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國青年網上,有一篇題為《媒體揭秘18個被連夜撤銷的“全國勞模”(名單)》的新聞報道(見http://news.youth.cn/sz/201504/t20150430_6605909.htm),其開頭就是這樣一段話:【昨天,因為七常委的出席,中央以36年來最高規格表彰了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上一次的最高規格,還是1979年。】
在其“意義”的小標題下,有如下情節:
【在中國,“勞動”在馬克思主義的話語體系中,占據非常重要的政治意義,因此,從建國以后,“勞動人民”這字樣頻繁出現在政治話語中,成為中國特色的政治標語。當然,建國初期,對勞動人民中的杰出代表——勞動模范,給予了政治上、精神上最優厚的待遇。當時整個社會也是崇尚“勞動最光榮”,因此,勞動模范在整個政治架構中,是一個非常令人羨慕的國家榮譽。
改革開放后,中國的社會價值觀經歷了一場巨大的變動,其中受到沖擊最大的,其中就有對“勞動”的重新認識。建國后推崇的老老實實干活,做一個崗位的螺絲釘的“勞模精神”,在市場經濟的大潮沖擊下,顯得落寞。因為在市場經濟中,頭腦靈活、有手段,往往成了社會的贏家。整個社會對成功的評價體系正在轉移,會不會賺錢是成功的唯一標準。而之前一輩子在一個崗位上誠實勞動的,反而被社會遺棄。
島叔記得有一部片子《芳香之旅》,范偉和張靜初主演,就是講述了一個勞模的遭遇。從風光無限,到落寞凄慘,折射出一個變革時代背后深刻的價值觀變遷。
所以,時隔36年,中央再次高規格紀念表彰勞模精神,期望在全社會重樹“勞動最光榮”的理念,可謂是對價值觀的一種回歸。
因此,此次勞模評選顯得更有意義,因為它是整個社會的一個標桿。】
看了這篇新聞報道,我想說的是:
既然這篇新聞報道說“中央以36年來最高規格表彰了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那這自然就是說,在長達36年期間,并沒有以最高規格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這兩者之間究竟有沒有什么講究呢?如果沒有什么講究,那還值得特別提出“以36年來最高規格表彰”嗎?如果有講究,那又是什么講究呢?為什么就不能不說清楚些?
【從建國以后,“勞動人民”這字樣頻繁出現在政治話語中……對勞動人民中的杰出代表——勞動模范,給予了政治上、精神上最優厚的待遇。當時整個社會也是崇尚“勞動最光榮”】,建國以后的這些做法究竟符合不符合馬克思主義?這是不是應該說的更清楚些?
【改革開放后,中國的社會價值觀經歷了一場巨大的變動,其中受到沖擊最大的,其中就有對“勞動”的重新認識……螺絲釘的“勞模精神”】,這里的這“一場巨大的變動”和“沖擊”,符合馬克思主義嗎?這里所說的【螺絲釘的“勞模精神”】 ,是對當時那些許許多多的勞動模范的正確評價嗎?請問,當時那些許許多多的勞動模范,他們哪一個沒有令人佩服的產生技能和眾多的技術革新呢?這里為什么要把他們說成是【螺絲釘的“勞模精神”】呢?【整個社會對成功的評價體系正在轉移,會不會賺錢是成功的唯一標準】,這句話符合馬克思主義嗎?那些不會賺錢而只會搞技術創新的工人們,為什么就不能作為【成功的唯一標準】呢?這是體現了【勞動最光榮】嗎?
至此,我不禁要問:中央這次以36年來最高規格所表彰的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究竟是以【會不會賺錢是成功的唯一標準】呢?還是采用了建國初期的做法呢?
36年來日益加劇的兩極分化,究竟是不是一線工農勞動模范少的真正原因?36年來日益加劇的兩極分化,究竟是因為【勞動最光榮】所造成的呢?還是因為私有化的改革以及市場經濟所造成的呢?這里的【勞動最光榮】(自然意味著工農最偉大),與私有化的改革以及市場經濟,是不是有著路線的不同呢呢?不從路線上去看問題,只憑【一個標桿】,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
綜上所述,我對這篇新聞報道的感覺是,時隔36年的傷痛與模糊。我這種感覺到底對不對,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秦川牛
2015.4.3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