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晁錯論》
――讀《晁錯論》有感
(無極尚書/文)
中國歷史上,姓晁的,有兩大名人:一個是《水滸傳》中的晁天王晁蓋,喜歡水滸的人們都知道,晁蓋不死,就沒有宋江;第二個是西漢皇帝的老師,也就是漢景帝的老師,晁錯。第一個姓晁名人,老百姓喜歡,它代表了底層人民的情緒,敢說敢干敢反朝廷;第二個姓晁名人,士大夫喜歡,它代表了統治階級的利益,為了皇帝家業,冒死直諫,歷代封建文人都推崇他,也有爭議。漢代以后每一朝,都有幾個文人對后一個晁姓的人,即一代帝師錯晁進行評論。最為著名的評論,莫過于宋代的文學名家、也是永不得志的政治家蘇東坡寫的《晁錯論》。
蘇氏政論不愧一代大家,可謂縱橫捭闔,起筆就很有高度,對晁錯改革面臨大環境寫得淋漓盡致。“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強為之,則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為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茍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無故而發大難之端;吾發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辭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責,責天下之禍,必集於我。”
蘇東坡認為,天下之患,最不好辦的,就是表面上治平無事,實際上有不測之憂。這時如果坐視不管,最后會不可救藥。但如果強行治理,人們安于太平久矣,會不理解,會不相信和支持你。只有真正的仁人志士,才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大成功。這需要時間。在太平時期改革,必須做到能改也能收,然后退而盡職。如果在改革關頭,放棄志向,“使他人任其責,責天下之禍”,就會象晁錯下場一樣。
晁錯,作為西漢孝景帝的老師,對皇家面臨憂患看得十分清楚:西漢經過劉邦、孝文兩代明君的治理,表面確是實一片太平,人民安居樂業,銀庫穿錢的繩子都漚斷了。但晁錯作為一代帝師,他看到當時皇帝統治的最大憂患,就是諸侯越來越強大,象吳王濞,坐擁江南,富甲天下,比皇帝都有錢。如果坐視不管,皇帝的寶座很難保住。于是他出于對皇權的維護和老師的天職,給自己的弟子皇帝,提出了一條大計:“削藩”。
晁錯的過人之處,就在于敢“發大難”,從不尸位素餐,哪怕前面是地雷陣,也勇敢向前。晁錯的父親在聽說他向皇帝提這個主意后,經過死諫過,告訴他,你可記住,這些諸侯都是皇帝的親屬,你不管成功與否,責任都得你背。結果,晁錯一意孤行,吳王濞牽頭造反,打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七王之亂,使膽小的皇帝沒了主意,不得不聽另一個著名小人――袁盎的建議,殺了自己的老師,用自己老師的鮮血祭奠了自己同意發起、又是為自己利益的重大改革。老百姓知道后,可敬晁大人的一心為公,可嘆晁大人的不通人情,可憐皇帝的軟弱無情,可恨諸侯的無法無天、得隴望蜀,可恨袁盎的卑鄙無恥。
晁錯的死,是偉大的。他的改革并沒有因人死而改變。孝景帝依然堅定推行削藩策略,才持續了“文景之治”,才讓西漢帝祚延長了若干年。
蘇軾把晁錯之過歸于“欲使天子自將而己居守”這一行為,顯然有失公道,也可能是蘇氏有意所為。因為蘇東坡寫晁錯論,本來有所指,對深層次問題不敢表露,只能左顧而言他。當時,沒人敢議論皇帝,哪怕是上幾代的皇帝。
晁錯雖名為皇帝盡忠,實為天下著想,雖有小錯,但未失大義。我們不能用小人之心測君子之腹。晁錯就是敢于為民請命的人,就是民族的脊梁。如果每個人,都象他一樣,不茍且,不偷生,中國何為不能成其大?
在大是非面前,惟有意志堅定者,方有出息。
(無極尚書/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