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月9日和12月26日,都是我認為必須寫點什么的日子,哪怕平時再懶。這兩個日子,因為一個偉人,而變得不同尋常。
中國的整個現代歷史,也因為這位偉人,有了不同的軌跡。說他改寫了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這種評價并不過分。
但是紀念毛主席的文章,卻越來越不好寫了。寫的深刻一點,存活時間可能會不超過一個小時。寫的不痛不癢,不但讓自己有骨鯁在喉之感,對讀者來說,這也可能只是一碗貼上紀念標簽的雞湯而已。
42年前的今天,毛主席逝世。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以后每年這一天,緬懷偉人,銘記他的歷史功績,牢記他的光輝思想,已經成為千千萬萬國人的自覺行動。有一種偉大,隨著時間,會為更多人領略和體會;毛主席就是這樣的偉大人物。
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中國的民族獨立,這是一個百年夢想,但對于毛主席來說,這只是他偉大功績的一部分,甚至不是最有權重的那部分。對他老人家來說,新民主主義革命,只是為更為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革命創造了政治條件,準確的說,是政權條件。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毛主席提出:“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必須分為兩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義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會主義的革命,這是性質不同的兩個革命過程”。“很清楚的,中國現時社會的性質,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它就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改變這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之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的社會”。
毛主席打天下的目的,不是為了坐天下,而是為了真正的建立一個新中國,創造一個新世界。這個新中國,是社會主義的中國;這個新世界,是共產主義的社會。
新中國,不是隨著1949年的10月1日的那一句“新中國成立了”,就瞬時完成了,那只是民族主義的視角,很多人認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政權已經在手,意味著革命的終結。對于是否要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產生了不同看法。而在毛主席看來,宣告新中國成立,那只是一個政治上的動員令,這個時候的新中國,還成色遠遠不夠。
對于共產主義者的毛主席來說,那聲宣告只是新中國建立過程的開始,革命尚未成功,所以仍需努力。宣告新中國成立,那只是一個政治上的動員令,剛成立時的中國之“新”,成色還遠遠不夠。只是站在民族爭取獨立角度,中國已經告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政治確認,是百年救亡運動的完成。持續一百多年的民族救亡運動,在此刻已經基本完成。
當然,真正為百年救亡運動畫上句號的,是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中國面對美國為首的十七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一掃鴉片戰爭以來一百多年對西方列強的弱者心理。用彭老師的話說,就是“帝國主義在東方架起幾門大炮就可以征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完全不同于一百多年來舊中國的新中國,才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承認。西方在此之前,對于毛主席說的新中國是不理解的,在西方人的印象里,中國不會因為換了一個黨、一個政府,就不再是昔日的羔羊。西方人低估了渡江戰役中解放軍炮擊英國紫石英號軍艦發出的信號。
中國之于西方的屈辱歷史,開始于鴉片戰爭,終結于抗美援朝,這對于醫治百年中國屢戰屢敗造成的心理挫敗感和民族自卑感,是最有效的一劑良藥。一百多年間,各種政治主張,各種政治力量,各種政治試驗,各種方案試錯,最終是信仰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帶領中國實現了百年救亡運動的勝利,終結了對西方列強屢戰屢敗的歷史。經此一戰,中國人民開始重建自信。
中國在這一百年間,承受的失敗,遭受的屈辱,曾經讓很多中國人對中國魏來,對中國歷史,對中國文化失掉了信心。但是毛主席帶領的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目標的政治力量,讓中國人民重拾信心。
所以說,從中國終結與西方列強的以不平等條約構建的不平等關系,從中國實現民族獨立的角度,新中國確實產生了,確實存在著了。抗美援朝之后,雖然中國面臨的外部威脅還沒有解除,后面還有抗美援越、對印自衛反擊戰等,但那已經不屬于民族救亡的范疇,而是屬于民族走向強大過程中的挑戰了。
對毛主席來說,即便是實現了民族的獨立,重建了民族的自信,但此刻的中國依然處于百廢俱興的階段,“打爛一個舊世界”的任務還未完成,“建立一個新世界”只是萬里長征邁出了第一步。一切才剛剛開始,此時的中國,更像是一個初出地平線的太陽,連八九點鐘的太陽都還算不上。
中國沒收了官僚資本,初步建立起國有經濟,確立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還沒有開始,新的生產關系還沒有建立,社會主義革命才剛剛開始。這個時候的中國,既是新的,也是舊的。
中國應該走什么道路的問題,此刻面臨著抉擇。黨領導資本主義經濟,實現資本主義在中國的充分發展,然后再過渡到社會主義,就是黨內一部分人的主張。黨領導一場社會主義革命,對生產關系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通過社會主義的經濟政策,迅速實現工業化,這是社會主義的綱領。黨內的爭議,本質就在于此。
多年后看,即使僅僅從發展工業化,實現民族強盛的角度,中國也應該選擇后者。因為實現工業化,面對西方國家的先發工業優勢,本身就是一個無比艱苦的過程,所以一直到今天,真正實現工業化的國家還是少數,因為這些國家外有壓力,內部又不能集中資源,私人資本滿足于眼前的個體利益,無法建立起自己的工業體系。先發的西方工業國家,自然不希望多一個強勁的對手,近代西方相對于中國的優勢,就是建立在工業國家相對于農耕國家的代際差距之上的。西方列強利用工業革命和產生的產業轉移,憑借全世界掠奪,才完成了少數國家的工業化,這也是世界少數國家富裕,多數國家貧窮的基礎。但這條路,已經不適合中國。中國需要走新的工業化道路。蘇聯在這方面給中國提供了借鑒。歷史上的工業化,速度最快,又不依靠對外掠奪的,就是蘇聯。利用幾個五年計劃,就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國家,這無論如何也是一個奇跡。蘇聯的成功首先在于能夠通過公有制經濟,最大程度的集中社會資源,迅速完成工業化所需的“原始”積累。
現在令民族主義者的中國夢最有底氣的,就是中國的工業規模和中國工業體系的完整程度。沒有這一點,中國談崛起,根本就沒有可能性。中國的工業化的基本完成,就是在毛主席領導下實現的。短短二十多年,就實現了能夠自主的工業化,建立起獨立完整的工業和國民經濟體系。這是中國走向強盛的物質基礎。
這些年有一種貶低毛時代經濟成就的強大聲音,對于毛時代實現工業化,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的意義,視而不見或者進行貶低,是標準的前人栽樹后人罵娘。大學課堂里,西方經濟學的老師,往往是先從貶低中國前三十年的成就開始,給學生上課的。不如此,就無法為西方經濟學立論。
這里要多說幾句。毛時代的工業化,是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主,但并非是媒體灌輸給現在年輕人的閉關鎖國狀態。中國的工業化,一有機會就積極利用國外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經驗。先有蘇聯援建的156項工程打底,后有70年代利用中美關系改善的“四三”方案,包括從西方引進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纖、3套石油化工、10個烷基苯工廠、43套綜合采煤機組、三個大電站、武鋼1.7米軋機,及透平壓縮機、燃氣輪機、工業氣輪機工廠等項目。大化肥生產線的引進,是中國農業加快解決化肥問題從而構成中國解決吃飯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些都是中國前三十年并非閉關鎖國,盲目排外的明證。
當時敢于宣布以自力更生為主,意在表明,即使沒有外部的資源,中國也能實現工業化,這種信心來源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可以最迅速的集中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是制度自信的充分體現。但是一旦有機會,中國也不放棄任何利用外國先進技術和裝備的機會,在這個問題上,心態一直是開放的。在中蘇關系出問題之后,毛主席一度考慮擴大與西方國家別的引進。他對法國議員代表團說:“我們反對資本主義,你們也許反對共產主義,但是,還是可以合作……希望你們把什么禁運戰略物資也反掉。”1964年1月7日他提出:“在一定時候,可以讓日本人來中國辦工廠、開礦,向他們學技術”。毛主席的對外開放是以自力更生為前提,以確保獨立自主的經濟主權為根本的。
總之,毛主席領導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成績單是異常出色的。
中國有了自己的石油工業、鋼鐵工業等幾乎全部的現代工業體系。這里轉發《韓國崛起的血淚超乎你的想像》的一段內容:“解放后30年內我們國家做的事情,卻在被淡忘,甚至被否定。提起改革開放之前的30年,大家想到的通常只有反右、大饑荒……但是正是這三十年里,中國有了自己的石油工業、鋼鐵工業等幾乎全部的現代工業體系,中國終于能夠自己生產汽車、拖拉機、飛機。還有那不計其數的橋梁、公路、鐵路、電線。娼妓消失了,鴉片消失了,駐扎中國的外國軍隊消失了,操縱中國經濟的外國資本也消失了。中國人的人均預期壽命大幅提高。文盲率大大降低”。
民族主義者的中國強國夢,物質基礎是毛主席那代人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實現了常人不可能實現的成就,奠定的現實條件。
工業化對于中國生存與發展的意義,今天無論如何贊美也不過分。但在當時的條件下,要實現工業化,除了前面說的要有集中資源的機制,還需要公平的分配方式。實現工業化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充滿艱辛的過程,因為要工業化需要高積累,必須壓低消費的比例。這種情況下,唯有保證公平的分配方式,才能最大程度減輕人民的代價。試想,以中國當時的財富規模,如果存在著巨大的貧富懸殊,還要維持大多數人最低的生活成本,社會還能有多少資源和積累用于工業化。這是一個不證自明的道理。
認為工業化就可以通過開放和引進就可以輕松實現的,應該去看看今天的拉美國家。韓國雖是一個成功的工業化事例,用于證明自由市場經濟的成功,卻避而不提韓國在當時憑借政府的強力領導,韓國在當時也是制定“五年計劃”,保證集中資源,集中力量于幾個產業,又有美國對韓國的外部支持,才獲得了成功,韓國那一代人的生活其實也極為艱苦,“韓國工人總體上平均每周要工作53-54個小時,這在當時是世界上最長的”。但是當時的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并沒有韓國這樣的可以持續利用的外部條件,誰也不會樂見一個中國這樣體量的國家實現工業化成為自己的強有力對手,更沒有依靠韓國那樣盤剝自己的工人,也沒有跟韓國那樣失地農民大量涌向城市,聚集在公路兩旁、山坡上、山腳下,垃圾場等旁邊建立大量的貧民窟,中國就需要更有力的集中和更有效的計劃,需要更公平的分配機制。
五十年代剛建國后不久的那場道路之爭,毛主席提供的答案是正確的答案,而且是當時唯一正確的答案。
王震將軍晚年說:“毛主席比我們早看五十年”。
說毛主席不懂經濟的,根本就沒沾著經濟的邊。給你同樣的條件,你能做的比他更好?
中國現在洋溢著淺薄之風,就源自對自以為比毛主席高明的人太多了。隨便是個什么人,就對毛主席指指點點,說毛主席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我們以上內容是從工業化的結果來倒退毛主席的道路是否正確。但是在當時,毛主席選擇快速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有著更全面的考慮。經濟是一方面的因素,但不是全部。
毛主席革命是為了建立一個新中國,這個新應該是全的“新”,是從政治到經濟再到文化的“新”,而不是局部的新。
即便到了七十年代,毛主席還這樣評價自己創建并已經建設了二十多年的國家:1974年10月20日,毛澤東會見丹麥首相保羅·哈特林時說:“總而言之,中國屬于社會主義國家。解放前跟資本主義差不多。現在還實行八級工資制,按勞分配,貨幣交換,這些跟舊社會沒有多少差別。所不同的是所有制變更了。”
一句話,距離毛主席心目中的新中國建設完成,還有距離。
毛主席為之奮斗一生的新中國,是一個全方面不同于舊社會的國家。這個“新”一方面可以用馬克思的“兩個決裂”理論來體現,“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72頁)。
跟傳統的所有制決裂,就是要通過社會主義的經濟革命,要同傳統的觀念決裂,要通過社會主義的文化改造。掌握政權的目的,是是實現兩個決裂,而不是革命的終結。
另一方面,也可以從他的另一段話來找到答案。《毛澤東讀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批注與談話》記載,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第23章,在講到1936年蘇聯新憲法時,論述了蘇聯公民或勞動者享有的各種權利,包括“勞動權利,休息權利,受教育權利,年老、患病及喪失勞動能力時獲得物質保證的權利”。毛主席在這段文字旁批注:“最大的權利是管理國家”,“這里講到蘇聯勞動者享受的各種權利時,沒有講到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的權利。實際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最大的權利,最根本的權利。沒有這種權利,勞動者的工作權、休息權、受教育權等等權利,就沒有保證”。
毛主席建立的新中國,是實現馬克思“兩個決裂”的國家,是人民真正實現管理國家權利的國家。
這也是讓無數革命先烈愿意為之犧牲的目標。
要實現這樣的目標,絕非易事,更非一蹴而就,但毛主席一生從未放棄,更未停止努力。
毛主席也重視國家強盛,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上個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國家在外強盛于世界,在內則要實現人民的國家這一目標。人民生活幸福是一方面,還要自己管理國家,成為國家的主人。
強國是目標,更是手段。
相比較國家強盛,人民的解放更是一個宏大的主題,是一個永不停歇的過程。
人民的真正解放的目標,最終目標就是要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當階級差別在發展進程中已經消失而全部生產集中在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手中的時候”,“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責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未來社會將是一個“把每一個人都有完全的自由發展作為根本原則的高級社會形態”。當這個狀態實現的時候,人類就進入了共產主義社會。
在社會還未達到這樣的階段,人民解放就是要實現人民管理自己的國家這一目標。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是為了實現“中華帝國”,復現昔日的民族榮光,而是為了從建立新中國到全面建設新中國,從實現中國人民的解放到實現全人類的解放,從建立一個新中國到建立一個新世界。
這是毛主席從接受馬克思主義,成為一個共產主義者之后,再也沒有改變的理想目標。
毛主席正因為是一個共產主義者,所以才會成為最出色的民族救亡的領導者。
因為他的民族救亡始終是和人民解放聯系在一起的,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得以一致,人民建設國家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人民保衛國家就是保衛自己的的利益,所以這樣的國家可以戰勝一切困難,也不會因為內部矛盾的激化讓國家強大戛然而止。歷史上有多少國家走到頂點之后,因為內部的矛盾的升級,快速盛極而衰,令人嘆息。“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蔣介石的抗戰,就只能是政府的片面抗戰,而毛澤東的抗戰就能夠發動人民進行全面抗戰。所以蔣介石自詡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卻不能維護民族利益,武器和資遠遠優于八路軍和新四軍,卻在八年抗戰中少有收復失地的戰例。而毛主席從不掩飾自己是一個共產主義者,卻能夠憑借簡陋的武器,開辟一個個敵后根據地,積極主動的承擔起民族救亡的歷史重任。
在毛主席的新中國里,是不存在“保衛誰的國家”的問題的,是一個“十億人民十億兵,萬里江山萬里營”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是任何外部力量都無法戰勝的國家,也不會突然崩潰于內部矛盾失控。
毛主席在《沁園春.雪》一詞中,“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如果只是創建了一個新政權,而不是建立一個新國家,最終創建一個新社會。那也只是達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水平,而沒有超越。比建立新政權更難的是建立新社會,而且這個難度系數遠不止提高一個量級。這才是毛主席高于超越古人的地方。
僅僅是為了恢復漢唐雄哥,格局顯然小了。
紀念與緬懷,除了寄托情感,還需要準確理解他老人家的一生,了解他老人家的理想和目標,全面掌握他的思想學說,不能學那些媒體把紀念僅拘泥于形式,限于他的片言只語。這應該是毛主席更希望看到的紀念他的方式吧。
最后,我要說:毛主席不是神,毛澤東思想勝于神。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