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蔣昌起:少年毛澤東成長歷程對當代中國教育的啟迪意義

蔣昌起 · 2023-12-16 · 來源:昆侖策研究院公眾號
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以湘中腹地漣水流域為中心,經過幾千年來血與火的錘煉所形成的古老而神秘的梅山文化,與北宋以來數代文化大家所開創的湖湘文化,像水乳一般相互浸染交融,在湖湘大地發展出一種獨特的血性頑強、機敏尚武、經世致用和敢為人先的地域文化,在風云際會的中國近現代史上人才輩出,演繹出數不勝數的英雄傳奇,毛澤東正是這種文化背景下所產生的一代偉人。

  毛澤東少年成長歷程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幸福外婆家的童年生活。他于1893年12月26日在韶山沖上屋場出生不久,就隨母親文七妹回娘家大坪坳棠佳閣生活了八年。第二個階段:“六年孔夫子”的私塾學習和兩年輟學務農的生活。于1902年春從棠佳閣回到韶山,入南岸下屋場私塾發蒙讀書;1904年秋至1906年,他先后韶山關公橋、橋頭灣、鐘家灣私塾、井灣里私塾讀書;1907年至1908年,輟學邊務農邊自主讀書;1909年,他復學,在韶山烏龜頸私塾就讀;1910年春,他到韶山東茅塘堂伯父毛麓鐘的家里“面山樓”讀書。第三階段:1910年秋,走出鄉關考入湘鄉縣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第四階段:1911年春去長沙湘鄉駐省中學堂(湘鄉會館)學習,熱心湖南“拒款保路”運動,隨后投身辛亥革命當上了一名列兵。毛澤東少年時期大多生活在漣水流域的梅山文化圈中,自然而然,他自小受到梅山文化與湖湘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

  本人不揣鄙陋,試從教育學、心理學、成功學、現代人際關系學、領導學和文化影響等多個角度,對以上所述的少年毛澤東成長歷程進行粗淺的分析解讀,認為對當代中國教育具有如下九個方面的啟迪意義:

  一、給孩子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有助于優良人格與智慧的形成

  據毛澤東在《西行漫記》一書中回憶:“我父親原是一個貧農,年輕的時候因為負債過多而只好去當兵。”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的債務主要是因毛澤東的祖父毛翼臣與伯祖父分家時欠下的。那時,毛澤東的曾祖父毛祖人本來家境貧窮,但為了兩個兒子分家,舉債買下了上屋場5間半茅屋和周圍15畝薄田。臨到分家時,毛澤東的祖父毛翼臣因老實而向長兄讓步,領著一家人離開了祖居地東茅塘來到上屋場居住,因無力償還因買屋置地而分到自己名下的債務,隨著年月的延長債務越來越重,日子過得越來越艱難。來自大坪坳大戶人家的文七妹從17歲嫁給14歲的毛順生,相繼生下兩個男嬰,都在襁褓中不幸夭折。待到文七妹26歲即光緒十九年農歷十一月十九日(1893年12月26日)才生下毛澤東。文七妹為了第三個兒子不致夭折,能順順利利長大成人,抱著毛澤東離開了婆家來到了娘家,其丈夫毛順生就此離家去外當兵多年。文七妹母子來到娘家無論從自然環境還是人文環境明顯優于婆家,有利于毛澤東的成長。

  【1919年春,毛澤東(右一)與弟弟毛澤民(左二)、毛澤覃(左一)和母親文七妹合影】

  (一)從自然環境比較:在毛澤東出生的那個年代,韶山沖高山峻嶺環抱,古木參天,狼蟲虎豹出沒,縱橫交錯的山谷狹長幽深;而與韶山一山之隔的大坪坳娘家處于龍頭山麓,屬于丘陵地帶,地勢平緩,視野寬闊,梯田如畫,魚塘星羅棋布,田塅一眼望不到頭,讓人心曠神怡。他在這樣的環境里,與表兄弟們一起看牛割草打柴摘野果拾野糞做游戲,不光增添了他童年生活的無窮樂趣和對大自然的知識,還促進了他身心的健康發展,對他動手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無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從心理學和腦科學分析,孩子從小的動手能力越強,手指的小肌肉群就越發達,大腦的觸突就越能快速增長,無疑人就越聰明,這叫“心靈手巧”。毛澤東登峰造極的狂草藝術,就是這方面最有力的證明。龍頭山常年四季有一口碗大的山泉水流下來,為儲存灌溉農田用水,棠佳閣四周魚塘多,這為毛澤東和表兄弟們捕魚撈蝦提供了便利條件,也為毛澤東的成長提供了豐富的蛋白質來源。最為有趣的是,毛澤東在棠佳閣愛吃小火焙魚的生活習慣一直保持到他晚年。由此說明,一個人從小養成的生活習慣根深蒂固很難改變。

  (二)從人文環境比較:韶山上屋場不光生活困難,而且人氣不旺,毛順生是單傳獨子,自打文七妹過門,祖父毛祖人和婆婆病故,所生的兩個男孩相繼夭折;而文家在當時是一個有著二十多口人丁,擁有五十多間房、一百四五十多畝田產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文家尊老愛幼,樂善好施,充滿了和睦幸福的氛圍。文七妹認為娘家家大業大福氣大,自然就想托娘家的福將兒子順利養大成人。娘家嫂、妹多,還可以幫助她照顧孩子。她母親賀氏對外孫更是關愛有加,將剛滿月的毛澤東抱去龍潭岮拜了個“石干娘”,為彌補因郎婿出外當兵而缺失的父愛,又讓毛澤東拜七舅文玉瑞為干爹。七舅將毛澤東視若己出,同吃同睡,將毛澤東與文家子侄們一起排行,作為第二十三子。

  文家自毛澤東的外曾祖母開創的帶有梅山文化與湖湘文化特質的“孝友傳家,耕讀裕后”的家風,傳承至毛澤東外祖父文芝儀和外祖母賀氏這一代,更加發揚光大。文芝儀雖在塾館進學時間不長,但他資質聰明,平時酷愛讀書,耕作之余,手不釋卷。他最為欣賞本地著名文人胡沁園的一首家訓詩:“人事紛紛如臺戲,或買鋤頭或買書。田地要耕書要讀,半為農夫半為儒。擲卷荷鋤田里去,鋤罷歸來又讀書。勸我兒孫耕與讀,莫使倉腹兩空虛。”并以此作為治家之道,由此文家子侄耕讀并重蔚然成風,逐漸形成了勤農善文、以文化人、學以致用的家風。童年的毛澤東耳濡目染,深受影響。他從三歲開始,八舅文玉欽在自家開辦的塾館里,特意為他置辦了一張小桌小凳,讓他與表兄弟們一起伴讀。八舅很喜歡他,常向他講述古人勵志讀書的故事,還讓他熟背刊刻在文家族譜里的《家范箴言》,對他進行最基本的人生道德與是非觀的教育,諄諄教育他“干正事,走正道,成大器”。到他八歲離開棠佳閣回韶山時,他已能熟背不少古詩文,其智力遠超同齡孩子之上。

  毛澤東八歲之前是在這樣優良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中生活的,無疑對他俊朗灑脫、慈悲善良、正直果敢、剛毅頑強和機智尚武等優良人格和超群智慧的形成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20世紀出生于意大利的世界著名教育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提出過這樣的觀點:人生最重要的階段不在大學,而在0-6歲階段,0-6歲階段完全不同于以后的任何階段,這一時期是人類智慧的形成、心理定型的關鍵階段。具體地說,這一階段,是孩子性格形成關鍵期,是語言能力、智力、想象力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期。作為家長和有關教育機構應該為孩子提供一個最佳的成長環境,讓孩子輕松快樂地生活其中,同時切實把握好這個階段的培養教育,這不光有助于孩子智慧和能力的發展,還有助于孩子優良人格的形成。否則,就會在孩子身上形成人格偏離和智力低下等缺陷。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錯過了,便不可能再有重來的機會。

  二、培養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讓孩子受益終生

  毛澤東從棠佳閣回到韶山進入南岸私塾啟蒙讀書,盡管他不喜歡鄒春培先生枯燥古板的教學方式,從不解書,只讓學生死記硬背,但他利用一套《康熙字典》,對先生要點讀的書早已弄懂了字音字義,在理解的基礎上能背誦如流了。他對先生說,你老人家不要點書,省得費累。由于他無師自通,不需要先生勞神,所以大家送他一個“省先生”的外號。這種讀書方法,就是自主學習。那他在少年時期又是如何自主學習的呢?

  (一)讀書“三復四溫”。凡是他喜歡的書,總是一遍又一遍地研讀。在韶山私塾上學期間,最愛讀的《三國》《水滸》《西游記》的古典小說,在《西行漫記》里他是這樣回憶的:“許多故事,我們幾乎背得出,而且反復討論了許多次。關于這些故事,我們比村里的老人知道得還要多些。他們也喜歡這些故事,常常和我們互相講述”。他在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期間,從表兄文運昌那里借到兩本書,講的是康有為變法運動。其中一本是梁啟超主編的《新民叢報》。毛澤東對這些書報反復閱讀,直到可以背出來。

  (二)勤于思考,自力研究。在韶山讀私塾期間,毛澤東喜愛中國古典小說。在《西行漫記》一書里這樣回憶道:有一天他忽然想到,這些小說有一件事很特別,就是里面沒有種田的農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將、文官、書生,從來沒有一個農民做主人公。對于這件事,他納悶了兩年之久。后來他就分析小說的內容,懂得了武將文官、皇親國戚這些人是不必種田的,因為土地全歸他們所有和控制;而種田的農民終年勞碌,吃不飽穿不暖,哪有心思去讀書識字,即使認得幾個字,哪有閑工夫來著書立說?所以他暗暗發誓:他長大后,一定要寫農民的書,寫受苦人的人,一定要把種田的、種菜的、打鐵的、挖煤的、賣膏藥的,還有各式各樣的黎民百姓都要寫成英雄豪杰。

  毛澤東在東山學堂讀書期間,在讀過的《新民叢報》里留下了許多筆跡,他在第4號《論說》部分關于“國家”問題“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則朝廷為國家之代表,愛朝廷即愛國家也。朝廷不以正式成立者,則朝廷為國家之蟊賊”處批寫道:“正式而成立者,立憲之國也,憲法為人民所制定,君主為人民所擁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專制之國家也,法令為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悅誠服者。前者,如現今之英、日諸國;后者,如中國數千年來盜竊得國之列朝也。”盡管他批語的思想沒有超出梁啟超的范圍,但作為一個十七歲的少年有如此的理解力,并且在這基礎上加以發揮,實為難得了。梁啟超用“正式成立”一詞表示朝廷的合法性,而毛澤東進一步明確,只有“憲法為人民所制定”的國家才具有合法性,“中國數千年來盜竊得國之列朝”只不過是蟊賊而已,都不具備合法性。他這一認識,明顯高于梁啟超。

  (三)不動筆墨不讀書。毛澤東從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開始,就養成了這一好的讀書習慣。他從同學蕭子璋手里借了一本《世界英雄豪杰傳》,反復閱讀,還在書上圈圈點點,寫了很多批語。

  (四)一心向學,拜師求教。毛澤東在輟學兩年的時間里,務農之余堅持讀書,正當他“日愁父師之際”,正好從外地回來一位激進派先生,叫李漱清,反對封建迷信,主張棄廟興學,讓更多勞苦人家的孩子學習文化,學習科學知識,因此遭到當地頑固勢力的反對,被人譏諷為“怪人”。毛澤東得知后,很欽佩他,并贊成他的主張,便不顧人家的非議,跑到離家六里地遠的陳家橋李漱清家里拜他為師,向他請教學問,并請他修改自己寫的文章。

  當然,毛澤東在以后的人生中,自主學習的方法還有不少,這里就不再贅述了。毛澤東終其一生都在讀書,真可謂活到老學到老。他是學以致用,將讀書之所得運用到救國、治國、治天下的革命實踐當中去的。總之,當今的青少年應學習毛澤東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并自覺將知識用到到學習工作與生活當中去。

  三、培養逆向思維的方法,讓孩子勇于質疑與創新

  人類的思維具有方向性,存在著正反兩個方向的差異。逆向思維是一種不采取通常思考問題的思路,而是突破常規定型模式和超越傳統理論,從對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思維方法。

  毛澤東在棠佳閣帶養到三歲時,有一天他穿著紅風衣和一群年齡相仿的小伙伴在土坪里玩耍。一個白胡子的老人來到近前,想逗弄一下他們來樂一樂,便從自己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來,嚇唬說要從一個小孩的腦袋上割一只耳朵來做下酒菜,看看誰的耳朵壯實一些。除毛澤東站立在原地不動之外,其他的小孩嚇得一個個撒腿就跑開了。他湊到蹲在地上的老人跟前問:“老阿公,你為什么要割我的耳朵呢?你要不說出個道理來,我就要割掉你的胡子?”說著一把抓住了老人的白胡子。按常規的思維定式,毛澤東應該像其他小孩一樣懼怕自己的耳朵被割掉而逃走,但他為什么不這樣呢?三歲的他有別于其他小孩的思維,卻從相反方向去考慮,老人割小孩的耳朵沒有道理,所以他沒有逃走。

  當他從棠佳閣回到韶山生活時,看到富人有腳有手不走路,不干農活,還要窮人抬著轎子走,就問身邊大人:“為什么窮人那么窮,富人那么富,還要人抬扶?”這是一種由“果”探究“因”的本末逆向思維方式。當他讀到《論語》中“貧而樂,富而好禮”這一句話,他就聯想到韶山沖的窮人并不快樂,富人并不知禮而是為富不仁的社會現實,與人展開討論,質疑孔子作為圣人的論斷的正確與否。正是毛澤東這種從小培養的逆向思維能力,讓他在以后的革命實踐中,成功開創出一條不照搬蘇聯革命模式而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1943年7月,抗戰爆發六周年前夕,國民黨利用共產國際宣布解散之際,叫囂“解散共產黨”、“取消陜甘寧邊區”。對此,毛澤東約見國民黨派駐延安的觀察員義正詞嚴地警告道:蔣先生總以為‘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我不信邪,偏要出兩個太陽給他看看。“再過五年至八年,看虎(鹿)死誰手!”1949年經過遼沈、淮海、平津戰役三大戰役,國民黨軍隊的主要力量被消滅殆盡。毛澤東也沒有接受蘇聯斯大林主張的國共兩黨和平談判終止內戰“劃江而治”的調停,于4月21日與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命令》,命令人民解放軍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敵人。百萬雄師渡過長江天險,攻占了南京,預示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誕生。這些都是毛澤東成功運用逆向思維的典范。

  處于科技不斷創新的二十一世紀,我們放眼全球,對青少年的教育不應完全是千人一面的求同教育,而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求異教育。當代青少年應從小培養自己的逆向思維能力,不應做書本的奴隸,而要敢于質疑,勇于探索與創新;家長與教師也要有意識地培養青少年求異思維,不做循規蹈矩順從聽話的“乖”孩子,而要做富有創新精神的“帥”孩子。

  四、貴在開悟覺醒,“問題小子”也可逆襲為有志少年

  毛澤東在延安接受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采訪時,坦誠地道出了自己在少年時期也同其他孩子一樣懵懂叛逆,用今天的話說是個“問題小子”:“我八歲那年開始在本地一個小私塾讀書,一直讀到十三歲。我的先生是主張嚴格對待學生的。他態度粗暴惡厲,常常打學生。因為這個緣故,十歲的時候曾經逃過學,但我不敢回家,怕挨打,便朝縣城的方向走去,以為縣城就在一個山谷里。亂跑了三天后,終于被我家里的人找到了。我這才知道,我只是來回兜了幾個圈子,走了那么久,離家才八里路。”“我到了十三歲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同我父親辯論的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辦法,引經據典地來駁他。父親喜歡責備我不孝和懶惰。我就引用經書上長者必須仁慈的話來回敬。他指摘我懶惰,我就反駁說,年紀大的應該比年紀小的多干活,我父親年紀比我大兩倍多,所以應該多干活。我還宣稱:等我到他這樣年紀的時候,我會比他勤快得多。”

  【1919年,長沙,毛澤東與父親毛貽昌(左二)、堂伯父毛福生(右二)和弟弟毛澤覃】

  少年毛澤東為什么這樣叛逆倔強呢?主要原因是父親平時對他極為嚴苛,經常打罵他外,在他十三歲那年讓他輟學回家務農,并按照當時農村中普遍奉行的“早婚”陋習給他娶了一個比他大四歲的姑娘,他既不喜歡也并不認為她是自己的“妻子”。短短兩年后,這明媒正娶的“妻子”因病而死,成了這樁包辦婚姻的犧牲品,給他幼小的心靈造成了難以愈合的傷痕,留下了人生中極為痛苦的記憶。后來父親又讓他去湘潭縣城十八總窯灣“康裕枯谷行”學徒做生意,而毛澤東是絕不認可父親早已為他設定的個人發家致富的道路的。

  那又是什么原因促使少年毛澤東志存高遠,為國家民族的前途和窮苦大眾著想,而毅然走出韶山去求學的呢?

  第一個原因:毛澤東在輟學務農的兩年里,白天在地里做一個全勞動力的活,晚上替父親記賬,盡管這樣,仍舊嗜書如命,他借遍了整個韶山沖和棠佳閣外婆家的書來供自己空閑時間里閱讀,甚至寺廟里和尚的《金剛經》等經書也借來一讀。有一天,他從表哥文運昌那里借來了《盛世危言》《校邠廬抗議》等書,每到夜晚,就向自己的睡房兼書房里走去,點亮書桌上的一盞桐油燈,操起桌上的《盛世危言》讀起來,盡管這書他讀過好幾遍了,但他仍愛不釋手,百讀不厭,常常為作者觸及時弊力圖改造中國社會的滿腔愛國激情,感動得血脈僨張。他陷入苦苦的沉思:“何能救國保種?何能富國強兵?”他讀完《校邠廬抗議》一書,對書中開篇的第一句話:“嗚呼,中國其將亡矣!”幾十年以后仍舊記憶猶新。這本書談到了日本占領高麗和臺灣的經過,談到了安南和緬甸的宗主權的喪失。他明白了腐敗沒落的滿清王朝已經日薄西山,亡國滅種的危險為期不遠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一個年輕人,不應該待在韶山老家,而應該去外地繼續升學,學得一身本事,為整個國家和民族去效力!

  因而他覺醒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父親與鄉鄰為一架柴山發生糾紛打了一場官司,因他在縣衙的大堂上不懂得引經據典而導致敗訴。為了幫助他打贏官司,不得不又動起了鼓勵失學兩年的兒子繼續去私塾“深造”的念頭。這時候,毛澤東的堂伯父毛麓鐘(派名毛貽訓)多年在外襄辦軍務,受聘擔任“何參軍梅嶺之書記”,因對滿清王朝喪權辱國腐敗無能深為不滿,憤然辭職回鄉,閉門閑居,為開啟民智,在自家東茅塘“面山樓”設館授徒。父親得知這一消息,領著兒子登門拜師。“府學秀才”的毛麓鐘先生見到這樣一位天稟異賦讀書過目不忘、膽略過人敢于仗義執言、又有著菩薩心腸同情弱小的堂侄投奔到自己門下,滿心歡喜,認定他是一個可堪造就日后必成大器之人,有意將平生之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于是由淺入深,給他點讀了《綱鑒易知錄》《史記》《資治通鑒》等書籍,從而接受了中國歷史知識的教育和治國安邦經世濟民的啟蒙教育。毛澤東在拜堂伯父為師之前,已有過五年多的私塾學習生活,都因他厭惡先生枯燥古板的教育方式,常與先生比才斗狠,連換五任先生都在他面前敗下陣來,但自從遇上了行伍出身卻又溫文爾雅不怒自威的堂伯父后,像換了個人似的,恪守堂伯父給他制定的規矩,終日埋頭苦讀。

  為徹底打開毛澤東的心竅,毛麓鐘先生經常向他講述歷代圣賢先哲的經典故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司馬遷受腐刑而發憤著《史記》;講述韶山風土人情傳說故事,翻開毛氏族譜》,一一細說家譜中所記載的跟隨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出生入死獲得清廷封賞的毛氏先輩,進一步激發少年毛澤東經世濟民、建功立業的遠大理想與抱負和血性尚武的精神。

  毫不夸張地說,面山樓真乃少年毛澤東的開悟之地。就這樣,少年毛澤東由人們眼中的“問題小子”逆襲為一個苦讀歷史典籍的有志少年。

  于1910年秋天,邁出了他人生至關重要的第一步,走出鄉關去湘鄉縣立高等東山小學堂求學。臨行前,他改寫了日本僧人月性的一首詩以明志,夾在父親的賬簿里:“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是中國人民的大幸,韶山少了一個耕田郎,毛家少了一個生意人,中國出了一個解救國家、民族與人民于水火的大救星!

  南宋時期大教育家朱熹說得好:“百學須先立志”。明代王陽明也說過:“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可見人立志的重要性。如今青少年所處的時代顯然不同于少年毛澤東所處的時代了,所處的家庭環境也和少年毛澤東的家庭環境大不一樣了,但是,每個青少年都必須設定自己的人生志向,這樣才能激發每個人自主學習的內在的動力,促使每個人自驅型成長。

  如何讓人從小立志呢?從少年毛澤東身上至少得到兩點啟示:第一,必須著眼國家、民族發展來立志,著眼二十一世紀的科技創新的未來來立志,著眼于自身的興趣愛好能力與性格特點來立志,這樣的志向才能順應時代與潮流,符合自身發展的需要;第二,開悟覺醒大多不可能憑空而來,一般來自于書本或其他信息的激發,還有“明師”的點撥與誘導。

  五,培養自控力,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法寶

  自控力是自我引導、自我控制的力量。一個人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可能違背原則、任由感情支配而采取行動,也可以用自己的自控力來約束自己,免受自己欲望、情感、感官的影響。一個人的成功,都是“自我克制”和“堅持不懈”的結果。

  毛澤東在韶山沖學習生活的那段時間里,由于先前的幾個私塾先生教學方式枯燥呆板,少年毛澤東對這種教育方式感到厭倦,在私塾學習中難以培養自控力。比如在南岸私塾讀書期間,趁著鄒先生去親戚家喝酒,就耐不住炎夏酷暑的煎熬,不顧鄒先生臨走前只準學生老老實實坐在私塾講堂里習字念書溫書的反復交代,卻領著同學們下到私塾門前的池塘里去游泳。又比如在井灣里私塾念書期間,他趁著毛宇居先生外出,又不顧先生的勸告,擅自跑到私塾后山的一塊青石板上去讀書,覺得在那里讀書比在私塾講堂里讀書空氣新鮮,環境清靜一些。當他在那里把要背的課文背熟,還上山摘了一大兜野果回到講堂里,除給每位學生分發了一份野果外,還給先生“孝敬”了一份。當宇居先生回到講堂時,意識到毛澤東聰穎無比,自己用背書的方式無法達到管教懲罰他的目的和效果,便換上另外一種方式,叫他對著私塾里的一口水井吟詩一首,以確定是否懲罰他。誰料想他剛剛繞這口水井一圈,一首“贊井”詩脫口而出:“天井四四方,周圍是高墻。清清見卵石,小魚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遠養不長。”這首詩暗諷的是毛宇居先生教學古板不給學生自由,反弄得他下不來臺。但是,當他拜讀于堂伯父毛麓鐘門下后,則華麗轉身,逆襲為一位非常有自控力的“學霸”,再也不在先生面前調皮搗蛋了,而是專心致志攻讀歷史典籍。這其中的原因,除毛麓鐘先生學識淵博、具有儒雅威嚴的人格魅力外,還有著他比普通私塾先生更高明的兩條:一是他結合當時清末政府腐敗無能、瀕臨亡國滅種等嚴酷的社會現實,循循善誘,啟發少年毛澤東樹立經世濟民的遠大的人生理想。正是這種對社會對國家的使命感給少年毛澤東帶來了源源不竭的自控力;二是他因材施教,講究教學方法,通過耐心細致地講解,培養了少年毛澤東攻讀歷史典籍的興趣。有人說,最強的自控力源于內心的喜愛。他通過閱讀歷史典籍,獲得了無比的幸福和快樂,這就是自控力的最高境界。

  當今的青少年應從少年毛澤東身上獲得啟示:要想獲得源源不竭的自控力,必須把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和個人興趣愛好結合起來。歷史上大凡像毛澤東這樣取得巨大成功的偉大人物,都是胸懷天下具有遠大的理想抱負充滿了崇高的使命感的人。

  六、培養同情心同理心,應該成為青少年自覺的理想人性追求

  毛澤東在南岸私塾讀書時,發現一位同學放中午學時既沒回家吃飯,也沒早晨帶午飯來上學,餓得發昏,從而得知這位同學家里無米下鍋,就向娘說自己以后再不回家吃中飯,叫娘每天早晨為他準備一碗午飯帶去私塾,分給這位同學吃。當他吃晚飯時,娘發覺他比平日里吃得多,納悶不已,以為他身體鬧了什么毛病。他看著娘為他憂愁著急的樣子,不得不向娘道出了緣由。娘一聽完,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贊許他做得好。從此每天早晨娘就為他準備兩碗午飯帶去私塾,免得兩個小孩吃不飽飯。

  毛澤東的父親是個販運谷米和豬牛的生意人,既要經商又要種田,忙不過來。在農忙季節時,父親常雇請上屋場對面鄰居李南華來家幫助干農活。

  李南華為人忠厚,精通農業技術,生活很困難,常常無米下鍋。毛澤東就和母親商量,給李南華家送些米過去。還設身處地為李南華著想,跟母親說道:為什么李叔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勞動,一家子人卻吃不飽飯呢?不就是因為他家沒有地嗎?他那么會種地,為什么會沒有地呢?有一年天旱少雨,李南華租種毛澤東家2畝田,只有一半的收成。有一天,父親叫他去李南華家催租,他去李南華家坐了一會,但一字未提交租的事,跑回家來對母親說:“李叔家里實在很困難,田里又干壞了,哪有谷子來交租呢?我看不要他交算了!”母親同意了。母子倆來了個“瞞天過海”。他把谷倉打開,爬了進去,把里邊的谷子扒起一個高高的谷堆。傍晚,等父親從外面回來去看谷倉,倉里的谷子果真堆高了許多,就這樣成功“騙”過了父親。

  父親在東茅塘有個堂弟叫毛菊生,因常年患病,家里很窮,因借錢治病欠了人家一屁股債。在債主催逼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準備將自家的7畝上等水田出賣用來抵債。父親心想肥水不落外人田,請來了中人,和毛菊生立下了一紙契約。毛澤東得知這事后,就勸說父親,不能去買二叔家的田,二叔一家人全靠的就是這7畝水田吃飯,如果你把二叔家的田買了回來,二叔全家就只能逃荒討米了。父親哪里肯理會兒子這番話?毛澤東只得將父親買田的消息轉告母親。平日里總要送米給糧接濟毛菊生一家的母親,聽了兒子的話,更是心急如焚,好說歹勸丈夫毀了這契約,并要求丈夫從生意的周轉資金里擠出些錢來借給毛菊生還債,以此度過眼前的難關。毛澤東見父親仍舊不聽勸告,又搬來“救兵”請祖父毛恩普來出面勸說。父親卻理直氣壯地說:我和菊生愿買愿賣,我用錢買田,天經地義。他不賣給我,還不照樣賣給人家?這場買田的紛爭,給毛澤東留下了極為痛苦的記憶。幾十年過去了,他仍舊耿耿于懷。新中國成立后,他將毛菊生的兒子毛澤連接去北京,說:“舊社會那所有制,使兄弟間也不顧情義。我父親和二叔是堂兄弟,買二叔那7畝田時,就只顧自己發財了,全無手足之情,誰的勸說都聽不進去。我后來思考這些事,認清只有徹底改造這個社會,才能根絕這類事,于是下決心要尋找一條解放窮苦農民的道路。”

  【毛澤東和毛澤連一家在北京合影】

  1910年長沙發生搶米風潮,湖南巡撫衙門派兵進行了嚴厲鎮壓,殺害了許多饑民。一些在長沙做生意的鄉人回到韶山,向毛澤東講述了這件事。在《西行漫記》中這樣回憶的:“這件事在我們學堂里討論了許多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多數學生都同情‘造反’的,但他們僅僅從旁觀者的立場出發。他們不懂得這同他們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關系。他們單純的把它看作一件聳聽的事而感興趣。我卻始終忘不掉這件事。我覺得造反的人也是些像我自己家里人那樣的老百姓,對于他們受到冤屈,我深感不平。”

  少年毛澤東這類關心同情勞苦大眾的故事,不勝枚舉。正因為他這種悲憫情懷,成為了他整個一生領導中國共產黨和全體人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與自主、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不畏任何艱難險阻不屈不撓英勇奮斗的最根本的動力與源泉。所以,法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羅曼·羅蘭說,許多偉大人物的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具有“比別人更多的同情和仁愛”。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自古以來存在著善惡兩極,一極是善良、同情、誠實、友愛、互助等美好品德,另一極則是邪惡、自私、妒忌、虛偽、非禮等丑惡品格。而其中的同情是人類溝通和理解的橋梁,它的本質特征是在人際交往中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對待他人的需要、利益、情感、動機、行為和處境,是推己及人的真切理解、真摯的尊重和真誠的關心。同情源于人性的善良,一個人心地善良,才會有同情、寬容、憐憫、仁慈、博愛等情懷和氣度。因此,從小培養同情心同理心,應該成為當代青少年一種自覺的理想人性追求。

  七,培養和增強挫折承受力,保證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挫折承受力,是指一個人在遭遇挫折情境時,能否經得起打擊和壓力,有無擺脫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與行為失常的一種耐受能力,也是一個人適應挫折、抵抗和應對挫折的一種能力。—般來說,挫折承受力較強的人,往往挫折反應小,挫折時間短,挫折的消極影響少;而挫折承受力較弱的人,則容易在挫折面前不知所措,挫折的不良影響大而易受傷害,甚至導致心理和行為的失常。

  少年毛澤東在韶山的生活,是在私塾先生教學方式的古板乏味和父親的嚴苛冷酷和社會環境的黑暗等多種打擊和壓力下成長的。十歲那年,為反抗先生的態度粗暴、嚴厲打罵學生逃過一次學,在深山老林里轉圈三天三夜,贏得了“罷課”的勝利,“父親比以前稍微體諒一些了,老師態度也比較溫和一些”了。毛澤東在私塾里剛識幾個字,就開始替父親記賬并學會了珠算,父親是一個嚴厲的監工,看不得他閑著,如果沒有賬要記,就叫他去干農活。在父親的思維里,打是愛,罵是疼,父親常常打他和兩個弟弟。父親節儉持家到了極致,一文錢也不給孩子,給他們吃的又是最差的。父親每月十五對雇工們特別開恩,給他們雞蛋下飯吃,可是從來沒有肉。對于毛澤東,父親不給蛋也不給肉。因此他和母親、弟弟包括雇工在內組成了“統一戰線”,就有了反抗“執政黨”父親的各種舉動——引經據典來反駁父親對他“不孝”“懶惰”的責罵;他13歲那年,一次客人來家的宴席上對父親“懶而無用”的責罵,憤然離家,從小學會了游泳的他以“跳塘”來嚇阻父親對他的追打;等等。由于他的“公開反抗”,“保衛了自己的權利”,不致父親打罵他更加厲害。在他14歲輟學務農后,毛澤東為了晚上如饑似渴地學習,防止因耗費了燈油而招致父親的責備,他用被單將臥室的窗戶遮起,不讓父親發現臥室里的燈光。從現實利益著想的父親為他設定了一條經商做生意的道路,堅決不同意他出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他就與母親合計巧擺“勸學宴”,去外婆家棠佳閣請來了兩位對父親說話有影響力的舅父和在正在東山小學堂讀書的表哥文運昌,以及韶山有名望的人來家中做客,終于勸說父親得以同意他出外讀書。以上事例,無不說明少年毛澤東面對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困難、阻力、打擊,他一心向學,從不低頭屈服、消極自卑,而是積極主動想辦法,通過自己不折不撓的努力去克服排除。這正是毛澤東受到梅山文化與湖湘文化深刻影響而具有的不畏任何艱難險阻的頑強精神。

  當然父親對毛澤東的嚴厲管教和在學習上為他設置的障礙與阻力,對他成長并非全無好處,從另一個角度說,從小磨礪了毛澤東勤勞刻苦、倔強不屈的性格,大大提升了他對挫折的承受力。

  從少年毛澤東身上讓我們得到一個啟示:增強挫折承受力,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保證。當青少年遇到困難挫折時,家長和老師要幫助青少年充分認識到社會生活中矛盾的復雜性,遭遇挫折是難免的,針對挫折產生的消極、悲觀、焦慮、憤怒、自卑、失望等情緒,要幫助青少年掌握正確的調節、控制的方法,向積極樂觀自信健康的情緒轉化;同時要幫助青少年積極查找遇到挫折的真正原因,找到克服和排除挫折的正確方法。當青少年取得進步時,健康良好的情緒會增強對挫折的承受力。

  八、積極的心理暗示,是助人成功不可思議的力量

  自古以來,梅山文化圈的廣大地區流行著一種古老而神秘的習俗,誰家的孩子“八字大”不好帶養,就將孩子“拜寄”給“石頭”或“樹(一般古樹)”做“干兒子”,以祈求保佑自己的孩子順利長大成人。這種習俗對處于梅山文化腹地的湘鄉縣大坪坳棠佳閣也概莫能外。外婆賀氏為保外孫“長命百歲”,在外孫剛滿月后,就領著文七妹抱著襁褓中的毛澤東來到了離棠佳閣約一公里路遠的龍潭岮的一塊巨石前,讓外孫認了這塊巨石做“干娘”,并給外孫取了個賤名“石伢子”,因毛澤東前有兩個夭折的哥哥而排行第三,又稱“石三伢子”。自此他在外婆家里無病無災快樂地成長,這塊巨石也與他整個一生結下了一種不解之緣。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因斗爭環境險惡,毛澤東曾用“石山”這個化名發表文章或通信。如1923年7月1日,毛澤東在《前鋒》雜志上發表《省憲下之湖南》一文,署名便是“石山”。這“石山”明顯是“石三”演化而來。在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來到了瀏陽文家市的里仁學校,面對全體指戰員,精辟而生動地闡明了暫不去打長沙、打大城市,而是到農村去,到敵人控制比較薄弱的山區尋找落腳點,建立革命根據地的道理,還以石頭做比喻說:“我們現在的力量好比一塊小石頭,蔣介石反動派好比一口大水缸,但總有一天,我們這塊小石頭要砸爛蔣介石的那口大水缸的!”1951年2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從抗美援朝前線回國向毛澤東匯報工作,毛澤東幽默地說:“你的名字叫石穿,我的小名叫石三伢子,我們兩個都是石頭。”彭老總謙虛地說:“你主席是塊寶石,我彭德懷不過是塊頑石而已。”毛澤東笑了起來:“我也是一塊石頭嘛,我們兩塊石頭,一塊扔向杜魯門,一塊扔向麥克阿瑟。”這“兩塊石頭”自然是砸得杜魯門和麥克阿瑟跪地求饒,取得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

  【1959年6月,毛主席回韶山與鄉親們在一起】

  1959年6月,毛澤東回到了他闊別32年的家鄉韶山。26日傍晚,他在韶山招待所設了幾桌便宴款待當年曾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赤衛隊員、老共產黨員、烈士家屬以及他少年時代的師長親友。當賓主各就各位之后,毛澤東站起來,舉杯環顧四周,微微笑道:“今天,各位父老鄉親都到齊了,就只差我干娘沒來呢。”他頓了一頓,用商量的口氣說:“是不是還等一等呢?”毛澤東見鄉親們迷惑不解也未做解釋,爽朗地笑道:“大家就吃吧,我們不等了。”席間,有幾個年輕人想打聽個究竟,攛掇一個小女孩朝坐著的毛澤東走去,“主席爺爺,您的干娘是哪一個呀?”毛澤東放下杯筷,笑容可掬地抱起小女孩,大手向西一指:“我就是那個山岮里一塊石頭的孩子,你又是哪個的孩子呀?”大家這才明白毛澤東指的干娘就是龍潭岮里的那塊巨石。從這幾個故事可以看出,在毛澤東的潛意識里,他就是“石干娘”的兒子,是石頭的命,很堅硬,有著巨大無比不可征服的能量,能打敗敵人并保護自己。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就是毛澤東對自己的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

  毛澤東在少年時期,一些很有見識的先生自覺不自覺地運用了這個積極的心里暗示,從正面激勵培養他,他也自覺地接受并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

  毛澤東在他堂伯父毛麓鐘“面山樓”的塾館里之所以開悟覺醒,是與毛麓鐘從三個方面對他積極的心理暗示分不開的。一是用中國歷代的圣賢先哲和毛家世代先賢建功立業的事跡熏陶他;二是以滿清王朝已氣息奄奄亟需一代挽救國家民族危亡的有志之人來激勵他;三是以韶山壯美的風土人情和族譜中所刊錄的隱含著鼓勵后輩為毛家發揚光大這樣愿景的山水游記詩詞來點撥、鼓舞他樹立經世濟民的遠大理想與干一番“掀天揭地”的大事業的雄心。從而他自小培養了潛心苦讀歷代典籍的濃厚興趣,以此具備作為英雄豪杰所必須具備的“知興衰、明得失”的文化素養。

  毛澤東走出鄉關報考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該學堂的堂長李元甫在看過他的命題考試作文《言志》之后,青眼有加,排除學堂各種守舊勢力的干擾,打破學堂不招收外縣籍學生的慣例,將他作為一個“建國材”予以錄取。這樣高的評價,給一個不滿十七歲的少年是一種多么強烈的震撼和鼓舞啊!他的國文教師譚詠春先生給他作文的評語寫過這樣一段話:“文筆潑辣,立意高遠,見解迥異于流俗”;“視似君身有仙骨,寰觀氣宇,似黃河之水,一瀉千里。”不但對他的文章給予高度評價,還對他的容貌氣質給予高度贊揚,可以想見,這些話將會在毛澤東的心底里掀起多么巨大的波瀾啊!毛澤東從他同學蕭子璋那里借了一本《世界英豪傳》的書,讀過華盛頓、林肯、拿破侖、彼得大帝、盧梭、孟德斯鳩等人的事跡之后,還書時很有感觸地對蕭子璋說:“中國也要有這樣的人物。我們應該講求富國強兵之道。要想國家富強,就要有軍隊。只有有了軍隊,才不致重蹈安南、朝鮮、印度的覆轍。你知道,中國有句古話,‘前車之覆,后車之鑒’。而且我們每個國民都應該努力。顧炎武說得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不從側面透露出毛澤東心跡,暗暗地要以這些英雄豪杰為榜樣,并自許以后也是這樣的英雄豪杰嗎?有一天,他在校園內池塘邊聽到了蛙聲,就引用清代民間流傳的《詠蛙》詩,寫入了自己日記里:“獨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做聲。”這更加直白地透露出“王者”所具有的英雄豪邁之氣!這些都是毛澤東在少年時期,老師對他積極的心里暗示,而他接受并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的范例。

  從以上所述,我們不難得到一個結論,作為家長與教師對待孩子要多多地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從正面激勵孩子的上進心和進取心,同時孩子也必須自覺接受和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在潛意識里獲得一種不可思議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力量,以達到自己人生理想與目標的實現。

  九、重視領導力的培養,造就領袖型人才

  漢林院教育革新研究與實踐叢書中的 《領袖型人才的素養、測評與培養研究》,對領袖型人才做了如下定義:就是極具正氣和創新精神,引領行業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能夠產生巨大社會影響的具有卓越領導力的個體。領袖型人才不局限于政界領袖,也不是專指位高權重的人物,而是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并把領袖型人才的素質概括為四個方面:前瞻力,引領力,真誠正直,責任關懷。

  前瞻力,就是一種對未來社會和事業發展基于豐富知識經驗的判斷決策能力,也是卓越創新能力的表現。毛澤東建國后說過這樣一段話:“什么叫做領導?領導和預見有什么關系?預見就是預先看到前途趨向。如果沒有預見,叫不叫領導?我說不叫領導。”他還講:“所謂預見,不是指某種東西已經大量地普遍地在世界上出現了,在眼前出現了,這時才叫預見;而常常是要求看得更遠,就是說在地平線上剛冒出一點來的時候,剛露出一點頭的時候,還是小量的不普遍的時候,就能看見,就能看到它的將來的普遍意義。”

  引領力,主要指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通過別人來實現,卓越的引領力是在卓越的“前瞻力”選好方向的前提下“選對人”,并通過信念感染等方式“激勵人”實現既定戰略的能力。毛澤東曾用最通俗的話說明了這一點:“領導者的責任,歸結起來,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兩件事。”

  真誠正氣:是成為各行各業領袖的價值基礎,也是卓越引領力的前提。

  責任關懷:領袖需要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弱者的同情,以及對社會發展的責任意識;同時,要產生強烈的事業動機。

  毛澤東在少年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就逐步顯露出少年領袖以上四個方面的素養與才華,以下六則故事可以說明和體現:

  1、因他知書識字,聰穎無比,能講會耍,膽量超人,具有超出一般小孩的協調、組織、創新、引領能力,自然成了韶山的“孩子王”。他白天除了上私塾讀書外,就是上山看牛割草撿柴。他為了讓大家的牛不損害田地里的莊稼而招致鄉鄰們的口舌爭斗以及父母們對他們的打罵,將小伙伴們組織起來,分成幾班,一班負責看牛,一班負責采野果,一班負責撿柴,一班負責割草。等到一班班的人聚攏到一起時,柴草堆成了垛,野桃子、楊梅子、毛栗子、半春子等野果琳瑯滿目,他趁此就將這些豐碩的成果一一分攤給大家,有時還將剩余的果子用草繩拴起來掛在樹枝上,誰能跳起來抓著就歸誰。他和伙伴們一邊吃著野果,一邊由他講述《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古典傳記小說的故事。

  2、1910年夏秋之際,韶山一帶糧食奇缺,啃樹皮吃草葉挖觀音土吃的人為數不少,天天有餓死的人被抬上山去埋葬。這時,搶米風潮波及湖南各地,韶山一帶也不例外,而毛家祠堂存有大量公谷,掌控在族長手中。按理“積谷防饑”,應賑濟毛家無米下鍋的族人,族長卻借三修毛氏族譜急需編纂費為由,將族上百余石積谷趁谷價上漲之機私下賣給二十里外的銀田寺糧商。以毛承文為首的族人發現后,紛紛找到族長論理,要求他不要將公谷外賣,而要開倉放糧平價賣給大家。可族長仗著自己的權勢,竟命令手下的族丁將領頭鬧事的毛承文捆綁起來,往他嘴里塞上一團布,栽贓誣陷毛承文偷了公谷,準備根據族規將他治罪。毛澤東聞訊后,非常氣憤,領著鄉親們沖進祠堂,與族長唇槍舌戰。族長自知眾怒難犯,不得不釋放了毛承文,向鄉親們承諾:從銀田寺糧商手中追回已經賣出去的稻谷平糶給鄉親們。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毛澤東從小就具有一身正氣、不畏權貴、倔強勇敢的優秀品格。

  3、16歲那年,讀了《盛世危言》和《校邠廬抗議》兩本書,在閉塞的韶山沖打開了視野,他在《西行漫記》中這樣回憶道:“對國家的前途感到沮喪,開始意識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東茅塘讀私塾,由于堂伯父毛麓鐘的點撥,更加明確了自己經世濟民干一番掀天揭地事業的理想。在湘鄉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期間,讀了梁啟超的《新民叢報》,決心以梁啟超(梁子任)為楷模,取學名為“毛子任”,這學名就是要以天下為己任的意思。這則故事體現了少年毛澤東出于對災難深重的國家與民族的憂慮和對廣大勞苦民眾的同情,有著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關懷意識。

  4、1911年辛亥革命的前夜,他入讀長沙的湘鄉駐省中學堂,寫文章貼在學校墻壁上,提出“把孫中山請回來當新政府的總統,康有為當國務總理,梁啟超當外交部長”。盡管他不明了當時革命黨與保皇派水火不容矛盾斗爭,但作為一個不滿十八歲的少年就能預見到一場推翻滿清王朝的革命即將到來,敢于主動發表自己的政見,說明他有著與同齡人不一般的前瞻力。

  5、積極投身湖南“拒款保路”運動,參加各種游行演講活動。為表達對腐朽的滿清政府的強烈不滿,在人民還普遍留著辮子的情況下,帶頭剪去了包括自己在內10多個人的辮子,駁斥了個別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的謬論。當湖北武昌首義后,他從同學那里籌到了一些錢,決定組織幾位朋友奔赴武昌去投軍,上前線參加戰斗。聽說漢口連綿下雨,路面潮濕,又只好去駐扎在長沙城外協操坪的新軍朋友借雨鞋。誰料雨鞋沒借成,湖南也跟著反正了,巡撫衙門前的旗桿上的龍旗降下來了,升起了“漢”字旗。他當即決定在湖南就近當兵,參加北上援鄂的軍事行動。毛澤東因具有湖湘人的血性尚武的精神,不愿意投只能在長沙市內做后勤保衛的學生軍,而要去投能上湖北武漢前線殺敵的當時所謂的正規軍——新軍,費了不少周折才如愿以償。從這里可以看出毛澤東有著與眾不同的敢為人先的引領力和執行力以及血性尚武的精神。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各行各業都迫切需要領軍人物,也就是領袖型人才。從少年毛澤東身上得到有益的啟示:家長和教師必須從小重視孩子領導力素質的培養,孩子也應有意識地鍛煉提升自身的領導力。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3. 這是一股妖風
  4.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5. 2001年就貪污23億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國內,也叫認罪悔罪減刑?
  6. 吳銘|輿論斗爭或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7.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8. 你要反“極左”,就必須得弄清楚這幾個基本問題
  9. 熬鷹
  10. 經濟工作會議全解讀(一)當前的困難有哪些?國家的判斷釋放了什么信號?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5.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6.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7. 這是一股妖風
  8.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9.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鮮領導落淚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