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集中制與路線斗爭
現代中國政治的整體框架是民主集中的,它的核心——中國共產黨在整個框架里側重于集中,而它的外圍——人大代表大會制度及政治協商制度則側重于民主。但是即使如此,中國共產黨內部也存在民主和集中兩方面。黨章規定各級委員會由各級黨代表大會選舉產生,這是民主的一面;而選舉下一屆委員會的提名權又掌握在現任委員會的手里,而現任委員會又是由其前任以至于追溯到中共建黨第一任委員會提名的,這就是集中的一面。
這就像生物遺傳機制,集中是DNA,可以延續和保障中共能夠稱其為中共的基本性質。我們從黨章的歷史就可以看出來,規定著中共基本性質的東西從來沒有變。遺傳過程存在變異,但是只要外部生存環境沒有發生根本變化,變異也只能在DNA所規定的基本范圍內,DNA的整體以及生物體的整體對突變基因以及引起突變的因子有著復雜的抑制機制。規定了現代中國及其政治核心的基本性質的集中就是DNA,反映了現代中國某一時期的性質的民主就好比突變。集中演繹民主,集中控制民主,民主作為集中的前綴修飾集中、具體化集中,是為民主集中。
東弱西強的外部格局至今沒有根本變化,那么現代中國政治核心的基本路線也就不會變。盡管建黨以來黨內經歷了多次的路線斗爭,但是正是因為這個前提擺在這,從來沒有哪次斗爭能改變中共的基本路線,即使改革開放時期也沒有。左翼復興的時下更不會有,關鍵是理解這次路線斗爭在民主集中中如何實現。
集中一個人的集中,我們從書記的名稱上就可以看出來,他不過是各級黨委會議的召集人和總秘書;集中也不是某時期的政治局或黨委的集中,而是集中在上述遺傳機制上,所謂強人政治、老人政治、紅二代接班等就是這種機制的實現形式。但是,當集中權力的名義持有者忘記了這種遺傳機制而側重于代表現代中國某一時期的性質,那么歷史也可能選擇將實際權力集中在其他人身上,盡管他們沒有總書記或者軍委主席的頭銜。遵義會議沒有授予毛主席名義權力,但是確立了他的實際領導地位,這種例子很好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