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和空天技術的普及,傳統的“領土、領海、領空”的國防概念早已被全面突破,由戰略心理戰演化而來的信息思想戰已經登堂入室。戰爭再也不僅僅是常備軍之間的攻防,安全概念已超越軍事,成為國家、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常態問題。因此,更新安全觀念,跟上時代步伐,就成為軍地職能部門乃至全體國民的當務之急。
大國博弈和決戰的主要領域,已從軍事轉向經濟和文化
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就一直引領著世界軍事革命:從核武器時代、信息化時代到網電空間戰時代。但這只是從技術角度看到的一條單行線。從戰略思想角度觀察,其實美國早已放棄了以傳統軍事力量作為大國博弈和決戰的主要手段,而將文化滲透作為一種具有極強戰斗性、顛覆性、毀滅性的國家戰略。
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叫摩根索的美國學者就提出,所謂的普世價值在國際政治領域從來就不存在,圍繞“普世價值”這一名詞制造的輿論只是強國用來美化自身、控制對手的策略。摩根索認為,很多國家在標榜自己代表普世價值,這其實是一種披了普世價值“外衣”的新民族主義。這種普世化的民族主義更具攻擊性和欺騙性,是未來國際社會中的重大隱患。盡管當下的世界主要依靠軍事力量進行爭霸,但國際政治格局變化的大勢正在由軍事帝國主義、經濟帝國主義過渡為文化帝國主義,而文化帝國主義是最隱蔽、最持久,也是最有效的帝國主義形式。摩根索進而提出:美國必須有自己的文化戰略和“第五縱隊”。在后殖民時代,大量新獨立的國家存在先天缺陷,可供“第五縱隊”進行滲透。美蘇中三國未來的國際地位,取決于誰能更有效地滲透、顛覆、控制最多的新生國家。
摩根索的觀點,后來成為美國冷戰的思想基礎和國家戰略的重心。50多年中,美國成功地在蘇聯和中東地區進行了新戰略的實踐。隨著世界進入網絡新媒體時代,美國有了更加便利的技術手段和更明顯的戰略優勢,因此,將大國博弈、對決的主戰場設定在網絡空間,以信息思想戰作為徹底戰勝對手的主戰樣式。
美國目前在互聯網方面的綜合優勢,相對于其他大國是壓倒性的,遠比核優勢和常規軍事優勢更突出
從1903年發明飛機以來,一百多年中,美國都是主要的工業技術發明國,因此也同步擁有大幅領先的軍事技術優勢。在率先發明互聯網技術后,今天的美國從硬件設備、軟件操作,到網站設立、全球信息發布,都處在絕對優勢狀態:全球互聯網13個根服務器,有10個在美國。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最大的門戶網站(Yahoo)、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最大的短信平臺(Twitter)和最大的社交空間(Facebook)全部為美國所有。相應的,全球80%以上的網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務器信息由美國提供。超過2/3的全球互聯網信息流量來自美國,另有7%來自日本,5%來自德國。美國牢牢控制了全世界互聯網信息流量的將近80%。相比之下,中國在整個互聯網的信息輸入流量中僅占0.1%,輸出流量則更是少到只有0.05%。
美國意識到自己在網絡領域的全面戰略優勢,遠比其在核武器和信息化常規軍事方面的優勢更加突出,很早就從理論上開始將這種優勢轉為軍事能量。2001年,美國國防部委托蘭德公司撰寫戰略報告提出:在世界各地擴張網絡連接,特別是要連接到那些不喜歡美國思想觀念的國家;把在世界范圍推行信息自由傳播作為美國的權力;創建一個“特種媒體部隊”……2003年,美國成立全球傳播辦公室,并首度在伊拉克戰爭中進行戰略心理戰——信息思想戰嘗試。2006年,美軍“特種媒體部隊”成立。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這支特殊部隊每天24小時鏖戰互聯網,與美國軍方認定的“負面”輿論作戰,“力爭糾正錯誤信息”,使美軍對抗“不準確”新聞、引導利己報道的能力大大增強。美國中央司令部與某網絡公司秘密研發一種新型軟件,使一名美國軍人在登錄網站時可擁有10個“馬甲”,使其在同一地址登錄時產生與美國軍方毫無關聯的假IP地址,從而可以輕易冒充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身份的人,制造有利于美國的言論。這樣,一個美國軍隊人員便可擁有10個可以顯示不同國家IP地址的假身份。風靡全球的社交網站“臉譜”(Facebook)和微博站點“推特”(Twitter)將是這款新軟件“操縱”的主要目標。2007年,美國學術界提出社會網絡中心戰概念,從理論上將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戰術打擊重心從消滅戰場敵軍,轉為戰略性壓制或瓦解敵方軍民意志,信息思想戰隱然成型。
2010年,美國成立網絡司令部,并與美國國家安全局合作,將“棱鏡計劃”接入全球作戰體系。靠著這種新技術形態、新社會形態和新軍事形態賦予的新權力——信息霸權,美國事實上已經建立起信息帝國,這種空前巨大的軟實力,整合并加固了美國在世界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領域里的硬實力,美國在世界范圍內展開了一場以信息心理戰為核心的“文化大革命”。通過電腦、手機等信息化的快捷投送方式,把自由、民主等傳統文化武器,投射到全世界特別是美國當前主要戰略對手國的國民心理中,以奪取人心、搞亂對方社會思想、徹底完成顛覆為根本目的。在利用“推特”等網絡社交工具成功煽動中東“茉莉花革命”之后,美國已經找到了一種不需要大規模動用傳統軍事力量,就可以達到戰略目的的最佳“戰爭”方法。
美國通過控制中國門戶網站和操縱一批負面“意見領袖”,以華制華,對中國展開網絡輿論攻擊
利用先發優勢,美國悄無聲息地利用中國網站境外上市的機會,以經濟“合法”手段對中國本土網站予以資本控制,繼而取得人員任用和內容篩選的控制權。
美國對全世界的互聯網進行研究,發現中國和中東地區的互聯網管理滯后,商業網站可以利用開發新技術的名義,繞過傳統的新聞監管部門,效仿美國網站開設博客、微博和微信及自由聊天工具。實際上,這等于人人都可以辦報、辦電視臺,瞬間便將中國歷經60余年,花費巨資建立起來的龐大書籍、報刊、電視、電臺等思想文化價值和新聞輿論傳播體系邊緣化。這些網站,雖然不能像政府管控的傳統媒體一樣擁有新聞采編資質,但可以任意改換所轉的新聞標題,還可通過其任意開設的非新聞頁面,轉載未經證實的消息;而通過有意“制造”的“網絡名人”,則可以隨意制造社會輿論,以虛假的民意綁架政府,達到其荼毒百姓的目的;在網站自行開設的公共言論平臺上,任何人都可以隱姓埋名、造謠攻擊。美國正是利用這種互聯網亂象,以“推特”“臉譜”等網站放大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社會問題,連續制造了突尼斯、利比亞、埃及、烏克蘭事件。在中國,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躲在擁有數億網民的網絡公共輿論平臺里,不分晝夜地丑化、抹黑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大肆攻擊中國共產黨和中央政府,利用并擴大個別社會事件的負面影響,以此損害軍隊和軍人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大量編造所謂的“黨史”“國史”“文革史”,混淆視聽,以此影響涉世不深、對歷史缺乏了解的中國青年一代。文化帝國主義借助新時代網絡技術,散布“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思潮,試圖像“黑板擦”一樣快速抹去中國人民以流血犧牲換來的勝利成果和政治優勢。
為了組織、整合網絡“第五縱隊”,美國還效法英國“阿拉伯勞倫斯”的做法,派出所謂“中國青年導師”,培育中國網絡的意見領袖(即摩根索所說的美國“第五縱隊”),把引導中國青少年成為“庸人、世界主義者和無恥之徒”(杜勒斯語)作為主要任務。經過數十年的無聲培育,美國政府已經認識到這支潛伏在中國內部的“第五縱隊”的龐大力量,所以,原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于2012年在總統競選演講中自信地說:“我們應該聯合我們的盟友和中國國內的支持者,他們是被稱為互聯網一代的年輕人。中國有5億互聯網用戶,8000萬博主,他們將帶來變化,類似的變化將扳倒中國。”
二戰后,美國連續實施了以蘇聯、中東為重心的戰略轉移,而每一次轉移都伴隨著新軍事革命的發生。此次,美國以中國為重心進行戰略東移也不例外,包含著信息思想戰的新戰爭形態。由于不必使用核武器和常規軍力,美國戰略東移圍堵中國雖然宣稱“預防”,其實是一種史上空前的涵蓋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的全方位、立體性大進攻戰略。
更新思維,審時度勢,建立中國新媒體特種部隊,打贏新形態的戰爭——信息思想戰
中國目前的互聯網領域魚龍混雜,一些門戶網站已經成為無政府主義和反黨、反政府、反中華民族的“獨立王國”,一些網站還利用微博對言論尺度進行評判,形成負面意見“輿論場”,以此進一步博取點擊量。當下,中國事實上已經形成兩個思想意識對立的輿論場,即以某些門戶網站為代表的網絡輿論與政府傳統媒體。報刊書籍等紙質媒體,是100多年前機械化時代的產物;電視、電臺是50年前電子時代的產物;而網絡媒體屬于當前最新信息技術的產物。用紙質媒體和電視、電臺等電子媒體對決網絡媒體,猶如用大刀弓箭和機槍,對抗飛機坦克。雙方的“武器”和作戰體系存在著巨大的“代差”。當前,黨和國家管理著的以報刊、電視、電臺為主的輿論體系、技術體系、思想體系,這個體系中的語言體系存在著過時的問題,不適應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復雜性。官方雖然也開辦了人民網和新華網,但在新媒體的建設和使用上還處于亦步亦趨的狀態。
在話題設置、網絡輿論引導等方面,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之間的差距更加明顯。2013年初,一些愛國人士和自發的愛國民眾,與一些背景復雜的造謠大“V”,在微博上展開了空前激烈的思想意識形態攻防戰。遺憾的是,傳統主流媒體及其下屬網站或微博,幾乎無一呼應,對此類形式的網絡輿論戰反應普遍比較遲鈍。
美國無論傳統媒體還是網絡新媒體,都在法制的軌道下,并接受美國全球傳播辦公室代表政府進行的戰略指導。所以,美國互聯網業雖然發達,不僅未影響其國內穩定反而成為其推行文化帝國主義的主要工具。中國沒有輸出文化霸權的需要,但出于國內穩定和抵御外部文化入侵的現實需要,也不應該繼續容忍國內輿論領域對立的現象存在,任其發展必將造成全社會的思想分化,進而影響中國的社會穩定。
客觀地說,在世界進入網絡時代的大趨勢下,新媒體的興起是勢所必然。這是一柄“雙刃劍”,運用得好,將可以起到監督權力、遏制腐敗、溝通民意的作用,更有利于凝聚民心、穩定社會。但若對新媒體的特點認識不清、把握不住,也會被敵對勢力所利用,產生防不勝防的“副作用”。因此,國家的各級相關職能部門應審時度勢、因勢利導,盡快收復丟失的網絡輿論陣地,清理各類黃、黑、假、惡等有害信息,建立健全法規制度,有效規范網絡輿論。
從國家安全的角度看,大型網站已經和傳統的鐵路、民航一樣,成為對國家安全有重大意義的戰略資源。阿爾溫·托夫勒在所著的《力量轉移——臨近21世紀時的知識、財富和暴力》中說:“世界已經離開了暴力與金錢控制的時代,而未來世界政治的魔方將控制在擁有信息的強人手里,他們會使用手中掌握的網絡控制權、信息發布權,利用英語這種強大的文化語言優勢,達到暴力和金錢無法征服的目的。”《美國新聞管制訓條》規定:“在未來戰爭中,軍隊必須戰勝兩個敵人,一個是軍事戰場上的敵人,一個是輿論戰場上的敵人。”
也許我們還沒有意識到:對于有著核武器的大國來說,在決定性的戰爭層面,機械化時代的戰爭、核戰爭、信息化常規戰爭,都不是最致命、最緊迫的威脅,而使用筆、鍵盤和金幣,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信息思想戰,卻足以渙散整個民族的斗志,導致國家解體——當年蘇軍的常規軍力和核武器不可謂不強大,為什么沒有保住蘇聯?前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非常沉痛地反思說:“正是(美歐的)‘第五縱隊’打殘了蘇聯。”前車之鑒,刻骨銘心。
當前,習主席關于“創新發展軍事理論”“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要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今天,相當多的中國人,對于國防安全的概念還停留在傳統的陸海空軍事平臺對決的概念上,而對思想文化領域的危險態勢尚沒有整體性覺察。中國應該像重視領土、領海主權一樣,重視思想文化主權和新形態的信息思想戰,盡快組建中國新媒體特種部隊。在新成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整合領導下,政、文、宣、軍、警、民聯動,盡快實現中國整體安全態勢的改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