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兩國會爆發戰爭嗎?
現在,這一話題臺上臺下都在進行熱烈的討論,應該說,這是一件大好事,應給予充分的肯定,但是,討論中一些人對日本滿不在乎的輕視態度卻令人頗不以為然。
有些人認定日本沒有資格成為中國的對手。他們說說日本“不夠資格跟中國對抗”,“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120年前的清王朝,日本也不是當年的日本”,其軍事力量“跟中國這樣獨立自主、有強大戰略反擊能力的國家較量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雖然日本不斷鼓動拉攏東盟一起遏制中國,但是“這大概只能是一部分日本人的幻想”,“大趨勢一定是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上升最快”,“日本手里如今沒有什么可以撬動中國的杠桿”,等等。
還有些人認為日本沒有膽量挑起戰爭。他們說,雖然“日本頻頻挑釁中國,但是不敢大打”,“安倍想靠軍國主義救日本,他在釣魚島問題上是‘押寶’,表面上是替美國‘鬧事’,實際上是逼美國‘上套’,其意圖不在‘爭島’,而在‘松綁’,恢復‘正常國家’待遇,然后就可以擺脫美國控制,實現戰略野心”,云云。
因為日本沒資格當中國對手,沒膽量挑戰中國,所以中日戰爭的可能性也就微乎其微了,結果釣魚島爭端自然而然地還要回到“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戰略遠見上來了。
筆者以為,如此這般藐視日本,這說不上是勇氣和信心的表達,而可能是一種相當可怕的盲目與輕心。
首先,不要以為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日本、GDP比日本多就飄飄然起來。不要說日本背后有美國撐腰,有強大的西方集團,就算單純進行中日兩國對比,中國也并不具備全面壓倒性的戰略優勢。比如在工農業生產技術水平上,日本并不輸于中國;在戰爭的勇氣、信心與意志、精神上,現如今的中國很難說就強于日本,今天的中國固然不是120年前的清王朝,可也不是能夠“雄赳赳、氣昂昂,跨國鴨綠江”的中國,今天的中國在戰略上所受的限制太多太大了,可謂瞻前顧后、患得患失;今天的日本當然不是當年的日本,但正在朝著當年的狀態的回歸。所以,日本不但有資格成為中國的對手,而且事實上已經成為中國的對手,而且還是一個可怕的難以對付的對手。說日本沒資格當中國對手,純粹是戰略上的阿Q。
其次,也還不要以為中國比以往強大日本就不敢動手。歷史上日本主動向強大對手挑起戰爭的事例屢見不鮮。日俄戰爭是日本主動挑起的,當時世界普遍認為日本不自量力,歐洲有一副漫畫,畫的是巨大的北極熊用一個指頭就把一個渺小的日本掀翻跌進了太平洋,結果卻是沙俄大敗虧輸;太平洋戰爭前美國戰略實力也不是日本所能比擬的,但日本照樣偷襲了美國,把美國打得焦頭爛額,很長一段時間緩不過氣來。至于中國,歷史上對日本更是屢次吃掉以輕心的虧,一再對日本的野心與瘋狂盡頭估計不足,這是慘痛的歷史教訓。不要日本戰略空間狹小,戰略地位脆弱就不敢發動戰爭,也不要以為中國GDP高于日本日本就不敢動手,這樣估計評價日本,真的未免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了。
最后,中國不能在戰略上自以為是。遵循歷史脈絡,日本在戰略上的確乏善可陳;中國人的多數確實也記得“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的教導。但是,“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是毛澤東時代的法則,這個法則之所以成立,是因為有毛澤東這位戰略大師存在,今天中國并沒有毛澤東這樣的戰略大師,能不能在戰略上高人一籌在所難言,不可機械地照搬過去的原則。更何況現如今在全球戰略格局重組的大背景下,日本安倍當局的戰略陰謀與美國的亞太戰略高度耦合;在“和平崛起”“和諧世界”的戰略框定下,中國的戰略靈活性相當有限等這些客觀因素的干預。
綜合以上觀點,筆者以為,中國對日本不能掉以輕心,對中日戰爭的危險不能掉以輕心,不管中國愿意不愿意打仗,都必須做好從局部沖突到全面戰爭一切必要的準備,否則將是相當危險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