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稱“華夏”?——華夏來歷考
(由于不知道圖片上傳方法,請到以下地址查看圖片:http://chutianguke.blog.163.com/album/#m=1&aid=131723050&p=1)
一、前言1、史書中的族名——華夏
我們知道,“華夏”是我們自古以來就有的名稱,出現歷史已經不可考了,總之,非常久遠,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史書中,關于華夏的稱謂,來自《尚書》,《尚書·堯典》稱:“蠻夷猾夏,寇賊奸宄。”,是最早的文字記載的“夏”,并已經有“夏”和“夷”的稱謂的對應。《尚書·武成》亦曰:“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則是華夏已經是連稱了,而且是“華夏”和“蠻貊”對應。
如果你依然還在認為《尚書》世偽書的話,我在這里也不反駁你,但以下史書,你如論如何是不能否認的:
《左傳·定公十年》:“子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左傳 襄公二十六年》:“楚失華夏。”。
《三國志 魏書》:“賴皇天之靈...獲保宗廟,華夏遺民...”,“雖自華夏,不知者以為前世人也。”。
《三國志 蜀書》“羽(關羽)威震華夏”。
魏曹植所著《曹子建集》說:“威慴萬乘,華夏稱雄。”。
《晉書 卷五十六》“釋我華夏纖介之憂”。
《晉書 卷六十八》“中國喪亂,胡夷內侮,觀太傅今日不能復振華夏,百姓無復遺種。”。
《隋書 卷十五》“此華夏正聲也。昔因永嘉,流于江外,我受天明命,今復會同”,“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華夏舊器”。
《舊唐書》:“況我高祖、太宗,以武定禍亂,以文理華夏,執此二柄,足以經邦,豈可以區區西方之教,與我抗衡哉!”。
《舊唐書》:“以英謀睿武定寰瀛,以厚澤深仁撫華夏。”。
《朱元璋 北伐檄文》:“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儀,愿為臣民者,于中原之人撫養無異。”。
明朝葉盛《水東日記·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則有當事者而吊祭之禮不知,則是其自異于華夏矣。” 。
可見,華夏的稱謂,在史書中,一直存在且流傳著。
2、文獻中的地名——大夏
從文獻上看到“夏”,最早是在《尚書.堯典》中,《尚書.堯典》是舜繼承了堯的帝位后,舉行的“論帝德”貴族會議時的會議記錄。堯舜時期的“夏”,不僅是族名,而且已經是地名了。夏即指堯舜統治的“中國”,就是“天子之國”。在大禹即天子位后,“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后”,即以“夏后”為國名,起過即在河洛之間,陽城是其都。
《史記.鄭世家》也記載,“高辛氏有二子…….不相能也,日操干戈以相征伐,后帝弗臧……..遷實沈于大夏”,其中就有“大夏”的地名記載,還有“(實沈)主參,唐人是因,其季曰唐叔虞”的記載,將“大夏”與“唐國”相聯系。唐國即后來的晉國,其發祥地在唐,而歷史記載晉國的發祥地在山西臨汾一帶,而臨汾一帶又是歷史上的堯都,即是堯之“陶唐”,這就明確告訴我們,在堯時期,作為“陶唐”立國之地就是“大夏”,這就表明,“大夏”作為地名,在堯時就已經存在了。
《史記.秦始皇本記》記載,始皇作瑯耶臺石刻有“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大海,北過大夏”也說明大夏在秦國的北境,“大夏”作為地名,一直使用到了秦代。
“大夏”, 作為地名是真實存在的,就是堯之“陶唐”,今臨汾一帶。
二、遠古的華崇拜——“華”的起源及演變
(一)華的讀音和含義
1、華字的讀音和含義
(1) 華——華huā 讀第一聲(現在漢語已經無此讀音)
華huā,會意字,從芔,從芌(xū)。“華”的本字,上面是“垂”字,象花葉下垂形。本義:花,古漢語中華(huā)通“花”,即花朵。現代漢語中,華已經沒有花的意思了,華huā的讀音消失了,因為作為華huā,已經有專用字“花”了。
可見,盡管“華”的造字借助的是“花”,但華的本源卻不是“花”。華指代花,是借指(假代)。
(2) 華——華huá 讀第二聲
華huá,①華麗,光彩美麗。如
金銀華美之服。――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華堂之上。――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華衣乘馬。――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又如:華扁(華麗的匾額);華彩(華美;光彩);華服(華麗的服裝);華輿(華美的車輛或轎子);華筵(華美的筵席);華觀(華麗的觀闕,即宮門前的望樓);華轂(華麗的車)
又如: 豪華。
況我大魏天王,個為華侈。――楊炫之《洛陽伽藍記》
②稱美之詞。通常用于跟對方有關的事物 [your]。如:華名(美名);華宗(對同族或同姓者的美稱);華箋(對他人來信的敬稱);華緘(對他書信的美稱或敬稱)
③灰白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蘇軾《赤壁懷古》
又如:華首(頭發花白。指老人);華顛(白發);華鬢(鬢發花白);華發(花白頭發)
④年輕;年少 [young]。如:華年
⑤浮華
處其實,不居其華。――《老子》
又如:華辭(虛浮巧飾的言辭);華譽(不實的聲譽);華風(浮華的文風)
⑥榮華;光耀 [glory]。如:華伍(指達官貴人);華序(顯要的官階);華使(顯貴的官吏);華秩(顯位;高階)
⑦顯耀 [splendor]。如:華近(顯貴而親近君上的官職);華要(顯要尊貴的官職);華省(顯貴而職務上 能親近 君主的官署);華重(顯貴而重要的官職)
⑧繁盛 [luxuriant]
其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自與別處不同。――《紅樓夢》
又如:華滋(草木茂盛的樣子)
⑨鮮美 [delicious]
其民華食而脂肥。――《素問》。王冰注:華謂鮮美,酥酪骨肉之類也。
⑩彩色。特指雕繪或裝飾。如:華軒(飾有文采的曲欄);華袞(古代王公貴族的多采的禮服。常用以表示極高的榮寵);華納(有雕飾的臺階。納,即納陛);華幄(帝王所居的華麗的帷帳)
從以上華huá的含義可知,華的本意是“美麗而有光彩”,其他,都是由此而衍生。
(3)華——華huà 第四聲(現代漢語也逐漸讀成第二聲)
華huà,①華山,山名,在陜西。②姓,華姓。
這里可以看到,華姓和華山之間的某種聯系,但華huà跟華huā和華huá卻是沒有聯系的。也就是說,華huà山和華夏和中華是沒有聯系的,把華huà山與華夏和中華的起源聯系在一起,是一種臆造。
2、華與華夏——對傳統華的解釋的解釋
我國古稱華夏,今稱中華,省稱“華”。
對華為何被作為華夏族的族名的解釋,一般有以下三種:
一種說法是古代中原地區的人們,自認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齊而華麗的文明地區,所以自稱作華。《左傳疏》載:“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二種說法是:“華”含有赤色之意。周朝人喜歡紅色,把紅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稱作華。
三種說法是,華是由我國古稱華夏省簡而來。“華”作為中國的簡稱和華人種族的簡稱,歷史市非常悠久的。
以上三種解釋,是后人的解釋,是一種在即成事實之后所做的當然化的解釋,并沒有指出“華”的本源。
(1)華huá和華huā(花)在古漢語中嚴格不同
我們把“華”視作“花”,是古漢語的應用:如
華,榮也。――《說文》
木謂之華,草謂之榮。――《爾雅·釋草》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周南·桃夭》
焜黃華葉衰。――《樂府詩集·長歌行》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說明,到宋代王安石寫文章時,“華”依然可以指代“花”,但指代花的“華”讀作huā,實際就是“花”,而不能讀作huá,在古人哪里,華huá和華huā(花)盡管沒有字形的區別,但有嚴格的讀音區別。所以不能把古人的“華”等同于古人的“花”。
“花”字,是“華”的派生字,即花來自華的轉換、華是花的本源,所以華的本源肯定不是花。 “華”的內涵有“花”,這一點是肯定的。古漢語中,沒有“花”字,只有“華”字,但這并不就是表明了“華”就是“花”,而只是表明了,“華”有“花”的含義,我認為,古漢語中的“華”字,不僅僅是“花”字,“華”在古漢語中,具有多方面的含義,而且,其含義也是逐步由具體到一般、由簡單到豐富起來的。
(2)華的本源——“華”是遠古華夏人的心中最為神圣的自然靈
由華一直成為華人的烙印可以推知,在遠古華夏人的心中,“華”是先祖心中最為神圣的自然靈——美麗而有光彩的自然靈就是“華”,遠古華夏人就把最美麗而有光彩的東西叫做“華”。所以華的本源,來自遠古華夏人心中的美麗而有光彩的自然靈——遠古華夏人謂之“華”。
(3)古人對華的認識和華的含義的發展變化
古人的思維和認識,是有一個由近及遠、由具體到一般、由形體到抽象的發展過程的,所以,古人只能是把自己感觸到的第一個最美麗而有光彩的對人類自身意義重大的東西叫做“華”,這個東西,就只能是“火”,在火專用化后,華就是日。
隨著古人思維的發展,古人就會認識到,“華”是由物體發出來的,進而古人就會總結到——火華之華、日華之華、花華之華、水華之華、云華之華,得出一切最美麗而有光彩的東西都叫做“華”的觀念,從而把“華”從專用概念發展成為一般概念。于是,一切“華”的東西,被逐漸的從“華”中被分離出來,命名為新的東西,而沒有被分離出來的,就依舊成為“華”,如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華”在古漢語中可以是華huā“花”,就是因為花還沒有被分離出來,“華”一方面是一類事物的統稱(泛稱),另一方面,華讀作huā,作為花的專稱。
如此看來,《左傳疏》載:“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鮮艷奪目是華的一種,華服,當然謂之“華”,所以華服是“華”的本意的運用,而不是“華”的本源。
對于【“華”含有赤色之意。周朝人喜歡紅色,把紅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稱作華。】,就要搞清楚周人為什么喜歡紅色。《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是時,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還師歸。】,周人喜歡紅色,是周人視“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為祥瑞——此祥瑞代表了周獲得可以取代殷族統治地位的天命,所以周人崇拜的不是紅色,而是“火”之顏色,即是以紅色代表火色——“華”實際就是指火華,即火發出來的光華。
根據以上分析,則一切能發出光華的物體,如火、日、花等一些東西,在遠古漢語語言還不發達時,可能都被古人先后謂之為“華”,隨著古漢語的不斷發展,這些能發出光華的物體的名稱,才逐漸地被衍生出來,即由“華”衍生出了火、日等。
在“華”的所有指代中,“花”字是最后創造出來的。
(二)“華”來自遠古華夏人的華崇拜——“華”的起源及演變
1、“華”的本源是“火”,代表的是遠古的火崇拜
人們認識火、使用火和發明人工取火,是人類進步史上劃時代的大事。在中國遠古和世界遠古各地,就形成了“火”崇拜。
火崇拜和蛇崇拜一樣,都是華夏先民的基本崇拜和普遍崇拜,都來自于人類的幼稚時代。
我在《華夏先古族群——由燧人到神農》一文中說過,由于火勢很大的時候,火發出的聲音是“嘩嘩”,發出的光芒是耀眼的光華,遠古人類根據聲音把這個發出美麗而有光彩的自然靈——火,命名為“華”(火華的意思),所以火的原始名稱是“華”。
現在用的“火”的造字依據是象形,是由華(火華)分離出來的火的專用稱呼——由huá而衍生出來的火huǒ(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火焰)。
所以“華”是華夏第一次區分人群的標志——善于用火(人工取火)的族群,就是華人,其他的人,就依然是“茹毛乳血”的野蠻人。傳說中的燧人族群就是最早的華人。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人類對于火的記憶,是在猿人時期就已經建立起來了的牢固的意識存在,在人類有智力之后,首先要認識和總結的,就是這神奇的“火”,掌握利用“火”技術,是人類賣出的走向文明的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在人類能夠熟練使用火前,所謂“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如《韓非子》中所說:“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但在人類能夠熟練使用火后,人類的飲食便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就是所謂的“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有異于禽獸。”
從人類的認知習慣來看,人類首先要認知的,是自己身邊的東西,在逐步向外推展開來。而對于身邊的東西,首先要認知的,就是那些影響人自身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然后才能涉及其他。而“火”就是這個存在人身邊的最重要的東西,對于原始人來講,可能他們開始還顧及不到天上的日的存在,但他們不能不重視身邊的動物、植物和火的存在。
2、華的升華是“日”,代表遠古的日崇拜
據古本《淮南子·地形訓》、《楚辭·天問》:華即日,太陽也。
華由火華上升到日華,是來自于古人對于火的原因追究。
這么重要的東西——火,是哪里來的呢?是遠古華夏人不得不進行深入思考的問題。中國遠古的火,最初的傳說是“燧人取火于明日”,是由燧人氏從日那里取來的。這個傳說,就是對火的來源的追究——火不是自生的,是由太陽帶來的。而最早使用火和發明人工取火的燧人氏被神化為火的使者。
這個傳說,代表的是華夏古人已經學會利用自然火和保護自然火種技術的時代,那么,遠古人既然認識到“火可由日生”的道理,可以推知遠古時期燧人族群的“華”就已經上升到“日”,即華夏古人的思維認識,已經由地上的火看到了天上的太陽的存在,認識到了太陽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對自然靈“華”的崇拜也就自然上升到了太陽崇拜(日崇拜)——沒有日就沒有火,沒有火,對于已經認識到火的作用的遠古華夏人來說,就是寒冷、恐怖、茹毛飲血,就是人類的末日。華的內涵就演變成了“日”,即華在此后階段就成了對“日”的稱呼,因為遠古華夏人還來不及對“日”進行命名,只能用最神圣的“華”來命名帶來火的“日”,華的指代發生了轉移,已經被人民習慣了的火花,就被命名為“火”。這一點,由華huá和火huǒ有共同的音根hu可以證明是同一稱呼的音節轉化,目的即是為了體現兩者的區分,也可以反映兩者的關系。
在遠古華夏人把火華命名為“火”后,火華之源——日,就自然被敬奉為“華”了。華崇拜就由火崇拜升華到了日崇拜,當然,已經形成的火崇拜,也以火崇拜而存在。
3、華huā即花huā,但華huá非花,華(huá)人亦非花人
我一直就認為:【在遠古人們的采集工作中,華夏古人也認識到植物之“華”(花華)與果實和種子的聯系,所以人們也十分注重后“花華”。在后來種植業興起,人們更加重視植物的“花華”。由于花果瓜菜有艷麗的“光華”,故又以“華”指稱瓜果,如“樹華”。在種植業興起后,華崇拜則則重于花(花華)崇拜。由于花(花華)與太陽的關系,衍生出了“皇”“昊”崇拜,“皇”就是完全的日崇拜,中原系統的華夏古人稱最高統治者為“皇”。“昊”是天日崇拜,東方即東南方的遠古居民,稱最高統治者為“昊”。】,并且在前期不少文章中,也持以上觀點。
但是,在我們說“中華民族”、“華夏”、“中華”、“華裔”、“華人”等一系列有關我們自己民族地域和民族自稱時,我們所說的“華”,都讀作“huá”,而不讀作“huā”,而且,華夏始祖母“華胥”之“華”,也讀作“huá”,而不讀作“huā”,這就不能不讓我困惑多年。
今天我才能清楚,我們的烙印“華”,本意是“美麗而有光彩”,本源物是“火”,升華物是“日”。盡管花是我們喜愛的東西,但花并不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烙印,我們是烈火和太陽之族的后裔!(日本人糟蹋了我們的“日”字,我們應該直接稱其為解呠)
但是,華夏古人對花的崇拜,也是存在的,只是華人的華的來歷,在花崇拜形成之前就已經誕生了。在種植業興起后,人民對華(huā)的認識,肯定是要形成華(huā)崇拜的,只是由于華(huā)(花)和太陽的必然聯系,華夏古人會進一步鞏固固有的華“huá”(太陽-日)崇拜,這也正是古人把華字分為huá和huā的秘密所在。
(三)中國遠古族群的意識統一于“華”崇拜——所以“華”刻入我們的骨髓
1、華是華人的種族屬性
無論如何,“華”作為我們的人種屬性,永遠地刻印在了我們的身體上、血液中、骨髓里。
現在我們知道,在遠古漢語中,“華”,是火(包含有“火花”的意思),也是日(日華),但不是花(樹華)。
前面說過,燧人族群就是華人,可能從姓族時代開始,由燧人原始群(猿人群和無系人群)分化出來的各姓族,就擁有了一個統一的稱號或信仰——“華”,她們對外統稱“華”,外族群也因為他們善于用火,所以也稱他們為“華”,并十分敬仰這群火日神族。
在進入到氏族時代時,由燧人原始群分化出來的各姓族又分化出來多個氏族,也繼承了“華”的稱呼或信仰,形成了最早的“華” 系族群,即最早的華人族群。
華胥氏族,被認為是華夏族的直系祖族,就是崇拜“華”的族群。華胥氏族的源頭是華胥,發揚光大人是伏羲和女媧。
華胥,是一個具體的女人的名字,中國人有用最美好的、最絢麗的字詞為自己的子女命名的傳統,華胥的“華”,來自“華”崇拜,就是當時人們心中最美好的、最絢麗的字詞,“華”象征象火華一樣美麗或繁盛,象太陽一樣光輝萬丈;胥,是“齊”和“皆”的意思,形容詞,是對“華”的引申和肯定,如“萬事胥備”,所以華胥的意思就是“美麗齊備、品行皆優”。這個偉大的女性沒有辜負人們的希望,成為了華夏民族的始祖,因為她的后代形成了偉大的華胥氏族,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主體。
華胥所處的時代,是母系姓族(母系氏族公社)時期,華胥所在的風姓姓族,是有血緣交換關系同樣有“華”崇拜的燧人族群中的一支。
在神農氏族繼承了“華”的稱號后, “華”被專用化和神圣化,為避免與“華” huá混用,才創造了“火”與“華(huā花)”稱呼。
2、華崇拜是華夏遠古人的統一崇拜
華胥族的崇拜,在華胥時代前期,是火崇拜(自然靈崇拜),后期則是花(花華)崇拜(是植物靈崇拜)。 貫穿始終的,是華(太陽)崇拜。所以,華胥氏族,成為了后來的華夏族的直系始祖。
實際上,在中國的神系中,有火神,有花仙子,有山神,雷公電母,有海神龍王,應有盡有的神,唯獨沒有太陽神,在神話體系中,太陽一直作為自然靈而存在。
有人說炎帝是太陽神,但“炎”指的是火,而不是太陽, 所以炎帝不是太陽神,他是人君,也一直沒有上升到太陽神的位置。
也有人說,中國有太陽女神,這位太陽女神名叫羲和。
最早的大百科全書《山海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海之外,甘泉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羲和,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于甘淵。”
也就是說,羲和國中有個女子名叫羲和,她是帝俊之妻,生了十個太陽。這能表明羲和是太陽神嗎?只能是“太陽之母”。
傳說中,羲和又是太陽的趕車夫。《楚辭.離騷》說:“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無迫。”。詩句的意思是:羲和不慌不忙地趕著馬車,和太陽一起走在歸家的路上。可見,中國古代神話中,太陽沒有變成萬能的神,因為它還要靠坐馬車行走,自己沒有超能力。
為什么呢?因為太陽在華夏古人信仰中的地位太神圣了,就沒有人能夠變成太陽神。可見,在火崇拜升華為太陽崇拜后,太陽崇拜一直是華夏古人最基礎和最神圣的崇拜。
3、華崇拜的分化
但由于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變化,對于不同的華夏遠古族系,“華”的內涵是有變化的,亦或是內涵的側重點有所變化。
對于火的感受,南方人和北方人是不同的,“華”由“日華”“火華”到“花華”的轉變,反映了“火”在南方人們心中由神圣到習慣的歷程,隨著人工火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應用,火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習慣,火就逐漸失去了神秘感,在種植業興起后,在人們進一步認識到“花”的重要后,火逐漸淡出了南方人們的崇拜,所崇拜的“華”的內涵就轉變成了“日”和“花”了。
在中國北方的遠古人類族群中,在掌握人工取火技術后,火從遙遠的太陽那里來到了人自己的身邊,火成為人能夠隨意取得的,人們不再把太陽視作火的來源神,但北方的生存必須依賴火,所以“日崇拜”就重新回歸成“火崇拜”。而且,在北方,由于溫度低,遙遠的太陽并不能成為人們日常的取暖依靠,火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靈明,人們的生活組要以游牧和漁獵為主,種植業不是主業,所以,火崇拜在北方一直具有神圣的地位,因為采集的需要,花崇拜在人們生活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日倒不被人所重視。
4、華夏遠古人種的分化
(1)華人和生人(野人)的分化
華夏人種的誕生地,應該是泛三峽地區,在第四冰川期間,華夏人種的最好的搖籃,就是云南,從南方古猿-人猿-猿人-智人的進化,都主要在泛三峽地區完成。
元謀人是距今170萬年前的遠古華人,他們已經認識到了火的使用。那么,生活于泛三峽地區的遠古華人,就是把火命名為“華”的早期華人。
以火的利用為標志,能夠利用火的人群,就是華人。相反的,不知道利用火,還在“茹毛飲血”的人,就是生人(野人)。
但是,這種分別,是短暫的,因為遠古時期的猿人,是很少的,而且,他們是同源的,所以很快就會同化成一樣的用火人——華人。
對“華”(火日)的崇拜是早期人類的共同崇拜。
(2)南北分化
在第四紀冰川期間的多個間暖期,人猿、猿人、智人都在曾經利用間暖氣將活動范圍向北推進,藍田人、北京人、河套人等,都是這樣遷徙過去的。這些人不可能是由東西向從非洲歐洲過來的,我認為,遠古人還沒有穿越喜馬拉雅山、哈喇昆侖山、蔥嶺一線的能力,因為在第四紀冰川期內,就是有間暖氣,這些山脈也只能是冰川覆蓋,就是現在,這些山脈也是人類的障礙,除了負有特殊使命,沒有人去挑戰他們。道理我在《氣候變化和華夏現古人類的遷移》一文中說過。
遷徙到北方的遠古人類,能不能生存下來,關鍵是“火”。不會利用火或不知道利用火的遠古人,就是遷徙到北方,在間暖氣結束、冰期來臨時,命運不是凍死,就是再次撤回南方。
要在冰川期在北方生存下來,只會利用火和保存火,也是靠不住的。唯一保全的措施,就是要掌握人工取火技術。
人工取火技術,是北方族群發明的還是南方族群的發明呢?
我們知道,距今160萬年—1.1萬年間的一段寒冷期被命名為第四紀大冰期,即“冰川時代”。在第四紀冰川期到來時,我們人類還沒有真正誕生,科學的一句話就是,人類是在第四紀冰川期內誕生的,我們現在可能生活在第四紀冰川期里間暖期內。
在第四紀冰川期之初,冰川覆蓋了整個北半球。這160萬年,正是人類成長的關鍵時期,所以對“華”(火)的崇拜是早期人類的共同崇拜,由于南方相對適宜于人類生存,溫度較高,人們有自然火種就滿足了,只要掌握“保存火種”技術就能滿足對火的需要,北方卻不行,因為火種相對難以保存,只有掌握了人工取火技術,才能在北方生存下去,這就會促進北方族群對人工取火的思考,所以,無論是“鉆木取火”還是“燧石取火”,都是北方人的發明,燧人氏產生于北方的可能性大。
這樣,在南北方向,就形成了遠古華人南北支(YGH-N和YGH-B)。
(3)東西分化
由于中國的地理環境,在南方東西方向,生存環境基本一樣,只是向最西受高寒氣候的影響,最東受大海所限,云貴及三峽地區是較為溫和的環境,適宜于冰川期內的人類居住。
但可能是人口的曾長,可能是長期生活一地破壞了自然環境不適宜于人的生活,人類需要遷徙。
在冰川期,遠古華人最好的遷徙路線,就是沿古長江走廊,向中部、東部遷移。
這就形成了遠古華人的南支分支-南支西支、中支、東支(YGH-N-X YGH-Z YGH-N-D)。
三、夏來自遠古的夏崇拜——夏來歷和演變
學者顧實先生在《華夏考源》中曾說:胥、雅、夏等古字相通,華胥就是華夏,我不知道其理論依據是什么,我也不認同他的觀點。但他的觀點,證實了華夏中的“夏”字不是來源于“夏朝”,跟我是一致的。
也有觀點認為,“華夏”的“華”應為“華胥”,“夏”為“人”,所以“華夏”即“來自于華胥國的人”。據考證,上古漢藏人可能都把“人”叫做“夏”———殷墟甲骨文里的“夏”字就是一個“人”字;《越絕書·吳內傳》:“越人謂人鎩(夏)也”,至今壯侗(百越)還把“人”叫做“鎩”,閩語也把“人”叫“鎩”(“夏”)。
我認為,“夏”在先古時代指代“人”是肯定的,要探討的是“夏”是指什么樣的人——夏的內涵是什么?
(一)夏字的讀音和含義
1、會意。據小篆字形,從頁,從臼,從攵。頁,人頭。臼,兩手,攵,兩足。合起來象人形。本義:古代漢民族自稱。也稱華夏、諸夏 。
夏,中國之人也。――《說文》。朱駿聲曰:“就全地言之,中國在西北一小隅。故陳公子少西字夏,鄭公孫夏字西。”
2、指中國
蠻夷猾夏。――《書·舜典》。孔傳:“夏,華夏。”
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公羊傳·成公十五年》。注:“諸夏外土諸侯也。謂之夏者,大總下上言之辭也。”
此之謂夏聲。――《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服注:“與諸夏同風。”
東夏之命。――《呂氏春秋·察今》。
3、在古文里,夏、暇兩字相通。
夏、暇——《尚書·多方》:“‘天唯五年,須暇之子孫。’暇即‘夏’字。聯系上下文意謂:天既降喪于殷,以夏后氏,大有功德于民,故以五年,須待夏后氏之子孫,冀其克念作圣,而作民主也。《詩經·皇矣》鄭注:引此經,正作須‘夏’之子孫。《尚書》以‘殷’代‘夏’。按《毛詩古音考》卷三,暇字音甫,夏字音虎,虎、甫一音之轉,故夏、暇可以通假。”(引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
(二)“夏”來自遠古華夏人的夏崇拜——“夏”的起源及演變
1、人面魚紋的內涵就是夏崇拜——亡嬰返祖再生
圖片——人面魚紋彩陶,來自半坡時代
我認為,這個圖畫表現的原始內容,是“亡嬰再生”,表達的內涵,就是“生命輪回”。
先看嘴兩邊分置的兩個變形“魚紋”: 是魚紋嗎?我看不是,應該是女性的陰唇,代表的是女性的生殖器,表現的是女性生殖崇拜,說明此族群還處于女性為主導的姓族(傳統成之母系氏族)時代。
圓形人面:代表一個嬰兒正從母親的陰唇內出來,但不幸的是這個嬰兒剛出母親陰唇就死亡了。所以圓型人面代表的就是出生后夭折的嬰兒。此嬰兒眼睛細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態安詳,寄托了當時人們對死亡的無奈和對亡嬰再生的期望。
嘴旁分置的兩個變形魚紋:這是很形象的魚紋,代表的是“食物”,亡嬰族人提供的給亡嬰在重新投胎的路上吃用的。
額的左半部的黑色形物和額的右半部的黑色半弧形物:是山的代表。兩座山相連,為群山的意思,山是祖宗的生活故地,如我現在生活的村莊在平原,但人死后,不稱作“埋葬”,而稱作“送上山”,但我們這里沒有山,小時候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現在明白“送上山”含有送死人回到祖先那里去的意思。人死后回到大山林,就是回祖駐地。
人頭頂的尖狀角形物:代表的是“火燭”,是招引亡嬰在陰間黑暗路上行走的火炬。亡嬰的父母和族人擔心亡嬰從此陷在黑暗中找不到回歸祖先住地的路,所以給與亡嬰火炬。
人頭頂的尖狀角形物上的魚鰭形物:代表另一位母親的陰唇,表示亡嬰進入到另一母親的懷抱胞,預示著亡嬰的再生。
整個圖畫,描寫的就是亡嬰再生的美好畫面——不幸死亡-帶上食物,在火柱的指引下靈魂回到祖先居住的群山-到新母親懷抱再生。
這是一個文化和文明成熟的標志,是一個共同的文化認識的符號——族徽。這個族徽是巫師手中的招牌——用來引領亡嬰靈魂回到祖地重獲再生機會的招牌。
2、夏的造字本源物——人面魚紋
前面說過,夏的造字,是會意。據小篆字形,從頁,從臼,從攵。頁,人頭。臼,兩手,攵,兩足。合起來就是頭戴冠冕的人。
比較下面的三個構圖,我可以肯定“夏”的造字根據,就是“人面魚紋”圖。
人面魚紋彩陶
金文-夏圖片
小篆-夏圖片
在人面魚紋圖中,人面概括成圓形,額的左半部涂成黑色,額的右半部為黑色半弧形。眼睛細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態安詳,嘴旁分置兩個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加上兩耳旁相對的兩條小魚,人頭頂的尖狀角形物,加上魚鰭形的裝飾,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同樣內容的彩陶盆,在半坡遺址中曾出土幾件。這件彩陶盆是兒童甕棺的棺蓋。
當時人們給這個人面魚紋圖畫的命名時,也許就是根據圖畫的含義命名為“夏”,后來這個圖畫就逐漸演變成了“夏”字。
3、夏崇拜和夏稱謂的內涵演變
“夏”崇拜,始于“人面魚紋”圖畫流傳時期,是遠古華人的又一個烙印。至此,華夏相連,既是族稱,又是地稱。由于以“人面魚紋”為表達的“夏”崇拜出現在半坡遺址中。半坡文化的年代距今約6800─6300年,系母系姓族時代(母系氏族)。
這就是說,在距今約6800─6300年的時候,從華系族群中分化出了一個成熟的以“夏”族(人面魚紋圖-引領亡嬰返祖再生圖)——華夏族。
(1)夏的本意是死人——鬼
鬼
我認為,夏,是華人進步到靈魂崇拜的階段產生的。
夏,是原始華語語言中對“鬼”的稱呼,當時(距今約6800─6300年的時候),稱鬼為“夏”。
比較鬼字和小篆“夏”字,鬼的造字根據是夏的上半部。
(2)夏在半坡文化時期指代崇拜鬼魂的人
鬼,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個“人”字,上面象一個可怕的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人死后稱之為“鬼”。《說文解字》說,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頭,鬼陰賊害,從厶。”
“鬼”,就是“人死的靈魂”,代表“靈魂崇拜”,也就是“生命崇拜”和“鬼神崇拜”。所以,夏就是就是“人死的靈魂”,夏崇拜就是“靈魂崇拜”,也就是“生命崇拜”和“鬼神崇拜”。
“夏”的本意是“鬼”,人們認識到鬼的存在后,人類的思考深入到了生命的內涵和生命的意義,產生了“萬物有靈”和“生命輪回”的觀念,形成了“靈魂崇拜”的原始宗教教義,建立了初步的以尊重生命為內容的鬼神祭祀的文化,“夏”演變成了“靈魂崇拜”族群的族徽,成了區別于他族的文化標志,“夏”也就進一步演變成為了該族群對“人”的自稱,他們自稱為 “夏”,意即“崇拜鬼魂的人”。
從“夏”作為了人的自稱,“夏”中的鬼的含義,就必須分離開來,“鬼”就產生了。“夏”內涵的“鬼”的含義,就根據需要被分離,人們專門根據“夏”創造出了“鬼”字(鬼來自夏的上半部)。
(3)夏在黃帝時期指代崇拜祖先的文明人
《禮記。祭法》說“大凡立于天地之間者,皆曰命。其萬物死,借曰折;人死曰鬼”,說明了鬼的來歷。“祖”是由“鬼”來,因為,自己姓氏和家庭的“鬼”,由自己姓氏和家庭來祭祀,要祭祀就要給那些死去的先人們設立牌位,這些牌位就是“且”(古音zu),自己家和自己姓氏的“鬼”就是“祖”了,就形成了先祖崇拜。
《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頡有四目,仰觀天象。因儷烏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創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天地圣人之意也。”,《淮南子·本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說文解字序》說:“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說明了文字起源于“依類象形”即圖畫,在倉頡造文字后,新的文字鬼神不認識,得不到祭祀,所以天哭鬼嚎,這其實是天下各姓氏對黃帝統一和豐富文字后導致自己本族的文字不能使用和取消各氏族的祭祀權的不滿情緒的真實寫照,因為黃帝力量太大,各氏族不敢直接表示不滿,就只能借助自己各自的家鬼來表達不滿。
所以,從半坡時代到黃帝時代前期,“鬼”就是“祖”,當時沒有“祖”,只有“鬼”。在氏族演變成氏族國家和氏族國家聯邦后,氏族的平等地位被打破,有的成為了統治氏族,有的成了被統治氏族,有的氏族失去了氏族稱號,變成了奴隸,導致各氏族的鬼的地位也有所不同,故而對鬼也進行了劃分——鬼被分為鬼和祖。鬼專門用于泛指“不能享受到祭祀或不能輪回的死人的魂魄,即所謂的孤魂野鬼”。
《禮記。祭法》說:天子建立七廟、一壇一墠。七廟為:考廟、王考廟、皇考廟、顯考廟、祖考廟、都是每月祭祀,祖考廟之上的祖廟叫“祧”,有昭穆二祧,只有四季祭祀,在祧之上的不受祧廟的祭祀的而設祭壇。比祭壇還遠的祖先不受祭壇,而改為墠祭,有祈禱時祭祀,無祈禱時不祭祀。比墠祭更遠的祖先就泛稱為鬼了;諸侯立五廟、一壇一墠。五廟為考廟、王考廟、皇考廟,每月祭祀,顯考廟、祖考廟只有四季的祭祀。六世祖壇祭,七世祖墠祭,壇祭和墠祭有祈禱時祭祀,沒祈禱時不祭祀,八世祖以上,就泛稱為鬼了;大夫三廟二壇,三廟為考廟、王考廟、皇考廟,只有四季祭祀,顯考、祖考沒有廟,有祈禱時筑壇祭祀。六世祖以上就泛稱鬼;嫡士二廟一壇。二廟為考廟、王考廟,只有四季的祭祀。皇考無廟,有祈禱時筑壇祭祀,顯考以上就泛稱為鬼;官師只一廟,即考廟。王考無廟,在考廟中并祭,皇考以上就稱為鬼;庶士庶民不建廟,死去的就叫鬼。
那么,凡是不能享受到祭祀的死人,都叫做“鬼”。
“祖”為什么會在先古時代的后期出現呢?因為氏族的融合出了戰爭兼并以外,還有主動依附強大氏族方式。依附的手段,建立宗法關系,古語謂之“認族歸宗”,即依附而來的弱小氏族,認強大氏族的先族為自己氏族的先族,自己氏族作為強大氏族的次級氏族歸宗到強大氏族的統治下,使用強大氏族的氏族稱號為自己的氏族的上族稱號,所以在祭祀中必須給“鬼”定位置、分級別,重要“鬼”就升格為“祖”了。
此時代,夏的內涵是先祖崇拜和文化先進的結合體,“夏”就指“崇拜祖先的文明人”。
(4)夏在春秋戰國時代指代冠帶之文明人
隨著歷史的發展,“夏”對人的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長期的觀察,人們發現小孩成長過程中最最難合攏的地方是腦門,小孩之所以容易夭折,就是因為魂魄從沒有合攏的腦門處逃出來了,所以腦門被稱為“性命凼”,為了留住魂魄,確保小孩成長和人的生命安全,人們根據“人面魚紋”圖制作出了冠冕, “夏”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演變成了 “冠冕之文明人”的意思,華也包含有華麗的服飾的意思。所以華夏族在春秋戰國時代也自稱“冠帶之族”。
隨時代的變遷,“人面魚紋”裝飾演化成了象征權利的官帽,特別是明代的官帽樣式,跟“人面魚紋”裝飾太一樣了。
古代官帽從什么時候開始兩邊有“耳朵”的,沒有研究。但后面的“兩耳”是一定有的,唐朝的耳兩下垂、宋朝的直長、明朝的短寬!民間的帽子后的兩耳也有變成兩條飄帶的。
四、華夏.中華.中國.漢
由以上對華夏的分析,在先古時代,華夏是指“來自華胥族的崇拜鬼神和祖先的文明人”,所以,“華夏”就是“華胥夏”(今語華胥人)的簡稱,它作為族群的名稱,在仰邵文化時期就開始使用,而且是作為華胥的后裔的共同自稱在使用。
鬼神觀念和靈魂觀念,在仰韶文化時期就已經產生了,而且是產生的仰韶文化時期的半坡地域。我多次說過,仰韶文化就是伏羲女媧文化,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3000年)可以分為伏羲的時代(公元前5000—4500年前后)和神農時代前期(公元前4500年前后—公元前3000年前后),神農氏時代,開始公元前45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結束于公元前2700左右。
從全中國范圍看,農業時代在公元前9000年是就已經萌芽,南方在公元前9000年開始已經處于神農時代,南方的農業生產方式和西南、西、西北叢林地區內的狩獵生產方式一直并存,形成了伏羲和神農兩大文化系,兩大文化系在中原遭遇后,產生了中原地區的旱作農業,狩獵文化逐漸讓位于農業文化,中原地區的神農氏才誕生,半坡時代是仰韶文化的神農氏時代從萌芽到誕生的時代。所以,從全中國范圍看,神農氏和狩獵的伏羲氏是同時存在的,不同的是,狩獵生產方式是繼承下來的,農業生產方式是新產生的。
自半坡時代開始,伏羲-神農族群以“華夏”作為族群的自稱。伏羲-神農族群就是崇拜神仙鬼怪之族。
關于鬼的所有文字,可以分為褒義和貶義兩類。這是跟神農氏族集團在后期分化為河北蚩尤集團和河南河洛渭水神農氏集團相聯系的。凡貶義的“鬼”, 魅、魘 、魎 、魈等,都是蚩尤集團的成員,被妖魔化,成為新華夏集團唾棄和鄙視的敵人,凡褒義的“鬼”,依然是神仙鬼怪之族,加入到以黃帝有熊氏族國家聯邦為主體的新華夏族群。
《墨子》言:“黃帝合鬼神(各部落首領)于泰山之上。”《韓非子》記:“黃帝會鬼神于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并轄,蚩尤在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騰蛇伏地,鳳凰覆上,作清角之音。”栩栩如生的描述了黃帝成為天下共主后,率各氏族國家君主封祀泰山時的威嚴氣派,其中,太昊氏族的蛟龍,,畢方是少昊部族、蚩尤氏族的歸順部分,神農氏族的鬼神等,都團結在黃帝的周圍,儼然是一曲黃帝時期的族群大合唱。
至此,華夏民族的主體已經形成,經夏商西周及至春秋戰國,現黃炎為始祖的血統認同和文化認同的基礎上,形成了華夏民族。
中華的稱呼,是中國和華夏的合成。中國在歷史上是指“天子之國”,“天子之國”既是天下的地理中心,也是天下的政治中心,自軒轅到西周,“天子之國”就一直是中國。國家實行的是天子體制,天子對天下萬國有造立和節制的權力。
“中國”一詞,是不斷變化的,黃帝至舜時,“中國”指“天子之國”,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國家。夏商是也是指夏商直接統治的地區,但到西周時,周人視將自己統治的全部區域稱為“中國”,《尚書.周書.》說:皇天既付中國民越闕疆土于先王,其中國的范圍就擴大到整個殷的區域。到春秋戰國時期,秦楚吳越,特別是楚,就將整個中原地區視作“中國”。
“中國”和華夏的結合,我所見的最早是在《魏書.巖昌傳》:“其地接中華,西通西域”,所以,至少到魏時,就有中華的稱呼。中華詩是代替中國和華夏的,是將國稱和族稱統一使用。至唐,唐太宗在談及民族關系時,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眹獨愛之如一”,這里吧中華和夷狄對稱,中華就成為了民族的稱呼,唐朝詩人溫庭筠詩“僵里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勛歸胡國,家句在中華”,中華又有地域的稱呼之意。所以,無論華夏,中華,都是雙重的稱謂。
漢作為族稱,跟大漢有關,但卻不是光輝的歷史。元時期實行民族分化政策,將元統治的人民,劃分為四種:第一種蒙古人。第二種,色目人,指西域人,包括西夏人和維吾爾人。第三種,漢人,指金統治下的契丹人、金人、長江以北的宋人。第四種,南人,指長江以南的宋人和其他族人。漢人和南人受到歧視和奴役。這種劃分不是民族劃分,而是政治劃分。但經歷了這次苦難,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漢族。元末有詩說“胡人婦解漢言,漢女亦解調胡琴”,“胡”和“漢”德對稱,說明“漢”已經融合了契丹、女真、華夏,形成了新的漢族。
在歷史上,華、夏、華夏、中華,都是族稱和地稱的雙重指代,但漢卻一直是作為族稱從元使用到今。
中華民族的稱謂,在中共二大文件所見:“二,推翻帝國主義,達到中華民族之完全獨立。”,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民族的概念,一直使用到今,有利于中國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團結。
(此文發在網易,但直到今天被屏蔽。我的網易博客,楚天孤客chutianguke)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