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人民利益與世界觀的對立統一
對于“人民”這一稱謂,大概人們誰也不會陌生。然而到底什么是人民?恐怕沒有多少人能夠說得清楚。昨天,看到一篇網文說:
“什么是人民?人民,就是組織起來的群眾。
共產黨將群眾組織起來,群眾就變成了人民,建立了人民共和國。后來,有人將人民去組織化,人民又還原成了群眾。”最近毛澤東旗幟(大地微微)網刊發的題為《如何客觀地評價毛澤東和鄧小平》的文章中也有關于什么是人民的內容,文章說:“人民是什么?不是活著的人才是人民,不是當代人才是人民。人民包括生生不息的子孫萬代。”
誰都會看得出來,按以上觀點看,已經逝去的歷史上的人民,當然也是人民的重要組成部分。很顯然,這篇文章與上一篇文章對“人民”這一概念的解釋并不相同,兩篇文章的兩種觀點到底哪個正確?
這要看我們用什么樣的標準來進行判斷,如果用毛澤東思想作為我們的標準,第一篇文章的觀點就是不正確的。毛主席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毛主席這里所說的作為“創造歷史動力”的人民絕不可能都是組織起來的人民,因為歷史上的人民,不論是中國的還是世界的,絕大多數是沒有組織起來的。
毛主席還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毛主席這里所說的群眾,當然并不是沒有組織起來的群眾,因為組織起來的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
這篇文章之所以對“人民”和“群眾”給予這樣的定義,就在于宣揚它的人民民主,即人民的主權與治權。這與有人宣揚的“公民社會”一樣,都是“新社會主義論”的內容。
以毛主席“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的觀點看,第二篇文章關于動態人民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
竊以為,“人民”這一概念是相對“敵人”這一概念提出的,人民與敵人這兩大群體,構成了人類的階級社會。與“人民”和“敵人”這兩大對立群體基本重合的,還有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兩個階級,之所以說他們是基本重合,是因為他們并不完全重合。在階級社會里,除了人民,剩下的就只有敵人;可以階級觀點看,社會上除了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還存在二者之間的中間階層。如在農村除了地主富農和貧下中農外,還有既不受地主富農的剝削,又不剝削貧下中農的中農,城市里的小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也屬于這樣的階層。這樣的中間階層在敵人與人民兩大陣營的劃分中都屬于人民的范疇。此外,在人民的范疇里還包括剝削階級里所存在的矛盾中的次要方面的政治力量。
由此看來,人民是人類有階級存在的社會中最大的群體。這么多的階級、階層之所以能夠組成一個統一的群體,就是因為在客觀上存在著一個共同的人民利益。人民利益是什么?首先,因為人民是在與敵人的對抗中組成的群體,所以,打倒敵人,推翻敵人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然后,組織起來,發展經濟,實現共同富裕;同時更要搞好精神系統的質量提升,從而實現自己真正的解放。
前幾天,本人曾寫了一篇題為《階級利益與世界觀的對立統一》的帖子,帖子論述了人民的利益與世界觀的矛盾和解決這一矛盾的路徑問題,現在看來,這一帖子對人民利益與人民頭腦中以“私”字為核心的資產階級世界觀這一矛盾的論述存在既不全面,又不深入的問題,首先,文章題目中的“階級利益”這一概念就運用得不夠準確,因為即使人民的利益與被剝削階級的利益是一致的,在此仍應該使用“人民利益”而不應使用“階級利益”。
“毛主席之所以愛人民,就是因為推動歷史前進的巨大動力就在人民之中。只要人們能團結起來,積極為實現自己的群體利益而斗爭,就能夠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車輪。
毛主席愛人民,并不是說人民就只有偉大而沒有缺點,魯迅先生的《Q正傳》的主題,就是揭露人民群眾頭腦中的剝削階級世界觀的。人民群眾這個社會最大群體的構成,其根據就是他們相同的社會地位。其相同的社會地位,則是這個群體具有共同利益的基礎。自人類社會分化成剝削與被剝削兩大對立階級以來,站在人民群眾的對立面的剝削階級就一直對勞動人民進行剝削和壓迫。這樣,消滅階級,鏟除剝削,就成了被剝削階級的根本利益。可是,要讓人民群眾團結起來,為實現自己的根本利益而斗爭,就必須有人把他們組織起來,帶領他們開展斗爭才行。如果讓他們一盤散沙任憑自己用頭腦中的以“私”字為核心的資產階級世界觀來改造世界,結果只能是人人之為改變自己的階級地位而勞碌奔波,到頭來絕大多數人的階級地位并不能改變,就是有極少數人改變了,只不過就是使剝削階級增加了一些新的成員。
這樣看來,人民群眾自己頭腦里的舊世界觀與自己的根本利益是矛盾的,只有使這一矛盾得到解決,做到人民的世界觀與自己的根本利益實現統一,才能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眾的世界觀與自己的根本利益實現了統一,那就是大家都樹立了以“公”字為核心的無產階級世界觀。達到了這種境界,也就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了。達到這樣的境界,只能作為我們為之奮斗的最高理想。而現在我們在這方面要達到的近期目標只能是在舊世界觀與人民根本利益這個矛盾中,做到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矛盾的主要方面,人們頭腦中的舊世界觀則成為次要方面,使其處于遵從的地位。歷史上的歷次農民起義和近現代的革命斗爭都是在這種情況下才開展起來的。看我國歷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人民的大多數都參加了起義的隊伍,而起義的參加者經過組織成為了一體,并從思想到行動,都是為實現人民的整體利益而斗爭。在這樣的斗爭中,以“私”字為核心的剝削階級的世界觀已經不再能主宰參加斗爭的個體,只能成為人民利益與舊世界觀這一矛盾的次要方面。
人民作為一個整體,要做到世界觀與自己的根本利益的統一,是要經過很長的歷史過程的,但個體的革命戰士做到這一點則會不用太長的時間就有可能。在人類的歷史上馬克思與恩格斯首先做到了,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做到人民利益與世界觀實現統一的個體越來越多。正是這些個體組織起來,建設成無產階級的政黨——共產黨。自19世紀開始的共產主與運動在這個世界上開展以來,共產黨領導人民向自己的敵人發起了以奪取國家政權為第一個目的地的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在這一個多世紀的無產階級革命斗爭中,有十幾個國家的人民在本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敵人的手中奪取了政權,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樣的國家的人民,在這樣的革命時期,人民頭腦中的舊世界觀在與人利益的矛盾中,也只能處于次要的地位。而人民利益則成了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共產主義運動的這一高潮中,無論是中國還是整個世界。實現了人民利益與世界觀相統一的共產主義者的隊伍,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
然而,由于修正主義集團篡奪了各國共產黨的領導權,除少數國家外,各國的無產階級政權大多都改變了顏色。這些國家都先后出現了資本主義復辟。由于失去了自己的政權,人民又變成了一盤散沙。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人們頭腦中的以“私”字為核心的資產階級世界觀又在人民利益與世界觀的矛盾中轉化為矛盾的主要方面,無產階級的革命事業也從高潮轉入低潮。
在這樣的形勢下,在馬列毛主義指導下,經過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鍛煉而成長起來的,已經實現了人民利益與世界觀相統一的共產主義者,就要勇敢地登上歷史舞臺擔當起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重任。領導人民為重建公有制的社會主義而斗爭。現在我們怎樣做才能實現這一近期目標呢?那就是高舉毛主席的偉大旗幟,利用各種形式開展廣泛的宣傳活動,通過我們的宣傳讓人民群眾懂得只有重建公有制的社會主義社會,才能實現我們的根本利益;只有大家團結起來同走資政權開展有效的斗爭,并奪回人民失去的政權,才能重建公有制的社會主義。而要從人民的敵人手中奪取政權,首先要完成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讓在現階段已經成為矛盾的次要方面的人民利益,再重新轉化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要實現這樣的轉化,只能是發動和依靠群眾。而絕不是走自上而下的高層路線。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