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火山、地熱成因機理假想
---軟流層富含金屬物的環形溶漿圈中太陽地球復合磁場磁通量隨地球自轉及太陽活動改變而成
關鍵詞:地震,溶漿線圈,磁場,地磁,軟流層,放電
摘要:此文提出地震、火山、地熱的形成機理是軟流層內富含金屬物的環形熱鹽溶漿圈隨地球自轉而使得環形圈內太陽與地球復合磁場磁通量發生改變進而產生電流、電荷,并形成局部電磁場,當電流、電荷與上端地殼或周圍巖土之間電勢差達到一定數值時,發生尖端放電帶來地殼震動,或電流、電荷產生電磁振蕩引發地殼震動,即地震,電流、電荷的熱效應則產生了火山、地熱。
正文:
世界各地經常發生大小不一的地震,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而地震的發震機理一直都沒有很好地解釋,地震的短臨預報也一直是科學難題;在此,本人提出地震是一種地磁現象,地幔上層軟流層內富含金屬物的環形熱鹽溶漿圈隨地球自轉而使得環形圈內太陽與地球復合磁場磁通量發生改變進而產生電流、電荷,當電流、電荷與上端地殼或周圍巖土之間電勢差達到一定數值時,便發生尖端放電,放電帶來地殼震動,或電流、電荷產生電磁振蕩引發地殼震動,即地震,電流、電荷的熱效應則產生了火山、地熱。以下為具體論述。
眾所周知,地球的深處有軟流層,位于上地幔上部巖石圈之下,深度在50 -250km 之間,是一個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內圈層,本人認為軟流層的形成則是在地球的孕育過程中,當地球體積達到一定時,地球內部開始發熱,密布地下的碎冰在高溫高壓作用下融化,并隨著地球體積的增大而逐漸上行至上地幔,以高熱高壓的液態存在,這些熱的液體在上行過程中比較容易地溶解了巖土中的氯化物與硫化物,如NaCL,增強了溶漿的溶解力,并在隨后仍不斷地溶解巖土中的氯化物以及鈉、鎂、鈣、鉀、鍶、氯、硫、碳、溴、氟、硼等其他礦物質,成為了成份復雜多樣,溶解力強的熱鹽溶漿(類似現在陸地鹽礦中提取鹽粒的鹵水)與熱硫溶漿,最終在上地幔深度在50 -250km 之間形成熱鹽、熱硫溶漿軟流層(如圖一);在數千萬至數億年前,在目前海洋與盆地的位置,大量溶漿的聚積導致地殼發生大規模塌陷,軟流層內熱鹽、熱硫溶漿涌出后回流、沉淀形成目前的海洋、盆地、鹽湖、礦藏與土壤,地殼塌陷的水平橫向擠壓力帶來了造山運動,地殼大規模塌陷的另一結果便是發生于奧陶紀、二疊紀、三疊紀、侏羅紀等古生代與中生代的幾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絕大多數生物被瞬間掩埋而后形成化石,塌陷的邊緣于地殼下則仍殘留有熱鹽溶漿,并在地殼下形成了一個個環形閉合、半閉合的空心圈層,這些液態閉合或半閉合圈富含液態金屬物質,可將其視為含雜質較多的單匝液態金屬線圈;中國幾大盆地為數次較大的地殼塌陷后形成,盆地邊緣地下殘余的熱鹽溶漿構成了閉合及半閉合溶漿線圈,太平洋的數次塌陷成洋則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溶漿線圈組;如圖二至圖五為全球、中國及四川地下溶漿線圈示意圖,地下溶漿線圈對應目前的盆地與洋盆邊緣,圖六為全球地震帶、火山示意圖,地震、火山帶便在這些溶漿線圈之上。
法拉第說過,地球就是一臺發電機,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指出,閉合金屬導體內磁通量改變將會產生電流,而產生電流的閉合導體周圍會隨即產生阻礙磁通變化的逆磁場;圖七是地磁DST指數日變化圖,從圖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地磁每天如正弦波般非常有規律地上下波動,每天有一次波峰與波谷,偶爾會有大的波動,即磁暴,由此可以明確地推斷---地磁DST的日周期正常變動是地球自轉造成的;地磁場分為內源場和外源場,起源于地球內部的磁場稱為內源場,約占地球總磁場的95%。內源場為有南北極的偶極磁場,內源磁場強度比較恒定,與地球同步轉動,基本上不會對地殼產生地質作用,內源場中還有五個大尺度的非偶極磁場,稱為磁異常,分別為南大西洋磁異常,歐亞大陸磁異常,北非磁異常,大洋洲磁異常和北美磁異常,而這些磁異常則對應了幾大地下溶漿線圈;起源于地球外的磁場稱為外源場,主要由太陽產生,占了地球磁場的5%;太陽對地球的電磁作用體現為太陽磁場、太陽射線及太陽風,太陽風是一種等離子體,也有磁場,太陽風、太陽射線及太陽磁場與地球偶極磁場在地球外形成一個彗星狀的復合磁場,彗星狀的復合磁場與溶漿線圈隨地球的自轉便產生了五個大尺度的磁異常,如圖八,磁場是個矢量,復合磁場在面向與背向太陽的方向其強度與方向都不一樣,在每一點也有微小差異,由此,在地球自轉中,各溶漿線圈的磁通量是與地球自轉同步周期變化的,地球自轉一周,地殼溶漿線圈則類似于交流發電機轉子線圈在復合磁場中繞地軸旋轉一周,輸出電壓、電流便正、余弦周期波動一次,溶漿線圈產生的逆向磁場便也周期性地正弦波動一次,于是地磁DST圖得到了以日為周期的數據,在溶漿線圈與磁力線平行時,即凌晨與傍晚時,溶漿線圈磁通量瞬態變化最大,達到峰值,產生大的電動勢、電流與電荷,或電流、電荷產生電磁振蕩引發地殼震動,由此,地震、火山多發生于凌晨與傍晚;溶漿線圈磁通量變化產生的電流在白天逆時針方向流動,晚上則是順時針流動,地球23度27分的傾角及復合磁場呈彗星狀強度分布,白天與晚上各溶漿線圈的正面積與磁場強度不同,導致所產生的反向電流電量不相等,不會完全抵消,而會不斷地積累并形成極低頻交變電磁場,積累電荷的電磁、電熱效應與瞬間放電便產生了地熱、火山、地震,半閉合的溶漿線圈則在地球自轉中產生靜電場;太陽活動劇烈時,太陽磁場及射線大幅度變化,太陽地球復合磁場也同步劇烈變化,由此發生地球磁暴并引發地質事件,溶漿線圈在繞地軸轉動的過程中,磁通量的變化不均勻,線圈將產生波動的電流并由此而發出極低頻電磁波。
印尼、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亞等低緯度太平洋島國處于太平洋地下溶漿線圈與印度洋地下溶漿線圈交界,兩個線圈產生的電磁場都會起作用,而且,低緯度地區磁通面積及變化率都很大,在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中,更多的液態溶漿積累在西邊,溶漿線圈西部金屬物質總量更高,局部電阻更低,感應電動勢更大,更容易引發放電與電磁現象,所以,這幾個太平洋島國經常發生地震、火山。
由地震相關的一些實際觀測現象及數據可對以上觀點提供更多的支持:
1. 電磁波現象,地震前,會有低頻率的電磁波發出,如楊智敏、錢復業等人探測到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證明了地下有強度較大的電磁現象發生。
2. 地電及地磁場變化,地震發生前后,地電與地磁場變化劇烈,證明地下有強度較大的電磁現象發生;前蘇聯的地震學家曾觀測到過“地震活動期間產生的強大電流,在1966年塔什干地震余震活動期間,在放到500米深井下的無電流的電纜頭上,看到了放電,深部電纜和地面接地間的電壓值估計為5~10千伏,在地下電纜里,見到了聲現象和設置在花崗巖里電纜絕緣層的破壞,由于放電的結果,電纜頭被熔化。1972~1974年,烏茲別克科學院地震研究所和托木斯克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恰爾瓦克水平坑道中偶爾進行了地球脈沖電磁場變化的觀測,證明地殼發射電磁脈沖,而且在地震事件之前,發射強度急劇上升,在地震前幾十個小時或幾天,電磁脈沖強度異常地變大.地震是在異常變化下降時發生的。余震時的放電竟能使電纜頭熔化,足見電流之強;有資料表明,在一些曾經是地震高發區的油氣田開發區,油氣開發后再未發生大地震,這就是由于開采時使用的金屬鉆具、抽取設備,尤其是鋪設的金屬輸油管道充當了“避震導線”,使積累的電荷及時流走,避免了地震的發生 。
3. 旱震關系,多年大旱地區往往容易發震,因為地殼含雨水越少,地殼與上地幔之間的電位差就越大,越容易發生放電現象。
4. 地震大都發生在盆地與海洋的西邊,太平洋即可看做一個巨型盆地,而石油資源基本上在盆地地區,可應證溶漿的大量存在,因為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液體物質就會向西堆積。
5. 前震與余震,地震發生時,都有前震與余震,而這與打雷很相似,直到電荷多次釋放完后地震才結束。
6. 動物反映,震前,動物會顯得煩躁不安,反應地下電場發生了大的變化。
7. 地震云,地震區常會出現地震云,其原因在于地下電流流動及大量電荷聚積帶來地表電磁場變化所至,而不是熱量傳遞至云中所至。
8. 地聲、地光,發生地震時,聲音與雷聲很相似;大級別地震發生時,往往會有地光,其原因就在于地下放電時,地表空氣中分子發生電離而發光。
9. 多震帶反復震,按能量釋放理論,一個地區在震后因能量釋放完畢就不大會再震了,而實際上,多震帶反復地發震,原因就在于環形溶漿線圈仍在不停地與太陽地球復合磁場相作用,每次震后,經過一斷時間的積累,便又再會發震。
10. 1935年,著名的特斯拉實驗人工誘發了一次地震,實證了稱為特斯拉效應的小輸入強輸出超級傳輸效應,特斯拉是電磁學奇才,在當時的環境下,他最有可能的方式是使用一定頻率的電磁作為輸入而獲得了地震的強輸出,證明了地震與電磁的關系,特斯拉的大部分科學成果目前仍被美國政府列為絕密。
結論及推論:
1. 地震的肇因是地下富含金屬物的環形溶漿線圈中太陽地球復合磁場磁通量隨地球自轉及太陽活動改變而產生電荷、電流放電或產生電磁振蕩引發地殼震動;地熱、火山則是電磁的熱效應,對地震的預測應加強觀測地磁與地電。
2. 滅震措施:震區深埋電纜導走電荷與電流,電纜掩埋深度要達到十幾公里,這項工程比較浩大。
3. 地震應分以盆地、洋盆為界分為震區而不是地震帶,中國的震區應分為西太平洋沿岸震區、四川盆地震區、塔里木盆地震區、準葛爾盆地震區、柴達木盆地震區、吐魯番盆地震區、哈密盆地震區、江漢盆地震區等。
4.由環形地下溶漿線圈所產生的電磁場同時也是百慕大飛機輪船神秘失蹤的原因,因為電磁場會使得電子儀器失靈,金屬物體在電磁場中移動將產生電荷,導致攜帶燃油的飛機及船只起火甚至爆炸。
5.有科學家考證,2010年智利8.8級大震后,地球自轉軸線偏移2.7毫弧秒(約8厘米),一天的時間縮短1.26微秒,地球自轉加快,如此則環形溶漿線圈的有效磁通面積加大且變化率也加大,由此引發地震、火山等地質事件的頻度將不斷加大并形成一循環:地震--->地軸偏移-->地球自轉加快-->磁通面積與變化率加大-->更多的地震-->地軸偏移,最終,地軸更加垂直于黃道面,進而改變全球生態,四季不再明顯,低緯度地區全年酷熱,由此滅震顯得非常重要.
6.、資料顯示太陽磁場在衰減,而地球內源磁場也在衰減,可看出地球磁場強度與太陽磁場強度成正相關,推斷地球磁場為地球高速(30千米/秒)切割太陽磁力線、太陽風及射線而成。
參考文獻:
1.《地震電磁成因假說》,張寶盈,《自然雜志》2002年3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