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當怎樣以所謂“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出現在國際舞臺呢?一種可能是中國通過傳統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發揮更大作用。但這方面的進展有限——雖然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只有4%左右的投票權。
中國對上述途徑感到失望,可能是新近提出并倡導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一個原因。亞投行的目的是更有效地將中國及其他國家的資金實力以及知識和專長轉化為亞洲各國急需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對中國嘗試從一貫雙邊性質的對外投資融資模式轉向多邊合作,難道不值得全世界稱贊嗎?
亞投行設立初期的資本規模是1000億美元,21個國家前些時候聚會北京簽署了籌建協議,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國。缺席的則有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印度尼西亞。
很顯然,當今現有的國際開發機構只能滿足亞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的很小一部分。舉個例子,亞洲開發銀行預計未來十年亞洲各國共需投資8萬億美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而亞洲開發銀行每年此類投貸數額不到需求的2%。
在健全的構架和管理機制下,亞投行一定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通過雙邊渠道,中國已經是推動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力量。據不完全統計,由中國融資或承建的水利項目超出所有國際開發銀行資助的此類建設項目的總和。我們為什么不歡迎中國創建一個更加有利于多方參與、增強透明度的多邊組織呢?
有些人擔心亞投行將會無視國際通行的一些投貸準則,包括采購、招標、環境、社會保障等。而我們通過中國最近召開的四中全會可以看到,中國為增強對自身金融體系的監管制定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我們為什么不認真思考如何抓住這個契機,促使亞洲更多國家更早地切實地采納這些準則和措施呢?
我們可能無法預測亞投行是否將成為全球開發組織中的一大支柱,它的有效性和透明度確實還是一個未知數。但中國可以借鑒本國企業界的一些新秀,例如阿里巴巴通過技術創新,使金融資源越加服務于最迫切的需求方。
如果構架合理,亞投行將為全球體系注入健康競爭的活力,特別是為那些長期以來的“局外者”提供參與的機會。世行行長金墉表示,世界銀行歡迎新的機構參與。亞洲開發銀行行長也表示愿意與亞投行進行合作。
世界銀行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世紀經濟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之后為保持和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但當前我們已進入一個新世紀、新時代。我們要有建設性的眼光:類似于亞投行的新倡議將極大充實已有體系,而絕不是削弱它。
全世界應該與中國在亞投行方面合作。世界經濟匱乏無力,若想要在消除貧困與饑餓方面有任何作為,今后十年里我們需要對基礎設施建設做出龐大的投入,包括公路、鐵路、港口、學校、醫院等等。我們何嘗不樂見更多國家競相參與全球基礎設施建設——從而賦予人們消除苦難、改善生活的能力和途徑。▲(作者Josette Sheeran是美國亞洲協會會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