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越境侵犯我中國領土的事件還在繼續,中國的警告在升級,但印度軍方非但沒有退卻跡象,相反,印軍已經在洞郎地區支起帳篷,并建立了一條物資補給線,印度媒體稱印度已經在洞郎地區做好長期對峙準備。
印度的態度越來越明確,中國應該怎么辦?
與抗戰時期存在著速勝論和亡國論兩種觀點有些相似,現在也存在著速戰和避戰兩種言論。毛主席寫了《論持久戰》,反擊速勝論和亡國論,雄辯的說明抗戰的勝利最終是屬于中國的,但勝利也不會是馬上就到來。
那么現在對于速戰論和避戰論,該怎么看呢?
首先,指望用和平的方式讓印度停止侵犯行為是不可能的。能讓印度回撤犯我邊境的軍人,除非是讓他們認識到通過軍事手段非但占不到便宜,而且會付出不可承受的代價。那就需要中國在這個地區保持有強大的軍事威懾力量,或者有強大的機動能力,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快速到位。這主要跟印度這個國家的國民性有關,這個國家在英國的長期殖民統治下,其他的沒學會,倒是學會了西方的那套霸權思維和強盜邏輯,加上文化中自帶的那種對強權的懦弱服從心理,這個國家形成了最欠揍的個性:對弱者極其蠻橫,對強者極其順從,只認實力不認道理。
而現在的軍力部署,對中方是不利的。印度在這個地帶多年經營,布有重兵。亞東邊防部隊面對的是印度的33軍,轄有三個山地師。這也是印度敢于跟中國不講道理的直接原因,因為變局部的兵力優勢,印度并不擔心中國會突然給他們來一個1962年式的速決戰,沒有足夠壓力印度就不會撤兵。
中國現在是采取講道理的方式,通之以情曉之以理,這些手段,對于爭取國際上更多人明白是非曲折有效果,也是必要的,但對印度是無效的,印度只認實力。
我們說的速戰論,主要是指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了再說的這種心態。印軍犯境,令人著急上火,可以理解,但這種建議實施起來,目前卻有實際的困難。最大的困難就是中國在中印邊境的軍事部署嚴重不足,相對于印度的兵力部署處于嚴重的數量劣勢,無法形成局部的兵力優勢,也就不能支持一次小規模戰斗的勝利。那些總是說毛主席在就會怎么樣的人,也不要把毛主席想象成一個有勇無謀的人。毛主席從不畏戰,但是也從來不是隨意就做出戰爭決定。毛主席在1962年決定對印度發起自衛反擊,也是在進行了精心的一年多準備之后,又抓住美蘇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的時機,才下決心的。在此之前,毛主席認為“中國的主要注意力和斗爭方針是在東方,在西太平洋地區,在兇惡的侵略的美帝國主義,而不在印度,不在東南亞及南亞的一切國家”。“中國不會這樣蠢,東方樹敵于美國,西方又樹敵于印度”。從196l年,印度變本加厲的推行“前進政策”,向中國縱深進逼。1962年7月,毛主席聽了匯報后說:“印度在我境內設點,我們完全有理由打,但是現在還要克制,不能急于打”。為什么毛主席要等呢?一則,當時還不具備一戰而勝的實力和把握;二則,還不具備最好的時機。三則,要暴露尼赫魯的真面目,爭取國際上的中間派。等到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美蘇忙于應付這件事,中國發起對印自衛反擊戰;等到古巴導彈危機結束,中國也隨即宣告戰爭結束。
中國這次在洞郎地區修建通向前沿哨所的公路,引起印度的恐慌,顯示中國也在為解決中印邊境問題做積極的準備。但中國對于印度的這次行動顯然是準備不足的,還是低估了對方的無賴程度以及用軍事手段解決問題的決心。
印軍現在還在試探中國底線和中國捍衛領土決心的意圖。如果過一段時間,中國在中印邊境線,特別是亞東地區,中國的軍力部署沒有顯著的增強,他們可能會由此判斷中國軍事斗爭的決心不夠堅定,印度進行更大的軍事冒險行動的概率也會增加。
中國現在不能低估這次印度要跟中國進行長期對峙的決心。現在不是打不打的問題,而是先解決如何盡快具備打一場戰爭的條件。打仗不是為了打著玩,而是為了打贏,這就需要精心的部署和準備。
輕視印度對中國的威脅,這種思維應該停止了。印度自從1962年之后,就一直進行著戰爭準備,從來沒有放棄對中國的戰爭思維。印度這幾年的發展速度也很快,雖然比不上中國,但也確實不是原地停步。中國的硬實力增加了不少,但是軟實力方面,還不是太樂觀。相比較毛主席時代那種“七億人民七億兵,萬里江山萬里營”的精神面貌,現在精神和意志層面的東西退步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中國現在的整體國力遠比印度強大,但是具體到某一個區域,比如中印邊境,目前卻沒有形成局部的優勢。中國能夠用相當于對手四分之一甚至更少的兵力,維持著中印邊境的基本和平態勢,部分是1962年那一戰給印度留下的心理威懾力還在起作用。但是現在,印度已經跨越邊境了,這點兵力就不足以驅趕他們,或者讓他們主動撤回了。我相信印度應該有一個計劃,根據中國的具體表現,來確定他們下一步采取何種行動。中國現在可以用外交的方式或者其他的方式跟印度交涉,給印度壓力,但不能指望這些手段就能奏效,而是應該趁著這個時機趕緊解決中印邊境兵力不足的問題,也同時解決我們對印度重視程度不夠的思想認識問題。
現在感覺輿論上洋溢著印度很容易對付的氣氛,這有點令人擔心。現在的速戰論者,就有一部分就不考慮中方現在在中印邊境投入的力量的絕對劣勢,以為只要中國動硬的,印度就會退縮。這種想法,也是暗含著對印度的過于輕視的心理態度。
中國對中印邊境部署兵力不足的問題,既有一貫對印度過于輕視的心理因素,也跟中國的地緣條件有很大關系。
中國在地緣條件方面,在農耕時代,是非常優秀的。西面的高山,阻擋了勁敵向東方的滲透,南邊一直沒有像樣的對手;世界還沒進入海權時代,來自東方海上的威脅也可以忽略;中國憑借人口、生產力水平和文化的優勢,在不出現內亂的情況下,還可以集中力量對付來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外來威脅,保證中華主體文明的延續不會跟其他三大古代文化那樣中斷,消失在歷史的塵煙中。但是放在現代戰爭的條件下,中國現在的地緣優勢非但不算突出,反而有很多劣勢需要克服。中國周邊強勁的對手太多,而且因為中國近代那段積貧積弱的歷史,中國雖然保持了主要版圖的完整,但也遺留了不少歷史遺留問題,這其中最棘手的就是跟鄰國的領土爭端問題。原來在農耕時代的高山和大海屏障,在工業和海權時代已經不那么有效了。中國周邊強勁的對手太多,而且因為中國近代那段積貧積弱的歷史,中國雖然保持了主要版圖的完整,但也遺留了不少歷史遺留問題,這其中最棘手的就是跟鄰國的領土爭端問題。
好在,中國跟俄羅斯現在形成了背靠背的聯手抗美的形勢,減輕了北部的防守壓力。現在中國安全壓力主要來自東面的海上(南海問題成為問題也是因為來自東面海上的美國因素),和西南的陸地。西南的壓力就來自印度。
美國、日本、印度成為中國現在的外部安全壓力主要來源。其他的小國給中國能夠施加的壓力有限,沒有美國在背后支持,這些威脅都可以忽略。日本的背后也是美國,日本的軍事外交都要看美國的臉色,服從美國全球戰略的需要。而印度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國家,中國的印度洋運輸生命線還在印度的威脅之下。
這么算來算去,目前中國最需要注意的對手就是一個美國,一個印度。我在前幾天的文章里面說,印度針對中國的戰爭意愿,比美國還強。
現在就形成了美國在東部威懾,而印度在西部挑釁的局面,再加上阿富汗的美軍因素,所以中國現在不光要重視東線的威脅,還要重視西線的安全壓力。
當然,從綜合國力的角度,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目標,中國的真正對手就是一個:美國。沒有美國的支持,印度也難以單獨跟中國抗衡。但現在是美國已經在打造美日印的軍事合作關系,共同的目標就是中國。這三個國家也是最不希望中國強大的國家,也最有意愿打掉中國發展和崛起進程的國家。有美國支持的印度,對中國可能形成的威脅和牽制,不可低估。印度現在正在成為美國牽制中國的一枚重要棋子。美國可以給中國制造的麻煩,大都集中在東部,實際上大體還是一個方向的威脅,防守起來的難度,還不是那么大。而通過印度可以在中國的西部開辟一個戰場,從東西兩線扯動中國,讓中國在軍事安全資源的分配上捉襟見肘。
中國的沿海地區還是經濟和政治重心,這就決定了中國最重要的安全防守重心還是在東部。但因為“一帶一路”,尤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展開,中國的經濟資源必然會加快向中西部轉移,并沿著歐亞大陸向外輸出工業能力。這種變化,雖然不足以改變中國東部在整個安全格局上的重中之重地位,但西部的安全重要性權重明顯上升。就現在的西半部相鄰的國家,能夠給中國制造麻煩的也只有印度。
印度的地緣條件比中國好得多。周圍除了中國,就沒有能夠挑戰自己的鄰國。印度可以往一個方向集中部署軍事資源,而中國則不同。
本來,如果印度不跳出來挑釁和干擾的情況下,中國的想法是中印之間的問題暫時擱置,先集中力量應對來自美國的威脅和壓力。因為中國跟周邊國家出現緊張和沖突,背后都有美國。中國想集中解決哪一個點,其他點都會出現聯動動作。如果能讓美國出現全面的戰略收縮,那么這些點的問題,就因為失去了統一的協調人而失去了聯動能力,中國就可以各個解決了。
中國此前對付美國的辦法,一是繼續削弱美國的經濟實力,經濟不行了,沒錢了,美國的軍事布局自然要收縮。二是,聯合俄羅斯,解決掉美國的中東安全框架。
美國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國內工業能力因為經濟金融化空心化,變得不再那么強大。在目前的條件下,美國重新工業化的難度很大,因為人工方面的成本就沒有優勢。但是未來機器人和智能技術的發展,也可能讓美國的重新工業化又找到了機會。中國能夠讓美國收縮的辦法,就是在他重新工業化之前,進一步削弱美國的工業能力,讓美國經濟更加空心化。這就需要中國加快實現產業升級,通過產業升級壓縮美國的工業生存空間。還有,就是要切斷美元和西太平洋強大工業能力的聯系紐帶。美元自己的工業實力早就不足以支持美元,而美元現在的地位是建立在西太平洋的工業能力和中東地區的石油結算權上。世界上的工業產成品,很大一部分是西太平洋沿岸的國家提供,而世界上最大份額的可供進口的原油來自中東,成為美元的物質基礎的雙翼。
美國為保證美元物質基礎兩翼的正常發揮功能,高度依賴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安全框架和在中東的安全框架。
美國在中東的安全框架,主要通過以色列和遜尼派國家構建。美國的在西太平洋的安全框架,主要通過與日本的安保條約、和韓國的軍事條約,還有東南亞一些國家的軍事合作關系構建。美國在新加坡的軍事基地,讓美國控制著馬六甲海峽這個中國的海上生命咽喉。
美國為什么對伊朗和朝鮮的核武器盯得那么近,就是因為這兩個國家如果掌握和核武器,會動搖美元的兩個安全基石。
中國現在選擇的不是跟美國正面沖突,而是想打造自己主導的經濟合作體系,比如“一帶一路”就是要重塑世界的經貿體系。經貿體系的改變,也必然帶來金融體系的改變。國際經濟秩序發生了改變,國際政治秩序的變革也只是時間問題,美國霸權的衰落也隨著這個過程而得以實現。
中國另外的一個戰略是盡可能保持中國周邊的穩定,然后和俄羅斯一道,在中東做局,把美國在中東的安全主導權給廢了。如果沒有了安全主導權,美元掛在石油結算上的前提條件也就沒了。支持俄羅斯在中東敘利亞打擊美國的代理人,力挺伊朗,盡快打通“什葉派之狐”這個走廊,把這個走廊置于中俄的軍事力量保護之下,美國的中東安全框架就廢掉了一半。美國現在在中東的話已經沒有以前那么好使了,這點在卡塔爾的這場斷交風波中就體現的很明顯。什葉派走廊正在貫通,而遜尼派出現公開的分裂,都是美國在中東影響力下降的重要標志。中國如果能打通中巴經濟走廊,就可聯通伊朗,中國的陸軍就可以通過這條走廊,在需要的時候投放到伊朗。到時候,中國在伊朗這邊,俄羅斯在敘利亞那邊,什葉派之狐的東西支點有了,什葉派走廊也就基本成型了。
當然,中國還有一個戰略,就是中國在南海的“種島”行動,也給美國造成不小的壓力。中國在南海的種島。因為西太平洋的工業制造能力大部分進行內外交換的航道都經過南海。雖然中國沒有這樣的想法,但美國依然會擔心中國正在具備能力切斷美元跟西太平洋工業能力之間的紐帶。
但是現在印度出手了,原來的戰略需要做一些調整了,需要把印度主動出擊的干擾因素充分考慮進去。印度一直對中國的“一帶一路”采取抵制態度,自己另搞一套。可見,印度對中國的防范心理有多么強大,而中國對印度的提防太少了。
我并不認為中國一些人說中國對印度軟弱,是被韜光養晦捆住了手腳。中國敢于推動“一帶一路”,帶頭搞金磚銀行和亞投行,就意味著中國已經開始告別韜光養晦政策,中國并沒有屈服于美國的壓力,甘心服從于主導的國際規則體系,也就表示中國在挑戰美國。這是進攻,而不是防守。而美國在這方面,現任特朗普是一個貿易保護主義者,他的上臺顯示美國正在走向貿易保護主義,在經貿領域轉入防守。
但是中國現在的問題是,中國雖然在經貿方面已經采取了一個攻勢,而在軍事安全方面卻還主要是守勢,因為中國的軍事力量還沒有和中國的經濟力量實現同步發展。這幾年中國的軍事裝備發展突飛猛進,但距離保護中國經濟發展成果以及中國對外發展戰略的要求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中國的軍事力量還是滯后于中國整體國力的發展,在軍事的需求和供給方面存在著供應不足的矛盾。
印度在這個時候敢對中國出手挑釁,也應該是看到了這個問題。當然,他們也看到中國的軍事能力在這幾年突飛猛進的發展情況,所以,他們很可能認為現在是針對中國進行軍事挑戰的最后機會窗口,基于這種判斷,印度進行軍事冒險的概率就不能低估。
我們也不能低估對手的戰略分析能力,尤其是對于印度這樣一個對中國充滿敵意而且一直在準備戰爭的國家。中國打通中巴經濟走廊,對印度的心理震撼程度,我們是感覺不到的。印度的習慣思維是,涉及到中國的事情,他們總是會從軍事和安全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中國很多人卻已經習慣于只從經濟和貿易方面考慮問題。印度發展經濟從沒有忘記軍事,從沒有放棄對中國的戰爭準備,僅這一點就應該引起中國足夠的重視。
從某種程度上,印度比美國還難纏。因為美國為了照顧全球利益,他們的兵力部署,就很難集中于一個地點,中國在近海可以形成對美國軍力的局部優勢。印度周邊的地緣條件,卻可以將主要力量用來對付中國。而中國對印度也面臨美國類似的問題,中國的戰略防衛重心在東部,所以在中印邊境,長期無法形成局部的力量優勢。
印度恐怕也在琢磨中國的心理。中國一直沒有把印度當成重要對手進行研究,而印度卻把中國當成主要對手一直在進行研究。他們應該是看準了中國的心態現在是不想打。他們判斷的理由應該主要是:中國現在的印度洋海上生命線還在印度的威脅之下,而具有部分替代作用的中巴經濟走廊還沒有建成。中國在西藏的重大交通項目還在進行中,制約中國在中印邊境軍事戰斗力的后勤補給問題,雖然大有改善但還沒有根本解決。中國的臺灣問題還沒解決,還無法把更多的軍事資源部署到西部。中國在中印邊境的部署兵力目前還處于相對的劣勢。
印度是早就想打又不太敢打。1962年那一次軍事慘敗,給印度的造成的心理陰影面積是很大的。但他現在又比以往更想打,因為他們也擔心幾年后的中國會在軍事方面拉大跟印度的差距,他們擔心,以后再打,就恐怕沒機會了。
中國這邊如果普遍有輕視印度發動戰爭的決心,那印度就很可能對中國發動戰爭。所以,利用現在印度還在觀察中國態度和測試中國底線的機會,中國要趕緊做出不惜一切捍衛領土的決心,抓緊時間增兵西藏,提防印度進行更大的軍事冒險。
畏戰是不會避免戰爭的,越想避戰,戰爭就越會發生。面對印度的嚴重挑釁,中國需要做好戰爭的準備,放棄和平解決問題的幻想。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防止戰爭,創造更長時間的和平環境。
現在這個時候,固然不是中國理想的戰爭時機。但有時候事情的發展不以我們良好的意愿為轉移。想避免印度發起對中國的戰爭,就要做好戰爭的準備,展示出我們維護領土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的決心。要想讓印度主動撤回越境的軍人,就要對其具備足夠的軍事壓力。唯有以戰爭準備逼和的可能,而沒有求和的必要。
中國急需把印度當成威脅中國崛起的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號對手,在不改變東部作為防守重點的情況下,重視西線,重視印度,研究印度,逼退印度。中國可以通過支持巴基斯坦的方式在西線牽制印度,可以考慮支持印度國內的紅色割據力量和東部地區的分裂實力在內部牽制印度,但仍需要中國在正面給印度足夠的軍事壓力,從東西兩線對印度形成威懾,令其不敢輕舉妄動。
總之,就像毛主席說的那樣,在戰略要藐視對手,但是在戰術上一定要重視對手,不給對方通過軍事冒險以求地緣政治形勢翻盤的一絲機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