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歧視真是無所不在。馬上要高考了,如同以往一樣,又有很多人在熱議高校的選擇:是城市重要還是學校重要,是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如此等等。然后各種歧視又出現了,其中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地域歧視。
專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這和一輩子的工作生活都有關系。是該慎重一些。現在有一點好,由于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怎么著也不至于吃不上飯,現在選擇專業可以少一些功利性的考慮,更多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但是不論如何溫飽和發展的問題是要考慮的。但是說到地域,有些事情就很奇怪了。很多人說,不能去西北、東北這樣的地方讀大學。為什么呢?據說是因為沒有前途。下圖轉自微博,比較典型地描述了問題。
我不是想勸人去考蘭州大學。我是對上文中體現出來的邏輯感到很無語。不知道這是否是張雪峰的真實意思表達。這段話的意思,似乎是說:去蘭州大學就是去蘭州,蘭州很落后,在蘭州和見識和視野都很差,所以讀蘭州大學的見識和視野也會很差。前幾天我還在一個視頻平臺上看到一個男人喋喋不休地說,某某人來中國只會去北京和上海,等等。
作為一個20多年前參加高考的過來人,我想說幾句。北京我不熟悉,廣州和深圳都是走馬觀花,以上海為例。我本人是高考考到上海來的,后來就在上海工作、落戶、買房、成家立業,除了中間在國外待了一年半,其余時間都在上海。但是至少在2010年之后,有人問我要不要來上海工作,我總是說不要來。這倒不是我自己來了上海就不想讓別人來,而是實實在在,上海不是一所對年輕人和普通勞動者友好的城市。
我想說的是,我大學畢業的時候,上海基本上還沒有單價超過一萬的房子,某個我比較熟悉的地方,現在房子單價在10萬以上,當時只有5000。那我們(包括大多數上海人)還覺得貴。當然我那時候剛工作收入低,但是除非一個年輕人剛工作收入至少有我當時的20多倍,否則買房首付和還貸的壓力比那時的我要大得多得多。這種情況下,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就是掏空家底,再搭上半輩子,才能在上海擁有一套房。這還沒說與戶籍有關的各種操心事。
上海確實是個花花世界,各種演出層出不窮,有迪士尼,有各種高消費場合,有各種高檔貨,但是這些與普通收入階層都沒有什么關系。當然去趟迪士尼也不過幾百塊錢,其實還是誰都去得起的,可是有誰會經常去嗎?上海的高消費場合,一晚幾萬(這還不是最高的),消費得起嗎?淮海路、南京西路可以天天逛,逛馬路不要錢,東西買得起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上海的燈紅酒綠和你有什么關系呢?難道在上海生活只是為了對別人吹牛皮嗎?
當然大城市就業機會多,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大多數工作機會其實很普通,收入也不高。基本上除去租房和生活成本之后,剩不下多少東西。我見過許多人,在上海虛度青春,把自己最好的年華奉獻給了上海,到了最后自己還是什么都沒有: 沒有房子,沒有家,沒有存款。這種日子沒有什么生活品質可言。如果實在沒有選擇,那么來上海闖蕩也不失一條出路。但是除非有很強的優勢(學歷、能力等),或者有很硬的背景,或者有可靠的社會關系提供幫助,否則基本上沒有什么大的前途。一眼就能看到十幾年后的樣子。現在不是十幾年前了,21世紀最初的十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各種機會多,現在的年輕人沒趕上;現在是新常態,大多數行業都死氣沉沉。
對大多數人來說,工作和工作機會其實是最要緊的。如果一個年輕人想過我上邊描述的這種無品質的生活,在哪里讀書都是一樣的,畢業之后來上海,我保證他可以找到這樣的工作、過上這樣的生活。類似的工作機會實在太多了,在哪里讀書都一樣,不耽誤事。
至于說讀大學的見識和視野,這個怎么說呢?馬斯克三年沒有來中國,一來就到了北京和上海。這倒確實,他再怎么也不會去駐馬店。但是,這與普通人有什么關系嗎?你能看到他?和他說上話?聽他給你講職業發展?還是和他交個朋友?上海有許多展會、賽事、會議,這又如何?比如5月的上海國際汽車展,作為大學生去逛了一大圈,除了拍幾張汽車和車模的照片和視頻,會買車嗎?還是想洞察汽車行業動態?了解汽車科技發展?
當然高校里邊有許多學術講座,這確實是優勢。但是將來找工作,不會因為你聽過的講座多就獲得用人單位垂青。如果要做科研,大概率也不會因為聽了某個大佬的講座就撥云見日或者確定未來目標了。當然如果你能考進985或者211,那自然另當別論。現在各類資源多的是,比如“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公眾號上經常有學術報告的預告,其中有許多是騰訊會議直播的。你會去聽嗎?
我可以很負責地對大家說,就是大多數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從生到死都在上海,也沒有多少見識,更談不上視野。普通的工薪階層,關注的是職場上的八卦、家或者公司附近的餐廳和咖啡館、哪里有物美價廉的商品、新近開了什么購物廣場、健身跑馬換車等等,這方面的見識是很多的。但是對于大學生來說,這是最無足輕重的東西。對于大學生來說,最重要的見識和視野,來自于就讀的學校和遇到的老師。來上海讀一個稀松平常的學校,和別的地方讀同等水平的高校一樣,談不上什么見識和視野。
上海人自己不愿意離開上海,這是合情合理的。外地人對上海或者其他大城市如此著迷,真是非常難以理解。外地人讀個大學,想的不是未來怎么發展,而是去大城市“長見識”,這種想法本身恐怕就是很沒見識的。這就像青年馬克思所說的那樣: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竅的人,理智已無法支配他,于是他一頭栽進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驅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經不再自己選擇他在社會上的地位,而聽任偶然機會和幻想去決定它。
年輕人讀書,如果不只是為了工作或者興趣,而是還有點理想的話,還是要把個人的發展和國家、人民的需要結合在一起。在哪里讀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學到了什么、想做些什么。退一萬步,充分考慮經濟利益,讀個好學校、好專業恐怕比什么都重要。若干年前我去攜程參觀,他們人力經理說以后會只考慮招收985畢業生(不知道是否真的這么做了)。攜程這種公司都這么大的口氣,就業市場什么樣可想而知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