企業本身。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在談到金融危機對各國的影響時,通過分析比較得出這樣的結論:“過去強調自由市場經濟的國家,這次危機中遇到的困難要比相對保守的國家更大。”烏克蘭科學院院士、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研究所所長尤里·帕霍莫夫撰文指出:“此輪金融危機的源頭并非單純的金融市場過熱,而是美國現行的經濟運行模式,以及美國價值觀的墮落。”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施蒂格利茨認為,新自由主義所持的“市場原教旨主義”是撒切爾主義、里根經濟學和所謂“華盛頓共識”的基礎。在過去長達25年時間里,發展中國家之間有一個競賽。結果“那些追隨新自由主義的國家失去了增長的資本,就算的確取得增長,由此產生的利益也不成比例地大多由上層階級獲得”。施蒂格利茨還說:“新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一直是為某些利益服務的政治教條,從未得到經濟學理論的支持。很明顯,它沒有得到歷史經驗的證實。吸取這個教訓,或許是現在烏云密布的世界經濟的一線希望。”關于市場原教旨主義為什么會引發金融危機,世界知名投資人紹羅什作了這樣的分析:“政府過于信奉市場原教旨主義,固執地相信市場會回歸到平均水平,以為市場是會進行調整的,可以憑市場來解決一切問題,政府無需干預。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如果一味迷信市場的自我調整能力,一味依賴市場中存在著的‘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必然會出危險。因為市場不是中立的,市場的參與者總是帶著各種目的的,這就會對市場產生影響,使市場偏向某一方。換言之,市場是反映現實的,但通常帶著偏見看待現實。這種偏見的力量積蓄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無法控制的大泡沫,并最終破滅。這次危機就是一個例子。”
6.金融危機發生后,美國政府沒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機蔓延。金融危機發生后,一些國家政要和許多有識之士對美國無力及時出臺有效控制和化解金融危機的措施表示譴責。俄羅斯總理普京在政府的一次會議上說:“真正令人悲哀的是,我們看到(美國政府)無力做出適當的決定。這不再是某些個人的不負責任的行為,而是整個體系的不負責任行為。而(美國)曾自命不凡地認為自己是全球的領導者。”英國前首相布萊爾也對美國政府的應對不力提出了委婉批評:“人們大都以為有那么一個裝著計劃書的小盒子,藏在白宮的什么地方,但是事實上根本沒有什么計劃出來。”韓國大國家黨國會議員、前最高委員元喜龍尖銳地指出:“本來金融危機是美國的不當政策所致,它卻企圖通過與其他國家緊密的經濟聯系轉嫁危機。”世界知名投資人紹羅什在接受日本《現代》月刊采訪時也指出:“盡管此次危機是上世紀30年代以來發生的最嚴重的危機,但美國政府卻沒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后來它才宣布向銀行注入資金,但此時出手已經晚了,危機已經發生,形勢持續惡化,政府只能采取彌補措施。如果是在幾個月前采取措施,就不會陷入目前的狀態。”
二、此次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
這次金融危機的嚴重性和廣泛性,是前所未有的,國際各方人士都給予了高度的關注。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2008年9月23日第63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開幕式上的致辭中就指出,全球性金融危機給發展融資、世界各國的社會發展以及千年發展目標的推進帶來了威脅。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談到危機的嚴重性時這樣說:“一年前,有人曾對我說情況會很糟糕。但是現在,即使是那些已經預見情況會很糟糕的人都被現實震驚了。”德國總理默克爾承認,德國正面臨經濟發展的困難階段。她說:“世界經濟正在經受自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為嚴峻的考驗。”英國財政大臣阿利斯泰爾·達林、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則分別用了“最近幾代人時間內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和“一個世紀只出現一兩次的事件”來評論此次金融危機的嚴重性。古巴前國務委員會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撰文指出:“這場危機不是資本主義國家每隔幾年慣常發生的那種經濟危機,也不同于上世紀30年代發生的大蕭條,它是資本主義模式確立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危機。它意味著布雷頓森林體系難以為繼,世界將會變得不同。”
1.此次金融危機源自美國,殃及世界
美國國際集團前董事長格林伯格日前在接受中國中央電視臺采訪時指出:“這次危機是國際性的,不僅僅是美國遭殃,每個國家和個人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損失。”
金融危機波及范圍之廣出乎許多人意料,正像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指出的:“起初大家都說美國經濟開始走下坡路了,而歐盟國家的經濟不會受影響。但最后的結果并不是這樣。銀行紛紛被并購,很多英國的銀行所面臨的情況比美國的銀行更糟。”歐盟駐華代表團參贊孟葛嵐、李鯤海表示,金融危機給歐盟帶來廣泛影響。英國、比利時、丹麥、瑞典、葡萄牙、匈牙利、冰島等國銀行受到嚴重沖擊。匈牙利社會黨主席團成員、財政部長維萊什說,匈牙利作為歐盟小國感到強烈沖擊,貨幣大幅貶值、國內消費急劇下降、銀行業不穩、民眾失望情緒蔓延。
受影響的還不止歐美發達國家,廣大發展中國家也受到很大沖擊。許多發展中國家政要和一些國際組織負責人對此幾乎眾口一詞。老撾總理波松說:“在全球化背景下,此次金融危機對各國均將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而小國更容易受到沖擊。”古巴前國務委員會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認為:“廣大第三世界國家,主要出口低附加值的初級產品和原材料,而金融危機導致原材料價格暴跌,將會嚴重影響第三世界國家的出口能力和購買力。”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胡安·何塞·達布表示,隨著金融危機在全球范圍內加劇擴散,拉美各國也會受到不同程度影響。西非開發銀行行長阿卜杜拉耶·比奧乍內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經濟之中。即使非洲國家不像美國或歐洲那么容易受到沖擊,但也無法幸免。每次歐洲的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一個百分點,非洲就會下降0.3個百分點。”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德爾維什預言稱,金融危機對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后果將比對富國的影響嚴重得多。毛里求斯地區一體化與國際貿易部長阿爾文·布萊爾在參加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國家首腦會議時作出更為嚴重的估計:“對非加太國家,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而言,后果將是災難性的。”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指出:“隨著危機的蔓延,商業破產、銀行突發狀況和國際收支危機都有可能在發展中國家出現。不斷加深的金融困境,只會使發展中國家的政府更不容易保護貧困人口。”
2.此次金融危機已經對實體經濟造成很大影響,并會造成經濟衰退
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負責人認為,這次金融危機已經對實體經濟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拖累各國甚至世界經濟,未來經濟增長前景不容樂觀。法國領導人告誡法國企業界、金融界人士說:“目前金融危機開始演變成經濟危機,已經開始沖擊實體經濟,威脅經濟增長、就業和家庭購買力,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經濟增速都已并將繼續放緩。”德國前總理施羅德認為,目前的世界性金融危機將導致全球經濟衰退,這似乎勢不可免。受影響最大的將是那些金融服務業占主導地位的國家,如英國,而以制造業見長的國家如德國處境會好一些。而德國聯邦議院社民黨議會黨團主席施蒂戈勒則認為,這次金融危機對德國和歐洲的機械設備行業、汽車制造業沖擊較大,目前出口大大下降,企業訂單大幅減少,許多企業停工和裁員。澳大利亞外長史密斯表示,美國金融危機已波及全球并影響實體經濟,將導致全球經濟增長下滑。韓國總統李明博認為,這場金融危機已經開始觸及實體經濟,這將加劇失業,影響民生,后果嚴重。國際勞工組織預計,全世界的失業人數將從2007年的1.9億上升到2009年底的2.1億。國際勞工組織總干事胡安·索馬維亞認為,在2009年底之前,世界金融危機及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有可能造成2000萬人失業。他還說:“鑒于危機對實體經濟的沖擊,這個數字可能還會更大。這種局面將是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經濟已經出現衰退,從此進入‘后泡沫時代’。”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主席斯蒂芬·羅奇對目前世界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看得更為嚴重,他指出,歐、日、美等發達國家首次同時出現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經濟衰退,而這種大范圍的同時爆發的經濟衰退,發展中國家也未能幸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一卡恩撰文也指出:“我們生活在一個特別的時代。之所以特別,是因為我們觀察到的金融市場變化正以一種崩潰的面目出現;之所以特別,還因為金融危機必將引起全球經濟的嚴重衰退。”實際上,目前經濟衰退在一些國家已成為現實。2008年12月5日,美國時任總統布什首次正式承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他說:“我們的經濟正處于衰退當中。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住房、信貸和金融市場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從而導致失業率大幅上升。”布什發表此番講話前數小時,美國勞工部發布的報告顯示,2008年11月份就業崗位的減少幅度是34年來最大的。
3.目前危機尚未觸底
談到金融危機今后的走勢,許多國際人士持悲觀看法。包括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瓦爾特等在內的不少德國專家學者認為,由于房地產信貸將必然波及到其他金融信貸和實體經濟領域,眼下美國經濟危機尚未見底,美國經濟的復蘇恐怕要10年甚至更久,世界經濟的復蘇恐怕同樣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法國領導人認為,這場危機遠未結束,后果尚未完全顯現。歐盟委員會負責經濟和貨幣事務的委員華金·阿穆尼亞近日指出,雖然金融市場動蕩近期出現了緩和的跡象,但金融危機遠未結束,金融市場上的形勢依然充滿著不確定性,這意味著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他認為,在數個歐盟成員國中,金融危機正在加劇宏觀經濟的失衡。韓國大國家黨國會議員、前最高委員元喜龍表示,金融危機最困難的時刻是否已來臨尚難斷定,預計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可能會持續4-5年。越共中央對外部部長陳文恒指出,這場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對越南經濟造成沖擊,具體表現是出口明顯下降,估計過一段滯后期,負面效應會更明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一卡恩認為,一些人還天真地將這次房地產泡沫的破滅視作一次簡單的調整或一個遺憾的意外,甚至將大型金融機構的破產視作連帶的損失。但是,事實會證明他們是錯的,因為金融危機更嚴重的影響并未或至少尚未顯現出來,大部分損失尚未成為現實。
4.金融危機使美國的全球霸權和超級大國地位受到沖擊,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將會出現新的變化
一些國際人士根據歷史上每一次大的經濟(金融)危機總會給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帶來影響的情況,斷言這次危機也定會給目前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造成大的影響。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德國前總理施羅德以及歐洲一些國家、政黨、工會組織的領導人紛紛對此表達看法。他們認為:此次金融危機不僅會產生全球性經濟影響,還可能導致世界政治力量對比的結構性變化,導致地緣政治及世界政治影響力的轉移,甚至改變世界政治版圖。美國在世界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會遭到削弱,甚至會失去其在世界金融體系中的超級大國地位,歐洲和亞洲不會再接受美國的支配地位,將會提出改革國際金融體制和規則的要求。美國的衰落是新角色涌現的機遇,金融危機正變成一場世界秩序危機,所有的新角色已在幕后做好了準備,現在是歐盟、中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參與進來并見證美國在世界政治中衰落的時候了,世界步入了一個從美國霸權向多極秩序的過渡期,新金融中心將出現在亞洲和歐洲。美國長期以來享有全球霸權的時代行將結束,它再也無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主宰未來全球秩序的設計與改造。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明確指出:“由一個經濟體和一種外匯控制的時代已經永遠過去。”
一些國際問題學者也支持上述政要們的看法。美國社會學家、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伊曼紐爾·沃勒斯坦認為:“眼下的危機標志著一個政治循環的終結,那就是始于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霸權的終結。美國依然是一個重要角色,但面對西歐、中國、巴西和印度等多個權力中心,它不再可能恢復以前那種獨大的地位。”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教授約翰·格雷認為:“金融危機導致美國權力在衰落過程中崩潰,世界權力分配正發生不可逆轉的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美國霸權時代結束了。華盛頓正在上演的瘋狂混亂場面標志著一種資本主義的終結,那些抵制美式放任做法的市場經濟體將最終能安然渡過風暴。但顯而易見的是,權力正加速流出美國,它的全球領導力正迅速衰弱,一個美國無法繼續掌控的不確定的未來新世界正在悄然形成,美國將只是數個大國中的一員。”他還指出:“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美國統治時代已經結束。實行自由市場的強國已被摧毀,正在興起并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保留對市場控制的國家。”還有一些學者認為,世界發展動力中心正在轉移。阿根廷圣安德烈斯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胡安·加夫列爾說:“從美國開始的這場金融危機意味著世界權力從西方向東方轉移過程的加快。導致這個過程的本質是世界發展動力從大西洋中心國家向亞洲國家轉移:當美國和歐洲紛紛放棄積極的工業政策而滿足于金融投機時,以中國和印度為首的亞洲主要經濟體卻在重組生產基礎,加快發展技術能力,加大參與世界貿易并提高國際儲備。短期內美國的霸主地位不會被完全取代,但美國曾經擁有的強大的世界權力將被迫分散。”英國《金融時報》刊發的一篇文章也認為:“最重要的教訓在于,西方國家再也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全球秩序將依據它們的模子來制定。兩個多世紀以來,歐美國家毫不費力地行使經濟、政治、文化霸權的時代即將結束。”
三、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和建議
在嚴重的金融危機面前,各國政府都根據本國的情況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一些國際組織負責人和國際各界人士也紛紛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其中有些已經付諸實施,有的還在討論之中。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四個大的方面:
1.穩定金融市場,加強金融監管,防止金融危機進—步蔓延
在嚴重的金融危機面前,2008年10月,美國政府制定了一項總額為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該方案旨在購買銀行股票和不良資產,為企業和中產階層減稅等。在美國時任總統布什及財政部長保爾森、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等人的力促下,方案幾經周折終于獲得美國國會批準。布什就此表示:“我們的自由企業制度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之上,即聯邦政府只有在必要時才對市場進行干預。考慮到目前金融市場的不穩定狀況及其對美國人日常生活的極端重要性,政府干預金融市場不僅是有正當理由的,而且是必要的。”美國時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基思·亨尼西支持布什的觀點:“坐視不管的后果十分明顯,要比采取行動的后果糟糕、嚴重得多。現任總統向來反對政府干預市場,他只有在必要時才愿意這樣做。現在顯然是必要的時候,因為市場沒有正常運轉。”2009年1月28日,在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的敦促下,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總額為819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奧巴馬表示,美國經濟形勢緊迫,“政府采取大膽而迅速的行動刻不容緩”。英國財政大臣阿利斯泰爾·達林認為,金融和經濟穩定必須成為英國最優先考慮的問題。他還提出:“我們每個國家都應采取適當的行動來阻止金融崩潰,把全球經濟整體衰退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這需要一項全面的對策,重建人們對金融體系的信心,為銀行提供更加穩固的立腳點,在中短期內維持實體經濟的穩定。市場自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政府必須采取必要的行動。”法國領導人表示,當務之急是解決信用和信任危機。針對流動性不足導致的銀行惜貸、儲戶擠兌和企業融資困難,法國政府已采取一系列緊急救市措施,包括動用3600億歐元巨資救市,并將其中400億專門用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歐盟也采取了一些具體措施,主要包括:協調成員國的救市計劃,為大的金融機構及個人的銀行存款提供擔保,成立由各成員國高級人員組成的監督機構,提高對包括跨國金融機構在內的各種銀行、保險、證券公司及私募基金、對沖基金的監管,推動在歐盟委員會、歐洲中央銀行及成員國建立有效的金融預警體系。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根據日本以往經歷過的經濟泡沫破裂、隨后的金融危機和復蘇過程中的經驗,撰文指出: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徹底地根據合理估值和可靠標準披露銀行所持有的不良貸款,并將其從資產負債表中剝離。日本就曾因為披露過程拖沓且不充分,而導致不良貸款問題的解決過程一拖再拖。其次,動用公共資金向銀行注資的做法必須擁有適當機制提供充足的信貸。在日本,國家有關部門在出現系統風險時將銀行收歸國有的做法確實對解決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再次,央行必須持續提供流動性,特別是平穩而又供應充足的美元流動性。
2.擴大投資,刺激內需,拉動經濟增長,降低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不久前,法國政府決定,通過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法國領導人認為,盡管消費對經濟增長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在金融和經濟危機的特殊背景下,投資會對拉動經濟增長起到決定性作用。為此法國領導人提出,國家應實行積極主動的“進攻型”戰略,通過增加直接投資和鼓勵企業及個人投資來提升經濟競爭力。法國政府不會實行經濟緊縮和增稅政策,將把投資作為2009—2011年預算重點,國家在經濟領域的直接投資總額將達1750億歐元,重點建設領域包括高等教育、科研、國防、鐵路、公共交通、新能源和環保等。德國社民黨國際部副部長恩格斯說:“為恢復消費者信心和穩定市場,德國政府已經通過了約5000億歐元的救市計劃,并將出臺一系列刺激內需的方案。”美國前副總統阿·戈爾2008年11月9日在《紐約時報》上撰文提出了應對金融危機的具體方案。他認為,為使美國經濟盡快復蘇而且能持續地發展,最好的辦法是趕快制定和實施強有力的基礎建設投資計劃。但新的投資應該側重什么領域呢?戈爾認為,新的方案應該同時既使我們能解決面臨的氣候變暖的問題,又可以解決當前的經濟危機,同時還可以無限制地創造成百萬新的就業崗位。比如,分別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特點建造大規模的太陽能、風力、地熱等環保能源發電廠;籌建全國統一的智能電網,實現將邊遠偏僻地區的可再生能源發出的電輸送到中心城市以便充分利用:鼓勵汽車行業盡快轉產電油混合動力車;實行碳排放收費制等。英國前首相布萊爾也提到了刺激內需的建議。他認為,在公司不理智地投資時,消費者會產生憂慮,這時政府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解決經濟中出現的問題,使經濟回到正軌,重塑人們對市場的信心。澳大利亞外長史密斯表示,面對危機,澳政府已經采取措施積極應對:一是提前實施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二是政府拿出100億澳元補貼低收入人群,幫其渡過難關。越南總理阮晉勇、韓國總統李明博以及挪威、匈牙利等國領導人也都認為,增加投資、刺激內需,推動經濟增長,是應對金融危機的一條必要措施。
3.調整和改革現行的國際貨幣金融體制,以適應新的世界經濟形勢
此次危機暴露了現行的國際貨幣金融體制的諸多問題,因此,調整和改革這種現行體制成為國際各方人士議論得比較多的話題。法國領導人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建立起來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已不適應當今時代,不能再用20世紀的一套手段、機制和理念來管理21世紀;若繼續延用過去的老思路、老辦法,只會導致更大的失敗和新一輪危機爆發。法國駐華公使郁白就改革國際金融體系提出了四點具體建議:第一,擴大對國際金融市場的監管領域,對包括信譽評估機構、各個避稅天堂、投機基金等各類金融行為主體展開必要監控。第二,通過加強全球金融信息交流、建立危機預警機制和賦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的風險管理手段等措施有效規避全球金融風險。第三,賦予國際金融治理更大的合法性,尤其是要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改革,在其中成立一個部長理事會,使其具有真正的權力,并加強新興國家在其中的地位。第四,將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作為應對當前各種全球挑戰行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指出:“我們現在所在的G20組織是10年前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產生的。我們有能力做一些長期的制度上的變化,如同上次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上的改變一樣。”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說得更直接:“現在,我們正目睹國際金融體系的分裂,我們應當認識到當今世界的多極性和全球化的復雜性。俄羅斯建議改變全球金融結構,重新研究現有機構的作用,并建立能夠切實保障穩定的新國際機構。”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也對美元長期以來作為國際基礎貨幣的地位提出質疑,認為基礎貨幣不應只有一種,而應有多種。但是,他不同意立即建立新的國際金融體系來取代布雷頓森林體系。他說:“歐元尚不成熟,歐盟仍有待進一步整合。日中兩國都以國債等形式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美元如急劇暴跌將嚴重損害日中兩國利益。因此,現階段沒有必要急于得出改革國際金融體系的答案,而應首先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4.各國共同努力,進一步加強各種形式的國際合作面對金融危機的全球擴散以及引發的世界經濟、貿易等領域出現的各種問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行董事多米尼克·斯特勞斯一卡恩等人呼吁:當前迫切需要國際社會共同行動,共同解決問題。只有當大家共同行動時,所有的努力才會有意義。
金融危機爆發后,歐盟各國領導人就如何在歐盟和全球層面上加強國際金融監管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擴大國際金融監管領域的合作、加強宏觀經濟領域的監控與預警、共同提高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等問題進行了討論,認為金融危機暴露了有效監管的缺失、單個國家應對的乏力以及全球金融控制系統的失靈,需要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為此,歐盟提出,加強歐盟內部金融政策的協調,避免各自為戰的救市計劃: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高其預警和援助能力;重視發揮新興國家的作用等。亞洲一些國家領導人也提出了相同的觀點。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表示,東亞國家應該吸取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加強區域金融合作,調整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增強整個地區經濟的活力和韌性。韓國總統李明博也指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已經證明,一個國家單槍匹馬是很難應對的;雖然亞洲國家應對目前這場危機的緊迫性弱于歐美國家,但仍有必要未雨綢繆,加強合作。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等人也多次呼吁國際社會:“我們需要前所未有的協調精神。”
四、金融危機促使人們反思資本主義制度,重新認識馬克思及馬克思主義
自上世紀80年代后,隨著英國首相撒切爾和美國總統里根推行以私有化為主要特征的新自由主義政策,西方資本主義實現了新一輪的較快經濟增長,加快了西方主導的經濟全球化進程;與此同時,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發生了劇變和解體。一時間,贊美資本主義制度而貶低社會主義制度的聲音甚囂塵上,甚至有人提出社會主義已經走向“歷史的終結”。然而,當前這場始自美國并經由西方而波及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機,再一次引發人們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思考。國際社會許多有識之士開始反思資本主義制度,并重新認識馬克思及馬克思主義。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施蒂格利茨在一次談話中,明確表達了對美國自由市場經濟模式的失望之意,他說:“全世界的人都曾羨慕我們這種把權力交給市場的經濟模式。然而,這次危機發生后,沒有人再尊重這種模式,大家對我們的信譽提出了質疑,人人都感覺他們現在的遭遇都是我們造成的。”日本東京大學經濟系教授巖井克人這樣分析說:“金融危機爆發表明資本主義在本質上存在不穩定性,因為資本主義建立在投機的基礎上。打個比方,汽車廠家不是為了自己駕駛汽車,而是立足于別人為駕駛汽車而買車這一預測來生產汽車。這里面就存在投機因素。資本主義總體上是投機的,在本質上就是不穩定的。再拿亞當與夏娃來打個比喻,在資本主義,人們嘗到了‘自由’這—禁果的甜頭。當然,在禁果的甜頭中存在‘原始’的不穩定因素。”美國著名經濟專欄作家羅伯特·塞繆爾森在分析了20世紀以來幾次大的經濟危機發生的原因后更為直接地指出:“長期以來,過度借款、過度投資和投機活動主宰著商業周期”,“資本主義固有的不穩定性是罪魁禍首”。越共中央對外部部長陳文恒分析了資本主義的兩面性,他說:“過去歐美常指責越南對本國的農業進行補貼,指責越南沒有實行真正的自由市場經濟。而他們在自己碰到金融危機時,則不惜采取大規模的政府救市和國家干預政策。這次危機進一步表明,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么真正的自由市場經濟,金融危機也進一步暴露了資本主義的兩面性。”法國領導人在審視資本主義制度的缺陷時也提出:全球資本主義應該重建,必須鼓勵創業和多勞多得,抑制投機行為和唯利是圖,使金融服務于企業、生產、創新和經濟發展。
許多國際人士直截了當地指出,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歸根到底在于資本主義制度本身,資本主義制度將在這場危機下面臨崩潰的危險。德國聯邦議院社民黨議會黨團主席施蒂戈勒和捷克眾議院主席弗爾謝等人認為,新自由主義模式不可持續,激進市場式資本主義已經完結,資本主義體制面臨轉型。南非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組織書記馬派拉認為:“當前的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的危機,隨著危機的深化,資本主義制度將崩潰無序。”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伊曼紐爾·沃勒斯坦在接受法國《世界報》采訪時,提出了“資本主義將會終結”的說法,他說:“30年前世界就已進入資本主義制度系統的收尾階段。形勢已經混亂,主導資本主義發展至今的力量,已經無法控制局面。現在的斗爭不僅存在于資本主義制度系統的支持者與反對者之間,更存在于該系統的所有參與者之間,以決定用什么樣的新系統來取而代之。資本主義將會終結!”
還有一些國際人士提出,實行社會主義,是擺脫世界性危機的有效途徑。巴西里約熱內盧大學教授多斯桑托斯指出,一些在意識形態上奉行新自由主義的政府,現在也不得不公開承認,國家干預是世界經濟的“救星”,可以借鑒社會主義國家采取的一些辦法,如中國對市場進行有意識的管理就是一種更具優越性的治國理政方法。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認為:“社會主義是拯救當今世界的唯一途徑。”俄羅斯共產黨主席久加諾夫在2(X~8年11月召開的俄羅斯共產黨第13次代表大會上,批評了資本主義,指出現在的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政策所引起的。美國《紐約時報》對國際社會批評資本主義制度的聲音進行了報道,報道指出:“當前的金融危機和蕭條,使很多人對‘民主’和資本主義怒不可遏,認為這是他們夢想破滅的原因。這場蕭條可能產生大批查韋斯。”
在反思資本主義和尋找出路的過程中,世界上許多不同社會制度下的人們開始重新關注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俄羅斯共產黨主席久加諾夫2008年11月7日在參加紀念“十月革命”的游行活動時表示:“歷史的風兒再次吹拂著我們的臉頰,在全球金融危機下,資本家先生們應該重新認真學習馬克思的《資本論》。”英國《泰晤士報》2008年10月21日登出了一幅卡爾·馬克思的肖像,并提醒讀者:“他回來了!”該報還不斷關注一些國家在這方面的動向,比如在2008年11月18日還專門報道日本推出漫畫版《資本論》的消息,這篇報道稱:漫畫“通過一組受壓迫的勞動者形象,傳遞了馬克思的主題思想。就連原著中最艱深的概念也沒有回避,從‘商品拜物教’到‘剝奪剝奪者’的準確過程,它都給予了詮釋”。報道預計,該書在上市的頭幾周銷量將數以萬計,“它和一系列日益猛烈抨擊全球資本主義體制的書籍一道,迎合了日本勤奮工作的上班族對社會主義文獻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報道認為近幾年日本民眾“閱讀的趣味大幅向‘左’轉”,隨著日本經濟陷入衰退,“越來越多的日本人認為,問題在于資本主義本身”。據多家國際新聞機構報道,在德國柏林,一段時間以來馬克思的《資本論》已經脫銷。路透社2008年10月16日在報道《資本論》熱銷的原因時稱,這場金融危機促使西方反思美式自由市場主義的弊端,因此“卡爾·馬克思再度成為時尚”。據柏林一家出版社營銷部主任舒特倫普夫提供的資料,今年《資本論》的銷量至少能達到1500套,是2007年銷量的3倍,是1990年的100倍。舒特倫普夫還指出:“寫于資本主義上升階段的《資本論》,如今的主要讀者群是年輕一代的讀者,因為他們知道,新自由主義的承諾并未給人們帶來幸福:而馬克思精神遺產的復活反映出,在德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資本主義感到反感,甚至連銀行家和經理們都開始重新讀馬克思的書籍了。”他的這番話在路透社新近披露的一項民意測驗中也得到了印證,這份調查結果顯示,在東德地區,52%的人對“自由市場經濟”抱懷疑態度,43%的人對“資本主義”敬而遠之。路透社的報道認為,東德人一度對自由市場經濟充滿期待,但20年過去后,他們并沒有等來所謂的“繁榮景象”。如今《資本論》重新暢銷,折射出許多原東德民眾對現狀的嚴重不滿,而發端于美國、如今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機強化了這種不滿情緒。路透社專欄作者德布斯曼在分析這一現象時指出:“現在有一種共識正在形成,即資本主義需要在21世紀得到全面修正以拯救自身,我們熟悉的資本主義正在死亡,馬克思對不受約束的資本主義的批判正在得到確證。”法新社在報道2008年11月20日召開的第十次共產黨工人黨國際大會時這樣評論:“1989年柏林墻被拆除和市場經濟獲勝之后,古老的馬克思主義似乎已經被歷史之風橫掃一空;但如今一切都在改變,全世界共產黨人在數年保持低調之后,如今又開始利用震撼資本主義的全球危機,讓馬克思主義重新受到推崇。”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