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又火了!北京大學19個專業院系61名本科生和碩博研究生發了一份報告,揭示北大后勤工人的用工亂象,指出該校后勤工人被無故克扣工資、食宿條件惡劣,61%工人未繳社保且加班嚴重,……
工人居住地的走廊
你有沒有覺得這些很相似?對的,經常關注新生代的肯定知道,其他行業的工人很多也是這個問題。經常看新生代的肯定知道,外出的打工的,也有很多面臨這樣的情形。
給行動點贊
你對高校后勤工人是什么印象?
“一份菜阿姨盛到盤子里就剩半份了”,“冬瓜排骨,阿姨硬是把僅有的排骨抖下去”,這是關于食堂阿姨手抖的段子。此外,每個有大學的城市必然流傳著關于霸氣宿管的傳說。
然而多數的后勤工人始終都忙忙碌碌的生活,他們的生活狀態又是怎樣的?
《北大報告》告訴我們被調查的后勤工人中,有36%未簽訂勞動合同。而在受訪的北大后勤工人中有近79%的工人工作時長超過8小時,有32%的工人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
《北大報告》編寫者按《勞動法》計算了該校農園食堂一位受訪的阿姨的工資,在扣除個稅后可以拿到3500元左右,而她的用人單位在未給她繳納社保的情況下,每月給她實發的工資為2900元。此外,《報告》稱,受訪者中有61%的后勤工人未繳納社保,而每月能拿出工資條的僅占1成。
有沒有一種觸目驚心的感覺!這就發生在中國的頂級學府,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高校校園里。
工人居住的地下室
但有此類問題的學校何止北大呢?
2012年5月,有一份《大學校園中被忽略的群體——高校后勤工人調研報告》(以下簡稱《七校報告》)稱調查了北京、山東、江蘇、江西的7所高校,發現工人合同混亂、工資低、工時長、勞動強度大、缺乏文娛生活,沒有尊嚴等問題普遍存在。
再早些時候,浙江工業大學關愛校園后勤員工小組發布的《浙江工業大學容大后勤集團員工狀況調查報告》稱,容大后勤集團員工工資低,加班時間長且無加班費,對勞動合同只能自愿接受。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下,恐怕都好不到哪兒去!學生走進后勤工人當中,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這樣的行為值得鼓勵,應該點贊!
一位后勤工人的晚餐
藏起來的工人階級
比起建筑業、制造業甚至社會上的服務業而言,校園內后勤工人更容易被社會忽視,也極少見諸報道。藏在校園里,大家都“不知道”。
處于對高校教書育人的情感,很多人或許會覺得學校用工應該好很多吧!然而現實卻擊碎了我們的想象。《北大報告》發布后,有網友評論說:這要把北大的先人們氣活了。《七校報告》中則提到:“‘真希望自己學校比其他學校的情況好’,這是許多參與調研同學的看法,‘但是結果讓人很失望’”。
北大官方在回應中稱“此調查報告所依據的訪談人數為100人,而且多為勞務外包及合作經營用工,不能全面反映北大后勤工作人員的真實狀況”。
原來北大用工方式花樣挺多,包括勞動合同、勞務派遣、勞務外包以及合作經營等。而“勞動合同制工作人員均嚴格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按時足額支付工資及加班費。”那么勞務派遣、外包和合作經營的情況呢?
“通過勞務派遣的工作人員,勞務派遣公司均與工作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由勞務派遣公司為其繳納保險,按規定支付工資和加班費,學校用工單位按合同約定及時向勞務公司支付費用;通過勞務外包或合作經營方式用工的,學校有關用工單位均與勞務外包公司或合作經營單位簽訂協議,明確要求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北京大學的規章制度。”
北大的解釋倒是很符合法律的規定,很多時候高校用工最大的問題也就出現在勞務派遣或外包上。不知道啥意思?你知道“臨時工”嗎?恩,差不多。
在高校后勤用工的的勞務派遣里,校方或學校后勤集團給勞務派遣公司一筆費用,勞務派遣公司跟工人簽訂合同,負責社會保險等事項。然而在現實的執行中,勞務派遣公司常常少買,或不給工人買社保,甚至兩頭通吃的派遣公司,被稱作“人販子”。
2007年的一篇文章《高等院校后勤系統職工隊伍狀況調查分析——以中國農業大學為例》指出,中國工業大學后勤職工1322人,其中正式工241人,臨時工高達1081人,占總數82%。高校后勤用工亂象可見一斑。
勞務派遣同工不同酬、社保缺失等問題一直飽受詬病。而很多高校大量使用臨時工、派遣工在減輕自己成本的同時,卻也使得工人權益遭受損害。甚至工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老板究竟是誰。
一般意義上的理解,在學校打工,工人的老板不就是學校嗎?但勞務派遣徹底讓你找不到老板了,也許在北京的高校打工,而老板卻是深圳的派遣公司,這是多么坑爹的一件事啊!
那么監督呢,勞務派遣或外包方很多事連法律都不遵守,簽個協議又頂個鳥用?因此,高校事實上是把工人甩了出去,你給我干活,我卻不對你負責!
北大官方的回應還是客氣的,但這也掩蓋不了這樣的事實!——北大學生一紙報告,看似打了校方的臉,卻也是在幫學校找回良心。
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