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椒部落編者注:作者立早在女工機構擔任志愿者多時,這篇文章,是她通過訪談多位女工以及結合自己的參與觀察后所寫。我們常說,女工遭受著性別與資本的雙重壓迫,那她們又是通過怎樣的方式完善自我,發出聲音呢?
在主流的城市媒體里,很難看見女工的形象和聽到女工自己的聲音,出現在社會新聞里的女工多半是欠薪討債、跳樓流產、色情、素質差這些負面形象;她們往往也不叫「女工」,而是「廠妹」、「打工妹」、「農民工」。
勞工NGO有對外發聲的訴求;新工人文化運動也會通過打工春晚和工人文化節等活動平臺,在三八、五一等與工人相關的節日舉辦活動,向社會發出自己的聲音:比如權利的抗爭、對社會公正的呼吁、重塑工人的身份認同。但在這些活動中,性別議題并不突出,人們講起工人文化,想到的主要還是男工。工人的吶喊、抗爭是男性化的、陽剛味的,很難看到女性化的一面,女工的聲音也相對比較微弱。
共同的生命體驗,把她們拉在一起
我從去年開始參加深圳女工機構的文藝活動,排話劇、唱歌、跳舞,認識了一群可愛的女工大姐,也跟著學唱了好多女工歌曲跟學跳掙脫鎖鏈舞。今年元旦和三八節的時候,我們在深圳表演了論壇劇場《我是女工》,在月底大家還會去北京參加打工春晚的錄制活動。
在女工機構綠色薔薇,姐妹們一起學跳掙脫鎖鏈舞已是每次活動的保留節目。
我在活動中認識的女工年齡跨度比較大,有面對養老保險補繳問題的中年女工,有汞中毒的職業病女工,有留守兒童的母親,也有二十多歲未婚的年輕女工。總體上說,北方的女工以家政工和服務業為主,南方的女工以產業工人為主,但也不盡然,參加女工文藝活動的女工就不只在工廠流水線上工作,她們中有做工廠的文秘和保安,有在印刷公司做排版復印,還有在勞務外派公司發傳單……但共同點在于生命體驗和身份認同——異鄉的漂泊、打工的身份、女性的生命經驗。
階級身份對于這些女工而言,不僅表征為地域差異(城里人/本地人vs外來人口/打工者),還表征為性別差異。
雖然在深圳打工了很多年,但她們卻無法在城市獲得平等的公民權利和社會福利,例如因為戶籍限制,子女不得不放在老家給爺爺奶奶帶,或付出更高的經濟成本帶在身邊,卻無法享受當地優質教育資源。而且因為沒有同城待遇以及工廠漏繳養老保險,很多女工缺乏制度保障的未來。
另一方面,她們成長的環境往往重男輕女,很多人為男性家庭成員讓出了讀書機會,到了適婚年齡面臨相親逼婚的壓力,結婚后又得面對國家強制的節育上環、家庭暴力、性騷擾、家務勞動分工等等的問題。而后一類的議題在工人運動中很難被聽見和被看見。【點擊查看《女工大戰性別暴力16回合》】
用文藝來發聲,讓自己被看到
基于對主流媒體的不滿和對工人文化的多元化訴求,女工機構嘗試去推動女工的正面形象,譬如之前的「十大最牛女工」、「一百個女工的勇敢宣言」,但也因為正面,最后無法引起討論。
一個女工在彈鋼琴,她平時會去超市把兒童歌曲的譜子抄下來,周末參加活動的間隙利用活動室的一架舊鋼琴練習。
但文藝活動不同,它不是一種簡單的要求改變媒介再現的訴求。文藝不僅是去主動的發聲,更是希望可以去跟社會進行對話。
之前的論壇劇場就是一種很好的對話方式,既可以通過現場表演,把女工日常生活面對的問題用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也可以邀請觀眾加入,換位思考,進行對話和討論。但戲劇相對而言是比較難的。因為需要好的素材和議題,也需要專業老師的指導,更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寫劇本、排練——這對于一周工作六天、閑暇時間有限的女工要求太高。所以創作一個好的戲劇作品,獲得廣泛傳播,對于機構和女工而言成本很高。
而歌曲和舞蹈則不同。歌曲更有感染力,更容易傳播,臺下的觀眾聽到一首打動自己的歌曲,可能就會加入。舞蹈呢,就不消說了,那么多人喜歡跳廣場舞,因為它既鍛煉身體,也可以社交。你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去唱歌和跳舞,參與門檻相對較低,更適合團體建設——大家每天都可以在空余時間唱歌、跳舞,在QQ群里跟姐妹們交流打氣,你唱一句我唱一句。
對于女工自身來說,也有這樣的需求。她們平時在工廠里很難有機會去參與文娛活動,工作的緊張環境也很難結識交心的朋友。機構組織的文藝活動,每個人是平等的,氣氛很放松,可以幫助女工結識朋友,獲得社會網絡的支持,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如何鍛煉自己的公共表達能力,如何打開自己的身體,如何去創造屬于自己的文化。
段玉,也是一名打工者,靠著一把吉他尋夢。代表作有《我的名字叫金鳳》、《小小的渴望》、《電梯姑娘》等。
很多女工都表示,在參加活動之前,自己很內向、膽小,除了工作、睡覺、玩手機、逛街之外沒有其他的業余生活。女工歌手段玉在談起自己的“北漂”生活時,也發出過“渺小得猶如一粒塵土”的感慨。
參加活動之后,很多女工的性格變得更開朗外向,勇敢自信,自生活也變得很充實和有意義。有的女工開始跟老板要求自己的合法權利,有的女工從精神苦悶中走出來,變得更愛笑了,有的女工變得更懂得堅持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樣隱忍妥協。
《我要大聲唱歌》是北京木蘭社區活動中心女工集體創作的歌曲。
女工的聲音需要進入主流的視野,需要在工人文化和女權運動中被看見。女工們也需要通過文藝的方式來完善自我、增強自信、構筑姐妹情誼、為自己和集體賦權。女工文藝的意義就如標題所說的,我要大聲唱歌!
延伸閱讀
尊重原創,保護版權
本文為尖椒部落特約撰稿人原創作品。歡迎轉載,但請保留本段文字:轉載自中國女工權益與生活資訊平臺——尖椒部落(jianjiaobuluo.com),并保留以下作者信息:
作者:立早
香港中文大學傳播學博士候選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