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又發不出來,不讓說就先不說了吧。今天跨年,縱有千言萬語,似乎也無法說出……
紀錄片《人民萬歲》上映,看過的朋友都說值得一看。然而,筆者在附近影院找遍了,也沒看到排片,就再談談對“人民萬歲”的理解吧。
在那個看煙火的晚上,當人們高喊“毛主席萬歲”,毛主席卻在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喊出了“人民萬歲”:
“人民萬歲”,這是毛主席發自內心的對人民的謙卑與莊嚴承諾——
“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為人民服務”……
同時也飽含著希冀——
“你們要關心國家大事”……
新中國成立以后,各級機關以及公營性質的單位和組織,在命名時經常使用“人民”二字,例如人民政府、人民公安、人民郵電、人民日報、人民醫院……
為什么要用人民二字,毛主席在1948年9月西柏坡的“九月會議”上指出:
“我們是人民民主專政,各級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種政權機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軍隊叫人民解放軍,以示和蔣介石政權不同。我們有廣大的統一戰線,我們政權的任務是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要打倒它們,就要打倒它們的國家,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歷史上,“人民”二字第一次立于“政府”之上!
孔夫子對子路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就是說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
立言立行,方得始終。孔夫子最終僅僅是做到了“立言”階段,以一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自我安慰;而毛主席不僅僅是要“立言”,更是要“立行”——
不僅僅要讓“人民”二字冠在名稱上,更是終其一生讓名實相符,幫助勞動人民真正當家作主,掌握政權。
“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人民不能只是被“代表”,更不能僅僅作為一個符號被虛置,人民革命和建設事業的主體只能是人民自己。
盡管新中國成立以后,勞動人民的地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大量出現的跡象,讓毛主席產生了深切的擔憂,以至于他在要感慨領導權沒有掌握在無產階級手中……
為此,毛主席不惜“摔得粉身碎骨”,也要奮力一搏。
1966年國慶節,73歲的毛主席在天安門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的革命群眾,3000多名工農兵代表分批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大會;
1968年國慶節前,75歲的毛澤東邀請全國各地工人代表參加國慶觀禮,還邀請部分省市工人代表住進中南海,遼寧工人代表還住進了專門負責毛澤東警衛的中央警衛團一中隊;
九大到四屆人大期間,陳永貴、吳桂賢、李素文、邢燕子等一大批最基層的工農群眾走上了國家領導崗位;
“75憲法”莊嚴地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以工農兵代表為主體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1975年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工農兵代表的占比高達到67.95%,其中工農占比51%,這真正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據毛遠新同志回憶,一位1968年住進中南海的撫順煤礦老工人激動地說:“開天辟地以來,誰聽說過,一個挖了一輩子煤的煤黑子,能住進中南海,住在毛主席身邊。”毛主席聽到這個說法后跟毛遠新說:“到底誰是父母?是官老爺,還是人民群眾?我們的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只有恭恭敬敬孝敬父母的義務,絕不能有騎在父母頭上作威作福的權力。現在黨內許多人已經把這個關系搞顛倒了,把主仆關系搞顛倒了……”
正是因為毛主席的這些努力,毛澤東時代的人民衛生事業、人民教育事業、住房養老等福利保障事業以及各行各業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才出現了欣欣向榮的局面,發展的成果完全由勞動人民享有和支配。
時過境遷,工農大眾得到的東西又失去了……
但歷史的記憶不會被輕易抹除,在人民群眾眼里,“人民”二字仍舊是神圣、不容玷污的。
正如劉潤為同志前幾天的文章所精辟指出的:
“毛澤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毛澤東。”
“毛澤東的品格,就是人民品格的結晶;毛澤東的思想,就是人民智慧的理論形態;毛澤東的方向,就是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人民肯定毛澤東,就是在確證自己;人民宣傳毛澤東,就是在宣示自己的主體地位;人民保衛毛澤東,就是在維護自己的根本利益。這就是歷史唯物主義,活靈活現的歷史唯物主義。”
“人民萬歲”,這是以毛主席領導無數先烈用鮮血寫就的。
人民何以萬歲?這就需要無數的人民“起來負責”,“世界是我們的,做事要大家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