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軍事領域一個重大舉措,是在東海設立了覆蓋釣魚島的“防空識別區”。對中國而言,這堪稱是從來沒有過的第一遭,許多人將其理解為中國??諔鹇缘闹卮笸黄?,是中國主動發動的一場戰略攻勢,在軍事上強硬亮劍,差不多等于擺下較量的擂臺,擲下了決斗的戰表。
正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國的這一舉措迅即激起了強烈反映,中國的“防空識別區”立刻上演起了中美日韓各國飛機爭相轟鳴的交響曲,與此同時,各種評論紛至沓來,各樣評價五花八門,中國這樣做究竟是對是錯,這個防空識別區究竟有用沒用,圍繞它的博弈究竟誰輸誰贏……這些都成為國內國際頭等熱點議題。對于這一切,究竟應該做怎樣的解讀呢?
筆者以為,從如下幾個角度提出問題加以剖析,也許有助于這一問題的解析解答。
第一個問題,中國的防空識別區發揮作用了嗎?
任何舉措都有相應的目的,防空識別區也不例外。中國的防空識別區發揮作用了嗎?
見諸于官方的說法,當然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據中國空軍發言人說,僅僅在11月29日上午,中國空軍就組織蘇-30、殲-11等主戰飛機緊急起飛,查證美國P-3、EP-3偵察機2批2架,識別進入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的日本E-767、P-3、F-15等3型飛機7批10架,實現了對防空識別區內空中目標的常態化有效監控。
乍一聽起來,這個防空識別區還真的蠻像那么回事,一個上午就查證了那么多的不速之客,成績何其輝煌耶?
但細想起來,這又很成問題,似乎類似的查證與防空識別區并沒有多大關系。難道說在沒有防空識別區的地方,比如黃海、南海等,中國就不要對飛近中國的航空器進行識別、跟蹤、監視了嗎?顯然,這是不行的的,不管有沒有防空識別區,中國都得對臨近中國的飛行器密切監視,這是國防的起碼要求;再進一步問,以前在東海中國并沒有設立什么防空識別區,哪個時候對美日的戰機難道就可無動于衷了嗎?顯然,這也是說不過去的。
不客氣的說,設立防空識別區后,中國之所以能在一天之內就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績,實在是美日“積極配合“的結果。也許,真實的情況是,美日將中國的防空識別區視若無物,進行了毫無顧忌的反復蹂躪,輪流糟蹋!
這樣的說法也許要觸痛一些人的心弦,他們會說,不能就事論事,就表面現象看問題,應該從更深更高的層面看待中國防空識別區的意義與價值。
有道理!現在我們就拋開表面的得失輸贏不談,深入地談談防控識別區的意義與價值。
其一,展示中國軍事力量的平臺——這是肯定中國防空識別區的一種說辭。在這種說辭看來,因為設立了這么個東西,所以中國空中力量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又是什么空警——2000,又是殲——10殲——11之類,似乎于此才有了用武之地。
但是,這個說辭不能成立。防空識別區不是展現軍事力量的平臺,有沒有這個東西和展現軍事力量掛不起鉤來,二者之間沒有聯系。
其二,進一步加強了中國在釣魚島爭端中的有利地位——這又是肯定中國防空識別區的一種說辭,并且這個防空識別區設立的初衷亦在于此。
這個說辭也不能成立。事實上,自釣魚島事件爆發以來,中國一直是在被動應付,說得好聽一點是見招拆招、后發制人,說的難聽一點不過是挨一下打還一次手而已。設立防空識別區不過是步人后塵,照別人的葫蘆畫自己的瓢,但即或如此,也招來一通羞辱,以至于只好發出“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類的委屈哀叫。防空識別區讓美日更加緊密、西方更加抱團,中國在釣魚島爭端中的處境不是更加有利而是更加嚴峻不利。原來,中國一直將日本購買釣魚島一舉稱為“鬧劇”,現在,這個劇已經不像是“鬧”那么簡單了,現在可以用一個“險”字來概括;原來說日本判斷失誤,現在看來,中國判斷的失誤更多,其中最大的失誤就是對美國立場態度的判斷。美采取怎樣的態度至關重要,在全世界各地都是這樣,釣魚島問題又能有什么例外個別呢?所以,所謂“加強了中國在釣魚島爭端中的有利地位”一說純屬子虛烏有。
第二個問題,防空識別區是否需要他人的認可。
自中國公開宣告設立防空識別區以來,以美日為核心的相關國家多次宣告不予承認,并以鮮明、干脆的實際行動予以佐證。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防空識別區到底需不需要他人的認可。
筆者以為,防空識別區并不是一個可以自由飛行的空域,而是一個特定的具有約束力的區域,是一個國家軍事戰略權利的延伸,體現的是這個國家的實力、意志與特定的威懾。設立防空識別區就要實行相應的管理,為此制訂一系列規則,從而進行必要的控制,正如中國宣布設立防空識別區時所聲明的那樣,“對在中國防空識別區不配合或不服從命令的航空器,中國武裝力量將采取防御性處置措施”。這也就是說,設立防空識別區就是要讓他人承認,承認其特殊性,承認其對于設立國的特殊意義,否則,設與不設沒有區別,那還有什么實際意義呢?
當然,防空識別區的效能完全因國家的不同而不同。美國的防空識別區效能最高,除了前蘇聯及現在的俄羅斯之外,大概無人敢藐視;日本的防空識別區要次很多,不但俄羅斯藐視,中國大概也沒有太當一回事;現如今中國的防空識別區更次,目前的反映是普遍的不認可(朝鮮除外)。設想一下,如果這個防空識別區至始至終連一份飛行計劃都收不到,連一次航行通報都聽不到,連一次主動招呼都見不到,還不是形同虛設又能是什么呢?
所幸的是,最新消息稱,美國奧巴馬政府已經建議美國民航飛機需服從中國有關東海防空識別區的通行要求,提前向中方提交飛行計劃。“抽一個耳光給一個小甜棗”安慰一下,不能不說美國人玩得很高明。這大概是中國防空識別區收獲的第一個果實,盡管是以被打耳光臉頰發腫為代價換來的。
但這只是初步的和低層次的。誰都知道,釣魚島上空也屬防空識別區的一部分,正像中國的國土上空應該允許美國民航機飛行一樣,包括釣魚島上空的防空識別區也應該允許美國民航飛機飛行,前提是必須遵守中國的規則。但包括釣魚島上空在內的防空識別區美國軍用飛機自由來往,根本不理會中國,則說明中國的防空識別區還是形同雞肋、似有還無。
這說明什么問題呢?
這說明,讓中國的防空識別區發揮應有的價值,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較量過程。當代中國在軍事戰略上每邁出一步,哪怕僅僅是設立防空識別區這樣一小步,都要困難重重、險象環生,這大概是中國崛起難以避免的慘酷現實。
第三個問題,會不會因為防空識別區而爆發武裝沖突。
自從中國宣告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以來,有一種說法甚為流行,說什么中國已經準備對日不惜一戰,似乎中國已經放棄把日本逼回談判桌前、對釣魚島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既定方針了。
硝煙味空前濃厚,的確是釣魚島局勢目前的現狀。但筆者以為,縱觀中國的所作所為,并沒有準備使用武力把釣魚島從日本手里奪回來的明顯跡象,盡管日本正這般使勁叫嚷,其實不過是想踩著中國的肩膀拔高自己;而中國之所以跟著日本的步驟在釣魚島爭端上采取各種動作,其實還是立足于“逼”、“耗”二字,想通過這些辦法造成釣魚島爭議的事實,從而為談判做好鋪墊。
從這個意義上說,針對釣魚島爭端而來的東海防空識別區還真不是什么重大的軍事戰略舉措,更難說得上內中深藏玄機,或者是老謀深算的戰略設計,其功利性與針對性應該比較單純。如果說,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考量可能深遠陰毒、并與其國家戰略高度耦合的話,中國則未必有這等戰略心機。因為日本當局的心思已經從一個和平國家轉向發展新軍國主義,而中國社會主流有關民族崛起的基本戰略哲學與發展邏輯并沒有什么大的變更,其中,一個最基本的信條,即和平崛起的信條,仍然如孫悟空的緊箍咒一般牢牢地頭上而紋絲不動。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釣魚島有朝一日擦槍走火或許可能,但由中國主動而演變成大規模沖突的可能性則微乎其微,除非日本再一次像“九一八”事變那樣襲擊中國,否則,中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仍然還將是一個和平之區與和諧之區。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斗爭不是中國的重要選項,“零和思維”已經被中國外交拋到爪哇國里去了,“互利”“合作”“共贏”才是中國矢志不移的方向。這是一條左右中國對外關系的基本邏輯,適用于一切領域,釣魚島也好,防空識別區也好,一概都不能例外。
因此可以預計,防空識別區不會影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進展。不管美國此次在中國防空識別區問題上怎樣表現,就算狠狠地羞辱了中國,但仍然難以改變當代中國對中美關系的認知,所有既定結論不會因之發生改變,將繼續認定中美夫妻關系的現實,仍然凡事都要看美國的臉色——此次美國的臉色真的挺難看,很沒給中國面子,弄得中國訕訕然下不來臺,但也只好說一句類似“我老公脾氣不好,經常這樣,不足為怪”這樣的話來遮掩搪塞。
因此還可以預計,中日戰略伙伴關系仍會舊情難斷。須知,中日兩國是大名鼎鼎的戰略伙伴關系,這是當代中國“大外交”的重要成果,到現在并沒有宣布作廢。這大概就是中國始終盼著能把日本能逼回到談判桌前的夢想底蘊。
羅列了上述三個問題之后,問題就又回到了原點:設立防控識別區這一重大舉措究竟有怎樣的影響、究竟有什么意義呢?
從長遠上說,這是一次有益的嘗試。譬如小孩子學走路,開始幾步難免走得東倒西歪,甚至跌跤。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了,早已經拋棄斗爭哲學,不懂得、不認同也更不遵循老一代領導人的戰略邏輯,早就從曾經的戰略高地上一頭栽下來,兌變成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簡單地說,就是一切向“錢”看,眼睛里只有美元。這樣三十年走過來,美元的確攢得成堆成山,可同時斗爭的底蘊卻也丟得一光二凈,得從頭學起,現如今則是起步維艱。從戰略博弈的角度看當前的中國,現如今中國在戰略上只能說剛剛開始學習走路的階段,剛開始學走路難免摔跟頭,對此不能要求太高、希望太大,而只能耐著心情慢慢等待。
從眼前看,這還是一個重要的形象工程。當代中國各種形象工程浩如煙海,內政不說,僅外交而言,各種伙伴關系國已達到50多個,占建交國近三分之一?,F在,東海防空識別區掛牌成立了,一個巨大的牌子戳在那里,其所代表的戰略政績,應該是相當突出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