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長期關注中國軍隊的一個重點就是軍費問題。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中國在軍事領域的投入有所增加。中國一貫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適當增加軍費開支,保持一定軍事力量本無可厚非。但是,近些年來,類似“中國軍費過快增長”、“軍費不透明”等已經成為西方國家攻擊中國政府和軍隊的口實。今年,我國公布軍費預算約8082.3億元,較上年漲12.2%。此后,西方媒體一擁而上,百般解讀,“試圖嗅探中國未來戰(zhàn)略意圖的蛛絲馬跡”,基調是偏見、亂猜與擔憂,也有一些可加關注的不同見解,個別日本媒體公開聲稱“中國軍費增長不透明,已成地區(qū)威脅”,并為中國軍費增加表示“憂患”。
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軍費問題”
進入新世紀以來,幾乎每年我國軍費預算公布以后,總是會引發(fā)西方世界輿論炒作,相當數(shù)量媒體評論報導的著力點都是質疑我國軍費增長意圖,歪曲中國官方公布的軍費“遠遠低于真正的開支數(shù)目”,指責我軍發(fā)展不透明,誣蔑我此舉加劇地區(qū)形勢緊張、推升軍備競賽。比如,2006年中國公布的國防預算是2838.29億元人民幣,合351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了14.7%。然而,西方輿論普遍認為中國實際與國防有關的支出要高于上述數(shù)字。美國《紐約時報》稱,華盛頓對中國就國防預算諱莫如深表示擔憂。中國問題分析家說,軍費實際數(shù)字或許要高得多,之所以低報,是因為軍方大部分決策都是不透明的,華盛頓敦促中國對軍事意圖要更加透明。日本《產經新聞》認為,“中國軍費實際可能是公布數(shù)字的3倍”。
西方媒體和研究機構通常在將中國軍費夸大之后,拋出“中國軍事威脅論”。2012年3月,法新社報導說,中國宣布2012年的軍費增長11.2%,此舉很可能加劇外界的擔憂,導致地區(qū)緊張局勢加劇。至于擔憂的緣由,仍然是“中國實際軍費開支比官方公布數(shù)字高很多”這種“老調子”。彭博社報道說,中國在世界各地區(qū)日益增多的經濟利益,讓外界對中國軍力將會投放到全球的猜測增加。此外,媒體類似“中國的國防預算投入多年來呈兩位數(shù)的增長,讓亞洲周邊國家和美國警惕其軍事意圖”,“中國的軍費開支增長近12%,可能影響日本和韓國的防御戰(zhàn)略”等言論不絕于耳。
英國《金融時報》2014年3月5日文章表示,中國仍只提供一個沒有相關細節(jié)的孤零零的軍費總數(shù),代表了世界第二大軍費支出國和崛起最快的軍事力量的“透明度”,稱軍事專家認為中國的實際軍費開支被低估了1/5至1/3,因為武器裝備研發(fā)經費、撫恤金、進口武器裝備及核力量的維持費等開支沒有被包括進來。路透社3月5日援引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幫辦大衛(wèi)·赫爾維的話稱,“在中國軍費增長和不斷強硬的海上行為方面,美國依然有對不透明的擔憂”,報道表示大量中國軍費開支在預算之外,許多軍事專家估計中國2013年的實際軍費支出有近2000億美元。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網站3月7日把中國軍力稱為“黑匣子”,表示作為中國軍隊最引人注目的數(shù)據(jù),軍費預算吸引著大量注意力,但無人清楚這上千億美元的錢究竟花在哪了。盡管中國軍費仍沒有美國2015財年4960億美元國防預算的1/3多,但仍增長顯著,且實際開支比這一數(shù)目要高幾乎沒有疑問?!度A盛頓郵報》3月7日文章稱,盡管軍費預算大增,中國仍擔心軍隊發(fā)展得不夠快。但對西方來說,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軍費的快速增長與美國及其北約盟國為軍費縮減而抓狂的反差。文章援引英國智庫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2月數(shù)據(jù),稱中國2013年軍費開支是印度的3倍,超過日本、韓國、越南以及中國臺灣地區(qū)的軍費開支總和?!度A爾街日報》3月5日文章稱,2014年中國軍費兩位數(shù)的增長率是至少10年來最大的絕對增長數(shù),顯示出中國把軍費開支放在優(yōu)先地位??傊?,媒體和研究機構炒作的話題核心有兩個:一是中國的軍費不透明,對外公布的數(shù)字不真實;二是中國軍費增長太快,對世界和平構成了威脅。
二、中國軍費的實際支出情況
事實上,這種指責是毫無根據(jù)的。中國雖然增加軍費開支,但中國的軍費主要由人頭費、活動維持費和裝備采購費三大塊構成,其中由于員額眾多前兩項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從總體來看,軍費開支一直是比較低的。關于中國軍隊的軍費增長,實際上1978年以后,隨著國家將資金重點投向經濟建設領域,實際軍費是呈下降的趨勢。“七五”期間國家對軍隊撥款1091.9億元,比“六五”期間的軍費(844億元)從絕對值上增加了247.9億元,平均每年增加26.5億元,但由于“七五”期間的物價累計上漲79.02%,軍費的實際購買力只相當于“六五”期間的801.6億元,與“六五”期間軍費相比,下降了5.3%。軍費購買力的持續(xù)下降,致使軍費分配結構向生活費傾斜,生活費比重大大上升,裝備費比重則逐年下降,已經影響到了軍隊建設。
境外也有一些觀察家持類似看法:1985年百萬大裁軍后,翌年國防費為201億,扣除物價上漲因素比70年代后期減少了一半多,在這一年國民收入6822億元和國家財政支出1844億的總額中,其比例只占3%和11%。此后,國防費用的比例一直遞減到1997年,這一年公布數(shù)字為807億人民幣,僅占GDP的1.3%,在政府財政支出中則占8%,其比例為新中國歷史上最低點。 中國國防開支降入第二個低谷的十幾年里,確實是經濟建設發(fā)展最快的時期,不過也應承認軍隊建設受到些影響。此間國防科研在軍民結合的新形勢下發(fā)展較快,現(xiàn)役部隊的裝備卻因經費所限改善不大,使用的還多是陳舊武器,對臺灣分裂勢力也缺乏強有力的威懾力量。90年代后期李登輝之流敢于向大陸叫板,恰恰也是看到了這一點。
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國家開始扭轉這種被動局面,適當增加國防投入,軍費在扣除物價上漲基礎上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國家對軍費的投入開始出現(xiàn)兩位數(shù)的增長,將增加的軍費主要用于改善軍人工資待遇和部隊生活條件,并適度增加了對武器裝備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隨著軍隊全部“吃皇糧”,我國的軍費開支比例在國家經濟實力日益增強的前提下穩(wěn)步增長。雖然近年來中國軍費增長速度較快,但事實上中國軍費開支的增長仍然屬于彌補國防基礎薄弱的“補償性增長”和與國家經濟發(fā)展相協(xié)調的“適度增長”。
靜態(tài)地看,當前我國軍費投入水平在世界參照系中處于明顯偏低的位置。如2004年我國國防支出為2117億元人民幣,按當年匯率,約合256億美元,人均軍費僅為20美元,而世界人均軍費為162美元。若與散布“中國軍事威脅論”的美國、日本相比,差距則更大。從絕對指標來看,2004年美國的軍費總開支高達4620.99億美元,占全球軍費總開支的47%,日本占4.1%,而我國僅占2.4%。從相對指標看,中國軍人人均軍費不足1.1萬美元,而美國軍人人均軍費33萬多美元、日本為17萬美元。從國防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來看,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們一直是比較低的。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國防撥款絕對額雖然逐年有所增加,但國防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和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卻在逐年下降。中國的國防開支僅約占GDP的1%,遠低于世界各國平均國防開支占GDP的3%的水平。2011年中國國防預算約占GDP的1.5%,而其它主要國家達2%至5%之間,例如,美國國防預算占GDP的4.8%,英國為2.7%,法國為2.3%。即使按照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算法,中國的軍費預算占GDP的比例常年保持在2%左右。另外,中國軍費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1998年至2009年,比例由8.66%降至6.94%。目前各國均程度不同地存在所謂“隱性開支”,即未列入國防預算的開支。號稱透明度最高的美國,其準軍事部隊、原子能、空間技術開發(fā)等軍事方面的費用均未列入國防費,即便是國民警衛(wèi)隊的經費也主要是由各州提供的,和平時期的海岸警衛(wèi)隊開支是由美國財政部單獨提供的。而西方媒體卻緊盯中國軍費問題不放,別有用心地指責中國軍事不透明,因此,從軍費開支方面對中國軍事力量表示“擔憂”是站不住腳的。
“中國軍費問題論”基于西方中心主義的選擇性錯誤知覺,是自身認知局限導致的結果。其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這些國家的決策者及媒體對所謂中國“威脅信號”進行了選擇性認知和判斷。西方媒體一直關注我國每年軍費的增長,但總會“忽略”我國用于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支出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例和與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的巨大差距,總是“忽視”中國由于以前強調經濟建設給軍隊建設帶來的歷史欠賬。“中國軍費問題論”的宣揚者們只選擇那些能夠支持其論調的數(shù)據(jù)和事例對中國的戰(zhàn)略意圖和軍事能力進行分析和推測,而對中國軍費增加的歷史背景和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的困難因素視而不見,是典型的“攻其一點不及其余”的媒體框架選擇的結果,因而得出的結論必然是片面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