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2014年12月21日,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21周年,中信學人茶座召開《毛澤東與中國優勢—暨紀念毛澤東誕辰121周年座談會》,座談會由李玲主持,孔丹、潘維、黃平、高梁、 李玲、韓毓海、江宇、謝韞、歐樹軍、鄢一龍等人參加了座談會,王紹光、崔之元、白鋼等人參加了線上討論。現場氣氛熱烈,二十多名青年學生也參與了互動。】
孔丹:從實踐中來的理論才能永不OUT
從全球來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覺得毛澤東同志對于我們中國理論的貢獻至深、至大,最重要的一點,他推動我們整個中國理論界具有最強的實踐性,我們的理論是完全可以驗證的。
我感覺毛澤東有個非常強烈的追求,就是他要在中國的土地上根據中國的實際來建立自己的理論。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建設實踐的結合,現在有一個流行的說法叫OUT了,沒有價值了,實際上把任何的理論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就是這個理論的生命源泉,如果離開了這種結合,我覺得當然可以做學術、可以做文章,可以做研究,但是價值就會降低,就會OUT,所以我認為實踐性是毛澤東理論貢獻的最偉大之處。可以說,毛澤東是近代以來“中國學派”的開創者。
鄧小平同志,倡導撥亂反正也好,反對“兩個凡是”也好,實際上就是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回到了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這樣一個認識路線。
其實我們改革開放的實踐并不是一個非常順利的過程,是不斷遇到挑戰,甚至于危機的挑戰。我們并不是一往無前、一帆風順地走過來的,我們是搖搖晃晃、跌跌撞撞、踉踉蹌蹌走過來的。
還有一個體會,我們不能對西方的東西照抄照搬,最近的教訓如08至09年的金融危機,就是美國華爾街搞的那些衍生工具,他們那套黑箱操作的產品,把我們有些人頭腦燒得神經都不正常了,很多企業都做了一些衍生產品,差點使中國的金融又一次掉到這樣一個深坑里。
我當時說:我們大家要恢復農民的思維、直線的思維、樸實的思維,不許來跟我說賣蘋果梨,你要說是蘋果就是蘋果,要是梨就是梨,后來投行來推銷衍生產品時,我說你不要來忽悠我。
現在大家都流行的說法叫頂層設計,頂層設計或者是全面或者是綜合,頂層設計應該從實踐中來,如果離開我們中國的實際、離開我們鮮活的實際,離開“摸著石頭過河”,用一種書齋式的脫離實際的方式進行所謂的設計,會為中國帶來危害。
實踐性是我們理論研究的基礎。應該說,實踐性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理論的最高品格。
潘維:共產黨的根不能爛
我最近在考慮一件事,可能是在實踐層面上,當初為什么共產黨贏了國民黨,換句話說,我覺得特別在意的就是共產黨跟國民黨到底什么區別。
想來想去我覺得有一點是根本不同,就是共產黨是扎根于鄉村的最基層的群眾的,如果說我們是鄉村中國,當年90%以上的人民是鄉村的,也就是說共產黨在乎的是老百姓的或者說貧苦老百姓的利益,在這個意義上它是一個“左”派政黨,這是我的感覺。
也就是說共產黨是有根兒的,而國民黨的根兒在大陸是真爛了,你看看基層依靠這些人,抗戰他也靠抓壯丁。共產黨靠什么呢?共產黨靠的是幫助老百姓減租減息,然后大家組織民眾的抗日隊伍,而不是靠抓壯丁來進行抗日的。所以國民黨抗戰以后也強大了,可是共產黨抗戰以后從被剿匪的對象,變成了內戰強大的一方。所以我覺得最根本的一點叫共產黨有根兒,深深植根于普通老百姓中間,而國民黨沒有根兒。
今天是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的教訓,這個教訓我的感覺可能最根本的一條是有爛根兒的危險,我們那個根兒可能爛了,我們脫離普通老百姓了。也就是說共產黨在搞革命的時候需要人民,搞建設的時候到底還需要不需要人民?是不是只需要資本?是不是只需要專家?是不是只需要外國技術?
所以這個意義上我提出來,搞革命需要人民,需要深深植根于人民,搞建設還是需要人民,同樣需要深深植根于人民。如果你覺得你不需要人民,我想你也會被人民拋棄了。
黃平:維護國家統一,群眾路線還是法寶
這些年中國的發展、改革包括面對的挑戰、教訓,逼著我們不斷的要回到毛澤東的理論、實踐。我今天談一個我們現在面臨的從比較具體的話題。從西藏、新疆、香港、臺灣面臨的挑戰,其實都有一個共通的問題。就是都有一個爭取民眾、爭取民心的問題,失去了民心就失去了社會基礎。
毛澤東的思想的正能量和優勢,給我們一個最根本的思路,是依靠人民,以人民的利益為根本。他的敘述里面聽起來有點詩意,“六億神州盡舜堯”、“遍地英雄下夕煙”,詩人的語言,背后講的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的道理,在理論上確立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所以,群眾路線不止是一個作風的問題,首先是一個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代表誰,依靠誰,站在誰一邊。在人民群眾中建立自己的黨組織、建立自己的軍隊,直至走向勝利。再后來的發展,包括改革,從聯產承包到鄉鎮企業,也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既代表普通民眾根本利益,也是發展的源泉、開放的動力。 今天我們要處理好藏、疆、港、臺,除了繼續給錢、繼續給政策、繼續給優惠,還是要走群眾路線,要爭取民心,得到普通民眾的擁護,而不是依靠少數人,只依靠上層精英。
解決好當下的問題、挑戰,也是要依靠人民,走群眾路線。最基本的點還是要回到人民的立場。群眾路線教育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但是不要把它只理解為工作作風的轉變,而是要理解為黨和人民群眾始終保持一種魚水關系。
高梁: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與毛澤東思想一脈相承
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的成功,集中表現在黨在理論和方針政策水平的成熟,組織和動員力的成熟。這和毛澤東的貢獻是分不開的。中共七大是確立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的標志。
毛澤東在中共七大政治報告中,總結了黨的三大作風: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理論聯系,首先是以馬克思主義先進理論武裝自己,指導中國革命實際,不能照搬照抄,必須實事求是。群眾路線首先是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要以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為出發點,同時黨要緊緊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為實現自己的解放而斗爭。批評和自我批評從今天的角度看,就是黨的自我凈化與自我糾錯機制。這正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根本優勢。
毛澤東思想在革命時期正確地解決了建設一個有先進理論和嚴密組織的革命黨、并扎根于社會基層,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取得革命勝利的問題。在建設時期,在共產黨處于執政位置的條件下,如何保持黨的先鋒隊性質,如何避免官僚主義、保持和廣大群眾的血肉聯系,勝利實現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任務,始終是毛澤東思考的中心問題。建設時期毛澤東的思想同樣給我們留下了寶貴遺產。例如“鞍鋼憲法”,兩參一改三結合就是群眾路線的在經濟建設領域的發展。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力求避免貧富分化,在此前提下集中全社會資源集中進行工業化建設,迅速改變國家一窮二白的面貌,這一思想指導了我們在前30年工業化奠基時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1981年,在黨的“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對毛澤東思想的精神實質作了精辟的概括,就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實際上,30多年來我們在改革開放的指導思想上,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繼承了毛澤東的一貫思想的。仔細研讀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其中總結了30年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大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第一是方向道路,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二是堅持實事求是,改革政策的制定要從實際出發;第三是群眾路線,就是要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許多人將這一點解釋成“發揮企業家的創造性”,這是片面的。第四是統籌兼顧,就是說頂層設計和下面的主動探索和實踐相結合,試點和面上的改革相結合,兼顧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這幾條經驗,和毛澤東思想的核心理念顯然有著一脈相承的關系。這恰恰就是我們在基本理論上的優勢,是我們35年改革能夠基本成功的關鍵。如果拋棄了這個優勢,共產黨就會脫離群眾,就可能變成精英黨,變成紀律渙散的、沒有執行力的黨,就將失去號召力和領導能力。
李玲:毛澤東是個大經濟學家,今天我們還在享受毛澤東紅利
好像目前大家普遍的看法是,因為改革開放我們今天才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實事求是地說,我們今天享受的不單純是改革的紅利,還有毛澤東的紅利,因為毛澤東奠定了我們今天發展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基礎。
從經濟上,其實毛澤東時代才給我們真正奠定了今天經濟發展的基礎。49年建國以后,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爛攤子,什么都沒有,到獨立自主的發展起我們完整的工業體系,這是一個偉大的經濟奇跡。毛澤東時代積累的健康的、受過教育的人力資本是我們30多年改革開放最大的秘密武器,沒有哪個國家有如此龐大的、健康的、有知識的、勤勞能干,而且又經過人民公社的培養,有組織化訓練的勞動大軍。
這個奇跡證明毛澤東是大經濟學家,因為他不是單純的在搞經濟,他是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真正的綜合在一體。路線是個綱,綱舉目張,毛澤東能取得成效就在于,他真正把握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大規律,這個大的規律,就是人民的規律,民心所向,所以毛澤東創建的共和國叫人民共和國。一切貼上了“人民”,就是一切依靠人民、動員人民、組織人民,最大限度地激發了人民的創造力
毛澤東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質,他當年號召人民:“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18個字就道出誰干,干什么,怎么干?醫改這個所謂“世界難題”,在他手上小菜一碟。他當年在物質條件極其匱乏的情況下,能給人民提供免費醫療和教育,中國人的預期壽命從1949年的35增長到68歲(世界平均僅58歲),當年中國的合作醫療、赤腳醫生是最早走向全世界的“中國模式”。“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至今都是國際醫療衛生的前沿領域。
毛澤東是具有大格局的,他的視野遠遠還不僅是中國人的解放,而是全人類的解放。今天我們看金融危機以后面臨的困難,這不單純是某個國家執政的問題,或者經濟或者社會的問題,從根本上講還是人的問題。因為工業革命到今天,其實我們所有的激勵機制還是在激勵人求生存,對物的追求,對利的追求。毛澤東建立的新中國、新社會,是要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的新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他希冀:六億神州盡舜堯。毛澤東也是90后,他的思想是超現代的。
韓毓海:毛澤東的一卷山河
毛主席走到哪里,是隨身帶著地圖的,他老人家看中國,很注意這么幾個條條和塊塊。
第一是從陰山、河套到淮河,這是中國的南北分界線,所謂南方與北方,自然條件、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差別很大,歷史上就是沿著這條線,多次形成了南北朝。北方糧食過黃河,南方過長江;“河套是蒙恬擊匈奴的地方”,“滅了南方有北方”,“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都是講這條線。
第二是常說的“黑騰線”,也叫“胡煥庸線”。“搞三線建設,沒有錢,就用我的稿費吧”,“我打算騎著毛驢下西康”,論十大關系,等等,這是講這個線。
第三就是黃河、運河和淮河的關系。也就是黃淮海地區。涉及人口很多,老百姓生活怎么樣,中國經濟能否打好基礎,關鍵看黃淮海。元代、清代、國民黨時期,天下大亂,都是這個地區的問題沒有搞好。淮海戰役、后來的聯產承包,都發生在這個地區。所以,一定要把黃河的問題辦好,要根治淮河,毛主席很關心這個問題。
第四是東北、蒙古、新疆和西藏,這是聯在一起的。元代以來的中國成為了“大中國”,這是根本原因,而到了清代,這幾個地區才成了中央有效管理的行政區,紅軍長征,主要是在少數民族地區走的,“索瑪花兒一朵朵,紅軍從咱家鄉過”。中國革命,一個是農村包圍城市,一個是邊疆包圍中原。“萬方樂奏有于闐”。毛主席是有兩個身份的,一個是漢族人民的偉大領袖,一個是少數民族人民的大菩薩、大可汗,這與康熙皇帝是一樣的。你看伊犁,毛主席像還是站在市中心的,你看西藏,毛主席像還是掛在藏族群眾家里的,你看回族作家張承志,他的書里說,我比黨員更熱愛毛主席。也可以說,毛主席是有三個頭銜的: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民族英雄,中國各民族的偉大領袖,世界無產階級,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的偉大導師。
第四是東南海上。1937年底,他寫“琉臺不守,三韓為墟”,后來的抗美援朝,支持沖繩人民的正義斗爭,支持日本人民反抗美軍占領的正義斗爭,支持越南人民的正義斗爭,“為了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晚年他還說:“我們的海軍要爭氣,要使敵人怕”。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必桑梓地,人間處處不青山。毛主席少年時代,中國的版圖是什么樣子?毛主席去世的時候,中國的版圖是什么樣子?愿我等后人,行己有恥,博學于文,一冊山河在手,不忘祖宗創業艱難!我過去給電視劇《毛岸英》寫的主題歌,有一段沒有用:“生固欣然,死而無憾。花謝還開,長河不斷。我兮何有?誰與安息?日月經天,何勞尋覓。”現在再寫出來,以此紀念我們的毛主席。
謝韞:我們應該找回失落的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夢
我是1991年出的國,奧運前回的國,出國前的20年是在上海度過的,應該說我是充分享受到了中國發展前30年的制度優越性,我享受了免費醫療、免費教育,而且當時上海的社會是非常均質、非常安全的。比如說,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可以在晚上10點左右看完演出后步行回家,一個人從上海體育館回到衡山路,對此,我父母也沒有焦慮,我到家后他們已經先下睡了,我是最后一個回家睡覺的人。
在那么一個良好的環境下成長后我去了日本,隔海關注著中國的發展。07年回來后我發現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變得更為多元或者多樣了。從行業來說,出國前沒有的典當行、黃賭毒等回來了,社會人群也分化出窮人和富人,工薪階層和非工薪階層。價值觀也開始多元起來了。出國前占據價值觀的心地位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勞動光榮”,“做事要認真”,“勤儉、節約”等雖然還存在,但已經喪失了主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廣為民眾接受的物質利益導向的價值觀,比如說,男人的人生價值在于升官發財,同時,這種物質導向的價值觀還出現了低齡化的趨勢,所以說,為了防止物質導向的價值觀成為主流,我們需要做相應工作。
還有一個現象是,現在大家都在談中國夢,我就在想,中國夢的主力軍是誰呢?是一部分精英嗎,還是中國人民整體呢?如果中國人民是主力軍的話,那么中國人民的“質和量”將是實現中國夢的決定性因素。所以,除了改善中國人民的醫療、住房等條件以外,是否還能在非學歷教育方面提供一些服務,以提升全民的思想和技能呢?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有了良好的實踐經驗,還應繼續發揮辦夜校提升普通民眾,包括城市流動人口和他們的孩子的受教育水平和質量,營造全民學習的氛圍。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學習、求上進的民族,有著見賢思齊的良好傳統。所以說,只要政府積極牽頭以教育為切入口把普通民眾組織起來、團結起來,普通民眾不僅是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者,還會成為核心價值觀的傳承者和傳播者。
江宇:毛澤東經濟思想仍有現實指導性
中國在毛澤東領導下,走出一條同西方和蘇聯都不同發展道路,打破了舊中國束縛現代化的瓶頸,為“中國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制度基礎,而且仍有現實指導意義。
這條道路具有五大特征:
第一,以公平促進發展。打破舊中國的封建、買辦和官僚資本集團對資源的攫取,把小農經濟有限的剩余,集中到工業化和基本生活保障兩個領域,各階層平均地分擔工業化的成本。公平的社會,激發了勞動積極性,工農群眾愿意接受較低的生活水平,因為他們相信將來可以分享發展成果,這是黨和人民之間的一個長期契約。毛澤東十分重視防止共產黨腐敗變質,也是為了維持這個長期契約。
第二,沒有按照所謂“比較優勢”戰略優先發展輕工業,而是優先發展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公共性的部門,避免了被鎖定在產業低端的命運。
第三,在國際上堅持經濟獨立、政治獨立和技術獨立,爭取全球公平正義,在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之后再逐步開放,獲得了同發達國家平等博弈的地位。
第四,通過集體協作,彌補資金和技術的不足,解決了發展中國家經常遇到資本短缺和勞動力過剩并存的問題。
第五,優先發展社會事業,在經濟發展不發達時,就實現醫療、教育普及化、大眾化,快速提升了人力資本水平,也降低了經濟運行成本,超越了西方國家“先現代化、再搞社會保障”的路徑。
今天,面對“新常態”下的發展難題,毛澤東經濟思想仍有現實指導性。
例如,產能過剩和內需不足,根本原因是政府“親資本”傾向導致投資過剩、收入差距和購買力不足,只有調整分配關系,改善社會公平,才能真正啟動內需。
又如,毛澤東時代的歷史表明,社會建設和改善民生并不是政府的負擔,而是經濟增長的動力。在民生方面讓老百姓徹底沒有后顧之憂,才能放心地去消費和投資創業,提高人力資本,實現轉型升級。
再如,關于科技進步,既要靠中小企業競爭,又要講整合和綜合協作,提供原初性、基礎性的創新。
歐樹軍:需要回到人民立場
通常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同樣可以說,沒有社會主義,沒有人民本位,沒有這樣的政治理念、政治立場,就沒有共產黨,二者之間的關系是一體兩面。
我們要直面當今中國政治思想當中自由主義、或者新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沖突。最近二十五年來,西方政治理論先勝后衰,因此也在強調不僅僅要重視市場的作用,也要重視非利益的機制、非市場因素的作用,尤其強調要回到西方思想的源頭,去探尋解決當代政治精英化、陌生化所帶來的問題。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面臨的問題也是類似的,我們需要回到自己的文明傳統、政治傳統,回到人民立場,回到社會主義本身,才能夠看清中國的優勢與劣勢,需要要回到延安,回到革命年代,探討社會主義思潮為什么能夠贏得多數人的支持,為什么能夠吸引人民,吸引農民,吸引工人,吸引知識分子,吸引中國的絕大多數人。毛澤東他們那一代建國者的貢獻,相對于沒有人民立場的傳統帝制時代而言,張揚的正是人民的立場,把以農民、工人為主體的絕大多數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凝聚起來,這種以人民為上帝的政治倫理、政治哲學實際上契合了整個工業化進程以來的、工業化資本主義興起以來的西方現代政治理論的核心理路,并且甚至可以只有中國才真正塑造出了整體意義上的人民,并以人民的最大意志、愿望、利益為依歸,既接續了恢復國家大一統這一中國文明的最大正當性,也在根本上、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上將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奠定在“人民”這一新的政治主體上,這是更為現代也更為徹底的正當性。
鄢一龍:毛澤東是中國政治體制的總設計師
毛澤東同志將國家制度建設比作起房子,需要幾十年之長,而房子的質量就看你基礎打的好不好。我們談毛澤東與中國優勢根本上是說毛澤東是共和國制度建設的奠基人。
我談一個政治基礎,現在中國的政治體制實際運作是六權分工的體制,分三層結構,最高的一層是黨中央的領導權,屬于統合性權力;第二層是全國人大的立法權,下面有四個權力,政協的參政議政權,國務院的行政權,中央軍委的軍事權,還有兩院的司法權。
這一中國架構是毛澤東同志奠定的,這一基礎是深深根植于中國國情與中國歷史,他打的幾個樁實際上是有很大的承載力,從建筑學上說你基礎好不好要看承載的強度,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轉型的發展中大國,六權分工要比三權分立的基礎打的要更牢固,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共和國大廈今天的成就,可以說他奠定的政治體制基礎是決定性的。
這一架構,當然前期經歷了很多的探索。但是主要是1954年修改憲法的時候,變成考慮比較成熟形成一個定型化的東西。但是毛澤東同志又有一個特點,孔總說浪漫主義也好,或者說崔之元老師最近老說的實驗主義也好,等到后期他又把這套東西改了。鄧小平同志是恢復到1954年的政治體制并不斷加以進行完善,因此,從政治體制來說我們應該說共和國的總設計師是毛澤東。
90后學生傅虹橋:給年輕人舞臺的黨才有活力
謝謝各位前輩,我從一個90后的角度談一下今天這個話題。第一個是,毛澤東是一個很偉大的戰略家,我覺得他解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獨立自主的問題,第二個是工業化的問題,但同時他確實也在后面的這樣一個過程中經歷了一些挫折。
我覺得黨的形象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說,我們要現代化,執政黨要怎么樣,我覺得還有一個問題叫年輕化、叫活力化。就是說如果一個黨派他永遠都是念著稿,他是黨員、他是官員永遠都是念著稿子,永遠都是一個形象,開會然后就開始念稿子,我相信這個黨派永遠不會有那么強的生命力在。我這次跟臺灣的很多年輕人交流,為什么國民黨會輸?我覺得有一個重要原因,叫做國民黨的老齡化,因為國民黨老齡化的核心在于,連勝文為什么會輸?連勝文是一個新人,但是他是一個老的思想。柯文哲為什么會贏,他是一個老人,但是一個新的思想。其實臺灣社會現在不再是藍綠的分割,國民黨還想用吹選票的方式贏得這個選舉,年輕人已經不吃這個套了。國民黨左和右年輕人已經不喜歡這種紛爭了,左和右都不是理想的社會形式,我希望真正的實踐是什么,是一個真正的實事求是的一種實踐的方式,有活力的,我也希望我們以后的官員,我們的共產黨員能夠脫稿發言,能夠表現出自己的風采,這樣我覺得才能夠吸引到年輕人,否則我們這樣一個黨的體制可能永遠就是一個逆向選擇,然后永遠都會是說在我們這幫年輕人中間,其實是以最大的話語為原則的人,才會進入到這個黨,有夢想的人反而不會進入這樣一個黨派。
如果說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方法永遠都還是說我們每天背那些東西,從小學背到大學,其實所有人都不會接受,我們都是一個現代的人,有很多選擇,很多選擇下我們愿意去背嗎?不愿意。所以真正的什么時候,就是我們的思想能夠以一種讓大家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來傳播出去,這才是我覺得我們的教育所需要做的問題。
我覺得在美國也好、在澳洲也好,他們其實比我們做得更好,他們更是群眾路線,因為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他們有一個活動就是TED,應該年輕人都聽過,就是請很多草根的人來給他們一個舞臺,來表達他們的觀點,共同來商討治國,而不是說我們永遠都是領導說什么然后我們下面去學習,應該是一個從上到下和從下到上相互交織的過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