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的感悟
理平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譯文】
品德高尚的“上德”者不有意布施德(“上德”者,心中有道,就不會憑個人的主觀意志強加于萬物眾生,就會以自然而然,順其自然的道[規律]恩澤天下),所以他們才是真正的有德;品德低下的“下德”者則總是有意布施德(“下德”者,心中無道,憑個人的主觀意志,道貌岸然地將自以為是的意志強加于萬物眾生,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人偽地制造各種不平等的矛盾),所以他們與無德差不多!“上德”者遵循自然而然順其自然的道[規律](無為),當然不會有自己的功名利祿(無以為);“下德”者本來就沒有什么功德(無為)卻自以為自己功德無量(有以為)。“上仁”者有意推行仁(為之)而無確定的施仁對象(無以為);“上義”者有意施義(為之)而有自己確定的施義對象(有以為);“上禮”者則刻意推行禮(為之)卻沒有人響應,就用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禮強制人們遵循。所以,失去了道才求德,失去了德才求仁,失去了仁才求義,失去了義才求禮。當社會需要用道貌岸然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禮”來規范時,忠信也就淺薄,禍亂也就開始。用禮者(前識者),不過是“道”的虛華,是愚昧的開始。因此“大丈夫”(遵循道的人——“上德者”)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淺薄;心存樸實,而不居于虛華。所以要舍棄淺薄、虛華的“禮”,采用厚實、純樸的“道”和“德”。
【感悟】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德”者,道蘊心中,恩澤萬物,上善若水,卻不知自身德的存在,這樣的德叫“上德”。德的淵源日日常新,德的妙處永恒存在。“上德”者雖不知自身有德,但正是這種德才是無窮的,至大的。細想開來:德就是心中的理,這種理從“大道”、從“上德”,這種理就是天理,把天理充分運用到天地萬物中去,那么道就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了,所以是有德。這讓人聯想到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有著同工異曲之妙!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下德”者為了功名利祿等有目的地去干一些看似不失德的事,從而獲得“德”。這樣的德必定不大,必定有局限性、主觀性和片面性,雖有使一部分人受益的一面,但也有使另一部分人受損的一面,因而這種德是利弊兼備。從這種德中受益的人稱贊“下德”者有德,從這種德中受損的人又怒斥“下德”者無德。如“以人為本”的提出,看似很合乎人性,能惠民、澤民,但這是憑個人的主觀意識而提出的,就必定有局限性、片面性和劣根性!試想一下,“以人為本”中的“人”,只要是“人”就會有人性的弱點,就會有人的本能和欲望,就會趨利避害這本無可非議,但正是由于有人性的弱點,在“以人(自己)為本”的趨利避害有作用下,人類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類無限欲望,就會不顧別人、社會、自然、地球、宇宙的利益,不斷地與人斗、與天斗、與地斗,在斗爭、斗爭、再斗爭中,不斷步入“人人害我,我害人人”,“人人征服自然,自然懲罰人人”的惡性循環(癌癥)之中,不斷做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蠢事。如三門峽、三峽工程,這些人為(偽)工程,切斷了地球生命體的血脈循環(大江、大河、大湖和大海的良性循環系統),人類在改造征服自然的同時,就會在不知不覺之中被大自然的反作用力所償還,如長江上中下游的非旱即澇,泥石流,沙漠化等,這都是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水能),自以為是,違反自然規律所產生的必然結果,在斗爭、斗爭、再斗爭中,一直斗到山窮水盡,斗到生態斷鏈,斗到人成為物質的奴隸(房奴、車奴等)、金錢的奴隸、自己生產成果的奴隸(毒米、毒奶、毒油等),這就是“以人(自己)為本”自始至終未能超越人類自己的局限性、主觀性和片面性所造成的必然結果。更有一批口口聲聲以“公仆”自居的權貴達人,表面上唱著“以德治國”,背地里干著男盜女娼之事,表面上看不失德,內心卻是無德的敗類!如,成克杰在中央電視臺一個重要節目中出鏡,談到廣西扶貧工作時,他表情嚴峻,口吻沉重,對準鏡頭說:“想到廣西還有700萬人沒脫貧,我這個當主席的是覺也睡不好呀!”那是很動情的表述,有誰想到,偏偏是成克杰,居然從并不富裕的人身上,敲骨吸髓,榨取民脂民膏達4千萬之巨。這鐵的事實戳穿了他說的“覺也睡不好”是何等虛偽,原來是糊弄輿論,欺騙百姓,那是假惺惺的演戲(不失德)。言與行分裂,成為絕妙的諷刺小品。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德”者得自然無為之道,深厚完美,順其自然,自然而然,無為而無不為。這不是“上德”者有心無為,只是因為德的本體沒有一事,不見一物,本來就是無人無我,無為無欲。“上德”者的心像太虛般空空洞洞、湛湛清清,“內不起有為之識,外不見有為之塵”,物我同然,內外如一。因此說:“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者只因心中未能悟到圓明境界,所以事事物物必要做得周全,惟恐失掉有德的名聲,惟恐做了損害其有德名聲的事,這種所謂的“有為之為”,必然導致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這些都是所謂的“有以為”,也就是有意的、有心的、不自然的,因而也就不能領略自然無為的奧妙,進入到無為深化的境地。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隨著人之貪欲漸漸膨漲,人心不古,不再純樸時,要繼承“德”就需要提倡“仁”。“上仁”者看萬物為一體,觀天地為一身,恩惠遍及四野,其仁愛如天地般廣大而自身不知,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與百姓相安于無事之中,相忘于無為的道內。當仁愛不能達到,是非也就隨之而生,既然有了是非,也就不得不倡導“義”。“上義”者原本以仁為體,以義為用,處事自然有剛斷的妙處。只因世道紛亂,人情多詐,有時即便在君臣父子之間,夫婦朋友之中,也不是太過就是不及,總是不能適于道的中庸、客觀和無為,所以真假需要權衡,得失需要較量,有為的事終無止息,有為之法不可窮盡.所以說:“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當義不斷缺失時,不得不用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禮節來維持。根據人心不正,世道多偏的情況,用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禮來規范人們的意志,約民于禮儀中,這樣的做法,怎奈天下百姓,像聾子、瞎子一樣,對于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禮視如不見,聽如不聞.他們違背教令、條規,不去響應禮,即使這樣,“上禮”者的愛民之心沒有停息,不得已用強制的手段迫使人們去遵守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禮。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上德,下德,上仁,上義,上禮,把民之道分為五等由于底下的人們違反無為之道,做有為之事,從而導致世道改變,人心遷移。道失而后德又失,德失而后仁又失,仁失而后義又失,義失后禮又失,世道人心就這樣漸漸喪失了。只因都不是遵循道,所以才出現這樣變遷不止的弊害。
“夫禮者,忠信之簿,而亂之首也。”
道、德、仁、義漸次喪失到禮,世道遂因此而亂。試想:道不行出現德,德不能施行出現仁,仁后出現義,義后有禮的出現,假如禮再不能施行的話,天下就會大亂、“上禮”者設禮,原本為了約束人的言行,結果反而成為人邪妄的開始。用禮不可太過,也不可不及,否則必多品制,必多作為,就會使本然的忠信變得淡薄。忠信淡薄就會出現刑罰,戰爭也相應而致。所以說,禮導致忠信淡薄,它是戰亂的開端,通過戰亂就會打破禮的束縛,讓人們重新回歸于道!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前識者”指“上禮”者。用禮越廣,表露在外的就越多,三從四德三綱五常見的越多,離道愈遠,這些都是道的虛華而不是道的本體。道的本體貴在斂華就實,守樸還淳,這樣做的人外表愚馭而實為大智。當今人們炫露精神,妄用機智,行有為之事,遠離大道,這才是最愚昧的開始。所以說:“上禮”者,不過是道的虛華,是愚昧的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大丈夫(遵循道的人)見道而不見欲,循理而不循私,頂天立地,以道自任而不辭。視聽言動,無處不是循道顯著,家國天下,無處不是道德的流行。所以“處厚不處薄,居實不居華。 “彼”指薄、華。“此”指厚、實,舍棄薄華而選用厚實。
道、德、仁、義、禮這五者是治國齊家的大道,修身立命的本始,順應它就吉祥和諧,違背它就會遭受禍患。天下不行道,不明道,天下百姓就未能蒙受大道至治的恩澤,以至治亂不一,天平徹翻,世道衰微、人心不古。大丈夫(遵循道的人)想挽回上古之風,所以寧處厚,不處薄;寧居實,不居華,只有這樣才能從禮返回于道,才能實現道、德、仁、義、禮的良性循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