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5月5日馬克思的誕辰,不由得想起47年前我第一次去瞻仰馬克思墓的情景。
熊蕾等一行四人在馬克思墓前合影,左三為本文作者熊蕾
那是1977年2月13日,我隨原第一機械工業(yè)部海紅軸承廠赴英國實習組共12人,一起去海格特公墓緬懷這位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
天有些陰郁,是典型的倫敦天氣。我們的膠卷很有限,而且屬于公用,所以我很恭敬地把碑文上的所有英文字都抄錄下來。
從碑文上看,這里不僅埋葬著馬克思,還埋葬著他的夫人燕妮、女兒、外孫和女仆,總共6人。其中他的外孫是在馬克思去世6天之后夭亡的,年僅5歲。
我們正在仔細地看著碑文,一位英國老人走過來和我們打招呼。
知道我們來自中國,老人友好地自我介紹說他叫比爾,是退休工人,住得不遠,經(jīng)常過來看看,也算是馬克思墓的義務守護人。
比爾介紹說,海格特公墓屬于一家私人公司,曾經(jīng)企圖把墓地關(guān)閉,將職員解雇。附近居民聞訊后自發(fā)組織請愿,反對關(guān)閉墓地,當局才答應繼續(xù)開放。
比爾說,這個公墓是當時倫敦唯一對外開放的公墓了,因為沒有專職的保衛(wèi)人員,馬克思墓數(shù)次遭到不法分子的破壞。有的是在馬克思銅像的臉上亂涂亂抹,有的甚至還放了炸彈。1970年,他們想從銅像鼻子上挖洞把炸藥放進去,但是沒有挖開,于是就把炸彈放在碑前,結(jié)果把周圍的墓也破壞了。1974年最厲害的一次,竟然把銅像推倒了。我們看到的銅像,已經(jīng)是第四次立起來的銅像了。
熊向暉同志與妻子諶筱華同志1962年在馬克思墓前合影
比爾給我們看了他和中國武術(shù)團的小演員在馬克思墓前的合影。他說,他年輕時也是很有熱情的人,相信世界總是要變的。現(xiàn)在他自動經(jīng)常來馬克思墓前看看,每次都看到有人來瞻仰馬克思墓,尤其還有很多年輕人,感到很受鼓舞。他說,等到我們的國家也像你們那樣,工人管理了國家,一定要給馬克思修個好墓。
離開馬克思墓之前,又來了一位老太太,看到我們是從中國來的,主動和我們打招呼。她說她是德國人,嫁到了英國來,每個星期都到馬克思墓來轉(zhuǎn)轉(zhuǎn)。她說,她有一次一個下午在馬克思墓前見到了來自21個國家的瞻仰者。
47年過去了,當年比爾眼中“年輕”的我們,也已經(jīng)步入了古稀之年。比爾和那位熱情的老太太恐怕也早已不在人世。但是從我們駐英國大使拜謁馬克思墓的活動中,我們可以感到,馬克思依然與中國共產(chǎn)黨同在。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