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科大學 張志坤
如何在戰略上估價美國,怎樣與美國打交道,這是發展崛起的中國所面對的頭等重要的戰略問題。一個突出的事實是,以中國為主要戰略對手進行全面系統的設計與策劃,這項工作美國已進行了很長時間,現在正在具體地加以實施。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對美國的一舉一動中國都應給予高度的警惕,而不能允許有任何疏忽大意。
但是,實際的情況卻令人遺憾。評價美國的企圖、能力與手段,在中國歷來都有兩種趨于極端的不良現象:一種是對美國頂膜禮拜,把美國神化的不得了,簡直無所不能,因而臣服屈膝得十分虔誠;另一種則對美國不屑一顧,大言炎炎地高談美國怎樣無能,闊論如何排兵布陣,大有談笑之間就可檣櫓灰飛煙滅的架勢,動輒就什么美國被嚇傻了,奧巴馬被搞得嗚嗚直哭,形形色色的當代趙括(對不起趙括了)充斥著網絡、報刊、電視等各種媒體,并且每當有重要事件發生時都表現得相當淋漓。
此次美國總統奧巴馬對亞洲的訪問也不例外。本來,奧巴馬此行意義非輕,特別是他作為美國總統第一次公開表示美國將武力幫助日本控制釣魚島,這不僅表明美國針對中國的戰略決心有了新的表達,而且預示著這一決心背后還很可能有鮮為人知的重要戰略命題。面對如此嚴峻的事態,中國的一些媒體及個別“專家”、“學者”又開始大話連篇虛張聲勢了。說什么圍堵中國不過是開大了的玩笑,什么“美國根本承受不起與中國陷入遏制與反遏制的戰略惡果”,“美國沒有能力和意志對中國崛起進行以扼殺為終極目標的遏制”等等,把美國說得相當無能也相當不堪,這樣的觀點,見諸于《環球時報》4月24日題為《圍堵中國?這個玩笑開大了》的社評文章。
首先,圍堵中國,這不是在開玩笑。
圍堵和遏制中國在戰略上并不是什么新的創意。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日起,美國及西方就對中國實施戰略上的圍堵與遏制,一直持續了好多年,連中國的遠洋貨輪都無法出海,只能以中波輪船公司的名義搞運輸。現在重新進行的圍堵與遏制不過是過去戰略版本的戰略新升級,是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核心內容,也是實施美國全球戰略重點東移的重要手段。對此,美國是認真的,奧巴馬總統也是認真的,美國的盟友如日本、菲律賓乃至印度都是認真的,并沒有誰在開玩笑,請不要把這么嚴肅的事情如此兒戲化,這算不上是幽默,而只能被人家看成是大傻帽。
其次,不要低估美國的決心與能力。
美國的圍堵與遏制不是一件可以輕松面對的事情,對前蘇聯不是,對現如今的俄羅斯不是,對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也不是,對現如今的中國更不是。相反,這是一個空前重大的戰略考驗,甚至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復興崛起道路上最大最艱難的考驗,必須以最認真、最嚴肅的態度對待之。簡單地上嘴唇下嘴唇一搭,說什么美國承受不起,什么美國既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意志,未免太過武斷,也太過無知。當然,我們不是說美國的遏制與圍堵多么可怕多么了不起,中國人民完全有可能戰而勝之,但這種可能性要通過艱苦卓絕的奮斗才能實現,需要動員組織全民族乃至全世界一切正義與和平的力量才有可能,否則就會有另外的可能性出現,中華民族就得再一次面對救亡圖存的危機。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請不要太過自我感覺良好吧。
最后,要認真估價美國又可能掀起多大的波瀾
美國總統親自出馬訪問亞洲四國,不是休假旅行,也不是觀光游覽,美國政府的高官一般是沒有打著訪問名義行旅游之實這等毛病的,相反,他們都行動目的清晰、目標指向明確,戰略效益突出。作為霸權的最高統帥,奧巴馬此行的意義非比尋常,所言所行根本不是一些媒體所描述的什么老套、空話。僅僅就釣魚島問題而言,奧巴馬通過公開宣告目前是日本實際控制,就已經打破了一些中國人對釣魚島來一個實際上的“中日共管”的夢想,這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對中國過去二年多釣魚島巡航巡視的一種否決,在奧巴馬這般語境下,中國的行為看起來不過是可憐的騷擾,而沒有任何實際意義。這難道還不夠力度嗎?
如果僅僅這樣也還罷了,問題恐怕并不會到此為止。奧巴馬不是為一個小小的釣魚島而來的,他一定還有更大的著眼之處,還有更大的戰略課題與戰略策劃,其連鎖反應或者蝴蝶效應不可輕視,因而也就很有可能掀起新的戰略波瀾,這才是中國更應該值得警惕的地方。
公正地說,對美國的遏制與圍堵給予足夠的蔑視是愛國心的表現,這一點應該肯定。但前提必須是理性第一,超越戰略理性底線就是無知的表現。毛澤東主席說過,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但這個藐視必須是在系統估價、深刻認識、把握全面基礎上的藐視,而把對手說的相當無能不堪,這不是嚴肅時評所應有的態度。
附:圍堵中國?這個玩笑開大了
奧巴馬昨天開啟的亞洲之行是一次“圍堵中國之旅”嗎?日本和菲律賓的一些人會希望是這樣,但這是他們尋求自我安慰的偽命題。
奧巴馬這次訪問日本、韓國、菲律賓,以及馬來西亞,是對去年10月因政府關門危機而取消的亞洲之行的補償。奧巴馬的首要任務是穩住美亞洲盟友對華盛頓有些動搖的信心,世界對“美國正在衰落”議論紛紛,人們看到奧巴馬在克里米亞問題上毫無作為,在伊朗和敘利亞問題上畏首畏尾,其在亞洲“保衛盟國”的涵義是什么也變得模糊不清。
美國一方面表示對中國與日菲的領土爭議“不持立場”,一方面逐漸更露骨地在東海和南海的摩擦中偏袒東京和馬尼拉。美國想同時做到為盟國打氣和不激怒中國,通過巧妙方式實現它商業利益和政治影響力之間的平衡。
去年10月奧巴馬取消亞洲之行傳遞出一個信號,為了國內事務,其同亞洲盟友的關系是可以被舍棄的。美國經濟復蘇對中國的依賴大于其從亞洲盟友得到的支持,美國根本承受不起與中國陷入遏制與反遏制的戰略惡果。
同時與俄羅斯、中國兩個大國對抗對美國尤其是不可承受之重。中國在東海、南海領土爭端中的表現要比俄對克里米亞的態度溫和得多。菲律賓一直要求美在黃巖島問題上亮明態度,但華盛頓始終含糊其辭。
中國亞洲政策的戰略主動性非常堅實,同時也是克制的。奧巴馬為盟國打氣只能是他們之間形式主義的游戲,所謂圍堵中國的布局只是一些偽戰略學家面對地圖的遐想,奧巴馬的口袋里根本就沒有那么多錢,他和盟友算計中國時,也都惦記著如何更大限度分享中國經濟繁榮的蛋糕。
奧巴馬將在馬尼拉宣布美國軍事力量將更自由地使用菲軍事基地,奧巴馬這樣做時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它能對在南海遏制中國起多大實際作用,而是如何把握美方表態的用詞,避免中國采取針鋒相對的報復行動。
中國力量的成長是亞太戰略格局中的最大變量,中國對使用力量的溫和與克制,以及美國在接受中國變得強大方面大體采取了現實主義的態度,共同塑造了中國崛起時代亞太形勢的基本面貌。亞太地區各國的外交行動,包括中美的舉措,都不能離開這個主軸太遠,誰都沒有打破亞太這一戰略平衡的力量。
奧巴馬的亞太戰略再平衡,只能是接受中國崛起前提下追求美國利益最大化的再布局,美國沒有能力和意志對中國崛起進行以扼殺為終極目標的遏制。
圍堵中國可以是一些人的泛泛想法,然而美同其亞洲盟國不僅各自對中國的想法很矛盾,它們在希望對方對中國做什么的問題上,也經常是困惑的。比如日菲希望美對中國強硬,但它們對中美如果沖動陷入冷戰將導致亞洲噩夢也是恐懼的。華盛頓一方面在領土問題上偏袒日菲,但也擔心日菲高估美國的支持程度,與中國搞出軍事沖突,讓美為難。
所以說,“圍堵中國”聽上去有邏輯性,但一拿到亞洲地緣政治的現實中,它就碎得像幾顆捏不起來的沙粒。希望奧巴馬亞洲之行的一路上管好自己的嘴,別讓各國的“標題黨”們抓到現行材料,進一步煽乎起他本人和美國都承受不起的幻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