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的題詞激勵我一生
寧鄉籍九旬老人講述在周恩來身邊當衛士的幸福細節
記者 賀文兵
“我雖然已是九十歲的人了,但周總理的題詞卻一直激勵著我和我的后人……”近日,家住寧鄉玉潭鎮的彭望生老人收到自己的老朋友成軍從北京寄來的信件。信件里,90歲高齡的成軍講述了當年在周恩來身邊當衛士的點滴,詳細地回憶了70年前周恩來和鄧穎超為自己題詞的幸福細節,信件里還附有題詞的復印件。
寧鄉伢子當上周恩來的衛士
成軍是寧鄉縣大屯營鎮蛟公塘人,1924年出生。他有個堂兄叫成仲清,曾參加秋收起義,后赴延安工作。
1937年,成仲清回到家鄉,把成軍帶去參加八路軍。1943年,成軍來到延安,當上了周恩來和鄧穎超的衛士。因為成軍在家時只讀過一年私塾,參加八路軍后,他抓住空閑時間如饑似渴地學文化。
“小伙子哪里人?讀了幾年書?”來到周恩來身邊的第一天,周恩來和鄧大姐就關心地詢問成軍的情況。“我老家湖南寧鄉的,從小做長工,只讀過一年私塾。”成軍緊張地回答。“是主席的小老鄉呀,讀書少不要緊,可以邊工作邊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周恩來滿臉笑容地對成軍說。
從1943年到1945年,他天天跟隨在周恩來身邊。在工作中,成軍勤奮好學,被周恩來、鄧穎超多次夸贊“主席這個小老鄉很不錯”。
在周恩來的關心下,他赴蘇聯學習
1944年10月14日,這天晚上,成軍點著油燈在看書寫字。“周恩來和鄧大姐走了進來,看到我在學習,周總理高興地說‘這么用功,看來主席的小老鄉要成知識分子了’。”成軍馬上起立說,我要聽您的話,活到老學到老。“聽了我這句話,鄧大姐笑呵呵地說,你才20歲,離老還遠得很呢!”
周恩來翻看了成軍在小本本上記的讀書筆記后,提起毛筆在上面寫下“努力學習,永遠前進!”。寫完后,他把筆遞給鄧大姐說,“來,你也給小成寫句話嘛”。鄧大姐接過筆,在另一頁紙上寫下了“努力學習!努力工作!”。
1945年,在周恩來夫婦的關心下,成軍赴蘇聯學習,成為中國首批赴蘇聯學習使用大炮的學員。在蘇聯學成回國后,成軍在遼沈戰役中沖鋒陷陣,多次受到嘉獎并記功。成軍從部隊轉業后,在北京任職,直至1985年離休。“自1945年離開總理和鄧大姐后,就再也沒有和他們見過面了。”成軍老人在北京接受記者的電話采訪時哽咽不已。
把題詞當作自家的家訓家風
“他在總理身邊當過衛士,總理夫婦給他題詞的事直到10多年前才說出口。”彭望生老人告訴記者,1977年1月,全國煤炭系統“學大慶、趕開灤”會議在北京召開。時任寧鄉煤炭壩煤礦黨委副書記的彭望生也參加了。當時成軍專門前來拜會寧鄉老鄉,兩人由此相識。“交往幾十年,成老從來沒有透露過自己曾在周總理身邊工作的事。
2001年,彭望生到北京拜訪成軍,老人無意中向彭望生展示了周總理夫婦給他的題詞原件,并說自己在總理身邊當過三年衛士。“當時我驚詫不已。”成軍則對彭望生說:“總理夫婦的題詞是我力量的源泉,是我家的傳家寶,但不是我向外炫耀的資本。”
老人育有一兒一女,采訪時,老人50歲的兒子在電話里告訴記者,他也是10多年前才知道父親當過周總理的衛士一事。“他一生沒有為自己的親屬辦過事謀過利,卻常常聽到的是教育子女和親屬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嚴格要求,不搞歪門邪道。”電話里,老人的兒子說父親雖然90歲了,但眼不花耳不背,對國家大事十分關注,每天早上6點準時起床鍛練身體,每天看報看新聞是必不可少的。
“幾十年來,成軍為家鄉建設做了不少努力。”彭望生則透露,成軍不僅在北京發出共同捐資倡議,使被稱為“早期革命搖籃”的云山書院得到了較好的保存和維護,還曾資助在北京讀書的家鄉貧困學子讀完大學。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