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論大綱》
(無極尚書/文)
中國改革的目的
中國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自改革開放以來,就沒有一屆政府給人民講清楚,用大多數老百姓不明白的經濟學術語、艱深難懂的官方語言宣講,最終是連自己都快不明白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但大多數老百姓是用他們的現實感受來評估改革的結果,好與不好,是廣大群眾說了才算數,少數文人、所謂的經濟學家、官員都是利益相關方,代表不了廣大的人民群眾。當許多地方群眾采取自焚、集體上訪等極端方式來爭取他們的自身權益的時候,說明了,大多數群眾對改革還有很多不滿意,甚至說感覺很糟。當一國的總理都到了給農民工討工資時候,表明農民工這一龐大群體的權益已被剝奪了到了什么時候,這是我們推進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經濟體制改革的結果嗎?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對中國改革的宏大藍圖,是用很直白的、百姓能懂的語言表述的:“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消滅剝削、消滅兩極分化”。小平同志設計的改革目的很明確,就是逐步達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鄧小平同志經濟改革的最終目標。實現的途徑是,讓少數人先富,然后先富帶后富。
我國這30多年的改革,在實現途徑上,確實是按照鄧小平理論走的,很快實現了讓少數人先富。但后一個步驟和改革目標,卻被有些改革家們、官員們有意無意的忘了。先富的人,非但沒有帶后富,而且想盡辦法剝奪后富的門路。計劃體制下的價值低估的資源、各種生產要素的紅利,被先富的人巧取豪奪后,后面的人想富也沒有資源和機會,何況先富的人,沒有覺悟和動力幫后富。市場經濟是建立在“人不為已天誅地滅”的自私個人主義的基礎上,讓自己取得的財富,不管是合法還是不合法,主動交出或與他人共享,這樣腦子進水的白癡想法和說法,只有中國人的智慧能想出來。我國在出臺《物權法》時,就有部分正義的學者,指出過,在現在這個時期出臺物權法,就等于把先富者的財富與想后富的貧窮同樣保護起來了,這就是為什么當時爭論激烈的原因之一。中國需要物權法,但需要重視客觀現實情況。
現在的現實是,少數人先富起來了,也不想帶后富。我國的法律也對少數人先富的財產用法律保護起來了。而且,現在先富起來的人,依靠錢與權,影響國家政策、甚至法律的制訂,如對國有資產私有化、土地紅利盡快開發等,一方面使他們更富,二方面使后來者沒有資源可以致富,三方面通過各種途徑取得公權力的保障。這就是中國改革的現實。
沒有先富帶后富,就沒有共同富裕。我們且不論先富起來的都是些什么人,也不論先富帶后富在人性的悖論,我們就說兩極分化與先富不帶后富的矛盾。兩極分化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結果,美國可謂老牌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其貧富差距在全球居首,基尼系數最高。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家都信誓旦旦說,一定要消滅剝削、消滅兩分化。怎么可能,現在國際上還沒能一個體制能做到,一個階級不剝削另一個階級而實現財富積累的,剝削階級正是占有了剩余價值,才實現其維護階級地位的財富。資本主義國家的原始積累,有幾個不是通過殖民、用血淋淋的戰爭取得的。我國能在30年內成為國際經濟第二大,我們的原始積累是從何而來?不會從而降吧。先富起來的人,除了誠實勞動的之外,許多,不過是把應該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財富歸于私有罷了。正由于財富集中于少數人,我國的貧富差距才如此之大,基尼系數才會如此之高(2010年我國基尼系數接近0.5,遠高于國際警戒線的0.4),高到國家都不敢公布。
少數人擁有大量財富,必然出現兩極分化。先富不帶后富,共同富裕必然無法實現。這樣的改革,如果再沿續下去,我國會出現什么樣的境況,變質還是變色?
改革的方式
有許多學者津津樂道于我國改革形式,說我國采用了溫和的改革方式,是漸變的改革方式。我們只所以比俄國成功,就是因為俄國采取的“休克療法”太絕對了、被美國騙了。其實,這都是學者故意所言。
改革的目的、方向走偏了,采取什么方式、形式都不重要。如果你改革的目的,不是真正實現共同富裕,溫和也好、激進也好;快也好、慢也好,都不算什么好方式。溫水煮青蛙、熱水煮青蛙,一個結果是真的:青蛙死了。讓青蛙說溫水好還是熱水好,豈不是找嗎?青蛙如果有牙,會往死里咬你的。現在讓老百姓說改革好與不好,與讓青蛙說溫水好還是熱水有何區別。那些為改革大唱贊歌的學者,你不知道在水中的青蛙都在詛咒你們嗎。
其實,如果真的不想實現共同富裕,還不如快快地改革成功。在人人為自己的制度里,現在高高的人們,不一定會有什么下場。
改革方式與目的服務。有了老百姓同意的目的,再找到老百姓同意的實現方式,這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改革。任何帶陰謀性質的、帶欺騙大眾性質的改革,都不會真正成功。所謂“打左燈向右轉”的欺騙人民的改革家,遲早被人民所拋棄。
改革的性質
我國改革的性質是什么?這不是明知故問。
我國的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身革命。它不能毀了自身,它只能越走越好,而不是相反。
我國的改革,不是要把社會主義改革成資本主義。更不是按照資本主義的模式改良社會主義。這是原則。
用外國的標準不衡量中國的改革,就是別有用心的人,按照資本主義改良社會主義。
現在真正的社會主義在國際沒有幾家,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只有我們一家。現在我們在國外沒有參照,但我并不是虛無主義者,。真正參照的,是我國人民的民心、民意與民生。
一項改革,如果能讓大多數人民富起來、強起來、樂起來,就是成功的改革,得到人民擁護的改革。
一項改革,如果讓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貧起來、苦起來、不安起來,就是不對的,就是背民心的改革。
如果,我們在改革原則上有所動搖,未來就很危險。
改革的基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制度基礎,就是公有制。這一點雖然寫進了憲法,但許多學者還公然反對。這是一個很不好信號。
公有制經濟必須壯大,我們的國家才能保證不變質、不變色。
雖然在公有制經濟的實現方式、管理組織上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但作為基礎本身,不能大動。有些人,抓住某些國企的缺點加以放大,以點概面,主張私有化,實際就是不想讓社會主義制度有好的經濟基礎。
況且,現在的國企存在的缺點,與我國正在進行的少數富人先富的改革有直接的關系。如果不宣揚少數人先富,掌握國企資源的負責人,也不鋌而走險,私人也不會盯住國企不放。
想想吧,俄羅斯的休克療法的教訓還在,我們的許多學者充耳不聞。如果沒有俄羅斯做實驗品,可能我國就是另一個俄羅斯式的悲劇。
改革的爭論
對改革的爭論,從來都是兩派為主,中間派、第三條道路,都是不穩定的,時左時右。
一派主張為實現共同富裕的改革;一派主張少數人富裕的改革。
主張共同富裕的改革家們,認為社會主義的制度決定了,我們的改革,一定圍繞如何實現共同富裕設計,前面錯的改正,對的要堅持,這才是真正人民歡迎的改革。
主張少數人富裕的改革,當然是少數人同意,是代表少數人利益的改革,屬于資本主義改良派,當然這種派別面子上總會掛幌子,掛個為社會主義制度完善的幌子、為人民謀福利的旗子。其實質是黑暗的,不管表達如何美好、婉約,不管明的或暗的或欺騙式的披上社會主義的外衣。
有的說,你這是不是無限上綱嗎?
當然是要上綱上線。因為你們提出的改革,不是東家殺豬西家宰羊的小事,而是關系國家發展的綱領上的事,本身就是上綱上線的事,為什么不能上綱上線呢?
這兩派,是代表了兩個方向。
一個是有利于大多數人的,人民歡迎的;一個是有利于少部分人的,人民不歡迎的。
是時候決擇了
思想就怕混亂。一個國家如果不能統一思想,這個國家就會不穩定。不穩定,受害的是大多數人民。“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現在從社情民意上看,都反映出對改革前景的迷茫。從政府文件到領導講話,也表現出很多不一致的地方,這些不一致、甚至分歧,在上面,可能表現為一句話、一個批示、對一個事件的表態,但對下面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廣泛的。對改革方向的分歧,已到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在這個關鍵時刻,國家應該有個明確態度。只有大組織有了明確方向,小組織或個人才有前進的方向。
(無極尚書/草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