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剛:南海,世界最復雜的海
春末夏初,東北風已停,西南風未起,南海正處在短暫的風平浪靜之中。從廣州的碼頭起航到南沙群島的美濟礁,最直的航線也有約800海里(1海里約為1.85公里)的航程。船行海上,波瀾微驚,飛魚掠水,鷗鳥繞桅。目的地美濟礁其實是一圈珊瑚礁,落潮時環礁才從水里稍稍露出頭來,基本呈圓環狀的礁線隱約可見,圍在當中的是一個海中瀉湖,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絕難相信,美濟礁瀉湖的海面竟如綢緞一般平滑。中國漁政部門就是看中了這種優良的天然防波條件,1995年在這里的礁盤上建起漁船避風設施并由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全天候守護。
千里迢迢初到南沙,沒有想到,對南海遼闊和美麗的感嘆很快就被南海主權斗爭的波譎云詭淹沒了。《環球時報》記者在美濟礁僅停留一夜,就在翌日清晨目睹一架菲律賓軍用飛機對美濟礁的低空偵察。漁政員楊樹森告訴記者,中國漁政在美濟礁建避風設施,菲律賓一直耿耿于懷,偵察機平均一個月要來偵察一天,通常一天要來兩個架次。最近,也許南海比較受人關注,菲律賓飛機來得很頻繁,接連好幾天每天都飛來轉圈。十幾年來在美濟累計守礁已經2000多天的中國漁政301船教導員佘木波說:“現在菲律賓到美濟礁來干擾的程度比1995年時低多了,那時候軍艦、飛機一道來,感覺偵察機就在我們頭頂上,有人說‘扔個掃把都能把它打下來’,我們那時候還沒有1000噸以上的漁政船,就用300噸的船沖著軍艦迎上去。”
南海區漁政局的吳壯局長兼任廣州軍區邊防委員會委員,他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現在,世界上還存在海洋領土爭議的也就十幾個地方,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雙邊爭議,全世界唯一存在島礁、海域、大陸架主權和主權權益的多邊交叉爭議的就是南海,它同時也是世界上爭議面積最大的海域。
南海是中國海域中面積最大的一個海,渤海、黃海、東海加在一起還不如南海大。南海面積近360萬平方公里。世界上面積超過300萬平方公里的海只有3個,南海排在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之后,是世界第三大海。所謂南海問題,指的是南海周邊的6國7方,即中國大陸和臺灣、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和菲律賓,在南海島礁歸屬和海域劃分上存在分歧和爭端。
爭議最激烈、最集中的焦點在南沙群島。在南沙,除了美濟礁,南海艦隊的南沙守備部隊還駐守著渚碧礁、南薰礁、永暑礁、赤瓜礁、東門礁和華陽礁,這是中國最南端的一支戍邊部隊。另外,中國臺灣的武裝部隊據守著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太平島。南沙守備部隊政委、海軍大校盧永華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南沙群島總共有230多個島嶼、沙洲和礁灘,面積比較大、在漲潮時仍能露出水面的有11個島和5個沙洲,但這些條件比較好的地方都不在中國大陸的實際控制下,除了太平島,其他都被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侵占了。
中國軍隊雖然在南沙有了落腳點,但每個礁的形勢都相當嚴峻。中國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托建有海洋氣象水文觀測站的永暑礁是中國大陸守衛的最大的一個礁,然而,它東北、東南、西南都有越南軍隊占據的島礁,基本處在越南南沙守軍的包圍中。赤瓜礁被越占島礁包圍得更緊,它離鬼喊礁只有1.7海里,肉眼都能看到越軍士兵的行動,它與瓊礁也只相距5.6海里,再遠一些的景宏島則是南沙的一個大島,上邊有越南南沙駐軍的第二指揮部。中國有駐軍把守的最南端的島礁是華陽礁,但它旁邊有4個越占島礁,其中南威島是越南南沙駐軍的指揮部。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的李國強研究員對記者說,其實,只要將歷史上溯到100年之前,南海主權屬于中國根本就沒有任何爭議,無數考古證據和歷史文獻證明,南海諸島最早發現、命名、開發和連續管轄的歷史都屬于中國。吳壯局長說,18至19世紀,荷蘭、英國、法國、美國和日本,都曾有船多次進入南海活動,這些外國人在他們的記錄和寫的書里都承認,在南海諸島上,他們看到、碰到的人都是中國漁民。島上有中國漁民搭的草棚、建的小廟、修的墳墓,這些表明,中國漁民歷史上從未中斷過在南海的生產作業。
李國強說,20世紀以來,世界主要國家出版的198種地圖集和權威百科全書無不明確標明或承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在中國南海的傳統海疆之內。盧永華說,中國歷史上在南海有幾次非常重要的行使主權行動———明朝的鄭和下西洋、清朝晚期的李準巡灘、國民政府在二戰勝利后接收南海諸島。有意思的是,這些行動都在南海諸島的島礁名中留下了紀念,而這些島礁名又反過來以歷史背景的真實證明了中國歷朝對南海管轄有案可查。南沙群島中有鄭和群礁,景宏島以鄭和下西洋的副使王景宏命名,馬歡島以鄭和的譯員馬歡為名。清末兩廣總督張人駿派遣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率水師乘“琛航”、“廣金”和“伏波”三艦巡視南海,于是在南沙有李準灘、人駿灘,在西沙有琛航島、廣金島。二戰結束后,國民政府派軍艦“永興”號、“中建”號、“太平”號、“中業”號到西沙、南沙接收島嶼,“永興”號接收的西沙主島后來命名為永興島,“中建”號接收的西沙最大的沙洲后來就叫中建島,而“太平”號接收的南沙主島同樣得名太平島,中業島自然是因為“中業”號接收而得名。
然而,南海的歷史并沒有阻止周邊國家對它的爭奪,激烈的爭奪始于1956年,率先動手的是當時的南越政權和菲律賓。蠶食、瓜分南海的高潮則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之后。研究南海問題的絕大多數專家都指出,20世紀60年代在南海盆地發現大量石油、天然氣資源,南海成為“第二個波斯灣”,世界四大儲油區之一,這是引發南海爭奪高潮的實質原因。李國強說,占島是為了奪海,奪海是為了掠奪戰略資源。按照國際海洋法,一個島嶼周圍的主權水域可以延伸到1500平方公里,產生約4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有了島嶼主權,就有了管轄海域的資源所有權。在巨大利益驅使下,這些南海周邊國家已經不顧南海主權歷史上一直屬于中國的事實,以占領就是擁有的野蠻邏輯侵占南海島礁,不顧中國的抗議,在南海的中國傳統海疆內強行開采油氣。據不完全統計,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文萊在中國傳統的“斷續國界線”(斷續國界線是中國在南海海域國界線的一種叫法)內已經鉆井1000多口,每年掠奪數千萬噸油氣,而中國在南沙海域還沒有一口油井。
一名南海問題研究者說,南海所擁有的資源利益固然非常重要,但海洋對于沿岸國和航道使用國而言,戰略空間和戰略位置才是其重要性的本原,否則就無法解釋,美國海軍理論家馬漢怎么能在石油、天然氣成為世界主要能源之前就有了“海權論”的認識,南越和菲律賓為什么在南海發現豐富油氣儲量之前就開始侵占南海島礁。越南的陸地國土是一個窄窄的長條,東西方向基本沒有什么戰略縱深,只有占領南海諸島才能拓展越南的國防空間和戰略縱深,因此,無論當時的南越還是越南都不惜代價搶奪南沙島礁。而菲律賓曾有人把南沙群島比做“抵在菲律賓腰間的一把匕首”。
至于南海的戰略空間對于中國的重要性,完全可以借孫中山先生的話一言以蔽之———誰握此門戶,則有此堂奧,有此寶藏也,人方以我為爭,我豈能付之不知不問乎!在全球戰略地圖中,南海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亞洲與大洋洲的要道,陸緣國要爭海權,南海是必由之路,海緣國要奪陸權,南海是戰略基點,在中國崛起而固有大國要強化和維護全球領導權的今天,這種戰略意義尤顯突出。
美國要在全球控制的16個海上交通咽喉點中,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和望加錫海峽這3個都在南海附近。作為世界海運量第二大的海上航道,南海是東盟各國和歐、美、日、俄、澳等主要經濟體的海上航運生命線。經過這一海域的國際貿易量占全球貿易量的80%左右,日本、韓國90%的石油進口要經過南海運輸,南海地區出產的液化天然氣3/4運往日本,美國從亞太地區進口的各種重要原料9成左右要走南海航線。如此重要的戰略地位,加之南海周邊國家刻意以極為優厚的合作條件把眾多區外大國拉入南海油氣開采項目,讓它們在南海擁有較重的利益,區外國家對南海問題的介入程度越來越深,南海問題的國際化程度和國際關注度都日益增高。美軍已有重返南海的動向,日本將海上交通保護線擴大到南海的大部分海域,以打擊海盜的名義實現了海上軍事力量在南海海域的存在。
南海周邊雖然有中國這樣的陸海大國,但歷史上中國的海上實力只在鄭和航海的年代短暫地強盛過,長期來看,南海周邊從未出現過海上優勢明顯的海洋強國。對于陸權文化占主導地位的中國,其他的南海周邊國家在侵占南海島礁、圈占南海海域時,都認為它不會輕易采取激烈行動以示強烈反應。在中國提出“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處理南海問題的過渡性原則后,一些爭議國家的分析人士甚至對這個原則做出“中國暗示不使用武力解決南海爭端”的解讀。中國是歷史上唯一對南海島礁和海域實施過管轄的國家,但在其他南海周邊國家看來,不過是緣于南海周邊早期形成的民族國家只有中國一個。日本占領東南亞前,越南是法國殖民地、馬來西亞是英國殖民地、菲律賓是美國殖民地、印尼是荷屬東印度,這些國家大多是在二戰結束后才陸續獨立的。
中國作家阿來去過南海后在文章中寫了一段話:一個后發的國家,開始意識到海洋的重要,并且行動起來,開始維護自己的天然權利,卻因為曾經的被殖民,因為后發,因為文化基因中海洋意識的缺乏,使自己維護主權的行為也那么航道曲折、波譎云詭,那么需要智慧和堅定。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