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隨著“美國制造”的成本優勢日益顯現,今后五年間,美國將新增200萬至300萬個工作崗位。
現拐點 回頭是岸
研究結果定于當地時間7日公布。報告主筆哈羅德·西爾金說:“大約10年前,我們開始外包器械、計算機等占美國制造業相當比例的諸多產品。現在,這種情況正在改變,因為中國正快速漲薪,而美國勞動生產率是中國的4倍。”
西爾金說,某些商品在美國制造可能更為經濟,這一“臨界點”已開始顯現。
他說:“回流過程仍然緩慢,但企業正從中國搬回美國。幾天前,福特(汽車公司)宣布把1.2萬個工作崗位從墨西哥和中國遷回美國。”
研究發現,最可能回流美國的制造行業包括運輸工具、電子設備和器械、家具、塑料和橡膠制品、機械、金屬制品和電腦。這些類別的商品占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的將近70%,年均耗費美國消費者大約2萬億美元。
美國權威行業研究機構供應管理協會(ISM)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美國制造業活動連續第26個月擴張,增速比上月略有提高。
計成本 經濟實惠
西爾金說,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美國制造”其實更為經濟實惠。
汽車配套產品供應商德國大陸集團6日宣布,將在美國投資大約5億美元興建一座工廠,為美國市場生產轎車和卡車輪胎,預計新增1600個工作崗位。美國廣播公司評論,對于過去十年間不斷遷出美國的輪胎企業而言,這一抉擇可謂重大行業轉折。
“如果你的產品距離消費者近,就不必守著那么多庫存,”西爾金說,“隨著成本越壓越低,企業開始意識到這一點。”
他說,對于美國企業而言,“美國制造”已是一項經濟考量,未必談得上愛國舉動。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商學院院長W.P.凱里說:“隨著中國日漸成熟,生產成本上漲,向中國行業轉移(然后向美國出口)的吸引力將開始減退。”
促就業 政府撐腰
上述研究結果將給白宮增添些許樂觀氣氛。在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提出的可持續經濟復蘇計劃中,發展制造業是關鍵內容。研究顯示,過去十年間,美國向全世界流失大約570萬個制造業工作崗位。
西爾金認為,政府可借助多種手段加速制造業回流美國,稅率調節就是可行的刺激手段之一。
美國戶外用品企業Outdoor Greatroom公司首席執行官丹·施梅克說,“多重因素”促使他把企業在美國的訂單比例從4年前的20%提高到現在的50%,例如在美國改換設計的空間更大,物流同樣更為便捷。
不過,施梅克認為,制造業回流美國的趨勢不會走得太遠,“某些類別的產品再也不在美國生產,比如編織類戶外用品和柳條家具,我們不得不在中國外包”。(卜曉明)
失業大軍網站求助
新華社電 美國勞工部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美國非農業部門失業率為9.1%,為連續第三個月保持在這一高位。
美國社交網站Craigslist提供免費的分類廣告,上面充斥著求助的標題。有人寫著:“饑餓”;有人寫著:“我需要工作!”;有人寫著:“下崗了”;有人寫著:“我需要一個奇跡”;有人寫著:“快拯救我”。
今年31歲的安娜·布里斯克曼(上圖)原本在菲爾德博物館擔任活動策劃者。失業后,她在Craigslist的廣告欄上寫著:“愿意做跑腿,幫人買東西,清理車庫或廚房。”她因此而賺取了一些薪酬。但她最希望是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