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談談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轉換及其它

泛思 · 2008-06-29 ·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談談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轉換及其它  

   

讀梁曉:《誰來養(yǎng)活美國》一文有感   

   

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實現的基礎和源泉。實體經濟:是生產具有使用價值的產品并完成產品最終消費的必要的空間位移或布局(如制造、采掘、加工等行業(yè))。這里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生產出實實在在的有使用價值的產品,包括中間產品和最終消費品;二是完成有使用價值的產品必要的空間位移或布局。虛擬經濟是指只增加價值而不增加使用價值的有關部門的經濟活動(如金融業(yè)、部分流通企業(yè)等)。每個國家在經濟發(fā)展的過程中都由這兩種經濟形式組成,只是由于國家發(fā)展的程度不同二者的相對比重不一樣。當一個國家虛擬經濟的份量與實體經濟份量比重失調時,就需要進行必要的調整。對于發(fā)展中的國家通常是虛擬經濟部分不足,相對制約實體經濟的有效發(fā)展;而對于發(fā)達國家虛擬經濟遠遠超過實體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比重,且將虛擬經濟發(fā)揮到了極限。用一句通常的話來說:發(fā)展中國家需要資金補充(只要不是過度注入,則成為一種經濟發(fā)展正常的需要),發(fā)達國家有資本輸出的沖動(若這種資本輸出是尋求正常利潤,則不足為怪),問題是這種資本輸出形式往往容易變異成對外掠奪財富的虛擬經濟,而不是實體經濟,或者通過虛擬經濟手法轉換以非常的廉價獲取他國的實體經濟,以達到對他國經濟的總體控制。    

如何以自己的虛擬經濟廉價的掠取對方的實體經濟?西方的政治經濟學家們很早提出了所謂的WTO和“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雙贏”的美妙構想,或引誘或強迫人家對他進行全面開放進入別國的金融、流通等領域(而他自己對外不開放,尤其是虛擬經濟部分),通過一場沒有硝煙的貨幣戰(zhàn)爭形式把本國輸出的虛擬經濟部分轉換成了實體經濟,把參與國的實體經濟變成了虛擬的經濟,最終讓資本引進國家變成了經濟虛弱。由于轉化過程中的不對等、不公平(技術、信息、約定等方面),使得與之交往的國家如同在被人掌控的不公平股市中的股民一樣只增加了少量股份數而因價格大跌失去了更多的真金白銀,只增長了所謂的GDP而失去了經濟發(fā)展的持續(xù)能力(資源與環(huán)境)。    

一、虛擬經濟產生的必然性及轉換的條件。當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到了一定時候,他的剩余資本就要尋找擴張新的出路,顯然由于實業(yè)投資獲利速度及風險性遠遠慢于金融及流通參與的速度和效益,而相對于發(fā)展中國家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間斷由于資本的匱乏,需要注入資金進行生產擴大,因而構成了資金供求關系。由于全球經濟發(fā)展中國家占多數,經濟發(fā)展競爭激烈,因而虛擬經濟部分就有了充分的市場,并且顯得愈來愈有份量了。若某個國家在世界上的貨幣具有代表性,則由這種貨幣形成的虛擬經濟就可以無限的膨脹,且不具備任何風險。虛擬經濟典型表現為:一是發(fā)展中國家被發(fā)達國家通過種種形式進行金融控股或熱錢流入。以我國為例有資料已表明:“據銀監(jiān)會統計,截至2007年底,有4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93家銀行在華設立了242家代表處。外資金融機構的資產達到1.25萬億元,占我國銀行業(yè)金融機構總資產的2.4%。其中外商獨資銀行24家(下設分行119家)、合資銀行2家(下設分行5家,附屬機構1家)。獲準經營人民幣業(yè)務的外國銀行分行57家、外資法人銀行25家,獲準從事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業(yè)務的外資銀行機構數量為50家。”,“2008年早些時候增加的不明來歷的熱錢可能850億美元,最近又多出500多億美元來。”。

二是流通過程價值鏈的不增加使用價值環(huán)節(jié)部分。由于這個價值鏈構成中有實用價值的部分占的比例非常小,而虛擬部分占的比例非常大,所以除去生產部分和完成空間位移部分的,其他部分基本可以看作虛擬的經濟部分。而恰恰虛擬經濟引進國家所處環(huán)節(jié)部位弱勢導致產出低效益或無效益。于是有了“出口一個10美元的芭比娃娃,留給國內的利潤只有0.3美元,出口一個79美元的MP3,利潤只有1.5美元, 大量的海外欠款無法收回,而且還以每年兩千億美元的利潤形式流向海外。中國成了世界工廠,全球幾乎每個角落都有“中國制造”,全世界許多國家的人們日常生活也都離不開“中國制造”。然而,在眾多的“中國制造”中,中國真正擁有知識產權的卻為數極少,即沒有多少是中國自行創(chuàng)造的,尤其是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產品。許多產業(yè)是“兩頭在外”,即知識產權在外,市場在外,外國客商拿走了利潤,把GDP留給了中國,他們以低于本國市場價格10倍甚至更少的錢收購了“中國制造”的產品,轉而獲得了高額的利潤,而中國的工人拿的是不到西方國家同行業(yè)工人的1/10工資,卻要付出比這些國家工人更多的勞動。一些經濟學界人士形象地說,在“世界工廠”態(tài)勢下,外國老板在數錢,中國官員在數GDP。工廠設在中國不是為了我們的廉價勞動力,而是要破壞我們的環(huán)境,我們?yōu)樽约簞?chuàng)造一美元,就是為美國創(chuàng)造九美元的價值。”生產得越多,為虛擬經濟輸出國做的貢獻越大。     

   虛擬經濟可以順利運動的條件:一是所謂的國際接軌中的WTO中的各種條約的履行(包括各種項目談判條約),如通過參與你的金融體系或流通價值鏈從而達到對利率、匯率、關稅以及證券創(chuàng)新等的操縱;二是現狀與優(yōu)勢輿論工具作用的極大發(fā)揮,如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經濟一體化浪潮。通過國際資本代言人和發(fā)展中國家的鸚鵡學舌者(不是真正懂經濟的經濟學家或別有用心的人)的觀念上搖旗吶喊,精神麻醉。也包括一些經濟困境國家所迷信所謂經濟強國提供的“經濟治理處方”等。    

麥金農分析得很透徹:“由于美元具有國際核心貨幣的地位,美國可以獨自背負巨額的本幣債務,不會像較不發(fā)達、存在原罪問題的債務國那樣,受到貨幣攻擊。在沒有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美國幾乎可以無休止地從國外借債,彌補其巨額財政赤字。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    

二、虛擬經濟的運動特點及增長的方式。虛擬經濟的表現形式為國外控股資金包括熱錢流入,其實早在很多年前瑞士銀行就采取客戶存款要收取利息手續(xù)即采取負利率對待存款,說明那些老牌國家的資本經營者十分清楚金融只是一個虛擬的經濟組成部分,而發(fā)展中國家為了能更好的進行經濟調控還在利用正利率這個經濟調節(jié)杠桿,這就為熱錢提供了可乘之機,同時匯率的自由化也為國外熱錢進出帶來了流動的便利。這成了加入所謂WTO后,西方強國要求弱國進一步開放的原因。    

1、利用霸權貨幣可以人為的無限的發(fā)行以增大虛擬經濟的比重。其“升值貶值”對擁有 “話語權”的貨幣霸權國沒有任何影響,只是多印刷了幾張紙而已。而其通過靈活的“升值貶值”和虛擬經濟運動將危機轉嫁給弱勢國家,把利潤轉移給自己。美國GDP只占全球1/3,但資本市場總值占全球總值的一半,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2/3,美國的金融實力早已超過生產力,可見美國虛擬經濟的比重之大。如“從1971年結束金本位到2003年,美元對黃金的價值已經貶值高達90%。以生活費用為標準,已經貶值70%。2002年初至2007年10月,美元對歐元累計貶值超過50%,對英鎊、加拿大元也處在20年多來的最低水平。”,如果不是近來出現了“次貸危機”有所影響,美國經濟一直是增長的。  

2、所謂的“經濟高速增長”、“泡沫”和“金融危機”只不過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轉換再轉換時的運動表象,而財富的掠奪與轉移才是它的本質。“過去,亞洲的金融市場不發(fā)達,社會保障程度低,民眾信任的是銀行存款。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金融全球化(實際上是西方一些發(fā)達國家想利用這些國家的經濟急于起飛要求趁機來分一杯羹,),亞洲大部分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出現了“高速增長”,亞洲人也開始積極投身資本市場。可惜好景不長,金融危機隨之而來,大大小小“泡沫”紛紛破裂。亞洲資本市場1990年代大發(fā)展之后,資本大規(guī)模向美、歐回流,亞太股市市值在世界股市總市值中所占的比重反而下降了。”   

3、通過虛擬經濟、實體經濟之間的轉換與再轉換的運動結果,在短短的十年間大量的財富流向了歐美,構建了非戰(zhàn)爭時期強勢國家對弱勢國家和地區(qū)的財富掠奪模式。“根據國際證券交易所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tock Exchanges)2000年年報提供的統計數據,1990年,在世界股市總市值中,北美所占比重為36.7%,歐洲占26.5%,亞太和南美分別占36.5%和0.3%;2000年,北美、歐洲、亞太和南美所占的比重分別為51.9%、31%、16%和1.1%,亞太所占比重下降一半以上。對金融危機的抗受力差,亞洲居民的儲蓄只能再回到銀行體系,更加集中地體現到存款上。”。  

4、強勢貨幣霸權條件下通過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轉換,貨幣霸權國國民財產性收入不斷增加,擁有財產性收入的國民比重不斷加大;而弱勢國家國民由于財產性收入相對減少,擁有財產性收入的國民比重愈來愈少。不同的資產構成導致了整個世界更加的貧富不均。如 “1985年,日本個人金融資產中股票資產的比例是9%,1987年上升到16%,1989年又上升到21%,日本人口的1/5一是個人持股者。”然而,亞洲金融危機后,2004年的日本股票價格不足1989年的1/2。個人金融資產中,“現金和銀行存款比例反而從44.3%上升到55.4%,股票及其他證券投資等從30.7%下降到13.5%”; 2005年,中國居民金融資產組成中,86%是現金和存款,股票只占6%。即使是經過了2006~2007年的股市大漲,截至2007年中,股票占居民金融資產的比重上升到15%,現金和存款的比例仍有71%。“在美國,情況剛好相反,只有15%的家庭金融資產采取了存款或貨幣市場基金的形式。他們擁有2萬億美元的共同基金,接近6萬億美元的普通股票,還有2萬億的信用市場工具。這還不算他們透過養(yǎng)老基金和其他金融機構持有的股票和債券。”。美國金融業(yè)發(fā)展領先全球,無論是普羅大眾醫(yī)療、教育、養(yǎng)老的基本需要,還是富裕階層買債券、炒股票、投資各種對沖基金的需求,幾乎都可以找到相應的金融工具。所以,銀行存款在美國私人儲蓄中才顯得越來越無足輕重。雖然統計上是低儲蓄甚至負儲蓄率,但美國人財富迅猛增長,個人消費比重并不高。美國家庭最終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不僅高于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而且高于歐盟,位居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之上。2006年美國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高達15%,是當年銀行利息的3倍。其中,投資中國和印度等亞洲新興市場的基金回報率更是高達36.9%。”   

5、霸權貨幣是主體國虛擬經濟轉化為實體經濟的保障,也是霸權貨幣國國民財產性收入不斷增長的保障,弱勢國家即使實體經濟效益再好,也只能因虛擬經濟運動而為霸權貨幣國作嫁衣裳。這也是社會保障水平不高的美國人越來越富裕,可以放心地超前消費的原因。 “按照一般的理解,百姓收入水平高、社會保障程度高,自然可以擺脫“不敢消費”的顧慮,提高消費比率。香港、日本的人均GDP已屬高收入之列,但社會保障程度低,家庭最終消費支出占GDP比重只能與中等收入國家看齊,不足為怪;詭異的是,歐盟人均GDP與美國相近,社會保障程度高,北歐各國更是早就被稱為“福利國家”,歐盟的家庭最終消費支出占GDP比重,還是遠遠趕不上美國。” 全球經濟一體化、金融自由化其實只是強者的邏輯和機遇,對于弱勢者所謂國際接軌有如姜太公釣魚,僅僅是一句美麗的辭藻。虛擬經濟運動的結果從來就不會有利于弱勢一方,何況自1990年前,這種虛擬經濟運動在強勢國早已演化成有意識的比重放大,以達到用極小的付出來以極大限度、極快的速度掠奪弱國財富為己有目的。  

三、虛擬經濟的沖擊力度及轉移模式。虛擬經濟由于實體生產的轉移導致弱勢國家的資源枯竭、環(huán)境污染、人才流失、企業(yè)賤賣、社會動蕩等一系列問題。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則說得直接:如果中國停止平均每星期幾十億美元的美債購買量,美國經濟就會有大麻煩;但是,中國經濟由于對美國出口萎縮,也會有大麻煩。德龍(Bradford DeLong)認為:“龐大的外匯儲備事實上相當于中國為富裕的美國消費者和投資者提供巨額補貼。”中國用占GDP相當分量的資金購買美元債券和資產——美國短期國債、長期國債、以房地產抵押作擔保的證券等等,中國央行與其他亞洲國家央行一道,實際上承擔著美國幾千億美元的全部經常性項目赤字。世界最大債務國,長年投資凈收益。身為世界上最大的凈債務國,貿易經常項目逆差了20多年,美國卻還保持了20多年的投資收益順差、凈流入。“欠了別人大量債務,不但不需要向別人付息,反而要從別人那里收取利息。”。因為 “美國作為主要貨幣儲備國,擁有無限的美元儲備。”,因為 “只有美國能夠成為一個巨大的凈債務國,而不會危及本國金融體系的健康。” ,因為通過虛擬經濟運動,“美國人什么也不用干,單憑美元霸權,坐收巨額利潤。”。有關資料表明:“2006年美國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高達15%,是當年銀行利息的3倍。其中,投資中國和印度等亞洲新興市場的基金回報率更是高達36.9%。有中國和日本們大力吸納美元,不惜讓外匯儲備額屢創(chuàng)新高,才有美國用赤字財政大力發(fā)展“戰(zhàn)爭經濟”、保持連續(xù)20多年經濟平穩(wěn)增長的余地。靠血汗工廠出口廉價產品,幾經辛苦換回的美元,還會乖乖回到美國,投資低回報的美債;以美國為首的跨國公司,則在中國理所當然地收取高額投資回報。而 “中國紡織品生產商只能拿到10%的利潤,90%的利潤都屬于品牌擁有者、批發(fā)商、分銷商、零售商等各個環(huán)節(jié)。”,而這些流通中的虛擬經濟環(huán)節(jié)大多被進口國壟斷。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轉換表明:由于虛擬經濟對一國經濟的沖擊猶如太極內功,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強勢國家將通過虛擬經濟運動使本國經濟越變越強,而弱勢國家將自覺或不自覺的接受虛擬運動使本國經濟越變越弱。形成了先通過虛擬經濟掠奪入手,再廉價收購實體經濟擁有結果,直到有一天控制和掌握了相對弱勢國家的一切,逐步使之成為自己的殖民地和附屬國轉換模式。四、虛擬經濟的運動及其帶來的后果。虛擬經濟是依靠金融、流通等優(yōu)勢而為轉移利潤、轉嫁危機存在(產業(yè)轉移與赤字減債),它的每一次到來和每一次離開都是危機的蘊藏和危機的發(fā)生,它在運動中一步步蠶食和掠奪了弱勢國家的財富和資源,而且是那么的冠冕堂皇。它的過度的運動對弱勢國家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設想的。一是失了公平、丟了效率。本來弱國想把經濟發(fā)展起來,在公平和效率間進行取舍時比較注重效率,而且的確給經濟發(fā)展過程中帶來了效率,但由于對大量的過度的外部虛擬經濟的運動無法控制,導致了效率的轉移。且效率越高,轉移得越多越快。這就是馬克思為什么曾發(fā)出:“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的感嘆;二是枯了資源、毀了環(huán)境。大量外來的過度的虛擬經濟的運動,是需要資源來予以匹配的,是需要環(huán)境來承受的。對于弱國來說資源和環(huán)境過度的承受能力,導致了人均資源占有格局的改變(既人均資源占有量的減少和環(huán)境惡化),哪還談得上經濟持續(xù)的發(fā)展?事實上“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推進,以美國為首的跨國公司,將大量高污染、高能耗、低技術、勞動密集型的產業(yè)或工序,向發(fā)展中國家轉移。跨國公司的產業(yè)競爭能力和對發(fā)展中國家的產業(yè)領導能力,也空前加強。分散的發(fā)展中國家,成了西方的生產線、車間、甚至是大“排污池”。” 三是弱了國家,苦了人民。大量外來的過度的虛擬經濟的運動,它相應的代價將由弱勢國家和人民來承擔,必然導致經濟的對外的依賴性增加,使國家意志變弱。而由于效率轉移、資源枯竭、環(huán)境惡化、企業(yè)賤賣,將使人民生活水平更加降低、生存條件更是缺乏保障。如1985年“廣場協議”,日元被迫大幅升值,隨后,日本經濟泡沫破裂,一蹶不振了近20年。美國經濟卻在穩(wěn)定地蓬勃發(fā)展。作為經濟較為發(fā)達的日本尚且如此,其他相對經濟較弱的國家就可想而知了。 麥金農分析得十分透徹:“由于美元具有國際核心貨幣的地位,美國可以獨自背負巨額的本幣債務,不會像較不發(fā)達、存在原罪問題的債務國那樣,受到貨幣攻擊。在沒有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美國幾乎可以無休止地從國外借債,彌補其巨額財政赤字。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 安迪森·維金說:“如果在一個能夠真正實現貨幣自由流通的體系里,美元恐怕早已經土崩瓦解了。”事實上,美國成了國際金融體系中惟一不受監(jiān)督的特權國家。  

五、美國的戰(zhàn)略決策:   

1、在可控制范圍內有計劃按比例的發(fā)展經濟和對外進行掠奪。加強農業(yè)生產投入、保護,進行必要農業(yè)科技研究和農產品出口補貼以完善國計民生的基本保障。如“美國大豆、牛肉、好萊塢大片,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美國倒是可以因為豐收而出口,經常成為貿易談判和爭端的重要議題。斯蒂格利茨說,美國“借自由市場之名行保護主義之實”。以農業(yè)補貼為例,2.5萬名“富得流油”的美國棉農把高達30~40億美元的補貼瓜分殆盡,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國。增加的產量壓低棉花價格,僅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qū)就有1000萬棉農受影響,竭盡全力只為爭取能糊口的收入。美國沒想過取消棉花補貼,反而提出開放國內棉花市場,使談判具有了“超現實主義色彩”——由于巨額補貼帶來的低價格,”,因為這已不是一個簡單的生不生產和出不出口的問題,而是要保證其基本生活物資的供應,避免其他國家在天災年份對其基本需求的控制。   

2、通過全球經濟一體化完成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轉換,從境外獲取相對質高價廉的一般消費工業(yè)品,保持國內生態(tài)環(huán)境最佳狀態(tài)。美國進口產品中有2/3來自發(fā)展中國家,其中有一半來自中國。墨頓·米勒拿諾貝爾獎興高采烈的體育道破:“我們指揮你們給我們送來這些費盡千辛萬苦生產出來的、奇妙的汽車、照相機和機床。而我們又給你們提供了什么呢?只不過是喬治·華盛頓的一些頭像。”   

3、堅持軍事等高科技和新技術的研發(fā),保持在世界上的技術領先地位。“這些高科技和軍工產品,不但技術不轉讓,連產品都不輕易賣。幾十年來,以美國為首的“巴統”(即巴黎統籌委員會)17國,對前蘇聯、東歐國家以及中國等采取禁運,目的是防止和限制西方的戰(zhàn)略物資、高技術及產品流向社會主義國家。冷戰(zhàn)結束,1994年“巴統”解散,限制卻依然存在,1996年成立的《瓦森納協議》就是“巴統”的延續(xù)。在《瓦森納協議》的兩份控制清單中,一類是兩用商品和技術清單,涵蓋先進材料、材料處理、電子、計算機、電信、信息安全、傳感與激光、導航與航空電子儀器、船舶與海事設備、推進系統等9大類;另一份是軍品清單,涵蓋各類武器彈藥、作戰(zhàn)平臺及其相關部件、設備、材料和技術,共22類。美國商務部下屬工業(yè)安全局(BIS)制定出口管理條例,2500多項技術和產品需要申請出口許可證。美國生產出來的軍工產品,可以“消費”到所謂的“恐怖主義”國家,讓美國得以控制中東和中亞地區(qū)極具戰(zhàn)略意義的石油資源。這些地區(qū)的石油,有相當部分還要通過美國控制的海上航線,例如馬六甲海峽,最終輸往東亞。美國海軍學院教授托馬斯·巴尼特一語道破了其中的關鍵:“我們只用很少的紙幣(美元)去交換亞洲地區(qū)豐富的產品和服務,我們也足夠聰明地知道這一切并不公平,當我們送去這些紙幣時,我們必須要提供真正有價值的產品 —— 美國太平洋艦隊。”   

4、通過政治手段、軍事壓力、經濟圍剿和文化滲透掌控主導世界發(fā)展的關鍵資源獲得、地域控制以及精神駕馭。“亞洲的存在不可或缺。除了提供廉價日用消費品外,由于不斷累積的對美貿易順差,亞洲的美元儲備迅速增加。這些亞洲美元不斷回流,支持美國政府大量發(fā)行美元債券,彌補巨額財政赤字。財政赤字、貿易赤字和制造業(yè)軍工化成了良性循環(huán),成了一個對美國越來越有利的正反饋。再加上“上帝站在我們這邊”的“反恐戰(zhàn)爭”,美國生產出來的軍工產品,可以“消費”到所謂的“恐怖主義”國家,讓美國得以控制中東和中亞地區(qū)極具戰(zhàn)略意義的石油資源。這些地區(qū)的石油,有相當部分還要通過美國控制的海上航線,例如馬六甲海峽,最終輸往東亞。新“三角貿易”,完整地“世界大循環(huán)”起來。美國的軍費支出,常年占世界軍費支出的一半。更有甚者,2005年新增的全球軍費開支,80%來自美國。美國擁有獨一無二的軍事地位,再加上美元霸權“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新“三角貿易”運轉的潤滑劑,仍然是“不當帝國的帝國主義”。  為了讓美國在這個新“三角貿易”中的利益可以進一步擴大,還有一道手續(xù)不可少 —— 美元貶值,是公開的變相“削債”。“如果一國發(fā)行了大量的以本幣計值的外債,那么該國就有利用通脹和匯率貶值降低債務負擔的強烈動機。”,美國對外負債越多,美元貶值的誘惑力越大。對美國人來說,美元貶值和美元加息相比,貶值是更好地恢復國際收支平衡的工具。因為美元加息是讓美國國民自己承擔調整成本;而美元貶值是讓其他持有美元資產的國家和美國一起來承擔調整成本。當一般性地貶值不完全有利時,還可以特殊逼迫債權國貨幣升值,達到更直接的“削債”目的。所以,真正的美元霸權,不僅體現在各國儲備中美元儲備的分量,或是美元的國際化率比其他貨幣高多少;更關鍵的是,美國欠別國的美元債務,還可以用“超級301條款”、半年一次的“匯率操縱國”認定、反補貼稅、向WTO申訴,乃至重量級的“廣場協議”,五花八門的“大棒”,逼債權國貨幣升值。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語重心長:中國購買美國國債“有自己的利益在其中”……任何急劇的改變都不符合中國的利益。無官一身輕的格林斯潘說得輕巧:別擔心中國會大量拋售手中的美國債券,因為——找不到這么多買家。”中國這個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已經深深陷入“金融恐怖平衡”的狀態(tài)難以自拔了。  本文參考和引用了網友文章中一些基本數據和事例,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金剛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2. 再說掩耳盜鈴
  3.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4.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5.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6.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7.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8.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9.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10. 特朗普奪島,劍指中國?
  1.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fā)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7.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