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郭亞東先生:中國海軍什么時候才算準備好?
我在2月18日《環球時報》上發文《中國海軍應在領海內展示力量》, 主張海軍要發揮威懾作用,嚇阻一些國家對我們領海的侵蝕。25日,海軍某研究所學者郭亞東先生(因為不知道軍銜,姑且先稱先生)針對我的文章,也在《環球時報》發了一文稱《中國海軍不能太著急》。后又在中國網給我開的博客里留言說:
. |
網友: |
2009-02-25 12:43 戴先生一手好文筆,遺憾的是觀點不成熟,經不住推敲。請見2月25日我在環球時報上的文章,有刪節,有機會把原文傳給戴先生。 |
因為我還沒有看到原文,現在就環球時報的這篇文章,回答一下郭先生。
首先,我真誠地歡迎爭論,真理只有在爭論中才有可能越辯越明。有機會我真心想結識一下郭先生,并成為好朋友。
郭先生在文章和留言中都說我的觀點不成熟,經不起推敲,以下是郭先生的觀點:一是認為“就目前形勢來看,海軍亮劍于東海和南中國海的時機尚不成熟”,后文中說了時機成熟的標準有政治上的,經濟上的,其中軍事上的是“中國的軍事體制改革基本完成,軍隊實現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轉變,擁有一大批性能先進的、具備遠海作戰能力的武器裝備,能夠完全防止和挫敗強權的軍事介入。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中國海軍才能真正發揮出更強的威懾作用,才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否則,或許被人家笑話為紙老虎。”按照郭亞東先生的觀點,到這個時候,中國海軍才算準備好了,才可以出去。
可是,如果按這個觀點,抗美援朝戰爭怎么解釋呢?難道那個時候的新中國從政治上、經濟上和軍事上準備好了和美國作戰了嗎?
這里我之只引述關于空軍的幾個簡單數據:二戰期間,美國生產了20萬4千4百架各型作戰飛機,朝鮮戰爭爆發時正對著堆積如山的戰斗機、轟炸機發愁。1950年10月,美國僅投入朝鮮戰場的就有14個聯隊,1100架各型作戰飛機;而1949年11月中國空軍成立時,作戰飛機只有30架。1950年6月,中國空軍的全部實力只有一個旅,1950年底投入戰場的只有一個大隊的十幾架飛機。美國大部分飛行員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手,平均有著2000小時以上的飛行時間,不少人還是“王牌”。戰爭爆發時,當美國飛行員嚼著口香糖,追逐著地面行人開槍嬉戲的時候,衣衫襤褸的新中國飛行員,腿上綁著馬蹄表,正在日本俘虜教官的指導下,在破爛不堪的教練機中練習最基本的飛行動作。中國飛行員普遍不到100小時的飛行記錄,在噴氣式飛機上的飛行時間只有10幾個小時,很多人沒有進行過空戰訓練。用天淵之別來形容雙方的差距是不過分的。但是結果怎么樣呢?美國被擊落330架,擊傷95架;中國被擊落224架,擊傷151架。美軍驚呼“在和一個厲害而熟練的對手作戰,” 中國幾乎“一夜之間,成為一個世界空軍強國!”
再說海軍。這是一篇文章中的情節:“1962年4月13日,一艘美國“基林”級“狄海文”號驅逐艦闖入中國外海,“鞍山”、“長春”、“太原”三艦奉命監視、驅逐美艦。雙方對峙兩天后,美艦突然轉向,向我領海直插進來。“長春”艦立即發出戰斗警報,艦長下達了目標指示和“開始繪算”的戰斗命令,炮口瞄準美艦,迫使美艦慌忙調頭,退入公海。“狹路相逢勇者勝”,8天8夜的對峙后,美艦終于退出我國領海一線”。
越南戰爭時,中國警告美國不得越過17度線,它就是不敢過。難道那個時候的中國有和美國比肩的實力?中國憑什么可以懾止美國的?
世界最強大的美國,既沒有在朝鮮嘲笑中國空軍是紙老虎,也沒有在中國外海嘲笑中國海軍是紙老虎。我們現在的裝備再怎么不行,也不會比那個時候與美國的差距大吧,怎么反而擔心起被人嘲笑為“紙老虎”了呢?
按照我軍的建設時間表,完成軍隊實現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轉變大約在2050年。試問:在這之前如果發生戰爭,軍隊就不參加作戰了嗎?
以在下的粗淺理解,所謂準備,指的是心態,是意志,而不是武器裝備。如果沒有超過或等同于對方武器裝備就不能出動、不能作戰的觀點,不僅筆者不敢茍同,很有可能,那些已經作古的先烈們也不會同意。就是放在世界上,怕是也會有很多人有疑問,至少伊拉克反美武裝和塔利班就不同意。拿破侖有句名言:劍總是對精神俯首稱臣的。
我軍當然應該快速實現現代化,但絕不意味著有了現代化就有了勝利的絕對保證。有我無敵、敢打必勝的氣概是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的。
再者,筆者在文章主張的只是海軍在自己海域內展示力量,并不是越過伐謀階段直接開戰,這一點還請郭先生不要誤解。郭先生還有一個主要觀點認為,日本在釣魚島和菲律賓在南海侵犯中國主權,背后”都是中美兩個大國在政治上、經濟上和軍事的博弈問題”。這也在下不敢茍同的,美國固然對中國不善,但也不能把什么壞事都按在美國頭上。說釣魚島背后有美國因素是靠點譜的,若說菲律賓的做法也要上升到中美博弈的高度理解,也太牽強了。中美真正博弈的地方在臺海。我們不能因為對自己太不自信,就杯弓蛇影,把什么問題都看得很扭曲。
方今中國的海上形勢十分嚴峻,此時此刻,筆者以為,中國需要展現的是堅定的意志。我們不要忘了,世界上任何和平的達成,都是爭端的結果,而不是一味的避讓帶來的,反之,軟弱還是導致爭端加劇的禍首,中國近代史上之所以戰爭連綿不斷,就不是因為中國太強硬,而是因為太軟弱。新中國是近代史上和平最持久的時期,那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中國人的敢于斗爭贏來的。在動態中實現平衡,以小規模的爭端和沖突,逐步釋放戰爭的能量,是避免更大悲劇的最有效途徑。敢于并善于面對沖突,是一個成熟大國的基本心態和標志。不要害怕爭端、沖突,甚至戰爭,對于一些極端分子的戰爭叫囂,要堅決予以言辭或實際行動的回擊。戰爭不會影響中國的發展,朝鮮戰爭就是證明,今天的中國更沒必要害怕戰爭的后果。有關部門要正常行使中國在南海地區行政管轄權力,中國海軍要經常出巡,護漁、護航。只有具備了這樣的決心,并以堅定的意志付諸行動,才能消除一些國家對中國的訛詐心理和對中國“韜光養晦”的惡意利用。
附文:
中國海軍應在領海展示力量
中國海軍艦隊遠征引起世界關注,但在中國自己的海疆內,卻相繼發生了日本在釣魚島常駐海巡船、菲律賓通過法案非法占有南沙島礁的事件。
在《2008年國防白皮書》中,中國重申奉行
雖然從總體上說,我海軍還算不上一流,但還是擁有一定實力的。筆者以為,可以效法俄羅斯在全球展示軍力的做法,大幅增加海軍在中國海疆內的存在感。和穿著漂亮禮服環球訪問、排著整齊方隊閱兵等形式相比,各式軍艦開出軍港,軍機凌空,在自己的海域里像陸上演習的坦克集群沖鋒那樣“耀武揚威”,釋放出的信息可以更有效地威懾那些對中國領海領土的覬覦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